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过氧化物酶-8与Eu^(3+)相互作用的机理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婷婷 黄晓华 +4 位作者 杜江燕 冯玉英 刘长鹏 邢巍 陆天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92-895,共4页
用紫外 -可见 ( UV-Vis)吸收光谱和电化学方法研究 Eu3+ 与微过氧化物酶 -8( MP-8)相互作用的机理 ,发现 Eu3+优先与 MP-8中血红素基团的 2个丙酸基的羧基氧发生强的配位作用 ,导致 MP-8分子中血红素基团的非平面性、暴露程度和电化学... 用紫外 -可见 ( UV-Vis)吸收光谱和电化学方法研究 Eu3+ 与微过氧化物酶 -8( MP-8)相互作用的机理 ,发现 Eu3+优先与 MP-8中血红素基团的 2个丙酸基的羧基氧发生强的配位作用 ,导致 MP-8分子中血红素基团的非平面性、暴露程度和电化学可逆性的增加 .过剩的 Eu3+与 MP-8分子中肽链上的含氧基团发生弱的相互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过氧化物酶-8 相互作用 配位作用 血红素基团 稀土 量元素肥料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微过氧化物酶-8与La^(3+)相互作用机理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婷婷 黄晓华 +4 位作者 冯玉英 杜江燕 刘长鹏 邢巍 陆天虹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41-944,共4页
首次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技术研究了微过氧化物酶-8(MP-8)与La3+的相互作用的机理。发现La3+优先与MP-8分子中血红素卟啉环上的两个丙酸基团的羧基氧发生键合作用,使血红素卟啉环的非平面性增加,π-π跃迁所需要的能量减少,但... 首次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技术研究了微过氧化物酶-8(MP-8)与La3+的相互作用的机理。发现La3+优先与MP-8分子中血红素卟啉环上的两个丙酸基团的羧基氧发生键合作用,使血红素卟啉环的非平面性增加,π-π跃迁所需要的能量减少,但几率降低。La3+与MP-8肽链上的羰基氧发生弱相互作用,因此对卟啉环的结构基本上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过氧化物酶-8 镧离子 相互作用 作用机理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技术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电极表面聚赖氨酸固定微过氧化物酶-11的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凤彬 郑军伟 +4 位作者 李晓伟 季媛 高颖 邢巍 陆天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268-2270,共3页
通过聚赖氨酸修饰将微过氧化物酶 -1 1 ( MP-1 1 )固定在金电极表面 ,制备成 MP-1 1修饰电极 .修饰在电极表面上的 MP-1 1的血红素活性中心与电极之间可进行直接的电子传递反应 ,其氧化还原式电位为-0 .3 9V.该修饰电极对氧的还原具有... 通过聚赖氨酸修饰将微过氧化物酶 -1 1 ( MP-1 1 )固定在金电极表面 ,制备成 MP-1 1修饰电极 .修饰在电极表面上的 MP-1 1的血红素活性中心与电极之间可进行直接的电子传递反应 ,其氧化还原式电位为-0 .3 9V.该修饰电极对氧的还原具有电催化活性 .当 MP-1 1与咪唑发生轴向配位反应时 ,其氧化还原式电位发生负移 ,此时对氧的还原不再具有电催化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电极 聚赖氨酸 微过氧化物酶-11 电化学 咪唑 电催化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生物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过氧化物酶水溶液的ABEEM/MM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5
4
作者 崔宝秋 宫利东 赵东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35-1040,共6页
应用原子-键电负性均衡浮动电荷分子力场(ABEEM/MM),对微过氧化物酶水溶液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水溶液对微过氧化物酶的结构,血红素的皱裂构象以及轴配体咪唑基的取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微过氧化物酶的骨架氨基酸是稳定... 应用原子-键电负性均衡浮动电荷分子力场(ABEEM/MM),对微过氧化物酶水溶液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水溶液对微过氧化物酶的结构,血红素的皱裂构象以及轴配体咪唑基的取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微过氧化物酶的骨架氨基酸是稳定的,而血红素的皱裂构象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趋于平面.与血红素轴配体咪唑基键连的组氨酸决定着咪唑基的空间取向,而咪唑基与血红素侧链的丙酸基的静电作用对其取向仅起次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EEM/MM浮动电荷分子力场 微过氧化物酶 血红素 构象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载微过氧化物酶-11电极对O_2和H_2O_2还原的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旭光 高颖 +3 位作者 冯玉英 邢巍 杨辉 陆天虹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5-289,共5页
