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黔西南高岭萤石矿床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8
1
作者 金少荣 陈军 +3 位作者 代德荣 杨德智 周家喜 何小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84-692,共9页
萤石是稀缺性战略资源之一。由于萤石独立矿床较少,以往的研究都是以其作为脉石矿物开展的,针对萤石矿床本身的研究还很有限。高岭萤石矿床是黔西南晴隆锑矿床外围新发现的一个独立萤石矿床,伴有少量锑矿化。本文在高岭独立萤石矿床地... 萤石是稀缺性战略资源之一。由于萤石独立矿床较少,以往的研究都是以其作为脉石矿物开展的,针对萤石矿床本身的研究还很有限。高岭萤石矿床是黔西南晴隆锑矿床外围新发现的一个独立萤石矿床,伴有少量锑矿化。本文在高岭独立萤石矿床地质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微钻取样技术和微波消解方法,获得了不同颜色萤石和萤石颗粒不同位置的微量和稀土元素含量数据。结果显示,全部萤石样品中As、Sb等低温元素相对上地壳呈明显的富集,而其它元素则不同程度亏损,表明这些萤石均具有低温成矿特征,这与它们的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90~200℃)相吻合。全部萤石样品的REE配分模式相似,它们的总REE含量不高,ΣREE范围介于11.4×10-6~105×10-6之间,平均46.6×10-6,而紫色萤石明显较白色和浅绿色萤石具有更高的ΣREE,表明不同颜色萤石均来自同一成矿流体,但属于不同阶段演化的产物。此外,全部萤石的Eu异常不显著(δEu=0.91~1.20,平均0.98),但Ce负异常明显(δCe=0.51~0.90,平均0.68),暗示这些萤石很可能形成于较还原的流体环境,这与萤石中伴有锑矿化的事实吻合。综上,本文认为高岭萤石矿床形成于还原的成矿环境,属于低温热液成因,与晴隆锑矿床同属于一个成矿系统,均是华南大面积低温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 微量和稀土元素 成矿环境 高岭萤石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邵武地区张厝萤石矿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2
2
作者 周博文 王春连 +6 位作者 游超 刘殿鹤 刘思晗 余小灿 颜开 刘雪 刘延亭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3-403,共11页
张厝萤石矿是福建邵武地区典型萤石矿床之一,萤石矿体赋存于晚侏罗世似斑(少斑)中细粒(细粒)正长花岗岩的断裂构造中,矿体产状严格受断裂控制。本文对萤石矿石及围岩的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亏损高... 张厝萤石矿是福建邵武地区典型萤石矿床之一,萤石矿体赋存于晚侏罗世似斑(少斑)中细粒(细粒)正长花岗岩的断裂构造中,矿体产状严格受断裂控制。本文对萤石矿石及围岩的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亏损高场强元素Nb、Zr及大离子亲石元素Sr、Ba,富集高场强元素U、Hf、Ti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萤石和围岩稀土配分曲线具有相似同步性,因此认为研究区萤石的成矿物质来源是相同的,物源具有相似性。萤石矿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为右倾的轻稀土富集型,Eu处出现一个明显“V”形,表现为负Eu异常、Ce弱正异常,表明其形成于还原环境中。通过Tb/Ca-Tb/La关系图分析,说明该萤石矿为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综合分析,认为该萤石矿的成矿物质F和Ca主要来源于热液对围岩的淋滤和萃取,成矿热液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矿 微量和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物质来源 邵武张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莫查干敖包超大型萤石矿床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量:53
3
作者 许东青 聂凤军 +3 位作者 钱明平 刘妍 云飞 张万益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9-41,共13页
