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羊支原体(PG-3)体外药敏试验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爱华 柴静 张煜 《河北畜牧兽医》 2004年第2期20-21,共2页
本试验测定了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单诺沙星,红霉素,罗红霉素,泰勒菌素,泰妙菌素,四环素等8种药物对山羊肺炎支原体PG-3株体外抑菌浓度以及环丙沙星与四环素、红霉素PG-3的联合药物作用。山羊支原体的单向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红霉素单药抑菌... 本试验测定了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单诺沙星,红霉素,罗红霉素,泰勒菌素,泰妙菌素,四环素等8种药物对山羊肺炎支原体PG-3株体外抑菌浓度以及环丙沙星与四环素、红霉素PG-3的联合药物作用。山羊支原体的单向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红霉素单药抑菌浓度(MIC)为0.078ug/mL,效果最好。联合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红霉素和四环素、环丙沙星联合作用均呈相加作用,环丙沙星和四环素为无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支原体 体外药敏试验 单向药敏试验 联合药敏试验 微量反应板法 相对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hell Vial技术检测伪狂犬病病毒
2
作者 朱其太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6年第12期6-6,共1页
1995年美国学者建立了一种Shell Vial试验(SVA)来检测伪狂犬病病毒(ADV),并将结果与24孔微量滴定反应板法比较。试验共用244份临床样本,均经1个或2个试验系统证实产生CPE及经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证实为阳性。使用猪肾(PK—15)和... 1995年美国学者建立了一种Shell Vial试验(SVA)来检测伪狂犬病病毒(ADV),并将结果与24孔微量滴定反应板法比较。试验共用244份临床样本,均经1个或2个试验系统证实产生CPE及经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证实为阳性。使用猪肾(PK—15)和牛鼻甲骨细胞。经检测,244份样本中24孔微量反应板法和SVA法分别有118份(48.4%)和121份(49.2%)为ADV阳性,其中24孔微量板法阳性的118份中BT细胞阳性113份(95.8%)、PK<sub>15</su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技术检测 微量反应板法 直接免疫荧光 BT细胞 微量滴定 微量 试验系统 抗体试验 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