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超声探头检查在结直肠癌分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力 蔡敏 +1 位作者 程峰涛 王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23-1325,共3页
目的研究微超声探头(UMP)检查在结直肠癌T、N分期的准确率及结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手术治疗的53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接受12 MHz UMP检查,以手术探查和术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评价UMP检查诊断结直肠癌浸润深度(T分... 目的研究微超声探头(UMP)检查在结直肠癌T、N分期的准确率及结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手术治疗的53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接受12 MHz UMP检查,以手术探查和术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评价UMP检查诊断结直肠癌浸润深度(T分期)和局部淋巴结转移(N分期)的准确率。结果UMP检查诊断结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率为86%,诊断早期结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率为100%。UMP检查诊断结直肠癌N分期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1%、77%、84%。结论UMP检查是诊断结直肠癌T分期的有效方法,诊断早期结直肠癌T分期及肿瘤狭窄患者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尤为突出,尤其适用于肿瘤狭窄患者的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超声探头 结直肠癌 术前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51所三级医院内镜超声微探头清洗消毒现状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郭新月 王依晗 +1 位作者 秦一鸣 贺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57-1162,共6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三级医院内镜超声微探头清洗消毒现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北京市51所三级医院,对内镜中心护士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内镜超声微探头预处理、清洗、消毒、灭菌、生物学检测、消毒追溯、储存维修等情况。结果51... 目的了解北京市三级医院内镜超声微探头清洗消毒现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北京市51所三级医院,对内镜中心护士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内镜超声微探头预处理、清洗、消毒、灭菌、生物学检测、消毒追溯、储存维修等情况。结果51所三级医院中甲等医院33所,乙等医院18所。76.47%(39所)的医院对使用后的超声微探头进行床旁预清洗,内镜超声微探头床旁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酶液湿巾擦拭(38.47%,15/39)和乙醇湿巾擦拭(30.77%,12/39);96.08%(49所)的医院对超声微探头进行手工清洗,手工清洗方法以“酶洗-擦洗-擦干”为主(58.82%,30所)。96.08%(49所)的医院对使用后的微探头进行消毒,以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为主要方法(65.31%,32所);43.14%(22所)的医院对微探头进行灭菌,灭菌方法主要为0.2%~0.35%过氧乙酸浸泡10~15 min(77.27%,17/22);41.18%(21所)的医院定期对微探头进行生物学监测;37.25%(19所)的医院对微探头的清洗消毒流程进行追溯;88.24%(45所)的医院定期对微探头进行检查、保养、维修。结论北京市51所三级医院对内镜超声微探头的预处理、清洗、消毒、灭菌及生物学监测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建议尽快制定相关专家共识或指南,从而规范内镜超声微探头的清洗消毒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超声探头 清洗 消毒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探头超声评估食管周围侧支血管在套扎治疗后食管曲张静脉复发中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波 商中华 +1 位作者 李瑞珍 刘浔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5期659-661,共3页