苏莫查干敖包萤石矿床是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北部的一个世界级单一萤石矿床,产出于早二叠世大石寨组火山-沉积岩与早白垩世卫境花岗岩体的外接触带上。萤石的成矿作用分为早、晚2期,早期的萤石主要是纹层状、条带状和细晶块状萤石,晚期... 苏莫查干敖包萤石矿床是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北部的一个世界级单一萤石矿床,产出于早二叠世大石寨组火山-沉积岩与早白垩世卫境花岗岩体的外接触带上。萤石的成矿作用分为早、晚2期,早期的萤石主要是纹层状、条带状和细晶块状萤石,晚期的萤石主要呈伟晶状、混合伟晶状;而含硫化物的纹层状、细晶块状萤石含量少且分布局限。不同类型萤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可以分为3类:A类是早期萤石,其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表现为略呈轻稀土元素富集的特点,配分曲线近于平坦,没有Eu异常。B类萤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不具有普遍性,在其配分曲线中自Tb-Er呈现顶背式突起(roof-like),并具有明显的Eu正异常,主要为含硫化物的纹层状、细晶块状矿石;C类是晚期萤石,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表现为重稀土元素富集的特点,既有Eu正异常,又有Eu负异常。A类萤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代表了萤石成矿作用的早期热液活动的特征,稀土元素在成矿流体中主要以吸附作用存在和运移,成矿流体主要是岩浆来源的高温、高盐度流体,成矿流体与大石寨组流纹岩、流纹质凝灰岩和大理岩的水岩反应是导致萤石从成矿流体中沉淀的主要机制;C类萤石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反映了成矿流体经历了较为长期的演化和分异,稀土元素在流体中主要以络离子形式存在和运移,其成矿流体低温、低盐度,有大气降水的加入,指示该阶段萤石从热液中沉淀结晶的主要机制是2种不同端员流体的混合,即岩浆来源的高盐度、高温流体和以大气降水为主要来源的低温、低盐度流体的混合;B类萤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反映了一次高含硫化物的局部热液事件,在萤石的成矿作用中不具有普遍意义,稀土元素在流体中是以络离子形式存在和运移的。微量元素研究表明各期次萤石的微量元素变化相似,都具有高的Ni含量,指示成矿物质源区的一致性。在Tb/La-Tb/Ca图解中,所有样品都分布在热液萤石区域,指示矿床属于岩浆热液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稀土元素配分模式 成矿流体 微量和稀土元素 苏莫查干敖包萤石矿床 内蒙古四子王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六枝平桥萤石-锂矿床方解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LA-ICP-MS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余加艳 叶霖 +4 位作者 向震中 刘仕玉 吴涛 黄智龙 沈能平 《矿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5,共13页
贵州六枝平桥萤石-锂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锂矿体赋存于二叠系龙吟组泥岩和泥质灰岩中,锂绿泥石是该矿区锂的主要载体矿物。方解石是矿区内最重要的脉石矿物之一,从成矿早期到成矿后均有分布,其中锂矿化与部分方解石脉密切共生,这类... 贵州六枝平桥萤石-锂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锂矿体赋存于二叠系龙吟组泥岩和泥质灰岩中,锂绿泥石是该矿区锂的主要载体矿物。方解石是矿区内最重要的脉石矿物之一,从成矿早期到成矿后均有分布,其中锂矿化与部分方解石脉密切共生,这类方解石微量元素可能蕴含丰富的成矿信息。对其野外地质特征、手标本及镜下特征进行详细研究发现,成矿早期(Cal-1)和主成矿期方解石(Cal-2)与锂矿化关系密切,而成矿后方解石(Cal-3)形成于锂矿化之后。对不同期次方解石开展LA-ICP-MS原位元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的微量元素含量及稀土配分模式差异明显。总体上,方解石中Si、Na、Mg、Fe、Sr和Mn元素含量较高,含量多>100×10^(–6),表明成矿流体富集这些元素,硅化、黄铁矿化和白云石化与该矿区锂矿化关系密切。其中,Cal-1和Cal-2微量元素组成基本一致,表明两者的成矿流体来源具有一定演化关系和继承性;Cal-3相对Cal-1和Cal-2富集Al、Na、K等元素元素,亏损Fe和Mn元素,与Li成矿期方解石微量元素组成差异较大,暗示成矿后与成矿期方解石的流体来源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此外,Cal-1→Cal-2以δEu弱负/正异常为特征,δEu呈逐渐减小趋势,其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均为MREE和HREE富集型;而成矿后方解石Eu负异常特征明显,但稀土配分模式为REE平坦型,表明成矿后流体还原性增加。综上所述,平桥矿区不同期次方解石中微量与稀土元素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可通过方解石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指导本区域锂资源地质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解石 微量和稀土元素 成矿流体演化 平桥萤石-锂矿床 贵州六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建水普雄铌稀土矿床矿物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敏 周家喜 +5 位作者 刘凤祥 李余华 李音 李明晓 张子军 王长兵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746-3760,共15页