通过平衡吸附法将微过氧化物酶 -1 1 (MP-1 1 )沉积到活性炭上制成 MP-1 1 /C催化剂 ,利用循环伏安法、线性扫描法和旋转圆盘电极技术研究了该催化剂对 O2 和 H2 O2 的电催化还原 .结果表明 ,MP-1 1 /C对 O2和 H2 O2 的电化学还原均具... 通过平衡吸附法将微过氧化物酶 -1 1 (MP-1 1 )沉积到活性炭上制成 MP-1 1 /C催化剂 ,利用循环伏安法、线性扫描法和旋转圆盘电极技术研究了该催化剂对 O2 和 H2 O2 的电催化还原 .结果表明 ,MP-1 1 /C对 O2和 H2 O2 的电化学还原均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 ,并且氧的还原机理与溶液 p H值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过氧化物酶-11 氧还原 H2O2 生物燃料电池 氧化 活性炭 MP-11 修饰电极 电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3+)或Eu^(3+)与微过氧化物酶-8相互作用强弱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婷婷 黄晓华 +4 位作者 杜江燕 冯玉英 刘长鹏 邢巍 陆天虹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87-891,共5页
研究了La3+或Eu3+与微过氧化酶-8(MP-8)相互作用并比较了它们与MP-8相互作用的强弱.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和电化学的结果表明,不论在不含NaCl或含NaCl的溶液中,一个La3+或Eu3+优先与MP-8分子中血红素上两个丙酸基中的羧基氧发生强... 研究了La3+或Eu3+与微过氧化酶-8(MP-8)相互作用并比较了它们与MP-8相互作用的强弱.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和电化学的结果表明,不论在不含NaCl或含NaCl的溶液中,一个La3+或Eu3+优先与MP-8分子中血红素上两个丙酸基中的羧基氧发生强的键合作用,而过量的La3+或Eu3+与肽链上的羰基氧发生弱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还清楚地证明Eu3+与MP-8的相互作用要强于La3+与MP-8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过氧化物酶-8 LA^3+ EU^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场紫外光谱及圆二色谱研究电化学还原反应诱导微过氧化物酶-11构象的转变 被引量:1
7
作者 姜秀娥 张哲泠 +3 位作者 黄卫民 刘小强 汪尔康 董绍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21-325,共5页
采用现场紫外光谱及圆二色谱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微过氧化物酶 -1 1的电化学还原过程 .同时应用奇异值分解最小二乘法和双对数法对所得光谱数据进行处理 .研究发现 ,电化学还原过程诱导微过氧化物酶 -1 1的构象由无规卷曲向 α螺旋转变 ,... 采用现场紫外光谱及圆二色谱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微过氧化物酶 -1 1的电化学还原过程 .同时应用奇异值分解最小二乘法和双对数法对所得光谱数据进行处理 .研究发现 ,电化学还原过程诱导微过氧化物酶 -1 1的构象由无规卷曲向 α螺旋转变 ,这为进一步理解生物电子传递过程与生物分子构象转变机理提供了基础信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过氧化物酶-11 光谱电化学 电子传递 构象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钐离子与微过氧化物酶-11的相互作用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奚 黄晓华 +3 位作者 姜慧君 高颖 陆天虹 李邨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3-516,共4页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m3+and MP 11 in the aqueous solution was investigated with cyclic voltammetry, UV Vis absorption spectrum and circular dichroism. It was found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Sm3+could bond to O of ca...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m3+and MP 11 in the aqueous solution was investigated with cyclic voltammetry, UV Vis absorption spectrum and circular dichroism. It was found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Sm3+could bond to O of carboxyl group in the heme group altering the surface charge of MP 11 molecule and thus increasing its diffusion coefficient.In additi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m3+and MP 11 molecule would change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of the MP 11 molecule increasing the exposure extent of the heme group in the MP 11 molecule.The above results could increase the reversibility of the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of MP 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离子 微过氧化物酶-ll 相互作用 循环伏安法 药物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过氧化物酶-8与La^(3+)相互作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
9
