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量供油反润湿作用下润滑增效数值分析
1
作者 李伟 李书义 郭峰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66-1373,共8页
基于当今高速机械润滑和社会节能环保要求,微量润滑技术快速发展,而如何保证接触区润滑有效性成为关键.试验发现,基础油添加一定量硬脂酸后轨道润滑油呈现一定反润湿性,使得微量润滑油呈油滴状分布,能够达到润滑增效的目的.基于此,建立... 基于当今高速机械润滑和社会节能环保要求,微量润滑技术快速发展,而如何保证接触区润滑有效性成为关键.试验发现,基础油添加一定量硬脂酸后轨道润滑油呈现一定反润湿性,使得微量润滑油呈油滴状分布,能够达到润滑增效的目的.基于此,建立点接触微量润滑模型,分析油滴供油对接触区润滑的影响规律,并与均匀供油和充分供油对比.结果表明:一定量润滑油供给下油滴供油方式可以达到润滑增效的作用,但其增效作用不具有统一性,而且由于油滴非连续性供油方式则会导致接触区润滑状态呈现一定的波动性;与均匀分布供油相比,油滴供油的润滑增效情况会受到油滴分布情况的影响,工况参数的不恰当选择甚至会丧失其润滑增效优势;理论结果可为微量润滑增效设计提供数据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供油 反润湿 润滑增效 弹流润滑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寿命轴承用离心式微量供油器筛选装置
2
作者 高飞 李春伟 +2 位作者 李超强 李娟 胡烈 《轴承》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5-27,共3页
离心式微量供油器可对轴承进行补充供油,但补充的润滑油量会对轴承性能的稳定性产生影响。为此设计了一种筛选装置,可以模拟其真实工作条件,由试验得出离心式微量供油器的供油速率。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油润滑 微量供油 筛选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供油条件下润滑油液滴的生长与脱附 被引量:3
3
作者 豆照良 宋安佳 +3 位作者 周刚 张韶华 阎红娟 刘峰斌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3-88,134,共7页
润滑油液滴的生长与脱附性能对于微量供油过程和微量润滑效果有重要影响。采用试验和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微量供油条件下、在重力环境中的润滑油液滴在毛细管出口端的生长与脱附行为,考察毛细管管径和表面润湿特性变化对润滑油液... 润滑油液滴的生长与脱附性能对于微量供油过程和微量润滑效果有重要影响。采用试验和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微量供油条件下、在重力环境中的润滑油液滴在毛细管出口端的生长与脱附行为,考察毛细管管径和表面润湿特性变化对润滑油液滴脱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润滑油液滴的生长与脱附是毛细力、黏性力、表面张力和重力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减小毛细管管径或增大润滑油液滴在毛细管表面的接触角,均可有效减弱毛细效应,降低润滑油液的爬移高度和脱附粒径,改善液滴脱附性能;毛细管管径由1.2 mm减小至0.7 mm过程中,液滴脱附粒径减小了4.5%;接触角由5°逐渐增加至90°的过程中,液滴脱附粒径减小了9.3%;通过选用低表面能材料制作微量供油的毛细管可以显著增大接触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供油 润滑油液滴 毛细管 接触角 脱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空间用微量供油装置研制及性能测试
4
作者 豆照良 宋安佳 +4 位作者 李佳鑫 周刚 张韶华 司丽娜 刘峰斌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0-85,共6页
润滑是保证空间活动部件性能和寿命的关键,润滑油供给是润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受限于空间产品结构、体积、质量及不可维修性等制约因素,需要采用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微量润滑技术。针对空间用微量润滑的服役工况和技术要求,分... 润滑是保证空间活动部件性能和寿命的关键,润滑油供给是润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受限于空间产品结构、体积、质量及不可维修性等制约因素,需要采用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微量润滑技术。针对空间用微量润滑的服役工况和技术要求,分别研制了空间用微量供油装置样机及配套性能测控系统,并通过供油实验验证其原理正确性及功能有效性;在大气环境、重力条件下对原理验证样机在不同脉冲时长、不同驱动压力和不同油路管径下的供油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价。设计的微量供油装置以波纹管储油、弹簧储压、微量电磁阀节流的方式进行主动式微量供油,试验表明,该微量供油装置可以实现空间润滑油的微量、多次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 微量供油 主动供油装置 性能测试 供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心凸轮-挺柱副摩擦性能试验研究
5
作者 李常腾 李书义 +1 位作者 李超 刘明海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6-72,共7页
凸轮-挺柱副是配气机构中气门开/闭的关键部件,其摩擦特性直接影响内燃机运行平稳性和燃油效率。为探索不同工况下凸轮-挺柱副的摩擦状态,利用自主搭建凸轮-挺柱副润滑测量试验机,研究不同旋转速度、润滑油黏度、载荷和供油量工况下凸轮... 凸轮-挺柱副是配气机构中气门开/闭的关键部件,其摩擦特性直接影响内燃机运行平稳性和燃油效率。为探索不同工况下凸轮-挺柱副的摩擦状态,利用自主搭建凸轮-挺柱副润滑测量试验机,研究不同旋转速度、润滑油黏度、载荷和供油量工况下凸轮-挺柱副摩擦因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一个周期内,摩擦因数呈现先升后降的倒“V”型变化趋势,在180°位置摩擦因数出现最大值;随偏心凸轮转速升高,摩擦因数在0°位置增加而180°位置则会降低,但平均摩擦因数呈现下降趋势;随着润滑油黏度增加,摩擦因数出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PAO10基础油摩擦因数最低;增大初始载荷则会降低摩擦因数周期内的变化幅度;微量供油条件下润滑油的回填受到供油量影响,试验工况下接触区润滑状态最佳的供油量为5μ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偏心凸轮 摩擦因数 微量供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水对点接触区润滑油成膜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刘翔 王金涛 +4 位作者 张跃 张竟月 李占宏 许常红 佟林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6-767,共12页
水污染作为润滑系统污染的常见形式,对润滑油本身以及机械系统都有巨大的危害.目前关于水分对点接触区润滑特性造成影响的直接观测研究还较少,更多的是通过磨损后的接触副状态来推测可能的破坏机理.因此开展水分存在条件下与润滑接触区... 水污染作为润滑系统污染的常见形式,对润滑油本身以及机械系统都有巨大的危害.目前关于水分对点接触区润滑特性造成影响的直接观测研究还较少,更多的是通过磨损后的接触副状态来推测可能的破坏机理.因此开展水分存在条件下与润滑接触区油池的相互作用,以及对接触区润滑能力造成影响的研究,能够对探究水分造成的机械元件早期失效机理,开展水污染的防护工作起到理论指导作用.本文作者研究了不同润滑条件下游离水对点接触区成膜特性的影响,提出了游离水对接触区膜厚产生影响的无量纲判据,发现了游离水对点接触润滑油池及轨道的冲刷及乳化作用,是造成接触区膜厚下降及回流减弱的主要原因,直接证明了游离水可造成点接触结构的早期润滑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水 点接触区 微量供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