普雄铌稀土矿床位于滇东南建水县,是新发现赋存于长岭岗碱性岩体风化壳中的一个超大型富铌稀土矿床。目前,该矿床探获稀土矿石量3.6亿t,稀土氧化物量47万t,铌金属量5.7万t,以轻稀土元素富集为特征。本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15号勘探线60... 普雄铌稀土矿床位于滇东南建水县,是新发现赋存于长岭岗碱性岩体风化壳中的一个超大型富铌稀土矿床。目前,该矿床探获稀土矿石量3.6亿t,稀土氧化物量47万t,铌金属量5.7万t,以轻稀土元素富集为特征。本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15号勘探线60号钻孔20件各种类型铌稀土矿石样品进行分析测试,初步查明了该矿床的矿物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微镜下鉴定和XRD、SEM分析结果显示,该矿床Ⅰ号和Ⅱ号矿体残留造岩矿物主要有正长石、斜长石、霞石、云母和磁铁矿等,次生矿物主要为高岭石、三水铝石和蒙脱石等,主要稀土矿物及含稀土矿物为独居石、氟碳铈矿、铅锰铈矿和方钍石等。稀土矿物和含稀土矿物主要呈他形粒状、针状和板状等分布于高岭石、云母和正长石的裂隙和解理中,部分独立分布。ICP-MS分析结果显示,稀土元素含量变化范围较大,但相对球粒陨石均有不同程度富集,总体表现为Ⅰ号矿体样品∑REE(766×10^-6~8942×10^-6)高于Ⅱ号矿体(1029×10^-6~6043×10^-6)。全部样品轻稀土(∑LREE)总量(748×10^-6~8841×10^-6)明显高于重稀土(∑HREE)总量(14×10^-6~101×10^-6),∑LREE/∑HREE=42~114,(La/Yb)N=92~1001,且轻稀土内部分异((La/Sm)N=21~52)较重稀土内部分异((Gd/Yb)N=2~11)更明显。全部样品均具有Eu负异常特征,其δEu值为0.44~0.72。不同类型样品的Ce异常特征不同,Ⅰ号矿体样品具有明显的负Ce异常(δCe=0.02~0.52,仅ZK15-60-02样品的δCe=1.34),Ⅱ号矿体样品具有弱的负Ce异常(δCe=0.41~0.85,仅ZK15-60-18样品的δCe=1.97);全部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也均有较大变化范围,与上地壳元素平均含量相比,Li、Zn、Ga、Zr、Nb、Cd、Sb、Cs、Tl、Pb、Th和U等有不同程度富集,Sc、V、Cr、Co、Ni、Cu和Sn等有不同程度亏损。综合研究表明,内生成岩作用和外生成矿作用共同导致了该矿床轻、重稀土的分异与富集,内生成岩作用为矿床提供物质来源,外生成矿作用导致铌稀土元素进一步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学 微量和稀土元素 矿床成因 长岭岗碱性岩体 建水普雄铌稀土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东部金青顶金矿床成因:硫化物矿石与围岩微量元素的制约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健 宋明春 +3 位作者 于建涛 薄军委 张照录 刘晓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10-1022,共13页
金青顶矿床是胶东东部牟平-乳山成矿带最大的金矿床(>35 t,平均品位10 g/t),矿化类型主要为硫化物石英脉型。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微量元素组成对金青顶矿床的成矿流体地球化学性质和成矿物质来源进行了研究,并将金青顶矿床... 金青顶矿床是胶东东部牟平-乳山成矿带最大的金矿床(>35 t,平均品位10 g/t),矿化类型主要为硫化物石英脉型。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微量元素组成对金青顶矿床的成矿流体地球化学性质和成矿物质来源进行了研究,并将金青顶矿床成因确定为受断裂控制的热液脉型金矿床。矿石稀土元素总量变化范围较大,呈现出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和重稀土元素亏损的特征(LREE/HREE=16.75~50.60),负Eu异常显著,Ce异常不明显。Hf/Sm、Th/La、Nb/La等特征元素比值均小于1,暗示成矿流体为富Cl体系。结合前人稳定同位素的研究,Ⅰ~Ⅱ阶段矿石δEu值逐渐减小,可能有大气降水的加入,说明金青顶矿床成矿流体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来源热液。硫化物矿石、蚀变和新鲜围岩Y/Ho值显示,蚀变的围岩可为金成矿作用提供必要的成矿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地质 微量和稀土元素 成矿流体 地球化学 成矿物质来源 金矿床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铜陵冬瓜山铜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2