作者 陈婷婷 黄晓华 +3 位作者 冯玉英 杜江燕 刘长鹏 陆天虹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3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微过氧化物酶-8 LA^3+ 相互作用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吸收带 电子跃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过氧化物酶-11与镧离子作用的紫外光谱研究
10
作者 李奚 姜慧君 +3 位作者 张晓春 黄晓华 陆天虹 李邨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22-124,共3页
稀土微肥对农作物的增产作用十分明显.稀土离子进入植物体后,与植物体内的蛋白质、酶、核酸等生物分子必然会发生作用,影响或改变其固有的结构和功能,因此研究稀土离子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对了解稀土使植物增产的机理是很有必要的.活... 稀土微肥对农作物的增产作用十分明显.稀土离子进入植物体后,与植物体内的蛋白质、酶、核酸等生物分子必然会发生作用,影响或改变其固有的结构和功能,因此研究稀土离子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对了解稀土使植物增产的机理是很有必要的.活体研究表明,稀土微肥在一定范围内能增强植物细胞保护酶的活性,但系统研究其作用机理尚未见文献报道[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过氧化物酶-11 镧离子 紫外光谱 稀土 增产机理 相互作用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过氧化物酶-8的聚集程度对其与La^(3+)相互作用的影响
11
作者 陈婷婷 黄晓华 +4 位作者 杜江燕 冯玉英 刘长鹏 邢巍 陆天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70-1273,共4页
UV-Vis吸收光谱的结果表明,由于La3+与微过氧化物酶-8(MP-8)分子血红素上的两个丙酸基的羧基氧发生强的键合作用,使血红素卟啉环的非平面性增加。NaCl能增加MP-8分子的聚集程度,导致La3+与MP-8相互作用引起的血红素卟啉环的非平面性增... UV-Vis吸收光谱的结果表明,由于La3+与微过氧化物酶-8(MP-8)分子血红素上的两个丙酸基的羧基氧发生强的键合作用,使血红素卟啉环的非平面性增加。NaCl能增加MP-8分子的聚集程度,导致La3+与MP-8相互作用引起的血红素卟啉环的非平面性增加的程度大大降低。甲醇虽然能降低MP-8的聚集程度,但对La3+与MP-8分子相互作用引起血红素卟啉环的非平面性增加程度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过氧化物酶-8 LA^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与微过氧化物酶-11相互作用的研究
12
作者 张林群 李美林 +2 位作者 黄晓华 冯玉英 陆天虹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3-65,共3页
用紫外可见(UV-V is)吸收光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Eu3+与微过氧化物酶-11(MP-11)相互作用,发现一个Eu3+离子与一个MP-11分子中血红素基团的两个丙酸基的羧基氧发生强的配位作用,导致MP-11分子中血红素基团的非平面性、电化学可逆性和Fe... 用紫外可见(UV-V is)吸收光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Eu3+与微过氧化物酶-11(MP-11)相互作用,发现一个Eu3+离子与一个MP-11分子中血红素基团的两个丙酸基的羧基氧发生强的配位作用,导致MP-11分子中血红素基团的非平面性、电化学可逆性和Fe(III)的暴露程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过氧化物酶-11 配位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离子与微过氧化物酶-11相互作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小锋 姜慧君 +2 位作者 陈婷婷 黄晓华 陆天虹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3-124,共2页
关键词 镉离子 微过氧化物酶-11 相互作用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电化学 重金属污染 植物污染生态学 损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过氧化物酶-11与Yb^(3+)相互作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美林 陈婷婷 +3 位作者 黄晓华 冯玉英 邢巍 陆天虹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6-68,共3页
 首次用紫外可见(UV vis)吸收光谱技术研究了微过氧化物酶 11(MP-11)与Yb3+的相互作用的机理.发现Yb3+优先与MP-11分子中血红素卟啉环上的 2个丙酸基团的羧基氧发生键合作用,而且, 1个Yb3+与MP-11分子中 1个丙酸基上的羰基氧发生键合作...  首次用紫外可见(UV vis)吸收光谱技术研究了微过氧化物酶 11(MP-11)与Yb3+的相互作用的机理.发现Yb3+优先与MP-11分子中血红素卟啉环上的 2个丙酸基团的羧基氧发生键合作用,而且, 1个Yb3+与MP-11分子中 1个丙酸基上的羰基氧发生键合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使血红素卟啉环的非平面性增加,π-π*跃迁所需要的能量减少,但跃迁几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过氧化物酶-11 YB^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微过氧化物酶-11与Yb^(3+)相互作用机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美林 陈婷婷 +3 位作者 黄晓华 冯玉英 邢巍 陆天虹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用紫外-可见(UV-V is)吸收光谱研究了微过氧化物酶-11(MP-11)与Yb3+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Yb3+优先与MP-11分子的血红素中2个丙酸基团的羧基氧发生键合作用,而且1个Yb3+与1个丙酸基上的羧基氧键合。