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微量-半微量化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研究和实践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桑晓明
姚益祥
游思慧
-
机构
河北理工学院
-
出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S1期61-63,共3页
-
文摘
总结了无机化学实验微型化做法和体会 ,认为微量
-
关键词
微量-半微量化实验
无机化学
素质教育
-
Keywords
microsscale semimicroscale experiment
inorganic chemistry
quality education
-
分类号
O61-4
[理学—无机化学]
-
-
题名五个高中化学实验的微量化改进
被引量:17
- 2
-
-
作者
李光珍
-
机构
萍乡市萍乡学院
-
出处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7-58,81,共3页
-
文摘
对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几个疑难实验(石蜡油分解、卤代烃消去反应、煤的干馏、二氧化硫系列性质、氯气制备及系列性质等五个实验)进行微量化研究和开发,提出了比较合理的实验设计方案和具体操作方法,大幅减少化学试剂用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且又保证实验现象明显、成功率高、实验操作简便且规范.
-
关键词
微量化实验
实验改进
化学教材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铝热反应实验的微量化设计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张址欣
冉鸣
-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
出处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4-66,共3页
-
文摘
现行教材设计的铝热反应课堂演示实验存在诸多弊端,其中安全隐患和不便观察是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该实验的反应装置、点燃剂,尤其是反应试剂的用量配比和微量化进行了优化改进,使其达到了课堂演示实验对反应现象的要求,方便了操作,防止了环境污染。
-
关键词
实验装置优化
铝热反应
微量化实验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便携式微量化电化学电池与电解实验的设计
- 4
-
-
作者
关晓鹏
汪青
-
机构
上海市财经大学附属北郊高级中学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
出处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70,共3页
-
基金
“中学化学教材比较与教法研究团队”阶段性研究成果
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中青年骨干教师团队发展计划资助
-
文摘
基于对中学电化学相关实验的分析,结合相关文献研究,采纳了微量化学实验的诸多优势,设计出了便携式电化学电池与电解实验装置。从便携式电化学电池装置的组装与测试、电池的串联组装与测试、电解装置的制作与测试三个方面,详述了便携式实验装置的制作过程。并从电化学电池、电解原理分析了实验装置的设计与制作原理。
-
关键词
便携式
微量化实验
电化学电池
电解
实验设计与改进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宁波市高中化学创新实验作品荟萃
被引量:9
- 5
-
-
作者
包朝龙
-
机构
宁波市鄞州中学
-
出处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2-45,共4页
-
文摘
2014年宁波市高中化学教师创新实验评比中选取了13件有代表性的实验作品,评析了化学实验创新之魅力,意在对中学化学教学提供有力的实验支撑,同时指出了实验创新背后引人深思的问题.
-
关键词
实验创新
绿色实验
微量化实验
手持技术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高中化学实验改进二则
被引量:3
- 6
-
-
作者
钱海滨
项云
-
机构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
出处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8-70,共3页
-
文摘
为了让学生亲自体验实验过程,减少化学试剂的用量,达到经济环保的目的,进行了喷泉实验装置的微量化设计和反应热实验装置的外显化设计。巧妙地固定好塑料针筒的活塞,收满氨气后把针筒下端插入滴有酚酞的水中,少量氨气便溶于水产生负压而引发喷泉;中和热测定保温杯的使用减少了反应热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把具支试管和玻璃导管连接后插入品红溶液,反应时通过玻璃导管液面的变化来外显反应热。二则实验改进实现了反应试剂的微量化,简单易行、现象明显、经济环保、成功率高。
-
关键词
喷泉实验
中和热测定
微量化实验设计
化学实验改进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微量实验设计
被引量:7
- 7
-
-
作者
颜冬微
吴双桃
刘艺
黄沔铷
-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出处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3-65,共3页
-
基金
韩山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
文摘
人教版教材中没有介绍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具体实验装置,鲁科版中该实验则存在难以控制反应速率、药品用量大、容易倒吸、不易观察到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气体等弊端。采用微量实验一体化的方法,设计了2套微量化实验装置,并从操作便捷性、现象明显性和反应可控性等角度作了比较,最终确定了较优化的实验设计。
-
关键词
微量化实验
装置设计
铜
浓硝酸
稀硝酸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基于“可逆反应”概念建构的二氧化硫性质实验改进
被引量:2
- 8
-
-
作者
刘明霞
汪梅
钟琴
常金明
-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出处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0-72,共3页
-
文摘
在梳理教材及文献中二氧化硫性质实验利与弊的基础上,采用注射器、气球、V型玻璃管、具支试管等仪器将教材中的两个实验重新进行装置一体化和试剂微量化设计。改进后的实验操作简便、试剂用量少、利于环保,还能在检验二氧化硫的水溶性及其水溶液漂白性的同时,为学生建构“可逆反应”概念提供支撑。
-
关键词
二氧化硫的制备与性质
可逆反应
一体化设计
化学微量化实验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基于智能手机的铜和硝酸反应实验过程可视化设计
被引量:2
- 9
-
-
作者
刘江
赵宁东
刘俊
徐怀春
-
机构
云南省文山学院化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2-74,共3页
-
基金
文山学院无机化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A2140213)
文山学院校企合作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项目(JG2018236)
文山学院《有机化学及实验》精品课程建设项目(A2010202)研究成果。
-
文摘
以铜和浓(稀)硝酸反应为例,用医用注射器、三通旋塞等对实验进行微量化改进。通过智能手机拍摄结合希沃授课助手将实验过程实时传输大屏幕,得到放大的画面,有利于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改进后的实验能完成铜与浓(稀)硝酸反应性质的验证,药品用量少、现象明显、材料易得,适合教师在演示实验教学中使用。
-
关键词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
微量化演示实验
智能手机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利用液滴实验探究几个典型沉淀反应
被引量:2
- 10
-
-
作者
曾涛
廖连燕
杨兴
张瑞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系
-
出处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5-78,共4页
-
基金
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自筹项目(201706A060)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项目(201213)
-
文摘
利用微量化液滴实验方法,对BaSO4、CaCO3、A1(OH)3、Zn(OH)2、Fe(OH),典型沉淀反应进行探索和条件优化,对沉淀在浊态和干态下的电子显微镜成像表征进行对比考察,达到r耗试剂微量、操作简单、实验仪器经济、实验现象明显、实验结果生动有趣等效果,弥补了常规实验用量大,观察不到反应过程等缺陷,实现了对传统沉淀实验方法的优化和补充。
-
关键词
液滴实验
微量化实验
沉淀反应
玻璃片液膜
电子显微镜成像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手持气体爆鸣实验设计三例
- 11
-
-
作者
曾德琨
王秋亮
-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
出处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3-74,80,共3页
-
文摘
用Y型管、香瓜瓜体、塑料滴管等设计装置进行爆鸣气体实验。用塑料滴管做电解反应的容器,大头针做电极,9 V电池做直流电源电解氯化钠、氢氧化钠水溶液得到爆鸣气体;电解得到的气体在爆炸极限范围内,在塑料滴管尖端外点火,爆鸣实验效果明显,容易成功,且可避免在爆炸实验中玻璃仪器的破裂。与传统实验相比,新设计的实验现象更明显,还能观察电解氯化钠溶液时阳极的腐蚀及产生氢氧化亚铁沉淀等现象。
-
关键词
气体爆鸣实验
氢氯爆鸣
氢氧爆鸣
乙炔爆鸣
微量化实验设计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