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微进化算法反演岩石蠕变模型非定常参数 被引量:4
1
作者 彭汝发 许小健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54,共5页
岩石蠕变模型的参数较多,为得到参数的全局最优解,应用微进化算法(M icroevolution A lgorithm,MA)对岩石蠕变模型非定常参数进行了反演分析。算法以实测蠕变值与理论计算值之间的最小二乘误差为优化准则函数,直接反演计算蠕变模型参数... 岩石蠕变模型的参数较多,为得到参数的全局最优解,应用微进化算法(M icroevolution A lgorithm,MA)对岩石蠕变模型非定常参数进行了反演分析。算法以实测蠕变值与理论计算值之间的最小二乘误差为优化准则函数,直接反演计算蠕变模型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微进化算法可最大限度地利用所有试验数据,避免传统优化算法初始参数选取的困难,且算法简单有效,计算精度高于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该方法也可推广应用于其它蠕变模型的参数反演,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蠕变模型 非定常参数反演 微进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货制”下铁路空车动态调配两阶段优化模型与算法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陈胜波 何世伟 +1 位作者 刘星材 黎浩东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共8页
铁路现行的"实货制"货运组织原则,要求对客户提出的要车申请敞开受理、随到随办、及时批复。本文针对客户空车申请具有波动性的特点,构建铁路空车动态调配两阶段优化模型,制定相应的"预优化空车调配"和"二次... 铁路现行的"实货制"货运组织原则,要求对客户提出的要车申请敞开受理、随到随办、及时批复。本文针对客户空车申请具有波动性的特点,构建铁路空车动态调配两阶段优化模型,制定相应的"预优化空车调配"和"二次优化调配"两阶段求解策略。预优化空车调配是对固定需求的空车调整进行优化,二次动态调配指执行预优化调配过程中,对于新产生的装车需求而重新进行的策略优化。将空车调配的决策周期进行时段划分,以费用最小化为目标函数,综合考虑车站的到发能力、各时段空车供需能力、线路通过能力建立模型,采用整数编码的微进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表明模型与算法能够较好解决空车需求动态变化的调配问题,为空车调整及批复客户空车申请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车调配 动态优化 策略优化 两阶段模型 微进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客流下灵活编组列车时刻表与车底运用协同优化
3
作者 许乃萱 宋瑞 +3 位作者 何世伟 丛铭 赵日鑫 何维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53-2065,共13页
城市轨道交通不同线路全日客流时空分布特征差异较大,特别是市郊线路,其向心客流潮汐式波动变化尤为明显。为缓解潮汐客流下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需求与运输能力不匹配的问题,对灵活编组模式下列车时刻表与车底运用计划协同优化问题展开研... 城市轨道交通不同线路全日客流时空分布特征差异较大,特别是市郊线路,其向心客流潮汐式波动变化尤为明显。为缓解潮汐客流下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需求与运输能力不匹配的问题,对灵活编组模式下列车时刻表与车底运用计划协同优化问题展开研究。以两端均设有车辆段的轨道交通市郊线路为研究对象,以最小化乘客候车时间和企业运营成本为目标,基于列车到发时刻约束、时变客流约束、灵活编组约束与车底周转约束,构建时变客流下灵活编组列车时刻表与车底运用计划协同优化模型。考虑时变的客流需求与不成对运输组织特点,设计了上下行方向乘客到达、上下车与列车到站、列车发车的计算机仿真流程,提出了基于计算机的仿真方法、贪婪策略和带有启发式求解策略的微进化与NSGA-II相结合的混合求解算法,得到的Pareto解集能为决策者提供不同决策倾向下的多种优化方案。最后,以某轨道交通市郊线路为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实际运营方案,所提出的灵活编组动态发车方案能同时降低24.24%的乘客候车时间、减少23.80%的企业运营费用。在有效缓解大客流方向乘客拥挤现象的同时减少小客流方向的运力资源浪费,且需要投入的车底数量更少。双方向运输能力与客流需求的匹配程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有助于实现乘客与运营企业双赢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时刻表 微进化算法 时变客流 灵活编组 车底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型专用线取送作业方案编制优化研究
4
作者 丛铭 宋瑞 +4 位作者 何世伟 赵日鑫 迟居尚 赵子琪 王攸妙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19-1529,共11页
铁路专用线是连接干线运输与大型港口、工矿企业、物流园区等“最后一公里”末端运输的关键纽带,科学合理制定专用线取送车作业方案可以有效缩短货车在站停留时间和提高货物运输效率。为更好体现专用线取送车作业过程中的跨放射枝走行过... 铁路专用线是连接干线运输与大型港口、工矿企业、物流园区等“最后一公里”末端运输的关键纽带,科学合理制定专用线取送车作业方案可以有效缩短货车在站停留时间和提高货物运输效率。为更好体现专用线取送车作业过程中的跨放射枝走行过程,并为跨越车站正线时机的判断提供参考,基于混合型专用线取送车作业特点构建作业网络,并以最小化调机作业时间和货车取送影响时间为目标,综合考虑调机、专用线能力和侵正作业时间窗等约束条件,构建混合型专用线取送车优化模型以适应不同运营条件下的取送作业需求。考虑到专用线取送车问题属于NP-hard问题,设计了基于保留优势基因结构、具有收敛速度快特点的微进化算法进行求解,并以某铁路货运站的实际运营场景为案例,对提出的模型和算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微进化算法相较于GUROBI求解器、遗传算法和遗传模拟退火算法分别减少了77.39%、41.75%和30.48%的求解时间,且微进化算法所得专用线取送车方案的质量优于其他2种算法并接近于GUROBI求解器的结果,微进化算法所采用的优势基因结构机制可以提高混合型专用线取送车作业方案的求解速度,证明了本文所构建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以为车站进一步实现专用线取送车作业方案的高效自动编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混合型专用线 取送作业方案 车站作业计划 微进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铁路智慧港口站作业计划综合优化模型及算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吴艺迪 何世伟 周汉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5-226,261,共13页
