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振动协同作用聚丙烯微针穿刺皮肤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郜王鑫 庄俭 +5 位作者 吴大鸣 张嘉荣 黄尧 孙靖尧 鲁元 吴刚强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57,共4页
微针系统具有微创、高效、耐受性好等特点,在透皮给药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使用生物惰性高分子材料聚丙烯(PP)加工制造的聚合物微针拥有良好的生物性能及力学稳定性。将振动频率和微针高度作为变化因素,设计了PP微针阵列穿刺小鼠腹... 微针系统具有微创、高效、耐受性好等特点,在透皮给药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使用生物惰性高分子材料聚丙烯(PP)加工制造的聚合物微针拥有良好的生物性能及力学稳定性。将振动频率和微针高度作为变化因素,设计了PP微针阵列穿刺小鼠腹部皮肤的正交实验,经切片、染色后,使用数字病理信息系统观察、测量并表征了皮肤微通道的成型效果。从显微观察角度,验证了聚丙烯微针给药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PP微针具有微创的特点,处理后的皮肤表面形成了微米尺寸的创口;微针高度和振动频率是微针穿刺皮肤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振动协同作用有助于微针高效地穿刺角质层,建立药物递送微通道;550μm高度的微针,在200 Hz的振动作用下,穿刺效果最佳,为研究微针经皮给药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协同作用 振动频率 微针高度 角质层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