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微阵列电极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
10
1
作者
黄钦文
李斌
+2 位作者
黄美浅
刘仲明
刘芳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7,共4页
以微阵列电极为基础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近几年来发展迅速,是实现生物传感器微型化和集成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介绍了微阵列电极以及作为信号转换器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应用的有关进展情况,特别是在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微阵列电极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信号转换器
微电子
金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纳米TiO2薄膜微阵列电极的制备与紫外光电阻特性表征
被引量:
1
2
作者
林志东
吕进玉
曾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364-366,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叉指型微阵列电极表面制备了TiO2纳米薄膜,并对薄膜形貌、厚度以及溶胶粒子尺寸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温度、紫外光照对纳米TiO2薄膜微阵列电极的电阻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胶粒子平均粒径在9nm,单次提拉制备的TiO2纳米...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叉指型微阵列电极表面制备了TiO2纳米薄膜,并对薄膜形貌、厚度以及溶胶粒子尺寸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温度、紫外光照对纳米TiO2薄膜微阵列电极的电阻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胶粒子平均粒径在9nm,单次提拉制备的TiO2纳米薄膜膜厚为120nm,两次提拉薄膜厚度200nm,纳米TiO2薄膜微阵列电极电阻呈现半导体特性,大气环境中,紫外光照下纳米薄膜微电极的低温电阻较无光照时明显减小,表现出紫外光敏感特性。随着温度的升高,紫外光照下的电阻与无光照时电阻差值逐步减小,表明温度对纳米薄膜电阻有更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薄膜
微阵列电极
紫外光照
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阵列式表面肌电采集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
2
3
作者
吕鹏宇
郭伟超
+1 位作者
盛鑫军
朱向阳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6-921,共6页
表面肌电信号是用于人-机交互接口的重要信号源。然而现有的表面肌电信号采集系统面临着高密度和便携性、高信号质量与低制造成本之间的矛盾,高通量采集系统主要为桌面式分析仪器,难以满足实际交互应用的需求。本文通过优化设计,完成了...
表面肌电信号是用于人-机交互接口的重要信号源。然而现有的表面肌电信号采集系统面临着高密度和便携性、高信号质量与低制造成本之间的矛盾,高通量采集系统主要为桌面式分析仪器,难以满足实际交互应用的需求。本文通过优化设计,完成了微阵列式表面肌电信号采集系统。将4个采集通道和相应的信号调理电路集成在单颗传感器上,提高了系统的空间分辨率。整个系统可同时采集4枚传感器共计16通道的12位精度表面肌电信号,采样率可达5 kHz。相较于商业系统,其成本更低,体积更加小巧便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信号
微阵列电极
布置
主动式传感器
人-机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微电极技术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
3
4
作者
郭朝中
陈昌国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79-1485,共7页
本文在阐述超微电极技术相关原理的基础上,总结了超微电极的特点、类型及研究方法,综述近十年来超微电极的制备与应用进展,并介绍了超微电极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
超微
电极
超微圆盘
电极
超
微阵列电极
化学修饰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阵列电极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
10
1
作者
黄钦文
李斌
黄美浅
刘仲明
刘芳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出处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7,共4页
基金
广东省重点攻关项目(2km04301s)
全军医卫科研基金项目(98M038)
文摘
以微阵列电极为基础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近几年来发展迅速,是实现生物传感器微型化和集成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介绍了微阵列电极以及作为信号转换器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应用的有关进展情况,特别是在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微阵列电极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信号转换器
微电子
金
电极
Keywords
microarray electrodes(MAE)
biosensor
microelectronics
gold electrode
分类号
TP212.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纳米TiO2薄膜微阵列电极的制备与紫外光电阻特性表征
被引量:
1
2
作者
林志东
吕进玉
曾文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364-366,共3页
基金
基金项目: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SKL05004)
文摘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叉指型微阵列电极表面制备了TiO2纳米薄膜,并对薄膜形貌、厚度以及溶胶粒子尺寸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温度、紫外光照对纳米TiO2薄膜微阵列电极的电阻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胶粒子平均粒径在9nm,单次提拉制备的TiO2纳米薄膜膜厚为120nm,两次提拉薄膜厚度200nm,纳米TiO2薄膜微阵列电极电阻呈现半导体特性,大气环境中,紫外光照下纳米薄膜微电极的低温电阻较无光照时明显减小,表现出紫外光敏感特性。随着温度的升高,紫外光照下的电阻与无光照时电阻差值逐步减小,表明温度对纳米薄膜电阻有更大的影响。
关键词
TiO2纳米薄膜
微阵列电极
紫外光照
电阻
Keywords
nano TiO2film
microarray electrode
UV light
resistance
分类号
TB38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TN304.91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阵列式表面肌电采集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
2
3
作者
吕鹏宇
郭伟超
盛鑫军
朱向阳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6-921,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项目(2018YFB13072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748119,51905339)。
文摘
表面肌电信号是用于人-机交互接口的重要信号源。然而现有的表面肌电信号采集系统面临着高密度和便携性、高信号质量与低制造成本之间的矛盾,高通量采集系统主要为桌面式分析仪器,难以满足实际交互应用的需求。本文通过优化设计,完成了微阵列式表面肌电信号采集系统。将4个采集通道和相应的信号调理电路集成在单颗传感器上,提高了系统的空间分辨率。整个系统可同时采集4枚传感器共计16通道的12位精度表面肌电信号,采样率可达5 kHz。相较于商业系统,其成本更低,体积更加小巧便携。
关键词
表面肌电信号
微阵列电极
布置
主动式传感器
人-机接口
Keywords
sEMG
mini-grid electrodes
active sensor
human-machine interface
分类号
TH789 [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微电极技术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
3
4
作者
郭朝中
陈昌国
机构
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出处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79-1485,共7页
基金
重庆大学大型仪器设置开放基金资助
文摘
本文在阐述超微电极技术相关原理的基础上,总结了超微电极的特点、类型及研究方法,综述近十年来超微电极的制备与应用进展,并介绍了超微电极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
超微
电极
超微圆盘
电极
超
微阵列电极
化学修饰
电极
Keywords
ultramicroelectrode
ultramicro-disk electrode
ultramicroelectrode arrays
chemically modified electrode
分类号
O657.1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微阵列电极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黄钦文
李斌
黄美浅
刘仲明
刘芳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纳米TiO2薄膜微阵列电极的制备与紫外光电阻特性表征
林志东
吕进玉
曾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微阵列式表面肌电采集系统的设计
吕鹏宇
郭伟超
盛鑫军
朱向阳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超微电极技术的发展现状
郭朝中
陈昌国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