7
作者 徐晓春 陆三明 +2 位作者 谢巧勤 楼金伟 褚平利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865-1874,共10页
安徽铜陵冬瓜山铜金矿床是狮子山矿田中埋藏深度和地质储量最大的矿床,同时发育层控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体。该矿床流体成矿从早期到晚期经历了多个矿化阶段。本文选取了钾长石化阶段、矽卡岩化阶段、早石英硫化物阶段和晚石英硫化物阶... 安徽铜陵冬瓜山铜金矿床是狮子山矿田中埋藏深度和地质储量最大的矿床,同时发育层控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体。该矿床流体成矿从早期到晚期经历了多个矿化阶段。本文选取了钾长石化阶段、矽卡岩化阶段、早石英硫化物阶段和晚石英硫化物阶段矿石中石英的原生流体包裹体进行了 ICP-MS 分析,结果表明,各成矿阶段石英流体包裹体微量元素的陆壳标准化分布曲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显示成矿流体具有统一的来源和演化;流体包裹体的 REE 配分曲线与岩浆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相似,均为平缓右倾型,轻稀土明显富集,LREE/HREE 比值与岩浆岩接近,显示成矿热液具有深部岩浆来源的特征。流体包裹体微量元素的直接分析显示成矿流体为矿质富集的热液流体,且各成矿阶段热液流体中的成矿元素含量高低的变化与相应阶段的矿化强度及矿石品位高低变化相一致,早石英硫化物阶段是矿质集中富集的最佳阶段,至晚石英硫化物阶段可能有浅部热液流体的混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 成矿流体特征和演化 冬瓜山铜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液导致的白云石重结晶过程中的原位地球化学记录:以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上寒武统白云岩为例
8
作者 刘明铭 鲁子野 +6 位作者 李飞 陈曦 叶宁 黄柏文 李映涛 张歆妍 张哨楠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33,共14页
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上寒武统白云岩遭受了大量的热液改造。基于岩石学、原位微量元素特征分析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本研究从BT5井上寒武统白云岩中识别出了3种组构的白云石:基质白云石(MD)、环带状鞍形白云石(SD1)和巨晶鞍形白云石(SD2)。... 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上寒武统白云岩遭受了大量的热液改造。基于岩石学、原位微量元素特征分析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本研究从BT5井上寒武统白云岩中识别出了3种组构的白云石:基质白云石(MD)、环带状鞍形白云石(SD1)和巨晶鞍形白云石(SD2)。其中,SD1自形程度较好,其核部(SD1-1)具有污浊的晶面和亮红色阴极光,边缘(SD1-2)具有明亮的晶面并在阴极光下显示无规则明暗环带;SD2具有波状消光和亮红色阴极光。原位微量元素分析显示,从MD到SD1和SD2核部(SD2-1),样品呈现Sr元素含量逐渐下降、稀土元素总含量逐渐增加且轻稀土元素的富集程度逐渐增加的规律。综合上述研究,推测SD2-1是从热液中沉淀的白云石充填物,而SD1与热液导致的MD重结晶改造有关。本研究显示热液导致的重结晶形成的白云石具过渡性质稀土元素构成(介于MD和SD2之间),这种特征可以用来识别热液导致的重结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上寒武统 白云岩 热液重结晶 微量和稀土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金沙厂铅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刘聿栋 昂文 +5 位作者 安鹏 李杨林 孔志岗 张长青 李芬 王昱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0-546,共17页
