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地震学的天山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李文倩
冉慧敏
赵瑞胜
-
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喀什地震监测中心站
-
出处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9-456,464,共9页
-
基金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科研三结合课题(3JH-202302079)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XH20068Y)。
-
文摘
选取天山地区3171条矩震级为3.5~4.5级测震记录,通过计算S波段速度傅里叶幅值谱,采用微遗传算法,反演得到5个区域地壳介质参数,即应力降Δσ为18.206 MPa,品质因子参数Q 0为444.20,η值为0.35,几何衰减参数R 1和R 2分别为74.30 km和106.59 km。根据地壳介质参数计算加速度傅氏谱,再配合随机相位谱,得到某一震级、震中距下地震动时程,提取其PGA,建立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矩震级为5级和6级中远场地震动衰减关系与强震动记录符合较好,尤其是5级结果,在选取的5条经验值衰减关系中,其均值和标准差均为最小,结果最优;矩震级为7级的地震动衰减关系,远场结果高于大多数强震动记录。
-
关键词
测震记录
地壳介质参数
微遗传反演
地震动衰减关系
-
Keywords
seismic records
crustal media parameters
microgenetic inversion
ground motion attenuation relationship
-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
-
题名新疆皮山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
- 2
-
-
作者
李文倩
魏斌
何金刚
张振斌
朱皓清
-
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
出处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90,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地震学的地震动衰减关系及其可实用性"(511784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用数字测震台网小震记录建立区域强地震动衰减关系"(5147844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区域参数的混合地震动衰减关系"(51678540)联合资助
-
文摘
利用2015年7月3日皮山M_S6.5地震序列的波形资料,采用微遗传算法反演得到震源区的5个介质参数,即应力降Δσ为75.95bars,品质因子Q_0为186.33,η值为0.26,几何衰减分段点R_1为72.18km,R_2为139.70km;并由此计算得到的傅氏谱再配合随机相位谱,进而得到地震动时程,建立了震源区地震动衰减关系。由于缺乏强震记录,本文还收集了2008年10月5日乌恰M_S6.9地震、2008年10月6日阿克陶M_S6.2地震、2012年3月9日洛浦M_S6.0地震的强震数据,将计算结果与经验性衰减关系以及3次强震记录进行比较后发现,皮山地震、洛浦地震的强震数据普遍高于经验性衰减关系,乌恰地震的强震数据与俞言祥等文中的衰减关系吻合较好,在远场低于本文的计算结果。
-
关键词
地震序列小震数据
震源区参数
微遗传反演
地震动衰减关系
-
Keywords
Small earthquake data
Regional parameters
Micro genetic inversion
Ground motion acceleration attenuation relationship
-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