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商青铜器铜料资源产地变迁初探——基于微量元素统计分析
1
作者 杨冬宜 吴晓桐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46,共13页
夏商青铜器金属矿料来源一直都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前人研究基本厘清了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铅同位素变化规律,但是加铅工艺的普遍应用导致铅同位素数据主要指征了铅料来源,铜料产地及变迁仍然扑朔迷离。本研究搜集了目前已公布的夏商青铜... 夏商青铜器金属矿料来源一直都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前人研究基本厘清了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铅同位素变化规律,但是加铅工艺的普遍应用导致铅同位素数据主要指征了铅料来源,铜料产地及变迁仍然扑朔迷离。本研究搜集了目前已公布的夏商青铜器的微量元素数据,对微量元素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发现二里头与郑州二里岗期出土铜器的微量元素数据存在相似性,呈现出与铅料相似的变化规律,说明夏与商的铜、铅原料具有传承性。二里岗上、下层青铜器的微量元素未发生明显变化,即该时期铜料来源未发生转变,而铅料从低比值铅转变成高放射性成因铅。郑州二里岗期与盘龙城青铜器微量元素有很多共性,两地之间应该存在铜料的流通。郑州二里岗期铜器与小胡村、殷墟、三星堆等晚商遗址的的微量元素差异较大,与高放射性成因铅表现出来的铅料延续性不同,表明商代早晚期铜料产地发生了重大变迁。殷墟时期中原地区不同遗址出土的青铜器的微量元素数据存在相似性,说明殷墟时期各地之间不仅存在着高放铅铅料的共享,还有部分铜料在各地间流通。但山东、陕北和成都平原的遗址可能使用了不同的铜料。二里头至二里岗期铜料的延续、二里岗至殷墟时期铜料产地的转变与中条山铜矿开采和废弃的时间较为吻合,从侧面说明二里头至二里岗时期铜料主要产自中条山铜矿。殷墟时期的铜料转变可能与铜岭、铜绿山等长江中下游地区铜矿的大规模开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铜料产地 微量元素法 多元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盐度定量研究方法综述 被引量:111
2
作者 李进龙 陈东敬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5期1-3,共3页
作为古环境和古气候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古盐度在恢复沉积时期古地理环境和古气候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为了使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需要及具体的资料来选择定量计算古盐度的方法,该文简要介了绍微量元素法、元素比值法、同位素法等盐度定... 作为古环境和古气候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古盐度在恢复沉积时期古地理环境和古气候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为了使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需要及具体的资料来选择定量计算古盐度的方法,该文简要介了绍微量元素法、元素比值法、同位素法等盐度定量计算方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盐度 定量研究方 微量元素法 元素比值 同位素 地球化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彭州大宝山铜矿矿石与三星堆青铜器关联性研究
3
作者 刘建成 王运生 +5 位作者 唐涛 谢振斌 井浩 詹明斌 唐之茗 肖礼颖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7-327,共11页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青铜器,目前关于三星堆青铜器铜料来源的研究尚无定论,通过对大宝山铜矿遗留矿洞进行实际调查,并在不同采矿点采集矿石以及冶炼弃渣样品进行铅同位素测定以及Cu、Pb、Zn等主要金属元素,Au、Ag、Se、As、Sb...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青铜器,目前关于三星堆青铜器铜料来源的研究尚无定论,通过对大宝山铜矿遗留矿洞进行实际调查,并在不同采矿点采集矿石以及冶炼弃渣样品进行铅同位素测定以及Cu、Pb、Zn等主要金属元素,Au、Ag、Se、As、Sb等亲铜元素和Ni、Co等亲铁元素的含量测定。采用铅同位素比值法和微量元素示踪法,与前人对三星堆青铜器化学成分的研究结果进行比对,综合分析大宝山铜矿与三星堆青铜器铜料来源的关联性,结果揭示:①大宝山铜矿石为普通铅,用铅同位素比值法对三星堆这类含特殊铅青铜器的铜料进行溯源研究不能准确得到其铜矿石来源。②微量元素含量特征表明三星堆大部分青铜器的微量元素组合特征与大宝山铜矿的微量元素特征接近。③通过微量元素的进一步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三星堆部分青铜器的微量元素组合特征与大宝山铜矿大部分样品相似,该部分青铜器铜料很可能来自大宝山铜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宝山铜矿 三星堆青铜器 铅同位素 微量元素示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催化剂载体工业生产中混合均匀度的测试方法
4
作者 陈洁静 项伟 +3 位作者 许庆嵩 盛学虎 曾世虎 孙兆林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7-592,共6页
使用螺条式混合机混合制备了一种加氢催化剂载体,选择比表面积、堆密度、微量元素含量作为控制指标,建立了载体原料混合均匀度的测试方法。同时制备了另一种加氢精制催化剂载体和一种加氢裂化催化剂载体,进一步对比表面法和微量元素法... 使用螺条式混合机混合制备了一种加氢催化剂载体,选择比表面积、堆密度、微量元素含量作为控制指标,建立了载体原料混合均匀度的测试方法。同时制备了另一种加氢精制催化剂载体和一种加氢裂化催化剂载体,进一步对比表面法和微量元素法在干混、湿混过程中的混合效果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比表面法测试原料干混过程中的混合均匀度具有普遍适用性,微量元素法可用于测定干混及湿混过程中含有特定元素原料的混合均匀度。EDS表征结果显示,犁刀式混捏机混合后载体中SiO2的平均含量为1.37%(w),接近于理论值,混合均匀度为98.52%;双轴式混捏机混合后载体中SiO2的平均含量为1.29%(w),混合均匀度为95.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催化剂载体 混合均匀度 比表面 微量元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化学资料定量识别层序地层单元技术综述 被引量:4