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川滇黔铅锌矿集区”是我国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金沙厂铅锌矿床是其中典型矿床之一,前人针对金沙厂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流体特征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围岩对成矿的贡献和矿床成因仍不明确。针... 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川滇黔铅锌矿集区”是我国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金沙厂铅锌矿床是其中典型矿床之一,前人针对金沙厂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流体特征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围岩对成矿的贡献和矿床成因仍不明确。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系统分析了金沙厂闪锌矿及围岩的微量元素组成,结合围岩和萤石的稀土元素特征,探讨了围岩对成矿的贡献,厘定了矿床成因。研究表明,闪锌矿以富集Cd、Ge、Cu、Ga,贫Fe、Mn、In、Co、Ni为特征,这些元素多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在闪锌矿中,个别元素如Cu、Ge等含量变化范围较大,可能与低温流体有关。矿床中闪锌矿存在多种颜色的原因可能是Cu、Ge等多种元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矿端的围岩明显富集Zn、Pb、As、Cd等元素,而闪锌矿中同样富集这些元素,说明围岩为成矿提供了部分金属元素。萤石继承了围岩的Eu、Ce负异常,并受到了具有较高Ce负异常的成矿流体影响。萤石较围岩具有较高的Y/Ho比值,说明萤石中的部分Y来源于围岩,从而导致萤石具有较高的Y/Ho值。总体上,该矿床中闪锌矿微量元素组成与MVT矿床基本一致,明显有别于喷流沉积型、岩浆热液型和远端夕卡岩型矿床,其成矿温度属于低温范围,结合其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本文认为金沙厂铅锌矿床属于MVT铅锌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厂铅锌矿床 闪锌矿 围岩 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 矿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遵义锰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31
10
作者 刘志臣 王聪 +4 位作者 张远国 范波 陈登 魏泽权 崔忠强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1-488,共8页
遵义锰矿为我国南方重要的沉积型锰矿之一,其矿石自然类型为碳酸盐岩型锰矿石,工业类型为高硫、中-高铁、低磷和低硅贫锰矿石。本文在选取典型钻孔所揭露含锰岩系详细观察的基础上,对锰矿石及其顶、底板岩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主-微量和... 遵义锰矿为我国南方重要的沉积型锰矿之一,其矿石自然类型为碳酸盐岩型锰矿石,工业类型为高硫、中-高铁、低磷和低硅贫锰矿石。本文在选取典型钻孔所揭露含锰岩系详细观察的基础上,对锰矿石及其顶、底板岩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主-微量和稀土元素以及碳-氧同位素组成分析。本区锰矿石主量元素中Fe/Ti为12.35~140.5,平均59.35(〉20),(Fe+Mn)/Ti为153.88~520.5,平均271.05(〉25),Al/(Al+Fe+Mn)为0.05~0.20,平均0.12(〈0.3),表明锰矿石的形成与海底热液活动密切相关。锰矿石的U和Th平均含量分别为6.37×10-6和2.79×10-6,U/Th均值为2.52(〉1),Ni和Co平均含量分别为191.9×10-6和93.03×10-6,Ni/Co均值为2.16(〈3.6),具有热水沉积特征,∑REE变化为123.54×10-6~424.08×10-6,普遍小于200×10-6,总量较低,配分型式表现为右倾型,∑LREE/∑HREE比值变化为2.23~119.22,明显大于1,(La/Yb)N比值4.58~18.83,负Ce异常(δCe=0.45~0.72),与热水沉积锰矿稀土特征相似。综合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认为锰矿石及其底板硅质岩为海底热水沉积成因,并混有少量化学沉积物,而其顶板岩石属非热水沉积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微量和稀土元素 热水沉积 矿床成因 遵义锰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略阳县杨家坝多金属矿田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示踪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甫峰 刘显凡 +4 位作者 朱赖民 卢秋霞 蔡永文 蔡飞跃 宋祥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5-424,共10页
