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原油中微量金 被引量:2
1
作者 范铁成 王丽敏 +1 位作者 高平 王秀兰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3-73,共1页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测定 原油 微量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金的含量 被引量:2
2
作者 吕胜男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年第13期101-101,共1页
通过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测定方式对地质样品的中含有的微量金进行分析和检测,为地质勘探和资源开采提供一些借鉴意义。地质矿物样品经680℃高温灼烧除去硫化物和有机物后,用1:1王水分解以后,泡沫塑料吸附法富集地质样品中微量金,再以10... 通过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测定方式对地质样品的中含有的微量金进行分析和检测,为地质勘探和资源开采提供一些借鉴意义。地质矿物样品经680℃高温灼烧除去硫化物和有机物后,用1:1王水分解以后,泡沫塑料吸附法富集地质样品中微量金,再以10%硫脲溶液解脱后,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方法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金 石墨炉原子吸收 王水 泡沫塑料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低分压环境下聚氨酯泡沫塑料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金 被引量:9
3
作者 杨林 肖玉萍 于珊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47-748,750,共3页
金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容易迁移富集,在岩石矿物中含量较低。微量金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化学光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光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化学光谱法和分光光度法存在流程长、工作强度大等缺点;石墨炉原子吸收... 金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容易迁移富集,在岩石矿物中含量较低。微量金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化学光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光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化学光谱法和分光光度法存在流程长、工作强度大等缺点;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稳定性差、线性范围窄,不适合大批量样品快速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具有操作简单易行、精密度好、线性范围宽、准确度高等优点,但尚未见将其用于低氧低分压环境下微量金的测定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地质样品 微量金 泡沫塑料富集 低分压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测定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塑料吸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质勘察样品中的微量金 被引量:2
4
作者 毛玉军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3年第7期121-122,共2页
由于金的含量很低,其含量的测定一般须经分离富集,然后用发射光谱、原子吸收、石墨炉原子吸收等方法进行测定。目前微量金的测定大多用泡沫塑料吸附,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方法检出限低,结果稳定,能满足各种地质样品的微量金的测定,只... 由于金的含量很低,其含量的测定一般须经分离富集,然后用发射光谱、原子吸收、石墨炉原子吸收等方法进行测定。目前微量金的测定大多用泡沫塑料吸附,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方法检出限低,结果稳定,能满足各种地质样品的微量金的测定,只不过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试样品较慢。文章在王水消解样品,聚氨酯泡沫塑料吸附、硫脲解脱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微量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准确度和精密度都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勘察样品 微量金检测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泡沫吸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微量金及测量条件讨论 被引量:2
5
作者 马晓慧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年第6期92-92,共1页
聚氨酯泡沫吸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微量金。通过对实验过程中各个流程因素的对比实验,确定了最佳的分析实验条件,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使结果符合规范要求。本法检出限为0.2×10-9,测定范围为:0.3×10-9~100×10-9。
关键词 微量金 聚氨酯泡沫吸附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塑吸附石墨炉测微量金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梅 《新疆有色金属》 2013年第A02期113-113,115,共2页
分析了泡塑吸附石墨炉测微量金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总结了方法中各个环节易出的问题,提出了易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对实验室生产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 泡塑吸附法 微量金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计方法在微量金分析中的应用
7
作者 朱姝 吴斌 字雨姝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7年第4期97-100,共4页
化探金样品前处理过程中消解、富集、解吸等环节控制不严格,往往会导致最后数据处理产生过高的校正系数。为了降低校正系数,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确定了主要影响因素。将水浴时间延长并保温3 h以上,泡塑大小改为0.2... 化探金样品前处理过程中消解、富集、解吸等环节控制不严格,往往会导致最后数据处理产生过高的校正系数。为了降低校正系数,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确定了主要影响因素。将水浴时间延长并保温3 h以上,泡塑大小改为0.2 g,清洗时间不大于15 s,解吸到上机时间间隔小于5 h。方法改进后,检测结果校正系数有了明显改善,从改进前有40%批次的校正系数大于1.2,降到了全部小于1.2,甚至不用校正。方法改进后降低了实验过程的误差,提高了分析测试结果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金 校正系数 统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微量金的研究
8
作者 洪雪冰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2年第2期70-72,共3页
文章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金的含量,研究了仪器实验室的灯电流、干燥、灰化、原子化、净化温度和时间的选择。该方法检出限为0.15 ng/g,精密度(RSD,n=12)为10%~20%,适用于化探样品痕量金的测定,最后对实验现象进行总结。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 微量金 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原子荧光法测金与ICP-MS法的对比 被引量:1
9
作者 何煦 田玉新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第1期208-209,共2页
本文主要利用火焰原子荧光法和ICP-MS两种方法对地质样品中微量金进行测定,从多角度对比两种方法,实验结果证实,与ICP-MS相比,火焰原子荧光光谱法操作简捷,成本更低廉,适合多量样品检测。
关键词 微量金 火焰原子荧光 ICP-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Microstructure of Active Phase and HDS Performance of Sulfided Ni-Mo Catalysts: Effect of Metal Loading 被引量:22
10
作者 Guo Rong Shen Benxian +3 位作者 Fang Xiangchen Sun Jin Peng Chong Cui Xiaoli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14年第2期12-19,共8页
Six Ni-Mo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metal contents were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N2 adsorption and X-ray diffi'actometry. The active phase microstructure of these catalysts was examined by the Raman spectroscopy,... Six Ni-Mo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metal contents were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N2 adsorption and X-ray diffi'actometry. The active phase microstructure of these catalysts was examined by the Raman spectroscopy, temperature- programmed reduction (TPR),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and 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Hydrodesulfurization (HDS) activity of catalyst samples were analyzed in a flow fixed-bed microreactor. The sulfidation degree of Mo and the length of the MoS2 slab slightly increased with the amount of metal loaded following sulfidation. This small change is attributed to polymolybdate species observed in all the oxidized catalysts. Weak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s, as determined by the TPR technique, increased the NiSx sulfidation phase and MoS2 slab stacking. The HDS activity of the catalyst samples increased with the number of active sites. For high metal loading catalysts, their HDS activity was nearly identical because the sulfur atoms cannot easily approach active sites. This change is caused by the large number of stacked layers in the MoS2 slabs as well as the decrease in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pore volume of the catalyst samples with an increasing metal loa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Mo catalysts HYDRODESULFURIZATION SULFIDATION MICROSTRUCTURE metal load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