目的 利用微探头超声 (UMP)研究食管周围侧支血管在套扎治疗后食管曲张静脉复发中的作用 ,以及对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所需套扎点数及次数的影响。方法 对 2 0例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在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前进行常规胃镜检查 ,... 目的 利用微探头超声 (UMP)研究食管周围侧支血管在套扎治疗后食管曲张静脉复发中的作用 ,以及对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所需套扎点数及次数的影响。方法 对 2 0例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在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前进行常规胃镜检查 ,记录食管曲张静脉分级 ;然后用UM 3R超声成像系统中的 2 0MHz微探头进行食管下段超声检查 ,记录食管周围静脉和旁静脉的曲张程度。行根治性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后 6个月进行内镜检查 ,观察食管曲张静脉是否复发并判断曲张程度。结果  2 0例追踪观察 ,5例食管曲张静脉复发 ,1例在观察期间再出血 ;重度旁静脉和重度周围静脉共存时 ,食管曲张静脉复发率达 75 % ,较其他组合类型的复发率高。周围静脉为轻度时需套扎 2次左右 ,18~ 2 0个套扎点即可根治 ,而周围静脉和旁静脉均为重度时则需套扎 3次左右 ,2 9~ 3 1个套扎点。结论 食管周围侧支静脉对食管静脉曲张复发起作用 ,当UMP检测到重度旁静脉和重度周围静脉共存 ,则预示高复发率。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根治术所需套扎次数及套扎点数受旁静脉和周围静脉曲张程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超声检查 微超声探头 高血压 门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胃镜微探头诊断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102例体会 被引量:6
4
作者 郭长青 李建生 +1 位作者 陈永忠 史成章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83-584,共2页
关键词 超声胃镜探头 上消化道 隆起性病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超声微探头在阻塞性黄疸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丁文彬 钱俊波 +1 位作者 袁瑞凡 李玉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7期436-438,共3页
关键词 超声探头 经皮胆管内超声检查 阻塞性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探头对上消化道肿瘤病程进展的术前评估 被引量:1
6
作者 钱俊波 陆华生 +3 位作者 李玉明 王亚民 陈天敏 葛振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4-94,共1页
关键词 超声探头 上消化道 肿瘤 术前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探头超声在胃底隆起性病变诊断和治疗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赵程进 朱云松 钱俊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55-757,共3页
目的:探讨微探头超声(miniature ultrasonic probes,MUP)检查对胃底隆起性病变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2例内镜诊断为胃底隆起性病变者进行MUP检查。结果:52例胃底隆起性病变中间质瘤(平滑肌瘤)23例,静脉瘤5例,囊肿、脂肪瘤、炎性息肉... 目的:探讨微探头超声(miniature ultrasonic probes,MUP)检查对胃底隆起性病变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2例内镜诊断为胃底隆起性病变者进行MUP检查。结果:52例胃底隆起性病变中间质瘤(平滑肌瘤)23例,静脉瘤5例,囊肿、脂肪瘤、炎性息肉各4例,12例为胃腔外压迫所致。4例直径>2 cm间质瘤,采取手术治疗,囊肿、脂肪瘤、息肉和11例起源于2、3层的良性间质瘤行内镜下微创治疗。结论:MUP有助于胃底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微探头超声指导下采用内镜治疗黏膜下肿物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底隆起性病变 诊断和治疗 探头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rrmannⅣ型胃癌微探头超声图像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志强 王向东 +3 位作者 王永华 刘迎娣 刘庆森 杨云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3期197-199,共3页
目的探讨BorrmannⅣ型胃癌的微探头超声(MPEUS)图像特征。方法对胃镜检查疑似BorrmannⅣ型胃癌的28例患者同时进行MPEUS检查及MPEUS指导下的挖掘样活检。结果病理证实胃癌19例,淋巴瘤5例,炎性胃壁增厚4例。MPEUS检查:19例胃癌病变处胃... 目的探讨BorrmannⅣ型胃癌的微探头超声(MPEUS)图像特征。方法对胃镜检查疑似BorrmannⅣ型胃癌的28例患者同时进行MPEUS检查及MPEUS指导下的挖掘样活检。结果病理证实胃癌19例,淋巴瘤5例,炎性胃壁增厚4例。MPEUS检查:19例胃癌病变处胃壁全层增厚,其中11例印戒细胞癌病变处黏膜表层回声增强,后方声衰减明显,动态观察:胃壁僵硬,运动消失;5例胃淋巴瘤病变处胃壁黏膜和黏膜下层分界不清,明显增厚,回声偏低、均匀,肌层结构、回声正常,浆膜层显示清晰、完整;4例炎性胃壁增厚病变处黏膜及黏膜下层分界不清,明显增厚,回声增强、不均匀,内可见散在的小片状低回声区,肌层结构、回声正常,浆膜层显示清晰、完整,动态观察:胃壁运动基本正常。结论BorrmannⅣ型胃癌的MPEUS图像特征为胃壁全层增厚,黏膜及黏膜下层结构不清,回声低、不均匀;肌层明显增厚;动态观察胃壁僵硬、蠕动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RRMANN 超声图像特征 Ⅳ型 动态观察 黏膜下层 US检查 胃壁增厚 回声增强 胃壁僵硬 探头超声 胃镜检查 同时进行 病理证实 胃癌病变 印戒细胞 胃淋巴瘤 MPE 浆膜层 声衰减 结构 肌层 低回声 炎性 全层 运动 分界 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探头在胆胰管内探测的应用——附45例报告
