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零件图像亚像素边缘定位算法 被引量:4
1
作者 艾泽潭 石庚辰 代俊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6-339,共4页
为快速而精确地检测微零件图像边缘,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亚像素边缘定位算法.此算法与常用亚像素边缘定位算法区别在于不需要进行边缘初定位,而直接提取亚像素边缘点.应用一种新的图像坐标排序方法,使无规律的边缘点能够按照一定时针顺... 为快速而精确地检测微零件图像边缘,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亚像素边缘定位算法.此算法与常用亚像素边缘定位算法区别在于不需要进行边缘初定位,而直接提取亚像素边缘点.应用一种新的图像坐标排序方法,使无规律的边缘点能够按照一定时针顺序链接成闭合曲线.以微齿轮图像作为实验对象测试了算法的精度与速度,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边缘定位精度满足亚像素的情况下,能够快速提取边缘曲线,处理时间不超过1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零件 图像处理 亚像素边缘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变检测的弱微零件过盈装配控制 被引量:2
2
作者 毕列 张娟 +2 位作者 杨毅 吴文荣 戴曦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421-2431,共11页
针对过盈微装配中弱微零件易损的问题,以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ICF)研究中微靶关键部件—冷冻罩(Thermomechanical Package,TMP)组件装配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弱微零件过盈装配方法研究。首先,针对装配空间狭小及... 针对过盈微装配中弱微零件易损的问题,以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ICF)研究中微靶关键部件—冷冻罩(Thermomechanical Package,TMP)组件装配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弱微零件过盈装配方法研究。首先,针对装配空间狭小及存在视觉遮挡,导致难以实现装配过程中硅臂形变检测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灰度变化的形变检测方法并建立了小爪灰度—形变模型;然后,针对受到显微视觉检测精度影响,硅臂与套筒微小位姿偏差不易检测的问题,基于硅臂受力变形情况分析,提出了硅臂与套筒位姿偏差定性判断方法,实现两者微小位姿偏差的检测;最后,基于零件灰度变化及几何分析,提出了微装配过程位姿偏差定量计算方法并设计了过盈装配控制策略。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且实现了过盈20~26μm的TMP组件无损装配。该方法适用于微机电系统制造中微轴孔过盈装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零件 形变控制 过盈装配 装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硅模具的Zr基非晶合金微零件吸铸制备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志靖 易传云 +2 位作者 史铁林 文驰 廖广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801-2805,共5页
基于硅模具提出了一种吸铸成形Zr基非晶合金微零件的方法。采用真空氩弧熔化吸铸炉进行了非晶合金微零件吸铸成形实验,用红外热像仪测量了合金熔液温度,发现合金熔液在1116℃下能够完全复制宽3μm、深3μm的硅方形微槽结构且具有较好的... 基于硅模具提出了一种吸铸成形Zr基非晶合金微零件的方法。采用真空氩弧熔化吸铸炉进行了非晶合金微零件吸铸成形实验,用红外热像仪测量了合金熔液温度,发现合金熔液在1116℃下能够完全复制宽3μm、深3μm的硅方形微槽结构且具有较好的表面形貌。随后分别采用带有多型腔和双层型腔的硅模具进行了吸铸成形实验,成功制备了模数为50μm的非晶合金微齿轮零件,微零件的硬度及弹性模量分别为6.49GPa和94.9GPa。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硅模具吸铸成形Zr基非晶合金是一种制备高精度、高表面质量、高性能微零件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合金 吸铸 硅模具 微零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业相机的微零件二维尺寸在线检测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曾涛 石庚辰 +1 位作者 张兵 王稹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0-23,共4页
针对微零件加工过程中微零件二维尺寸难以在线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发光二极管背光源和工业相机的微零件二维尺寸在线检测方法。该方法由发光二极管背光源、光学镜头、支架台、工业相机及计算机组成检测系统。测量时首先对相机每个... 针对微零件加工过程中微零件二维尺寸难以在线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发光二极管背光源和工业相机的微零件二维尺寸在线检测方法。该方法由发光二极管背光源、光学镜头、支架台、工业相机及计算机组成检测系统。测量时首先对相机每个像素表示的实际尺寸进行标定,然后用检测系统获得微零件的图像,最后用快速亚像素边缘检测算法对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微零件的二维尺寸。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较快的测量速度,能够实现微零件二维尺寸的在线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零件 在线检测 工业相机 背光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轴零件自动测量及双工位码盘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5
作者 芦俊 潘小华 陈浩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5-119,共5页
传统数控走心机下料后,微轴类零件的尺寸测量以及分选码盘几乎都是由人工作业完成,效率低下,容易出错。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款稳定可靠、生产高效的自动化测量与双工位码盘机械设备。该控制系统基于西门子S7-300 PLC和博途软件开发,硬... 传统数控走心机下料后,微轴类零件的尺寸测量以及分选码盘几乎都是由人工作业完成,效率低下,容易出错。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款稳定可靠、生产高效的自动化测量与双工位码盘机械设备。该控制系统基于西门子S7-300 PLC和博途软件开发,硬件组态、多语言混合编程、人机界面等都在该平台下统一设计,实现了微轴零件皮带输送、方向校正、转运缓存、尺寸测量、双工位码盘等过程的自动化。该设备已经开发完成并应用于生产,检测质量与码盘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测量 双工位码盘 数控走心机 控制系统 零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优化结合智能干扰区域划分的微装配控制
6
作者 梁娟 王崇科 海本斋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52-457,共6页
针对传统机器人零件微装配算法不能有效解决干扰区域划分问题,提出一种模糊优化结合机器学习的智能干扰区域划分算法。首先,根据工作区内零件与目标孔之间的位置关系设计模糊协调器和特殊的规则库,避免激活干扰状态。然后,利用提出的智... 针对传统机器人零件微装配算法不能有效解决干扰区域划分问题,提出一种模糊优化结合机器学习的智能干扰区域划分算法。首先,根据工作区内零件与目标孔之间的位置关系设计模糊协调器和特殊的规则库,避免激活干扰状态。然后,利用提出的智能区域划分算法合并所有相邻区域。最后,通过决策制定,选择区域中最低模糊熵的四元组控制值作为执行分配任务的最终控制值。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将69个子区域合并降至10个子区域,相比其他的较为先进的装配算法,算法更加灵活,显著提高了任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控制 零件装配 干扰区域划分 模糊优化 规则库 模糊协调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