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饲料发酵对饲料、猪粪中微量元素形态及粪臭素的影响
被引量:
20
1
作者
盛清凯
战余铭
+2 位作者
李会荣
孟宪利
赵红波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3期106-109,共4页
为促进种养结合,在母猪全价配合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及枯草芽孢杆菌厌氧发酵,研究饲料发酵对饲料、猪粪中铜、铁、锌、锰的化学形态及粪中粪臭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和未发酵饲料相比,发酵饲料和猪粪中醋酸提取态的铜、铁、锌、锰含量均...
为促进种养结合,在母猪全价配合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及枯草芽孢杆菌厌氧发酵,研究饲料发酵对饲料、猪粪中铜、铁、锌、锰的化学形态及粪中粪臭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和未发酵饲料相比,发酵饲料和猪粪中醋酸提取态的铜、铁、锌、锰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增加,还原态的铜、铁含量显著增加,氧化态的铜、铁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减少,残渣态的铜含量无明显变化;饲料p H值显著降低,猪粪p H值显著升高;猪粪粪臭素浓度极显著降低;乳酸菌含量和淀粉酶、纤维素酶活性极显著或显著增加。表明饲料发酵改变了饲料和猪粪中铜、铁、锌、锰的化学形态,减少了猪粪臭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发酵
猪粪
微量元素形态
粪臭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淹水土壤中菌渣的矿化及其对微量元素形态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龚臣
胡杨勇
+2 位作者
王旭东
赵科理
叶正钱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4期667-672,共6页
采用室内淹水培养的方法,设置不同菌渣用量(0、1%和2%)配施尿素(0、0.03%),研究菌渣在淹水土壤环境下的矿化特征和对微量元素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第0天不同处理对土壤pH、Eh以及水溶性有机碳(WSOC)、氨态氮(NH_4^+-N)的影...
采用室内淹水培养的方法,设置不同菌渣用量(0、1%和2%)配施尿素(0、0.03%),研究菌渣在淹水土壤环境下的矿化特征和对微量元素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第0天不同处理对土壤pH、Eh以及水溶性有机碳(WSOC)、氨态氮(NH_4^+-N)的影响不同,菌渣和尿素都能提高土壤pH,随着淹水培养时间的增加,各处理之间的差异变小,至60 d时各处理pH值在7.9~8.2。菌渣和尿素降低土壤初始(0 d)Eh值,在0~15 d不同处理变化复杂,但总体上随培养时间延长而下降,至30 d趋于稳定,到60 d时各处理Eh值在-160.5^-191.8 m V。土壤WSOC、NH_4^+-N含量随菌渣增施而升高。整个培养期中,WSOC含量前期变化复杂,在30 d后各处理都趋于下降,至60 d时CNF20处理的含量最高(95.3 mg·L^(-1)).与此相反,NH_4^+-N含量随培养时间延长不断上升,各处理均在第15天达最高值,至60 d时各处理含量接近(1.3~4.4 mg·L^(-1))。淹水处理有助于土壤中Fe、Mn、Cu、Zn其他形态向酸可提取态转化。淹水条件下施用菌渣对Fe、Mn和Cu具有钝化作用,对Zn的活性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水培养
菌渣矿化
微量元素形态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色页岩微量元素形态分析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
45
3
作者
吴朝东
储著银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4-20,共7页
本文采用 4级不同形态逐级提取的方法研究了湘西上震旦统、下寒武统黑色页岩微量元素的物相分布特点。各形态微量元素含量和主要矿物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 ,微量元素主要受控于有机质和硫化物含量的变化 ,较高的有机产率和缺氧的古海洋...
本文采用 4级不同形态逐级提取的方法研究了湘西上震旦统、下寒武统黑色页岩微量元素的物相分布特点。各形态微量元素含量和主要矿物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 ,微量元素主要受控于有机质和硫化物含量的变化 ,较高的有机产率和缺氧的古海洋环境是影响黑色页岩中微量元素分布的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
分析
微量元素
黑色页岩
湘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期施肥及覆膜栽培对土壤锌、铜、锰的形态及有效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17
4
作者
崔德杰
张继宏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60-265,共6页
通过在沈阳棕壤上的5年定位试验,对不同施肥处理土壤进行锌、铜、锰各形态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覆膜栽培加剧了土壤中锌、铜、锰各形态的消耗,不同施肥处理,三种元素各形态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土壤有机态锌、铜,氧化物结合态铜,交...
