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Fe-Al/Al_2O_3梯度涂层制备过程中的热机械行为
被引量:
9
1
作者
刘英才
尹衍升
+1 位作者
王昕
张景德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5-10,共6页
在分析涂层中热应力产生机理的基础上,根据等离子喷涂制备过程中的实际受热条件和力学原理,建立了估算制备引起的涂层热应力的计算模型,并依此估算了Fe3Al-Al2O3涂层中的制备应力。通过对涂层微观结构的SEM观察,研究了Fe3Al-Al2O3涂层...
在分析涂层中热应力产生机理的基础上,根据等离子喷涂制备过程中的实际受热条件和力学原理,建立了估算制备引起的涂层热应力的计算模型,并依此估算了Fe3Al-Al2O3涂层中的制备应力。通过对涂层微观结构的SEM观察,研究了Fe3Al-Al2O3涂层制备过程中的热机械行为特征及其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梯度涂层中,随着组成成分的变化,热机械性能参量与制备应力均相应变化。最大热应力产生于梯度涂层的底层,从基体到表面沿厚度方向热应力逐渐减小。梯度涂层中的最大应力与平均应力值都小于单一Al2O3涂层中的热应力值。涂层与基体的热失配是涂层中热应力产生的根本原因。涂层成分的梯度化,可有效地缓和制备过程中的热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Al/Al2O3
制备
过程
梯度涂层
热机械行为
AL2O3涂层
应力产生
等离子喷涂
sEM观察
热机械性能
热应力
产生机理
力学
原理
计算模型
微观
结构
涂层性能
行为特征
组成成分
厚度方向
最大应力
应力值
热失配
估算
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H_4分子基态(~1A_1)的反应静力学构造
2
作者
白玉林
谌晓洪
《四川工业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94-96,共3页
根据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基本原理,构造了由H(2Sg)和C(2Pg)生成CH4( X1A1)的多个可能通道,并指出根据中间物质的分子态即可判断反应通道的存在与否。
关键词
H(^2Sg)
C(^3Pg)
CH4(X^1A1)
分子电子状态构造的群论
原理
微观
过程
可逆
原理
微观过程的传递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Fe-Al/Al_2O_3梯度涂层制备过程中的热机械行为
被引量:
9
1
作者
刘英才
尹衍升
王昕
张景德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大学工程陶瓷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5-10,共6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4AA63968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242008)
文摘
在分析涂层中热应力产生机理的基础上,根据等离子喷涂制备过程中的实际受热条件和力学原理,建立了估算制备引起的涂层热应力的计算模型,并依此估算了Fe3Al-Al2O3涂层中的制备应力。通过对涂层微观结构的SEM观察,研究了Fe3Al-Al2O3涂层制备过程中的热机械行为特征及其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梯度涂层中,随着组成成分的变化,热机械性能参量与制备应力均相应变化。最大热应力产生于梯度涂层的底层,从基体到表面沿厚度方向热应力逐渐减小。梯度涂层中的最大应力与平均应力值都小于单一Al2O3涂层中的热应力值。涂层与基体的热失配是涂层中热应力产生的根本原因。涂层成分的梯度化,可有效地缓和制备过程中的热应力。
关键词
Fe-Al/Al2O3
制备
过程
梯度涂层
热机械行为
AL2O3涂层
应力产生
等离子喷涂
sEM观察
热机械性能
热应力
产生机理
力学
原理
计算模型
微观
结构
涂层性能
行为特征
组成成分
厚度方向
最大应力
应力值
热失配
估算
基体
Keywords
Alumina
Aluminum alloys
Composite materials
Iron alloys
Mathematical models
Mechanical properties
Microstructur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hermal stress
分类号
TG174.442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H_4分子基态(~1A_1)的反应静力学构造
2
作者
白玉林
谌晓洪
机构
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
出处
《四川工业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94-96,共3页
文摘
根据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基本原理,构造了由H(2Sg)和C(2Pg)生成CH4( X1A1)的多个可能通道,并指出根据中间物质的分子态即可判断反应通道的存在与否。
关键词
H(^2Sg)
C(^3Pg)
CH4(X^1A1)
分子电子状态构造的群论
原理
微观
过程
可逆
原理
微观过程的传递性原理
Keywords
H(~2S_g),C(~3P_g),CH_4(~1A_1) group theoretical dervation of molecular electronic states
principle of microscopic reversibility
principle of microscopic transityvity.
分类号
O561.4 [理学—原子与分子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Fe-Al/Al_2O_3梯度涂层制备过程中的热机械行为
刘英才
尹衍升
王昕
张景德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5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CH_4分子基态(~1A_1)的反应静力学构造
白玉林
谌晓洪
《四川工业学院学报》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