为提升港口站调度智能化水平,本文在研究重载铁路港口站作业组织的基础上,分析本务机担当调机运用模式下不同卸车系统的调车作业方案,以列车分解计划、卸车计划、调车作业计划及列车组合计划为核心刻画不同类型重载列车在站作业全流程... 为提升港口站调度智能化水平,本文在研究重载铁路港口站作业组织的基础上,分析本务机担当调机运用模式下不同卸车系统的调车作业方案,以列车分解计划、卸车计划、调车作业计划及列车组合计划为核心刻画不同类型重载列车在站作业全流程。考虑港口站卸车作业能力和卸后空车返程排空效率,以车辆在站停留时间最少为目标函数,构建重载铁路港口站作业计划综合优化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采用带有启发式策略的微进化与自适应邻域搜索相结合的混合算法。以某重载铁路港口站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得到的设备协同调度方案中未出现空闲等待时间,出发列车配流方案中,前7列均满足最大空车编成辆数;对比不同调车作业方案,本务机担当调机运用模式可为港口站减少5台调车机;所提算法相比Gurobi求解器,在求解时间上节省97.32%,与最优下界值间隔缩小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作业计划 微进化算法 智慧港口站 综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股道运用的重载卸车站作业计划优化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周汉 何世伟 +1 位作者 吴艺迪 张哲铭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02-1411,共10页
重载卸车站是重载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车站作业计划自动化编制对于加速列车周转时间、提高重载运输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重载卸车站由于列车在站作业种类多,车站作业计划编制复杂。为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编制高效智能的车站作业计划... 重载卸车站是重载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车站作业计划自动化编制对于加速列车周转时间、提高重载运输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重载卸车站由于列车在站作业种类多,车站作业计划编制复杂。为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编制高效智能的车站作业计划,在分析重载列车在车站作业流程的基础上,将重载列车在站技术作业过程转化为对卸车站内到达线股道、存车线股道、卸煤线股道、清煤线股道、组合线股道的5次占用问题,构建考虑股道运用的重载卸车站作业计划模型。考虑到模型属于NP-hard问题,设计微进化算法进行求解,并在微进化算法基础上引入大规模邻域搜索算法中的损坏和修复思想对算子操作进行改进。以朔黄铁路终端黄骅港站某夜间到达的15列重载列车为实际案例,对提出的模型和算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微进化算法所采用的优势基因结构机制能快速有效解决重载卸车站作业计划编制问题,相较于GUROBI求解器,其求解质量在95%以上且求解时间缩短48.16%,同时相较于遗传算法其求解质量提升5.38%且求解时间缩短27.49%。微进化算法得出的优化计划相较于人工编制计划,重载列车在站总时长缩短了389 min,提升了重载卸车站作业计划质量。研究结果能缩短重载列车在站作业时间,加速重载列车在站中转过程,为计算机自动编制车站作业计划提供智能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运输 车站作业计划 股道运用 微进化算法 黄骅港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in multiphase homing trajectory of parafoil system 被引量:3
7
作者 高海涛 陶金 +1 位作者 孙青林 陈增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6期1416-1426,共11页
In order to realize safe and accurate homing of parafoil system,a multiphase homing trajectory planning scheme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maneuverability and basic fligh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ehicle.In this scena... In order to realize safe and accurate homing of parafoil system,a multiphase homing trajectory planning scheme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maneuverability and basic fligh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ehicle.In this scenario,on the basis of geometric relationship of each phase trajectory,the problem of trajectory planning is transformed to parameter optimizing,and then auxiliary population-based quantum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AP-QDEA)is applied as a tool to optimize the objective function,and the design parameters of the whole homing trajectory are obtained.The proposed AP-QDEA combines the strengths of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DEA)and quantum evolution algorithm(QEA),and the notion of auxiliary population is introduced into the proposed algorithm to improve the searching precision and speed.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P-QDEA is proven its superior in both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by solving a set of benchmark problems,and the multiphase homing scheme can fulfill the requirement of fixed-points and upwind landing in the process of homing which is simple in control and facile in practice as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foil system multiphase homing trajectory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 (DEA) quantum evolution algorithm (QEA) auxiliary pop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