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四”时期德国教育学著作在中国的接受及其反思 被引量:3
1
作者 侯怀银 温辉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2期114-121,共8页
“五四”时期,德国教育学著作在中国的接受可以被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15—1918年,《教育杂志》等教育期刊和教育学教材是主要的接受平台,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主要的接受对象;第二阶段为1919—1927年,商务印书馆和《教育... “五四”时期,德国教育学著作在中国的接受可以被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15—1918年,《教育杂志》等教育期刊和教育学教材是主要的接受平台,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主要的接受对象;第二阶段为1919—1927年,商务印书馆和《教育杂志》等教育期刊是主要的接受平台,接受的目的性更强,接受的对象扩大。这一时期对德国教育学著作的接受丰富了中国教育学人对教育问题的思考,促进了中国早期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完善,推动了中国教学实践的发展,推进了中国新教育运动的展开。“五四”时期德国教育学著作在中国的接受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启示:立足本土的教育实践去接受,基于中外文化交流去接受,开展对教育学家及其作品的多元探索,在批判与反思中进行文化过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德国教育学著作 《普通教育学 赫尔巴特 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教育学与美国教育学的比较研究及启示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飞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5-89,共5页
总体来看,我国主要受德国教育学和美国教育学的影响。这两种教育范式的同时存在确实为我国教育学发展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优点,但也造成了许多混乱认识,给我国教育学的发展造成了诸多困扰。厘清这两种范式之间的差异及其在引入我国过... 总体来看,我国主要受德国教育学和美国教育学的影响。这两种教育范式的同时存在确实为我国教育学发展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优点,但也造成了许多混乱认识,给我国教育学的发展造成了诸多困扰。厘清这两种范式之间的差异及其在引入我国过程中的变化,以我国的传统文化为依托,以解决我国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为旨归,对我国教育学进行改造,是解决我国教育学中诸多困境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教育学 美国教育学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教育学研究的两种传统:作为领域的研究与作为学科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贾利帅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8,共10页
教育学研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如何进行教育学研究?这两个问题一直是西方教育学者关注的焦点话题。从这两个问题出发,可以发现西方有两种较有代表性的教育学研究传统,即作为领域的研究与作为学科的研究。前者以英国为代表,始于教师培训... 教育学研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如何进行教育学研究?这两个问题一直是西方教育学者关注的焦点话题。从这两个问题出发,可以发现西方有两种较有代表性的教育学研究传统,即作为领域的研究与作为学科的研究。前者以英国为代表,始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取向。因此,英国历来就有重视从心理学、历史学等其他学科来进行教育学研究的传统。后者以德国为代表。教育学在德国产生之初就与儿童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强调成人对儿童施加一定的影响,使儿童朝着成人期望的方向发展。教育学研究主要服务于儿童成长的需求而不是任何外在的目的。因此,德国更强调教育学是一门自主的、独立的学科。对这两种教育学研究传统的研究不在于分出孰优孰劣,而在于为两种传统提供交流与对话的一个平台,进而为我们思考教育学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研究 西方教育学 研究传统 英国教育学 德国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文化教育学的哲学倾向对二战后政治教育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傅安洲 吴国斌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3-78,共6页
德国文化教育学是20世纪以来有着重要影响的教育理论。该理论在教育哲学方面的基本倾向是自由主义的,是20世纪教育新自由主义的重要流派。同时,它对教育基本问题的深刻分析,使它又具有独特的理论特质。这种基本倾向和理论特质对于二战... 德国文化教育学是20世纪以来有着重要影响的教育理论。该理论在教育哲学方面的基本倾向是自由主义的,是20世纪教育新自由主义的重要流派。同时,它对教育基本问题的深刻分析,使它又具有独特的理论特质。这种基本倾向和理论特质对于二战后德国的政治教育活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文化教育学 哲学倾向 战后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实验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时益之 侯怀银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3,共6页
德国实验教育学是作为赫尔巴特教育学对立物而出现的。应近代中国教育学界同步世界的变革要求、德国教育学由思辨向科学实证的转向,国内早期教育学主体重视德国实验教育学而进行了传播。传播发生在民国和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传播促使... 德国实验教育学是作为赫尔巴特教育学对立物而出现的。应近代中国教育学界同步世界的变革要求、德国教育学由思辨向科学实证的转向,国内早期教育学主体重视德国实验教育学而进行了传播。传播发生在民国和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传播促使早期中国教育学内容的丰富和体系的完善、中国教育学界重思辨向实证和思辨并重的转换、中国教育学科学化进程及中国教育实践和社会的变革。德国实验教育学在中国传播有以下启示:传播要力求真实和准确;传播要警惕西方教育学输出;传播要处理好向内看与向外看的关系;传播必须解决本土化问题及最终应实现双向对等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实验教育学 中国教育学 内容丰富 体系完善 实证和思辨并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批判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卓远 侯怀银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8期3-7,共5页
德国批判教育学于1986年开始在中国传播,经历了三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德国批判教育学在中国传播的内容重点体现在批判性教育理念、批判性教育思维和批判性教育研究三个方面。德国批判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丰富了我国教育... 德国批判教育学于1986年开始在中国传播,经历了三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德国批判教育学在中国传播的内容重点体现在批判性教育理念、批判性教育思维和批判性教育研究三个方面。德国批判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丰富了我国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引发了我国研究者对教育目的反思,强化了我国研究者和教师对教育的批判性思考。德国批判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给我们以下启示:研究者需要在理清国外教育学背景、确立中国教育学自主性、结合中国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去传播国外教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批判教育学 批判性教育理念 批判性教育思维 批判性教育研究 中国教育学 中国教育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绎德国教育精神的文化逻辑——《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述评 被引量:5
7
作者 蒋凯 《现代大学教育》 2003年第1期108-109,共2页
关键词 德国 教育精神 文化逻辑 文化教育学 教育哲学 比较教育 《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