通过在沈阳棕壤上的5年定位试验,对不同施肥处理土壤进行锌、铜、锰各形态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覆膜栽培加剧了土壤中锌、铜、锰各形态的消耗,不同施肥处理,三种元素各形态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土壤有机态锌、铜,氧化物结合态铜,交换态锰,碳酸盐结合态锰是玉米吸收的主要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试验
覆膜栽培
微量元素形态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饲料发酵对饲料、猪粪中微量元素形态及粪臭素的影响
被引量:
20
1
作者
盛清凯
战余铭
李会荣
孟宪利
赵红波
机构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东省畜禽疫病防治与繁育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饲料质量检验所
临邑县畜牧兽医局
出处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3期106-109,共4页
基金
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鲁财农指(2014)38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2245)
文摘
为促进种养结合,在母猪全价配合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及枯草芽孢杆菌厌氧发酵,研究饲料发酵对饲料、猪粪中铜、铁、锌、锰的化学形态及粪中粪臭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和未发酵饲料相比,发酵饲料和猪粪中醋酸提取态的铜、铁、锌、锰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增加,还原态的铜、铁含量显著增加,氧化态的铜、铁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减少,残渣态的铜含量无明显变化;饲料p H值显著降低,猪粪p H值显著升高;猪粪粪臭素浓度极显著降低;乳酸菌含量和淀粉酶、纤维素酶活性极显著或显著增加。表明饲料发酵改变了饲料和猪粪中铜、铁、锌、锰的化学形态,减少了猪粪臭味。
关键词
饲料发酵
猪粪
微量元素形态
粪臭素
Keywords
Feed fermentation
Pig manure
Speciations of trace elements
Skatole
分类号
S828.15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淹水土壤中菌渣的矿化及其对微量元素形态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龚臣
胡杨勇
王旭东
赵科理
叶正钱
机构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省土壤污染生物修复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4期667-67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01271)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16D010010)
浙江农林大学科研发展基金(2008FR003)
文摘
采用室内淹水培养的方法,设置不同菌渣用量(0、1%和2%)配施尿素(0、0.03%),研究菌渣在淹水土壤环境下的矿化特征和对微量元素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第0天不同处理对土壤pH、Eh以及水溶性有机碳(WSOC)、氨态氮(NH_4^+-N)的影响不同,菌渣和尿素都能提高土壤pH,随着淹水培养时间的增加,各处理之间的差异变小,至60 d时各处理pH值在7.9~8.2。菌渣和尿素降低土壤初始(0 d)Eh值,在0~15 d不同处理变化复杂,但总体上随培养时间延长而下降,至30 d趋于稳定,到60 d时各处理Eh值在-160.5^-191.8 m V。土壤WSOC、NH_4^+-N含量随菌渣增施而升高。整个培养期中,WSOC含量前期变化复杂,在30 d后各处理都趋于下降,至60 d时CNF20处理的含量最高(95.3 mg·L^(-1)).与此相反,NH_4^+-N含量随培养时间延长不断上升,各处理均在第15天达最高值,至60 d时各处理含量接近(1.3~4.4 mg·L^(-1))。淹水处理有助于土壤中Fe、Mn、Cu、Zn其他形态向酸可提取态转化。淹水条件下施用菌渣对Fe、Mn和Cu具有钝化作用,对Zn的活性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淹水培养
菌渣矿化
微量元素形态
转化
分类号
S15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色页岩微量元素形态分析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
45
3
作者
吴朝东
储著银
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系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4-2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 980 2 0 14 )
地质行业发展基金!(HY97982 1)
文摘
本文采用 4级不同形态逐级提取的方法研究了湘西上震旦统、下寒武统黑色页岩微量元素的物相分布特点。各形态微量元素含量和主要矿物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 ,微量元素主要受控于有机质和硫化物含量的变化 ,较高的有机产率和缺氧的古海洋环境是影响黑色页岩中微量元素分布的决定因素。
关键词
形态
分析
微量元素
黑色页岩
湘西
Keywords
chemical separation
trace elements
black shales
west of Hunan
分类号
P595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期施肥及覆膜栽培对土壤锌、铜、锰的形态及有效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17
4
作者
崔德杰
张继宏
机构
山东莱阳农学院
沈阳农业大学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60-265,共6页
文摘
通过在沈阳棕壤上的5年定位试验,对不同施肥处理土壤进行锌、铜、锰各形态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覆膜栽培加剧了土壤中锌、铜、锰各形态的消耗,不同施肥处理,三种元素各形态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土壤有机态锌、铜,氧化物结合态铜,交换态锰,碳酸盐结合态锰是玉米吸收的主要形态。
关键词
肥料试验
覆膜栽培
微量元素形态
土壤
Keywords
Long-term fertilization experiment Plastic sheet-covered culture,Forms of microelements
分类号
S158 [农业科学—土壤学]
S316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饲料发酵对饲料、猪粪中微量元素形态及粪臭素的影响
盛清凯
战余铭
李会荣
孟宪利
赵红波
《山东农业科学》
2016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淹水土壤中菌渣的矿化及其对微量元素形态转化的影响
龚臣
胡杨勇
王旭东
赵科理
叶正钱
《浙江农业科学》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黑色页岩微量元素形态分析及地质意义
吴朝东
储著银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1
4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长期施肥及覆膜栽培对土壤锌、铜、锰的形态及有效性影响的研究
崔德杰
张继宏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