这种相互作用使血红素卟啉环的非平... 用紫外-可见(UV-V is)吸收光谱研究了微过氧化物酶-11(MP-11)与Yb3+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Yb3+优先与MP-11分子的血红素中2个丙酸基团的羧基氧发生键合作用,而且1个Yb3+与1个丙酸基上的羧基氧键合。这种相互作用使血红素卟啉环的非平面性增加,π-π*跃迁所需能量减少,但跃迁几率降低。由于肽链上的羰基基团被包埋在肽链的疏水基团中,Yb3+基本上不能与MP-11肽链中的羰基氧发生键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过氧化物酶-1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Yb^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离子与微过氧化物酶-11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16
作者 梁氏秋水 姜慧君 +5 位作者 李奚 黄晓华 冯玉英 李邨 陈慧兰 陆天虹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4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镧离子 微过氧化物酶-11 相互作用 稀土 增产机理 电化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铽离子与微过氧化物酶-8作用的紫外光谱
17
作者 张晓春 黄晓华 +1 位作者 陆天虹 李邨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9-111,共3页
关键词 稀土铽离子 微过氧化物酶-8 紫外光谱 农作物 增产效应 作用机理 化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过氧化物酶-11的聚集状态对其与Yb^3+相互作用的影响
18
作者 李美林 邓玲娟 陆天虹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77-782,共6页
研究了微过氧化物酶-11(MP-11)的聚集状态对其与Yb3+相互作用的影响。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研究结果表明,在纯水溶液中,由于Yb3+与MP-11分子中血红素卟啉环上的2个丙酸基团的羧基氧发生强的键合作用,使血红素卟啉环的非平面性增加,... 研究了微过氧化物酶-11(MP-11)的聚集状态对其与Yb3+相互作用的影响。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研究结果表明,在纯水溶液中,由于Yb3+与MP-11分子中血红素卟啉环上的2个丙酸基团的羧基氧发生强的键合作用,使血红素卟啉环的非平面性增加,π-π跃迁所需要的能量减少,但电子跃迁几率降低。因此,MP-11吸收光谱中的Soret带红移10nm,吸光度下降35%。在NaCl溶液中,虽然NaCl能增加MP-11的聚集程度,但大量Na+的存在,大大降低了Yb3+与MP-11的相互作用。加入Yb3+后,MP-11吸收光谱中的Soret带的峰位基本不变,吸光度仅下降5%。甲醇能降低MP-11分子的聚集程度,但由于MP-11分子之间主要由配位作用以无规方式聚集,MP-11聚集程度的降低对MP-11分子中血红素的结构的影响较小。因此,聚集程度的降低对Yb3+与MP-11相互作用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过氧化物酶 YB^3+ 聚集程度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球腔微电极阵列过氧化氢传感器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建鑫 尹凡 +2 位作者 吴向阳 吴静萍 徐玉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18,共5页
将微过氧化物酶-11(MP-11)直接固定于二氧化硅球腔微电极阵列,制备一种新型电化学过氧化氢(H2O2)生物传感器。采用Langmuir-Blodgett技术在氧化铟锡(ITO)电极表面制备聚苯乙烯(PS)微球阵列,并以此阵列为模板采用溶胶-凝胶法在ITO电极上... 将微过氧化物酶-11(MP-11)直接固定于二氧化硅球腔微电极阵列,制备一种新型电化学过氧化氢(H2O2)生物传感器。采用Langmuir-Blodgett技术在氧化铟锡(ITO)电极表面制备聚苯乙烯(PS)微球阵列,并以此阵列为模板采用溶胶-凝胶法在ITO电极上制备二氧化硅(SiO2)球腔阵列,最后将微过氧化物酶-11作为氧化还原模型蛋白直接吸附于球腔内,制得MP-11/SiO2球腔阵列/ITO电极。该电极对H2O2响应快速灵敏,可作为电流型H2O2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其线性范围为7.06×10-6~4.02×10-2mol/L,检出限为3.0×10-7mol/L,米氏常数为0.916mmol/L。将该法用于食品样品中的H2O2的检测,回收率在94%~97%之间,效果良好,可为食品中残存的H2O2检测提供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溶胶-凝胶法 氧化硅球腔 电极阵列 微过氧化物酶-11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色素蛋白与纳米银粒子间的光诱导电子传递
20
作者 郑军伟 周群 丁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19-421,共3页
采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了吸附态微过氧化物酶和细胞色素 c的光诱导还原 .结果表明 ,吸附于粗糙银电极表面的过氧化物酶和细胞色素 c在 4 1 3 nm激光连续照射下被部分还原 .光诱导还原可归因于电极表面纳米银粒子的定域表面等离子体... 采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了吸附态微过氧化物酶和细胞色素 c的光诱导还原 .结果表明 ,吸附于粗糙银电极表面的过氧化物酶和细胞色素 c在 4 1 3 nm激光连续照射下被部分还原 .光诱导还原可归因于电极表面纳米银粒子的定域表面等离子体吸收使得自由电子受激 ,受激电子进而转移进入吸附分子空轨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诱导电子转移 微过氧化物酶 细胞色素C 银粒子 表面增面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