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旱作春小麦垄膜沟种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
1
作者 胡伟 《农业与技术》 2019年第6期112-113,共2页
河南地区以旱作春小麦种植为主,为了提高春小麦产量,垄膜沟种微集水种植技术的研究与使用意义重大,本文以旱作春小麦为对象,对垄膜沟种微集水种植技术进行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 旱作农业 春小麦 垄膜沟种技术 微集水种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作春小麦垄膜沟种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
2
作者 路颖 《种子科技》 2018年第9期55-55,共1页
旱作春小麦垄膜沟种微集水种植技术的使用,可以让土壤结构的组成得到有效改善。与此同时,对于周边的生态环境以及土壤环境的破坏也会大大降低,因此旱作春小麦垄膜沟种微集水种植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农业生产研究的重要方向。但是该种植... 旱作春小麦垄膜沟种微集水种植技术的使用,可以让土壤结构的组成得到有效改善。与此同时,对于周边的生态环境以及土壤环境的破坏也会大大降低,因此旱作春小麦垄膜沟种微集水种植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农业生产研究的重要方向。但是该种植技术在试验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将其与旱作春小麦的实际种植情况进行结合,以此更加深入地对旱作春小麦垄膜沟种微集水种植技术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该技术的推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春小麦 垄膜沟种微集水种植技术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作农田绿豆微集水技术及其效应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蒋树怀 王鹏科 +4 位作者 高小丽 刘建平 屈洋 宋慧 冯佰利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3-37,共5页
在陕北神木,设置带型150 cm(DX1)、带型120 cm(DX2)、带型80 cm(DX3)、双沟覆膜(DX4)、平膜穴播(DX5)、露地平作(CK)6种微集水种植模式,观测各模式对绿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平作相比,微集水种植模式条件下土壤表... 在陕北神木,设置带型150 cm(DX1)、带型120 cm(DX2)、带型80 cm(DX3)、双沟覆膜(DX4)、平膜穴播(DX5)、露地平作(CK)6种微集水种植模式,观测各模式对绿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平作相比,微集水种植模式条件下土壤表层(0~40 cm)含水量高,绿豆生育期提前,叶面积、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不同微集水模式中,双沟覆膜(DX4)集水效果最为明显,绿豆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对照提高24.5%和32.88%,DX5、DX3、DX2、DX1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因此,微集水技术具有较好的聚雨保墒效果,能明显提高绿豆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微集水种植技术 土壤水分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作农田黑豆微集水技术效应研究
4
作者 李琴琴 周艳 +7 位作者 梁鸡保 蒋树怀 曹莉 冯佰利 高小丽 高金锋 王鹏科 柴岩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8-112,共5页
在长城沿线风沙区,设置带型150cm(DX1)、带型120cm(DX2)、带型80cm(DX3)、双沟覆膜(DX4)、平膜穴播(DX5)、露地平作(CK)6种微集水种植模式,研究各模式对黑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平作相比,微集水种植模式条件下土... 在长城沿线风沙区,设置带型150cm(DX1)、带型120cm(DX2)、带型80cm(DX3)、双沟覆膜(DX4)、平膜穴播(DX5)、露地平作(CK)6种微集水种植模式,研究各模式对黑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平作相比,微集水种植模式条件下土壤表层含水量高,黑豆生育期提前,叶面积、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增加;不同微集水模式中,双沟覆膜集水效果最为明显,黑豆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露地平作提高19.6%和31.4%,其他栽培模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微集水技术具有较好的聚雨保墒效果,能明显提高黑豆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豆 微集水种植技术 土壤水分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