以陕西省略阳县杨家坝多金属矿床为例,通过对矿石中矿物流体包裹体特征的系统研究,流体包裹体分布表现以纯液相包裹体(A区)和大体积、大气相比原生气液两相包裹体(B区)为主的分区现象。A区原生气液两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84℃,... 以陕西省略阳县杨家坝多金属矿床为例,通过对矿石中矿物流体包裹体特征的系统研究,流体包裹体分布表现以纯液相包裹体(A区)和大体积、大气相比原生气液两相包裹体(B区)为主的分区现象。A区原生气液两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84℃,成分为H2O;B区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45~348℃,主要集中在260℃、330℃,成分为H2O和C6H6。所测B区包裹体均一温度明显大于前人对该矿床所测得的最高温度293℃,说明有温度更高的还原流体参与成矿。结合秦岭造山带的构造背景和微量及稀土元素分析,初步认为该H2O—C5H6成分体系流体可能是伴随该区强烈构造运动沿深大断裂快速脉动上涌到地壳中的地幔流体;该流体作用导致壳幔叠加成矿,是秦岭造山带大规模改造成矿的序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微量和稀土元素 壳幔叠加改造成矿 流体地球化学示踪 杨家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荣成马草夼橄榄岩矿物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任玉峰 高翔 +2 位作者 杨经绥 胡明月 贾泽荣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5-224,共10页
马草夼橄榄岩位于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山东荣成腾家集附近,其原岩为残余地幔方辉橄榄岩,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和后期麻粒岩-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对马草夼橄榄岩及侵入于其中的辉石岩脉和角闪岩脉的主要矿物橄榄石、斜方辉石和角闪石做了单... 马草夼橄榄岩位于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山东荣成腾家集附近,其原岩为残余地幔方辉橄榄岩,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和后期麻粒岩-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对马草夼橄榄岩及侵入于其中的辉石岩脉和角闪岩脉的主要矿物橄榄石、斜方辉石和角闪石做了单矿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Co和Ni在橄榄石中含量最高且富集,在斜方辉石和角闪石中含量低且亏损。由于橄榄石在全岩中含量高达90%以上,因而全岩Co、Ni富集。虽然角闪石在全岩中体积含量仅占3%~8%,但斜方辉石和橄榄石的微量和稀土元素含量远远低于角闪石,故全岩的微量(Co、Ni除外)和稀土元素化学特征受控于角闪石。斜方辉石、橄榄石与角闪石的微量和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基本相同,辉石岩脉和角闪岩脉中的角闪石比地幔橄榄岩中的角闪石更富集微量和稀土元素。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马草夼橄榄岩至少受到了含Co、Ni的流体,富含LREE、Ba、Sr、Ta的硅酸盐流体和少量低Th、U的碳酸盐地幔流体的多次交代,流体交代发生于超高压变质后期浅部地幔驻留期间。马草夼橄榄岩所处的氧逸度(相对于FMQ)为+1.0~+2.0,落入正常大陆地幔的范围,在折返过程中未受到壳源流体的影响,保持了地幔氧同位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岩 矿物微量和稀土元素 氧同位素 氧逸度 荣成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竹林沟锗锌矿床碳酸盐矿物学和矿物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智谋 周家喜 +3 位作者 罗开 杨德智 余杰 周发朝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743-2760,共18页
