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通道板探测器集成定时放大器设计
1
作者 张月昭 于得洋 +1 位作者 刘俊亮 王伟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69-774,共6页
设计了一种可集成于微通道板探测器内部的定时放大器,可直接从微通道板探测器的高压供电电路或阳极上获取信号,进而给出探测事件的时间信息。该电路由跨阻放大器实现电流-电压转换,并由后续的两级线性放大电路对该电压信号进行放大。测... 设计了一种可集成于微通道板探测器内部的定时放大器,可直接从微通道板探测器的高压供电电路或阳极上获取信号,进而给出探测事件的时间信息。该电路由跨阻放大器实现电流-电压转换,并由后续的两级线性放大电路对该电压信号进行放大。测试显示该电路的定时精度为653 ps,飞行时间测量精度为2.1ns,可以满足大部分实验对定时精度的要求,如反应事件的符合测量和飞行时间测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时放大器 微通道板探测器 符合测量 飞行时间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通道板型X射线探测器的脉冲信号探测能力实验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周庆勇 盛立志 +7 位作者 魏子卿 刘思伟 陈琛 姬剑锋 任红飞 马高峰 张彩红 孙鹏飞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9-179,共11页
为了掌握微通道板探测器的X射线脉冲信号观测能力,利用X射线脉冲星地面实验装置,开展了长时间的不同流强和不同背景噪声强度下的微通道板探测器脉冲信号探测实验,并建立了一套X射线探测器脉冲观测能力评估方法,推导出基于光子计时模式下... 为了掌握微通道板探测器的X射线脉冲信号观测能力,利用X射线脉冲星地面实验装置,开展了长时间的不同流强和不同背景噪声强度下的微通道板探测器脉冲信号探测实验,并建立了一套X射线探测器脉冲观测能力评估方法,推导出基于光子计时模式下X射线探测器的脉冲信号信噪比、脉冲轮廓相似度、脉冲到达时间精度和最小可探测功率的关系表达式.实验中,利用面积20cm^2的微通道板探测器开展了8组10 000s的实验,采集到有效观测数据,然后搜索最佳脉冲周期,重构观测脉冲轮廓,估计脉冲轮廓特征参数.实验表明,微通道板探测器具备良好的X射线脉冲信号观测与恢复能力,在较弱脉冲信号强度(光子流量密度为0.05ph/cm^2/s)和较强背景噪声(背景噪声强度是脉冲信号的16倍)下获取观测脉冲轮廓的信噪比、相似度、脉冲到达时间观测精度分别为35.73、88.38%、51.53μs和64.89、89.72%、29.24μs,验证了微通道板探测器具备一定的暗弱X射线脉冲星观测能力,且微通道板探测器的脉冲探测能力随着脉冲信号强度增加、背景噪声强度减弱、累积观测时间增加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探测 性能测试 微通道板探测器 地面测试系统 脉冲信号 X射线脉冲星模拟源 脉冲轮廓 背景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ernier阳极微通道板光子计数探测器分割噪声 被引量:2
3
作者 邢妍 陈波 +3 位作者 金方圆 王海峰 张宏吉 何玲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5-161,共7页
为消除微通道板光子计数探测器系统中电子噪声的干扰,研究了探测器分割噪声的来源,并提出利用COMSOL软件仿真计算分割噪声的方法.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基于Vernier阳极探测器的成像过程进行三维建模,实现了一组5×5针孔阵列的模拟成像,... 为消除微通道板光子计数探测器系统中电子噪声的干扰,研究了探测器分割噪声的来源,并提出利用COMSOL软件仿真计算分割噪声的方法.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基于Vernier阳极探测器的成像过程进行三维建模,实现了一组5×5针孔阵列的模拟成像,计算出Vernier阳极分割噪声所产生的电子云质心位置的偏移量,验证了Vernier阳极探测器成像编码的正确性与仿真研究分割噪声的可行性.通过分析不同参量的阳极面板,利用数值拟合方法,得到电子云质心偏移量与阳极面板设计参量之间的关系.在固定面板参量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提高微通道板增益来有效降低分割噪声对质心位置偏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板光子计数探测器 分割噪声 仿真计算 Vernier阳极 质心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脉冲星导航探测器性能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盛立志 赵宝升 +6 位作者 周峰 王朋 宋娟 刘永安 申景诗 胡慧君 马晓飞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71-1076,共6页
为研究用于X射线脉冲星导航的探测系统性能,推导了在光子计数模式下探测系统的信噪比和最小可探测功率的关系表达式,并搭建测量信噪比和最小可探测功率的实验装置.测量了系统的最小可探测功率以及在不同光功率、不同累积时间和不同阈值... 为研究用于X射线脉冲星导航的探测系统性能,推导了在光子计数模式下探测系统的信噪比和最小可探测功率的关系表达式,并搭建测量信噪比和最小可探测功率的实验装置.测量了系统的最小可探测功率以及在不同光功率、不同累积时间和不同阈值电压条件下探测系统的信噪比.通过对X射线光子到达时间的测量,构造了X射线脉冲累积轮廓.实验表明:随着光功率和累积时间的增加,累积脉冲轮廓的信噪比提高,累积脉冲轮廓趋于光滑;当阈值电压为-150mV时,信噪比为26.3,累积脉冲轮廓最优;系统的最小可探测功率为3.5×10-16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探测 微通道板探测器 最小可探测功率 信噪比 X射线脉冲星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P大面阵X射线探测器共享阳极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宋娟 赵宝升 +4 位作者 盛立志 刘哲 代锦飞 刘永安 周雁楠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7-42,共6页
针对用于大面阵微通道板探测器的电子学采集系统研制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多个探测单元共享一个微带线接收阳极的解决方案.依据微带线原理,设计了阻抗匹配的双通道共享阳极和四通道共享阳极.按照判定多通道共享阳极可用的基本标准,对这... 针对用于大面阵微通道板探测器的电子学采集系统研制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多个探测单元共享一个微带线接收阳极的解决方案.依据微带线原理,设计了阻抗匹配的双通道共享阳极和四通道共享阳极.按照判定多通道共享阳极可用的基本标准,对这两种共享阳极进行了信号传输特性和收集效率的实验验证.模拟实验显示,多通道共享阳极的信号传输呈现出无衰减、无畸变的状态,实验测试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相吻合;双通道共享阳极计数率之和与四通道共享阳极计数率均近似等于单通道阳极计数率之和,相对误差分别为5.2%、7.4%.四通道共享阳极可以取代单通道阳极和双通道共享阳极,将多通道电子学采集系统的通道数目减少至原来的1/4,降低整个电子学采集系统的体积、重量和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探测 微通道板探测器 通道共享阳极 X射线脉冲星导航 计数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