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视频支持下的“学—教”学习模式:活动理论视角 被引量:18
1
作者 孔利华 温小勇 焦中明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7-93,共7页
2011版新课程标准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促进其参与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活动理论坚持活动与意识统一的原则,注重共同体和中介工具对活动主体的内化和外化的作用。论文基于活动理论,构建了以微视频... 2011版新课程标准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促进其参与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活动理论坚持活动与意识统一的原则,注重共同体和中介工具对活动主体的内化和外化的作用。论文基于活动理论,构建了以微视频为活动工具的"学—教"学习模式。学生"学"后,通过利用微视频记录和评价在小组中的"教",来完成活动、内化、输出的学习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理论 微视频“学-教”活动 习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视频支持下的“学—教”学习模式实验研究——以“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为例 被引量:20
2
作者 孔利华 温小勇 焦中明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3-88,共6页
近年来,微视频的教育应用受到广泛关注,但还没有一种微视频的教育应用既能使教师只须专注提升教学水平而无须开发微视频,又能使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且适合日常课程的学习。针对这个问题,本研究以"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为例,... 近年来,微视频的教育应用受到广泛关注,但还没有一种微视频的教育应用既能使教师只须专注提升教学水平而无须开发微视频,又能使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且适合日常课程的学习。针对这个问题,本研究以"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为例,对微视频支持下的"学—教"学习模式进行了验证性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微视频的"学—教"学习模式在促进学生内化知识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视频“学-教”活动 习模式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地区活动断层的显微构造和显微沉积学探测 被引量:3
3
作者 史兰斌 林传勇 +3 位作者 冯希杰 陈孝德 戴王强 师亚芹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1-323,共13页
以发育在黄土地层的陕西省西安市临潼—长安断裂为对象,采用显微构造和显微沉积学分析的方法,从微观的角度探讨黄土地层中的活动断层。观测了该断裂上的7个露头剖面和一条探槽剖面,采集样品42件。在室内对所采集的样品进行了显微构造、... 以发育在黄土地层的陕西省西安市临潼—长安断裂为对象,采用显微构造和显微沉积学分析的方法,从微观的角度探讨黄土地层中的活动断层。观测了该断裂上的7个露头剖面和一条探槽剖面,采集样品42件。在室内对所采集的样品进行了显微构造、超微构造和能谱测定(扫描电镜)以及显微沉积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野外宏观观测难以辨认的断层迹象,在断层带样品的切片(大薄片)上肉眼即可清楚辨别。显微构造观测发现,断层在微观上可以表现为错动面、较宽的断层带、断层破碎带、变形条带、泥质条带和愈合的张裂隙等。扫描电镜观测和能谱测定显示,断层破碎带或泥质条带与其外围地层具有不同的超微结构,而且成分有所变化,表明断层活动过程中有流体的参与,并导致某些元素的带出和带入。粒度分析结果发现,断层样品相对于外围样品,粒度>0.03mm的颗粒减少,<0.03mm的颗粒和粘土质增加,表明黄土地层的断层活动仍有碎裂作用发生。分形分析结果表明,黄土地层的碎屑颗粒分形特征呈弧形分布,但断层样品更趋于线性分布。此外,在其中一个剖面的样品中,发现了震击物(seismite)的一些微观标志,如球状体构造、负荷构造和流体通道构造等。所有研究结果表明,显微构造和显微沉积学分析是黄土地层中活动断层研究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地区 活动断层 构造 沉积 临潼-长安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顺义-前门-良乡断裂探槽的微观分析及其启示 被引量:12
4
作者 林传勇 陈孝德 +1 位作者 罗华春 史兰斌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1-578,共18页
松散沉积物中的断层常常未留下明显的宏观形迹,单靠肉眼观测往往难以确定断层是否存在,即使判断出有断层亦常难以确定其活动性质和活动方式。大量资料表明,微观分析是探讨松散沉积物中断层和古地震事件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文中通过对采... 松散沉积物中的断层常常未留下明显的宏观形迹,单靠肉眼观测往往难以确定断层是否存在,即使判断出有断层亦常难以确定其活动性质和活动方式。大量资料表明,微观分析是探讨松散沉积物中断层和古地震事件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文中通过对采自顺义-前门-良乡断裂的顺义油库探槽样品的微观分析,探寻松散沉积物中宏观形迹不明断层的显微沉积学和显微构造标志,并据此判断是否伴随古地震事件。研究结果表明,松散沉积物中的断层在微观上表现为明显的滑移错动面、微破碎带、变形条带、泥质充填条带、黏土矿物集中和定向的带、铁质物集中的带以及碎屑颗粒集中和定向的带等。显微沉积学研究则表明,断层及其附近的地层中显微纹层常发生扰动现象,断层内样品碎屑颗粒粒度分布的粗尾段降低而细尾端增高,棱角状颗粒含量明显增加;扫描电镜分析表明这些碎屑颗粒有新的破裂产生,而分形研究获得了断层内样品较高的分维值(D约为2.5)。上述特征可以作为松散沉积物中宏观形迹不明断层的微观判断标志。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了与震击物的一些宏观标志,如球状体或枕状体、负荷构造、流体流、固体物质流以及有机物的悬浮等非常相似的微观特征。显然,它们可以作为判断古地震事件的微观标志。上述结果表明,微观分析是探讨松散沉积物中形迹不明断层和古地震事件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散沉积物 活动断层 构造分析 沉积分析 顺义-前门-良乡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语言文化·发展思维品质:义务教育英语新教材的变化与使用 被引量:7
5
作者 王蔷 钱小芳 陈易孜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28,共4页
2024年版义务教育英语新教材建设实行“监管-创作-实践”密切结合的三角机制,以保障教材质量。新教材在编写理念、内容安排、活动设计、评价设计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建议中小学教师一方面要通过细致深入地研究挖掘教材价值,积极适... 2024年版义务教育英语新教材建设实行“监管-创作-实践”密切结合的三角机制,以保障教材质量。新教材在编写理念、内容安排、活动设计、评价设计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建议中小学教师一方面要通过细致深入地研究挖掘教材价值,积极适应新教材的要求并尝试进行教学创新;另一方面要充分用好各类资源,创造性地研究和使用新教材,同时注重发挥教研的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标准 材使用 英语活动 --评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生活·滋养生命:德育活动课程的校本化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2
6
作者 曲晓媛 魏昌英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58,共3页
针对当前中小学德育活动课程建设存在的目标笼统、内容零散、形式僵化、评价单一等问题,山东省烟台第五中学积极探索德育活动课程的校本化构建与实施。首先是基于学校教育哲学凝练德育活动课程的核心理念,并基于此设定序列目标,建立“... 针对当前中小学德育活动课程建设存在的目标笼统、内容零散、形式僵化、评价单一等问题,山东省烟台第五中学积极探索德育活动课程的校本化构建与实施。首先是基于学校教育哲学凝练德育活动课程的核心理念,并基于此设定序列目标,建立“三域五维”进阶式道德素养目标体系;其次是采用模块化思路设计课程内容体系,并通过体验式学习、项目化学习、主题性学习等形式推进课程实施;再次是改进评价方式,通过多元评价落实教-学-评一致性;最后是创新学校管理机制,保障德育活动课程真实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活动课程 道德素养目标 --评一致性 分布式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