9
作者 钱俊波 丁文彬 +5 位作者 王亚民 陈天敏 朱云松 葛振明 李玉明 陆华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6-547,共2页
关键词 超声探头 胆管 脑管 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探头在上消化道黏膜隆起39例诊断中的应用
10
作者 钱俊波 陆华生 +3 位作者 李玉明 王亚民 陈天敏 葛振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2-172,共1页
自2002年3~5月,我们对39例上消化道隆起病灶采用超声微探头(MPS)进行探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超声探头 上消化道黏膜隆起 诊断 M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探头超声对食管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11
作者 应涛 胡兵 +2 位作者 冯亮 许惠敏 金彗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30-1333,共4页
目的探讨微探头超声对食管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在内镜引导下应用10MHz微型超声探头对82例食管隆起性病变行微探头超声检查。结果82例食管隆起性病变中微探头超声检出息肉6例,食管炎4例,平滑肌瘤19例,平滑肌肉瘤2例,静脉瘤15例,... 目的探讨微探头超声对食管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在内镜引导下应用10MHz微型超声探头对82例食管隆起性病变行微探头超声检查。结果82例食管隆起性病变中微探头超声检出息肉6例,食管炎4例,平滑肌瘤19例,平滑肌肉瘤2例,静脉瘤15例,脂肪瘤3例,囊肿6例,食管癌10例,外压性病变17例(其中15例主动脉压迹,1例肺肿瘤压迹,1例脊椎压迹),27例经病理证实。结论微探头超声能够显示食管层次结构,对食管隆起性病变能够进行组织层次定位,较好地提示病变的性质,对食管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价值。而且能够通过狭窄的食管,扩大了临床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头超声 食管 隆起性病变 腔内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探头超声在食管粘膜下隆起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12
作者 冯亮 胡兵 +2 位作者 应涛 许惠敏 金慧民 《声学技术》 CSCD 2004年第F11期49-53,共5页
目的: 评价微探头超声(MiniprobeUltrasonography, MPS)对食管粘膜下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MPS检查食管粘膜下隆起性病变53例。结果: 本组患者中发现平滑肌瘤14例,平滑肌肉瘤2例,静脉瘤13例,脂肪瘤2例,囊肿5例,外压性病变17例... 目的: 评价微探头超声(MiniprobeUltrasonography, MPS)对食管粘膜下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MPS检查食管粘膜下隆起性病变53例。结果: 本组患者中发现平滑肌瘤14例,平滑肌肉瘤2例,静脉瘤13例,脂肪瘤2例,囊肿5例,外压性病变17例(其中15例主动脉压迹, 1例肺肿瘤压迹, 1例脊椎压迹),部分病人经手术病理证实。结论: MPS对食管粘膜下隆起性病变具有准确的定位作用,并能较好地提示病变的物理性质,对食管粘膜下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头超声 食管 粘膜下隆起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探头超声检查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13
作者 李力 程峰涛 +1 位作者 蔡敏 王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43-1344,共2页
目的探讨微探头超声(UMP)检查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发现的42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进行UMP检查。结果发现食管间质瘤6例,食道息肉1例,食管癌3例,食管孤立性静脉瘤3例,胃底静脉曲张2例,胃... 目的探讨微探头超声(UMP)检查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发现的42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进行UMP检查。结果发现食管间质瘤6例,食道息肉1例,食管癌3例,食管孤立性静脉瘤3例,胃底静脉曲张2例,胃息肉5例,胃癌3例,胃淋巴瘤2例,胃间质瘤3例,胃外压性病变5例,十二指肠球部息肉1例,十二指肠球部Brunner腺增生1例,十二指肠球部间质瘤1例,未见明显异常6例。结论UMP检查能清晰显示消化道管壁各层,准确判断肿瘤浸润层次,对于黏膜下肿瘤有较高诊断价值,但由于探头探查深度有限,对较大肿瘤的后方情况探查受限,对部分肌源性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有一定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头超声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探头诊断老年人梗阻性黄疸20例临床分析
