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长期秸秆还田下有机无机配施及微量元素和缓释肥的施用对双季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
19
1
作者
李桂花
张雪凌
+1 位作者
周吉祥
张建峰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9-155,共7页
长期秸秆还田背景下,集成几种养分高效利用施肥模式,研究其对红壤水稻产量、吸氮量和土壤地力的影响,为红壤区养分持续高效利用和水稻增产提供依据。2013~2016年在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县渡埠农场布置田间定位试验,集成有机替代无机,添加微...
长期秸秆还田背景下,集成几种养分高效利用施肥模式,研究其对红壤水稻产量、吸氮量和土壤地力的影响,为红壤区养分持续高效利用和水稻增产提供依据。2013~2016年在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县渡埠农场布置田间定位试验,集成有机替代无机,添加微量元素Si、Zn、S,缓释肥替代化肥,减氮20%等养分高效利用施肥模式。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产量与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只施尿素相比,8季有机替代,添加微量元素Si、Zn、S,缓释肥替代,都没有显著增加产量;有机肥处理地上部吸氮量相对更高(P<0.05);减氮20%降低产量,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地上部吸氮量下降显著(P<0.05)。不同年份早、晚稻产量波动较大;早稻与晚稻相比,产量有高有低。早、晚稻的农学效率分别为20.6~24.8 kg/kg及14.5~18.4 kg/kg;早、晚稻的氮肥表观利用率分别为31.6%~40.0%及26.0%~35.4%。缓释肥表观利用率最高,但与化肥相比没有达到显著差异(P=0.07)。4年结束后,不同施肥处理耕层(0~20 cm)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差异显著(P<0.05),土壤有机质、全氮、pH及微生物量碳氮都没有显著差异。长期秸秆还田红壤稻田,通过8季20%有机替代,添加Si、Zn、S微量元素及缓释肥施用等增产增效模式都没有显著增加双季稻产量、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说明长期秸秆还田对产量和地力影响很大,在此基础上增加有机肥具有增产趋势,但需更长时间达到显著水平;同时,秸秆加有机肥可以满足水稻对微量元素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产量
肥料利用率
微量元素si、zn、s
有机无机配施
缓释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硅、硫、锌、锰肥配施对水稻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25
2
作者
龚玉琴
杨金明
+2 位作者
白锦红
冯伟宁
徐志霞
《土壤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7-20,24,共5页
通过田间和盆栽试验,探讨了水稻在常规施用氮、磷肥基础上,配施硅、硫、锌、锰肥对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配施硅、硫、锌、锰肥对大米碾磨品质、外观品质有一定的改善,并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以每公顷配施Si61 1~122 2kg、S30...
通过田间和盆栽试验,探讨了水稻在常规施用氮、磷肥基础上,配施硅、硫、锌、锰肥对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配施硅、硫、锌、锰肥对大米碾磨品质、外观品质有一定的改善,并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以每公顷配施Si61 1~122 2kg、S30~45kg、Zn3 4kg、Mn4 0kg用量组合效果较佳,硫锌锰、硅锌锰、硅硫锌配施好于其它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硫、锌、锰肥
水稻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期秸秆还田下有机无机配施及微量元素和缓释肥的施用对双季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
19
1
作者
李桂花
张雪凌
周吉祥
张建峰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出处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9-155,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800402)
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所级统筹项目(1610132019039)。
文摘
长期秸秆还田背景下,集成几种养分高效利用施肥模式,研究其对红壤水稻产量、吸氮量和土壤地力的影响,为红壤区养分持续高效利用和水稻增产提供依据。2013~2016年在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县渡埠农场布置田间定位试验,集成有机替代无机,添加微量元素Si、Zn、S,缓释肥替代化肥,减氮20%等养分高效利用施肥模式。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产量与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只施尿素相比,8季有机替代,添加微量元素Si、Zn、S,缓释肥替代,都没有显著增加产量;有机肥处理地上部吸氮量相对更高(P<0.05);减氮20%降低产量,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地上部吸氮量下降显著(P<0.05)。不同年份早、晚稻产量波动较大;早稻与晚稻相比,产量有高有低。早、晚稻的农学效率分别为20.6~24.8 kg/kg及14.5~18.4 kg/kg;早、晚稻的氮肥表观利用率分别为31.6%~40.0%及26.0%~35.4%。缓释肥表观利用率最高,但与化肥相比没有达到显著差异(P=0.07)。4年结束后,不同施肥处理耕层(0~20 cm)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差异显著(P<0.05),土壤有机质、全氮、pH及微生物量碳氮都没有显著差异。长期秸秆还田红壤稻田,通过8季20%有机替代,添加Si、Zn、S微量元素及缓释肥施用等增产增效模式都没有显著增加双季稻产量、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说明长期秸秆还田对产量和地力影响很大,在此基础上增加有机肥具有增产趋势,但需更长时间达到显著水平;同时,秸秆加有机肥可以满足水稻对微量元素的需求。
关键词
双季稻
产量
肥料利用率
微量元素si、zn、s
有机无机配施
缓释肥
Keywords
double rice
yield
fertilizer u
s
e efficiency
microelement
s
si
,
zn
,
s
complexed organic-inorganic fertilizer
s
s
low relea
s
e fertilizer
分类号
S511.4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硅、硫、锌、锰肥配施对水稻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25
2
作者
龚玉琴
杨金明
白锦红
冯伟宁
徐志霞
机构
宁夏银川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
出处
《土壤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7-20,24,共5页
文摘
通过田间和盆栽试验,探讨了水稻在常规施用氮、磷肥基础上,配施硅、硫、锌、锰肥对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配施硅、硫、锌、锰肥对大米碾磨品质、外观品质有一定的改善,并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以每公顷配施Si61 1~122 2kg、S30~45kg、Zn3 4kg、Mn4 0kg用量组合效果较佳,硫锌锰、硅锌锰、硅硫锌配施好于其它组合。
关键词
硅、硫、锌、锰肥
水稻品质
产量
Keywords
si、
s
、
zn、
Mn fertilizer
rice quality
yield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长期秸秆还田下有机无机配施及微量元素和缓释肥的施用对双季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李桂花
张雪凌
周吉祥
张建峰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硅、硫、锌、锰肥配施对水稻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龚玉琴
杨金明
白锦红
冯伟宁
徐志霞
《土壤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04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