以碳酸盐岩为容矿岩石的后生热液铅锌矿床(Mississippi Valley-type,MVT矿床)是世界上一种重要的铅锌矿床类型,也是锗的重要工业来源之一。热液碳酸盐矿物是MVT矿床中最主要的脉石矿物,其形成贯穿整个MVT矿床成矿过程。因此,碳酸盐矿物... 以碳酸盐岩为容矿岩石的后生热液铅锌矿床(Mississippi Valley-type,MVT矿床)是世界上一种重要的铅锌矿床类型,也是锗的重要工业来源之一。热液碳酸盐矿物是MVT矿床中最主要的脉石矿物,其形成贯穿整个MVT矿床成矿过程。因此,碳酸盐矿物携带丰富的成矿信息,是认识MVT矿床成因的重要补充。位于贵州省贵定县境内的竹林沟锗锌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富锗锌矿床(平均品位97.9×10^(-6) Ge,6.54%Zn),赋存于泥盆系碳酸盐岩中。本次工作发现该矿床不同期次热液白云石的矿物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成矿期前白云石(Dol1)主要呈细脉状穿插围岩,被成矿期白云石和硫化物脉穿插,部分呈细粒状被后期白云石包裹;成矿早期白云石(Dol2)主要呈粗粒状,与闪锌矿共生;主成矿期白云石(Dol3)主要呈脉状、团块状,与闪锌矿和黄铁矿共生;成矿晚期白云石(Dol4)呈团块状充填于闪锌矿矿石或者围岩中;成矿期后白云石(Dol5)呈脉状穿插或包裹其它期次白云石/闪锌矿-黄铁矿条带。C-O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期白云石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围岩的溶解,成矿流体中的C来源于围岩,而较低的δ18 O值可能是亏损18 O的成矿流体和围岩间水/岩反应过程中O同位素发生交换的结果。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白云石原位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Dol2-Dol4的Y/Ho比值相对稳定(30.5~47.9),结合区域成矿特征,认为形成成矿期白云石的流体主要为盆地卤水,与该矿床属于MVT矿床事实吻合。Dol1和Dol5具有相对较低的稀土总量(∑REE=3.97×10^(-6)~29.7×10^(-6)),很可能与白云岩围岩(∑REE=25.2×10^(-6)~61.3×10^(-6))溶解作用有关,直接继承围岩的稀土元素组成特征;成矿期Dol2-Dol4的∑REE较高(∑REE=39.2×10^(-6)~117×10^(-6)),暗示成矿流体本身也携带了部分稀土元素。成矿各期次白云石均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δEu=0.38~0.72)特征,指示成矿温度可能较高(>200℃),Ce正异常相对稳定(δCe=1.10~1.28),暗示其成矿流体pH值保持弱酸性。综上,本文认为竹林沟锗锌矿床的形成经历如下过程:在伸展背景下,深循环盆地卤水萃取下伏地层和基底岩石中的Zn、Ge和REE等元素,形成富金属流体,受构造作用驱动沿区域性断裂不断向上运移,在赋矿层位与富硫流体发生混合作用,导致闪锌矿等硫化物沉淀;在整个成矿过程,成矿环境经历了还原→氧化的转变,成矿元素发生了共生分异,在竹林沟形成富锗锌矿体,在牛角塘形成富镉锌矿体,而pH始终保持弱酸性,直至被围岩碳酸盐岩中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矿物 微量和稀土元素 C-O同位素 成矿流体来源与演化 竹林沟锗锌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VT矿床中与成矿有关热液方解石的地球化学判据——以青海多才玛超大型铅锌矿床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畏 宋玉财 +5 位作者 庄亮亮 黄世强 胡戈 黄钢 田力丹 岳龙龙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7-70,共24页
碳酸盐矿物是MVT型铅锌矿床最为常见的热液蚀变矿物,记录了成矿流体特征,其元素或同位素组成对示踪和定位矿体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但由于该类矿床中碳酸盐矿物成因多样,单一的岩相学观察往往难以准确识别与成矿有关和无关的方解石,需要... 碳酸盐矿物是MVT型铅锌矿床最为常见的热液蚀变矿物,记录了成矿流体特征,其元素或同位素组成对示踪和定位矿体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但由于该类矿床中碳酸盐矿物成因多样,单一的岩相学观察往往难以准确识别与成矿有关和无关的方解石,需要辅以地球化学手段来确定方解石成因。本文利用钻孔编录、岩相学观察、C-O-Sr同位素和原位微量与稀土元素组成分析等手段,探讨了青海多才玛超大型MVT铅锌矿床中与成矿有关和无关两期方解石的矿物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多才玛矿床成矿前方解石(Cal1)空间上与矿体无相关关系,遍布于中二叠统九十道班组灰岩内,阴极发光呈暗棕色至棕黄色,无明显生长环带;成矿期方解石(Cal2)主要产于铅锌矿体内及其上盘围岩中,多呈砂糖粒状-皮壳状充填于围岩裂隙和溶孔内,阴极发光呈暗黄色至亮橙色,常发育生长环带。相对于Cal2,Cal1与围岩的C-O-Sr同位素组成更为接近,这表明水岩反应期间,Cal1组成受围岩影响更大,Cal2组成受影响更小;相比于Cal1,Cal2具有较高的Mn、Fe、Zn、Pb含量和U/Th、V/Cr值以及较低的LREE/HREE值、Mg、Sr含量和弱的Ce负异常,指示成矿流体具有较高温度且相对还原的特点。对比世界典型MVT型铅锌矿床,显示较高的Mn、Fe、Zn(可能包括Pb)含量和较低的LREE/HREE值可以协助识别与成矿有关的碳酸盐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VT型矿床 方解石 微量和稀土元素 C-O-Sr同位素 多才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南双龙泉铅锌矿床热液方解石C-O同位素和REE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征 包广萍 +3 位作者 钱志宽 黄林 卢贸达 徐磊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7-636,共10页
