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微通道乳化技术的单分散大豆分离蛋白乳状液制备
1
作者
殷丽君
韩清华
+2 位作者
刘海杰
齐藤昌义
李里特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6-99,共4页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乳化剂,采用微通道乳化技术制备单分散乳状液,研究乳状液粒子的成粒特性。结果表明:当大豆分离蛋白的pH值为6~8时,微通道乳化技术能够成功制备单分散的乳状液,但是随着pH值的增大,粒子的单分散性增强。当pH值为7时,单...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乳化剂,采用微通道乳化技术制备单分散乳状液,研究乳状液粒子的成粒特性。结果表明:当大豆分离蛋白的pH值为6~8时,微通道乳化技术能够成功制备单分散的乳状液,但是随着pH值的增大,粒子的单分散性增强。当pH值为7时,单分散乳状液的粒子平均粒径为43.4μm,变异系数为4.3%。大豆分离蛋白的微通道乳化特性与其等电点相关,当pH值低于等电点时,蛋白质分子的正电性与微通道板的负电性相互作用影响蛋白质溶液的乳化特性,导致乳化不成功。分散相流速明显影响制备乳状液粒子的粒径和分散性,当分散相的流速从0.6 L/(m2.h)增加至12 L/(m2.h)时,乳状液粒子的粒径增大,单分散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散
大豆分离蛋白
微通道乳化技术
成粒特性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微通道乳化技术的单分散大豆分离蛋白乳状液制备
1
作者
殷丽君
韩清华
刘海杰
齐藤昌义
李里特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日本国际农林水产研究中心
出处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6-9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776151)
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7AA100406)
文摘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乳化剂,采用微通道乳化技术制备单分散乳状液,研究乳状液粒子的成粒特性。结果表明:当大豆分离蛋白的pH值为6~8时,微通道乳化技术能够成功制备单分散的乳状液,但是随着pH值的增大,粒子的单分散性增强。当pH值为7时,单分散乳状液的粒子平均粒径为43.4μm,变异系数为4.3%。大豆分离蛋白的微通道乳化特性与其等电点相关,当pH值低于等电点时,蛋白质分子的正电性与微通道板的负电性相互作用影响蛋白质溶液的乳化特性,导致乳化不成功。分散相流速明显影响制备乳状液粒子的粒径和分散性,当分散相的流速从0.6 L/(m2.h)增加至12 L/(m2.h)时,乳状液粒子的粒径增大,单分散性降低。
关键词
单分散
大豆分离蛋白
微通道乳化技术
成粒特性
粒径
Keywords
Monodispersal, Isolated soybean protein, Microchannel emulsification technique,Particle formation behavior, Particle size
分类号
TQ027.35 [化学工程]
TQ936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微通道乳化技术的单分散大豆分离蛋白乳状液制备
殷丽君
韩清华
刘海杰
齐藤昌义
李里特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