14
作者 杨敏 钱俊波 丁文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483-484,共2页
关键词 超声探头诊断 老年人 梗阻性黄疸 临床分析 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经十二指肠镜 阻塞性黄疸 肝胆管造影 超声检测 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标记在胃黏膜下小病变超声内镜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洋 丁静 +4 位作者 张道权 杨树平 于莲珍 黄霞玥 朱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05-1506,共2页
目的:探讨对胃黏膜下病变进行超声内镜检查前对病变部位标记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4年9月接受超声内镜检查的胃黏膜下小病变(估测病变直径<1.0 c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注水前是否进行活检钳夹持标记进行分组,对比两组... 目的:探讨对胃黏膜下病变进行超声内镜检查前对病变部位标记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4年9月接受超声内镜检查的胃黏膜下小病变(估测病变直径<1.0 c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注水前是否进行活检钳夹持标记进行分组,对比两组间超声内镜检查的病变检出率和操作时间。结果:首次超声内镜检查对病灶的发现率:术前标记组97.0%(5/169),未标记组91.5%(14/165),两者存在差异(χ2=4.75,P=0.029);超声检查操作时间:术前标记组(5.3±2.9)min,未标记组(7.6±3.7)min,组间差异显著(t=-6.07,P<0.001),术前标记组在病灶发现率和操作时间上均优于未标记组。结论:对于胃黏膜下小病变,超声内镜检查前进行定位标记有助于提高病灶发现率和减少操作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胃镜 胃肿瘤 黏膜下肿瘤 超声探头 黏膜下剥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黏膜病变内镜介入诊治策略初步探讨
16
作者 朱宏 施瑞华 +6 位作者 黄霞玥 李学良 于莲珍 杨树平 凌亭生 丁霞芬 丁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5-509,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联合卢戈氏液染色、超声微探头、氩离子凝固术(APC)、黏膜切除和黏膜剥除对食管黏膜病变的诊治价值。方法:①对常规胃镜发现的232例食管黏膜病变者采用内镜下卢戈氏液染色、超声微探头确定病变范围和深度;②多点活检获... 目的:探讨内镜下联合卢戈氏液染色、超声微探头、氩离子凝固术(APC)、黏膜切除和黏膜剥除对食管黏膜病变的诊治价值。方法:①对常规胃镜发现的232例食管黏膜病变者采用内镜下卢戈氏液染色、超声微探头确定病变范围和深度;②多点活检获得病理诊断;③根据病理结果结合及染色内镜和超声内镜检查选择APC、高频电套切、黏膜切除或黏膜剥除予以治疗;④术后病理学复检并定期对治疗病例进行随访。结果:232例患者中有鳞状上皮乳头状增生35例、黏膜慢性炎34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54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58例、黏膜内癌31例、息肉20例。所有治疗病例均能顺利完成内镜下治疗,短期随访无复发(3~42个月)。结论:内镜下联合卢戈氏液染色、超声微探头、APC、黏膜切除和黏膜剥除的诊治策略对于食管黏膜病变的诊疗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染色内镜 超声探头 黏膜切除 黏膜剥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理生理学
17
《中国医学文摘(基础医学)》 CSCD 1990年第4期234-239,共6页
在狗心脏上装微超声探头和压力感受器,手术后2w进行实验,6条狗在清醒下阻断左冠状动脉旋支3min,3条狗在麻醉下给予低氧吸入,比较心肌缺血和低氧时的心脏动力学反应。结果表明,缺血和低氧都能引起心率增速,缺血时心室舒缩强度有减弱趋势... 在狗心脏上装微超声探头和压力感受器,手术后2w进行实验,6条狗在清醒下阻断左冠状动脉旋支3min,3条狗在麻醉下给予低氧吸入,比较心肌缺血和低氧时的心脏动力学反应。结果表明,缺血和低氧都能引起心率增速,缺血时心室舒缩强度有减弱趋势,缺血区心肌活动异常,但心室的舒缩匹配变化不大,低氧时心室舒缩强度明显增进,心肌活动加强,在舒缩匹配上以收缩占优势;只有在严重低氧致心率回降接近对照水平时,心室舒缩强度才减弱,说明急性低氧和缺血时心脏动力学的变化存在很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感受器 微超声探头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