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舌癌颈淋巴结微转移灶的免疫组化检测 被引量:9
1
作者 李伟忠 赵彤 +3 位作者 张进华 殷学民 薛宏宇 王天舒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目的 :探讨免疫组织化学S_P微波法对阴性淋巴结微转移灶的检出率。方法 :采用S_P微波法 ,对 30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既往报告为阴性的 15 2个淋巴结的石蜡标本再作切片 ,并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取阳性淋巴结作为对照。结果 :30例患者 15 ... 目的 :探讨免疫组织化学S_P微波法对阴性淋巴结微转移灶的检出率。方法 :采用S_P微波法 ,对 30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既往报告为阴性的 15 2个淋巴结的石蜡标本再作切片 ,并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取阳性淋巴结作为对照。结果 :30例患者 15 2个阴性淋巴结 ,经CK(AE1/AE3)单克隆抗体标记后 ,在 4例 (13 3% )患者中共 7个淋巴结 (4 6 % )内CK(AE1/AE3)单克隆抗体呈阳性反应。癌细胞呈单个或呈簇状散在于淋巴结内 ,淋巴结结构完好。检出的 4例患者 ,高分化及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各 2例 ,其中 2例术前已发现颈部有肿大淋巴结 ,7个微转移之淋巴结中 ,颌下区 2 ,颈深上 4 ,颈深中 1。正常淋巴结呈阴性反应。结论 :舌癌患者的阴性淋巴结中 ,仍有一定数量的微转移灶发生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 检测 舌鳞状细胞癌 微转移灶 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淋巴结微转移灶检测的分子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乾坤 丁嘉安 高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 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淋巴结的微转移灶 ,研究其分子生物学意义。方法 以行肺癌根治性手术的 39名患者为对象 ,用免疫组化角蛋白 (CK )染色的方法检测术后常规病理学检查阴性的 90枚淋... 目的 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淋巴结的微转移灶 ,研究其分子生物学意义。方法 以行肺癌根治性手术的 39名患者为对象 ,用免疫组化角蛋白 (CK )染色的方法检测术后常规病理学检查阴性的 90枚淋巴结中的微转移灶 ,同时也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相应患者原发肺癌病灶中的 p5 3、p2 1ras和Ki67的表达。结果  2 2个患者 (5 6.4% )的 2 6枚淋巴结 (2 8.89% )检出微转移灶。原发肺癌灶中有 p5 3、p2 1ras和Ki67表达的患者的淋巴结微转移灶检出率显著高于无这些蛋白表达的患者。肿瘤直径大于 3cm的患者和肿瘤直径小于 3cm的患者的淋巴结微转移灶的检出率分别为 5 5 .6%和5 8.3% ,两者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 =1.0 0 0 )。结论 原发肺癌病灶中p5 3、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淋巴结 分子生物学 角蛋白 微转移灶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CR技术检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微转移灶
3
作者 鞠佃文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32-32,共1页
本文报道应用逆转录PCR检测角蛋白K19基因表达,以检查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微转移灶的方法。作者们从18个癌症病人体内获取了57个淋巴结标本,每个淋巴结一分为二,一半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另一半用液氮速冻,-70℃保存于PCR检测。... 本文报道应用逆转录PCR检测角蛋白K19基因表达,以检查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微转移灶的方法。作者们从18个癌症病人体内获取了57个淋巴结标本,每个淋巴结一分为二,一半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另一半用液氮速冻,-70℃保存于PCR检测。常规组织学检查和采用抗K19抗体的免疫组化检查结果都发现57个淋巴结标本中有18个肿瘤微转移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技术 检测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微转移灶 角蛋白K19 基因表达 肿瘤微转移灶
全文增补中
细胞角蛋白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骨髓和淋巴结微转移中的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朱莲妹 万欢英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12期1067-1069,共3页
癌细胞的微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重要的问题 ,骨髓和淋巴结是主要转移部位 ,细胞角蛋白作为检测骨髓和淋巴结的肺癌早期微转移灶的重要参数 ,在评估肺癌病人的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骨髓 细胞角蛋白 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结转移 微转移灶 病人 早期 重要意义 参数 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