5
作者 朱红涛 庄文娟 +1 位作者 黄众 刘强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73,共7页
应用地球化学资料识别层序地层单元的方法包括:碳氧同位素法、黏土矿物法、胶结物含量法、微量元素法、稀土元素法、TOC识别法、镜质体反射率法等。上述方法识别层序地层单元具有识别准确和分辨率高等优点,缺点是容易受到样品采样不连... 应用地球化学资料识别层序地层单元的方法包括:碳氧同位素法、黏土矿物法、胶结物含量法、微量元素法、稀土元素法、TOC识别法、镜质体反射率法等。上述方法识别层序地层单元具有识别准确和分辨率高等优点,缺点是容易受到样品采样不连续的限制和受成岩作用、岩浆作用、构造作用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多地球化学指标结合识别层序地层单元的基础上,还应结合测井、地震、古生物等资料开展层序地层单元综合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单元 地球化学资料 微量元素法 黏土矿物 综合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wave digestion polarography for determining seven trace elements in Salvia Miltiorrhiza Root and compound Salvia Miltiorrhiza Root injection simultaneously 被引量:1
6
作者 黄熠 张泰铭 +1 位作者 曹娟 梁逸曾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4期514-519,共6页
The sensitive second derivative waves of Cu(Ⅱ),Pb(Ⅱ),Cd(Ⅱ),Ni(Ⅱ),Zn(Ⅱ),Fe(Ⅱ)and Mn(Ⅱ),forming in the substrate solution(pH=9.26)consisting of ammonia,ammonium chlorid,gelatin and ascorbic acid were researched.T... The sensitive second derivative waves of Cu(Ⅱ),Pb(Ⅱ),Cd(Ⅱ),Ni(Ⅱ),Zn(Ⅱ),Fe(Ⅱ)and Mn(Ⅱ),forming in the substrate solution(pH=9.26)consisting of ammonia,ammonium chlorid,gelatin and ascorbic acid were researched.The peak potentials of the polarographic waves of the seven ions are at about 0.48,0.63,0.79,1.04,1.28,1.44 and 1.60 V respectively.Combining with microwave technique,a new method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he seven trace element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was developed.The method is easy to operate,rapid,simple and convenient.When the signal-to-noise rate equals 3,the detection limits of Cu,Pb,Cd,Ni,Zn,Fe and Mn are 4.2×10 3,5.3×10 3,2.1×10 3,5.8×10 4,3.0×10 3,7.7×10 4 and 1.1×10 3 μg/mL respectively.Well linear relationships exist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s and the peak currents when Cu,Pb,Cd,Ni,Zn,Fe and Mn concentrations are within 8.5×10 3 10,9.7×10 3 10,4.5×10 3 10,1.2×10 3 10,6.4×10 3 10,1.5×10 3 10 and 2.8×10 3 10 μg/mL,respectively.The method has been used to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he seven trace elements in Salvia Miltiorrhiza Root and compound Salvia Miltiorrhiza Root injection,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RSDs)of the Cu,Pb,Cd,Ni,Zn,Fe and Mn in the two medicines are 3.9% and 5.8%,4.0% and 4.1%,4.3% and 5.7%,4.9% and 5.3%,4.4% and 4.7%,3.5% and 4.0%,0.51% and 2.8%,respectively;the comparisons of the determination results with the values obtained by the standard method indicate that the presented method has very well vera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rivative polarographic wave microelement Salvia Miltiorrhiza Root compound Salvia Miltiorrhiza Root inj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蛋壳质量的研究
7
作者 纪爱英 汪华龙 +4 位作者 张美茹 王俊峰 张海燕 刘景鼎 陈先成 《饲料研究》 CAS 2003年第6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蛋壳质量 生化黄腐酸 微量元素平衡 碳酸氢钠 蛋鸡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