双龙泉铅锌矿床是牛角塘铅锌矿田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其东北部。矿床以锌为主,锌金属储量约8.5×10~7kg。牛角塘铅锌矿田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马坡矿段,对其它矿段矿床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通过对双龙泉矿床热液方解石的C-O同位素和... 双龙泉铅锌矿床是牛角塘铅锌矿田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其东北部。矿床以锌为主,锌金属储量约8.5×10~7kg。牛角塘铅锌矿田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马坡矿段,对其它矿段矿床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通过对双龙泉矿床热液方解石的C-O同位素和REE地球化学研究,以期为整体认识牛角塘铅锌矿田的成因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方解石中除Zn和Cd有一定程度富集外,其余微量元素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亏损,显示双龙泉铅锌矿床低温成矿的特征及其它热液矿物的存在。方解石REE的富集特征及相关参数表明,赋矿围岩为成矿提供了部分物质,且成矿是在还原的条件下进行的,方解石和围岩的C-O组成,进一步表明赋矿围岩参与了成矿,且碳酸盐矿物在形成大量硫化物矿石中扮演重要角色。综上,双龙泉铅锌矿床具有后生低温成矿特征,但成矿作用(环境)极其特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解石 微量和稀土元素 C-O同位素 成矿环境 成矿物质来源 双龙泉铅锌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河台金矿方解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胜印 焦骞骞 +2 位作者 许德如 李康 戴家润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5-239,共15页
广东河台金矿田位于钦州湾—杭州湾(钦—杭)结合带南段的云开地区,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金产地之一。矿区内已发现的金矿床都产于韧性剪切带中,被认为是典型的剪切带型金矿。方解石是河台金矿常见的脉石矿物之一,矿相学观察发现矿石中... 广东河台金矿田位于钦州湾—杭州湾(钦—杭)结合带南段的云开地区,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金产地之一。矿区内已发现的金矿床都产于韧性剪切带中,被认为是典型的剪切带型金矿。方解石是河台金矿常见的脉石矿物之一,矿相学观察发现矿石中矿物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硫化物向外依次为方解石、绢云母和石英。为了阐明成矿热液的来源及演化过程,本文对河台金矿田2类方解石(矿石中方解石和成矿后节理裂隙中方解石)和围岩糜棱岩进行了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方解石相对于PAAS的REE配分曲线都呈明显的左倾特征,而糜棱岩则呈右倾,暗示流体并非来自围岩。矿石中的方解石ΣLREE/ΣHREE>1,具有明显的Eu正异常(δEu_(SN)为1.32~1.88),Y/Ho值为32.08~40.33,(^(87)Sr/^(86)Sr)_(i)初始比值为0.72593~0.73293,ε_(Nd(t))为-14.90~-12.40,具有中-古元古代变质基底特征。因此,推测成矿流体主要为燕山期重熔型花岗岩浆流体(伍村岩体)且明显混入浅表部大气降水,而与围岩之间的水-岩反应相对有限。随着深度增加,矿石中方解石δEu_(SN)及REE含量均明显增高,即深度越大成矿环境越偏还原;而后期无矿节理裂隙中方解石具明显的δEuSN负异常(0.53和0.58),且Sr、Ba、Y和Yb含量明显高于矿石中的方解石,可能是在相对开放的氧化环境下结晶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方解石 微量和稀土元素 SR-ND同位素 热液来源 河台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