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景观意义的发掘诀窍:用心,就读出来了——评《触景生情——文化地理学人笔记》
1
作者 聂桂博 艾少伟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36-1038,共3页
景观研究是地理分析的关键单元,文化景观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文化景观”概念由德国地理学家施吕特尔首先提出,后来由美国地理学家索尔创立“文化景观学派”。索尔认为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他在1927年发表的... 景观研究是地理分析的关键单元,文化景观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文化景观”概念由德国地理学家施吕特尔首先提出,后来由美国地理学家索尔创立“文化景观学派”。索尔认为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他在1927年发表的“文化地理的新进发展”一文中提出了文化景观的经典定义,即文化景观是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Sauer,1925)。国内最早给出文化景观定义的是已故地理学家李旭旦先生,他认为文化景观是地球表面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反映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的成果,也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态度,对文化景观的空间形态及其意义进行研究,有助于认清景观的区域性与独特性,探寻其文化价值,促进该领域深层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景观 空间形态 文化地理学 地球表面 德国地理学家 地理分析 人文地理学 地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学即地理学史——读赫特纳《地理学》有感
2
作者 李冬昕 《地理教学》 2016年第19期1-1,共1页
德国地理学家阿尔夫雷德·赫特纳所著的《地理学》,较为集中、系统地阐述了他对于地理学的基本观点,可以说是他在地理学方面研究的集大成者,是赫特纳地理学理论的主要代表作。关于地理学史地理科学和人类历史的联系要比其他学科更明... 德国地理学家阿尔夫雷德·赫特纳所著的《地理学》,较为集中、系统地阐述了他对于地理学的基本观点,可以说是他在地理学方面研究的集大成者,是赫特纳地理学理论的主要代表作。关于地理学史地理科学和人类历史的联系要比其他学科更明显,也更容易理解。地理学是关于地表的知识。因此,便和陆地的发现与占有相联系,而这种发现和占有本身构成了世界史内容的极大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地理学即地理学史,因为要完全理解现在,只有从历史出发才有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 赫特纳 德国地理学家 世界史 地理科学 陈述性知识 阿尔 地理教材 亚美利哥 教学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学基本理论的百科全书--《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评介
3
作者 于雷 《地理教学》 2022年第2期1-1,共1页
德国地理学家阿尔夫雷德·赫特纳是近代地理学区域学派的创始人。1927年,他把自己的所有方法论思想总结成了一本地理学思想史专著,这就是《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以下简称“《地理学》”)。它代表了赫特纳的地理学思想体系... 德国地理学家阿尔夫雷德·赫特纳是近代地理学区域学派的创始人。1927年,他把自己的所有方法论思想总结成了一本地理学思想史专著,这就是《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以下简称“《地理学》”)。它代表了赫特纳的地理学思想体系,对德国乃至国际地理学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思想史 近代地理学 方法论思想 百科全书 德国地理学家 赫特纳 地理学 区域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决定未来发展格局的国家战略 被引量:1
4
作者 连家明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共1页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首次将“自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连接中国与河中以及印度的丝绸贸易的西域道路”称为“丝绸之路”。李希霍芬肯定不会想到,他所创造的这个词后来经过演变会成为一个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固定称...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首次将“自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连接中国与河中以及印度的丝绸贸易的西域道路”称为“丝绸之路”。李希霍芬肯定不会想到,他所创造的这个词后来经过演变会成为一个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固定称谓,他更不会想到,在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东西方大通道2100年后,这个词又被赋予新意,成为中国以之冠名的重大国家战略,传遍世界各个角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 李希霍芬 德国地理学家 领导人 全方位开放 国际经贸合作 经贸联系 互利共赢 发展战略 浪漫主义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路农业交流如何影响人类的生活--《沙漠与餐桌:食物在丝绸之路上的起源》读书札记
5
作者 杨鹏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I0051-I0051,共1页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丝绸之路”一词,主要是指汉唐时期中国与中亚、西亚和欧洲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事实上,丝绸之路名曰丝绸,却不止于丝绸。丝绸之路上的农业交流特别是农作物的交流与传播,总数超过百种,对丝路沿线...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丝绸之路”一词,主要是指汉唐时期中国与中亚、西亚和欧洲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事实上,丝绸之路名曰丝绸,却不止于丝绸。丝绸之路上的农业交流特别是农作物的交流与传播,总数超过百种,对丝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产生了长久而巨大的影响。由陈阳译、美国历史学者罗伯特·N.斯宾格勒三世著的《沙漠与餐桌:食物在丝绸之路上的起源》(以下简称《沙漠与餐桌》)一书,对丝绸之路上的谷物、豆类、水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中国与中亚 历史学者 读书札记 德国地理学家 斯宾格勒 经济文化交流 李希霍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思考的价值
6
作者 李海燕 《中国蜂业》 2011年第Z6期3-3,共1页
去岁末,在福州参加首届海峡两岸蜂疗高峰论坛期间,与来自台湾省蜂疗界的朋友闲聊。闻知当地蜂针严重过敏现象几不发生,颇感意外。因为,在祖国大陆,这已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也是此次会议的研讨热点之一。据这位朋友介绍:当地蜂针疗法... 去岁末,在福州参加首届海峡两岸蜂疗高峰论坛期间,与来自台湾省蜂疗界的朋友闲聊。闻知当地蜂针严重过敏现象几不发生,颇感意外。因为,在祖国大陆,这已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也是此次会议的研讨热点之一。据这位朋友介绍:当地蜂针疗法采用散刺法,而非直刺,主要用于保健,而不是治病。细问之下,原来蜂疗在当地还没有被纳入正规医疗体系,所以不能用其治病,并且出现蜂针过敏现象,蜂疗医师也没有权力实施抢救,只能送往医院。想来这是当地对蜂针过敏现象异常重视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针 蜂疗 医疗体系 过敏现象 散刺 海峡两岸 人类地理学 操作手法 拉采尔 德国地理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