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震震源定位中的多目标计算方法研究与应用
1
作者 陈国庆 庞聪 +2 位作者 宋莹莹 彭海洋 李忠亚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88-694,共7页
通过引入第二代和第三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NSGA-Ⅲ)、多目标蝗虫优化算法(MOGOA)、多目标灰狼优化算法(MOGWO)、多目标蚁狮优化算法(MOALO)、基于分解的多目标进化算法(MOEA/D)等6种多目标智能计算方法,利用2个不同的经典微... 通过引入第二代和第三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NSGA-Ⅲ)、多目标蝗虫优化算法(MOGOA)、多目标灰狼优化算法(MOGWO)、多目标蚁狮优化算法(MOALO)、基于分解的多目标进化算法(MOEA/D)等6种多目标智能计算方法,利用2个不同的经典微震震源反演数学模型设计多目标定位优化函数,在深部开采矿井微震事件数据和人工仿真实验数据对比测试基础上,探索和分析6种多目标定位算法的真实效能与可靠性。结果表明,6种多目标定位模型性能不一,MOALO基于多面体台阵仿真的100轮微震震源定位误差均值可达到1.2425 m,NSGA-Ⅱ基于深部开采矿井的微震震源定位误差均值为162.5691 m,MOGOA基于柿竹园矿微震事件的模型鲁棒性优于MOALO。综合考虑定位精度和模型可靠性等多个性能指标认为,MOGOA具有较强的工程物探和微震监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震源定位 多目标智能计算 多目标进化分解算法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多目标蚁狮优化算法 多目标蝗虫优化算法 多目标灰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1范数统计的单纯形微震震源定位方法 被引量:41
2
作者 李楠 王恩元 +1 位作者 孙珍玉 李保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431-2438,共8页
针对经典定位方法中存在的求解系统发散、定位精度低和定位受微震台网影响大等问题,采用L1范数统计对微震震源定位进行残差分析,推导得到了基于L1范数统计的事件残差计算公式;提出了微震震源定位的误差空间概念,它的实质是微震监测区域... 针对经典定位方法中存在的求解系统发散、定位精度低和定位受微震台网影响大等问题,采用L1范数统计对微震震源定位进行残差分析,推导得到了基于L1范数统计的事件残差计算公式;提出了微震震源定位的误差空间概念,它的实质是微震监测区域中事件残差对震源定位误差的反映;将震源的时间维数从误差空间中分离出去,建立了基于L1范数统计的单纯形微震震源定位方法,该方法不仅对到时和波速等输入数据中误差较大的离群点具有较高的抗干扰性,而且在震源求解时不会发生发散问题,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强健性;通过现场爆破实验对算法的优越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L1范数统计的单纯形算法震源定位结果稳定,定位精度高;而且算法受震源和微震台网相对位置影响较小,能够有效抵抗微震台网扩散效应对震源定位的影响,保证了台网边缘或外部震源定位的稳定性和精度;另外它还能够降低微震台网在方向控制上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提高了垂直方向上的震源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震源定位 单纯形算法 L1范数统计 误差空间 爆破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新型群体智能优化算法研究微震震源定位 被引量:6
3
作者 庞聪 马武刚 +3 位作者 李查玮 江勇 廖成旺 陈国庆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08-714,共7页
引入并介绍6种新型群体智能优化算法(灰狼算法、鲸鱼优化算法、蝗虫优化算法、麻雀搜索算法、蚁狮算法、蜻蜓算法)的仿生原理、核心计算公式及优化特性,在经典到时差模型基础上设计一种新型微震震源反演数学模型,利用仿真的矿山微震震... 引入并介绍6种新型群体智能优化算法(灰狼算法、鲸鱼优化算法、蝗虫优化算法、麻雀搜索算法、蚁狮算法、蜻蜓算法)的仿生原理、核心计算公式及优化特性,在经典到时差模型基础上设计一种新型微震震源反演数学模型,利用仿真的矿山微震震源正反演数据对比分析6种方法的性能差异。结合实际矿山人工爆破数据,通过6个统计指标从精度、收敛速度、稳定性等多个角度测试这6种新型群体智能优化算法在微震震源定位中的有效性和可靠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震源定位 到时差模型 灰狼算法 鲸鱼优化算法 蝗虫优化算法 麻雀搜索算法 蚁狮算法 蜻蜓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蚁狮优化算法的微震震源定位数学模型组合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国庆 庞聪 +3 位作者 向涯 周正松 陈健 赵天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74-1079,共6页
通过多目标智能优化算法研究微震震源定位存在的模型组合合理性未阐明、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定位结果波动性较大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在到时差模型与到时差商模型基础上设计4个不同的微震震源定位数学模型,两两组合构建6个多目标... 通过多目标智能优化算法研究微震震源定位存在的模型组合合理性未阐明、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定位结果波动性较大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在到时差模型与到时差商模型基础上设计4个不同的微震震源定位数学模型,两两组合构建6个多目标优化定位模型;再设计3组基于不同台网形状(三维多面体、二维长方形、一维直线型)的微震震源正演仿真实验和1组工程数据验证实验,并引入多目标蚁狮优化(multi-objective ant lion optimization,MOALO)算法求解这些模型;最后采用多个统计指标评判各个模型组合定位效果的优劣。结果表明,数学模型组合(TDA-P1,TDQA)结合MOALO算法的多目标优化定位策略能够得到较高的微震震源定位精度,且模型稳健性较好,优于其他模型组合和传统多目标定位方法,在微震监测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震源定位 多目标优化 数学模型组合 到时差商模型 到时差模型 蚁狮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cating microseismic sources based upon L-shaped single-component geophone array:A synthetic study 被引量:2
5
作者 DING Liang LIU Qin-ya +2 位作者 GAO Er-gen QIAN Wei SUN Shou-ca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9期2711-2725,共15页
We have developed a type of L-shaped single-component geophone array as a single station(L-array station)for surface microseismic monitoring.The L-array station consists of two orthogonal sensor arrays,each being a li... We have developed a type of L-shaped single-component geophone array as a single station(L-array station)for surface microseismic monitoring.The L-array station consists of two orthogonal sensor arrays,each being a linear array of single-component sensors.L-array stations can be used to accurately estimate the polarization of first arrivals without amplitude picking.In a synthetic example,we first use segmentally iterative ray tracing(SIRT)method and forward model to calculate the travel time and polarization of first arrivals at a set of L-array stations.Then,for each L-array station,the relative delay times of first arrivals along sensor arrays are used to estimate the polarization vector.The small errors in estimated polarization vectors show the reliability and robustness of polarization estimation based on L-array stations.We then use reverse-time ray-tracing(RTRT)method to locate the source position based on estimated polarizations at a set of L-array stations.Very small errors in inverted source location and origin time indicate the great potential of L-array stations for source localization applications in surface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phone array polarization source location seismic monito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