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球面元件表面AlF_3薄膜的光学特性和微观结构表征 被引量:5
1
作者 时光 梅林 张立超 《中国光学》 EI CAS 2013年第6期906-911,共6页
在模拟球面元件曲率半径的仿面形夹具上镀制了AlF3单层薄膜,并对不同口径位置上的薄膜进行了比较,以表征球面元件表面镀制薄膜的光学特性和微观结构。首先,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量了不同口径位置上薄膜样品的透射和反射光谱,反演... 在模拟球面元件曲率半径的仿面形夹具上镀制了AlF3单层薄膜,并对不同口径位置上的薄膜进行了比较,以表征球面元件表面镀制薄膜的光学特性和微观结构。首先,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量了不同口径位置上薄膜样品的透射和反射光谱,反演得出AlF3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然后,使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样品的表面形貌和表面粗糙度。最后,使用X射线衍射仪对薄膜的内部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球面不同位置镀制的AlF3单层薄膜样品的光学损耗随着所在位置口径的增大而增大。口径为280 mm处的消光系数是中心位置处消光系数的1.8倍,表面粗糙度是中心位置的17.7倍。因此,球面元件需要考虑由蒸汽入射角不同带来的光学损耗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蒸发 AlF3薄膜 球面元件 微观结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胶-甘薯淀粉混凝体系的3D打印特性
2
作者 陈梦珂 李柯新 +1 位作者 温纪平 黄齐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91-298,共8页
3D打印作为一种新兴的加工方法,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具有巨大潜力。淀粉糊的假塑性流体行为使其易于从3D打印喷嘴中挤出并快速沉积成型。该文以甘薯淀粉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果胶(0%、1%、3%、5%、7%),研究了果胶-甘薯淀粉混凝... 3D打印作为一种新兴的加工方法,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具有巨大潜力。淀粉糊的假塑性流体行为使其易于从3D打印喷嘴中挤出并快速沉积成型。该文以甘薯淀粉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果胶(0%、1%、3%、5%、7%),研究了果胶-甘薯淀粉混凝体系的微观结构、糊化特性、流变学特性和3D打印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表现出以弹性为主的凝胶性质和类固体特征,该特征有利于3D打印后样品的形状保持。果胶含量对甘薯淀粉凝胶的糊化特性、流变特性、质构和微观结构具有显著影响(P<0.05)。与甘薯淀粉凝胶相比,果胶-甘薯淀粉混合凝胶的黏度值、回生值、崩解值降低,糊化温度有所升高;其中,果胶含量为3%的混合凝胶打印效果最好,硬度、弹性、持水性和胶黏性分别为(82.35±3.08)g、0.98±0.01、(0.79±0.04)g/g和58.38±0.02,而且网络结构有序,热稳定性好。而原甘薯淀粉凝胶和果胶含量为7%的混合凝胶打印效果差。综上,添加一定量的果胶可以改善混凝体系的凝胶特性,同时提高了甘薯淀粉凝胶的3D打印效果,使甘薯淀粉在3D打印领域中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淀粉 果胶 3D打印 质构特性 流变学特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_(0.6)Sr_(0.4)Co_(0.2)Fe_(0.8)O_(3-δ)的微观结构与阻抗特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苏丹 朱满康 +2 位作者 侯育冬 汪浩 严辉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19-724,共6页
复合钙钛矿氧化物La_(1-x)Sr_xCO_(1-y)Fe_yO_(3-δ)是一种适于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阴极材料.采用柠檬酸螯合法合成了La_(0.6)Sr_(0.4)Co_(0.2)Fe_(0.8)O_(3-δ)粉体,并通过XRD和SEM,研究了前驱体溶液pH值和煅烧温度对其粉体晶相... 复合钙钛矿氧化物La_(1-x)Sr_xCO_(1-y)Fe_yO_(3-δ)是一种适于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阴极材料.采用柠檬酸螯合法合成了La_(0.6)Sr_(0.4)Co_(0.2)Fe_(0.8)O_(3-δ)粉体,并通过XRD和SEM,研究了前驱体溶液pH值和煅烧温度对其粉体晶相结构的影响;同时,通过烧结体的SEM和交流阻抗分析,详细讨论了前驱体溶液pH值和烧结温度对烧结体显微结构和阻抗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体溶液pH=4、煅烧温度为900℃的粉体,1400℃下烧结2h获得的烧结体,具有最低的阻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0.6Sr0.4Co0.2Fe0.8O3 柠檬酸法 微观结构 阻抗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扎罗汀凝胶处方及微观结构特性评价的比较研究
4
作者 沈丹丹 吴群 +3 位作者 姜学美 沈川 许娟 侯立新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55-1161,共7页
目的为他扎罗汀凝胶一致性评价处方工艺设计及关键质量属性评价提供指导。方法逆向解析原研产品ZORAC^(■)和国产仿制药产品乐为^(■)处方,比较处方(Q_(1))和关键辅料的处方用量(Q_(2))差异;并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流变仪考察粒度、流变特... 目的为他扎罗汀凝胶一致性评价处方工艺设计及关键质量属性评价提供指导。方法逆向解析原研产品ZORAC^(■)和国产仿制药产品乐为^(■)处方,比较处方(Q_(1))和关键辅料的处方用量(Q_(2))差异;并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流变仪考察粒度、流变特性等微观结构特性(Q3)差异。结果国产仿制药产品乐为^(■)与原研产品ZORAC^(■)均为“非牛顿流体”,均属于弱性凝胶,但在稳定剂种类及用量、活性成分晶体形态、流变特性、pH值等5个关键质量属性方面差异显著,说明两者产品Q_(1)、Q_(2)及Q3均不一致,推测Q_(1)、Q_(2)和工艺设计不同引起Q3差异。结论本研究可用于指导国内生产企业优化处方工艺设计,为皮肤外用半固体制剂一致性评价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扎罗汀凝胶 处方(q_(1)) 处方用量(q_(2)) 微观结构特性(q_(3)) 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束辅助沉积Al_2O_3薄膜的微观状态及其物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庆瑜 赵文军 +3 位作者 王平生 王亮 徐久军 朱剑豪 《真空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3-128,共6页
本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X光电子能谱等微观分析手段 ,系统研究了氧离子束辅助离子束沉积方法制备的Al2 O3 薄膜的化学成分、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及其随退火温度的变化 ,并对Al2 O3 薄膜折射率、显微硬度和膜基结合强度... 本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X光电子能谱等微观分析手段 ,系统研究了氧离子束辅助离子束沉积方法制备的Al2 O3 薄膜的化学成分、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及其随退火温度的变化 ,并对Al2 O3 薄膜折射率、显微硬度和膜基结合强度等物理特性及其随沉积温度的变化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发现 :用离子束辅助沉积制备的薄膜基本满足Al2 O3 的标准成分配比 ;在沉积温度低于 5 0 0℃制备的Al2 O3 薄膜以非晶Al2 O3 相a Al2 O3 为主 ;Al2 O3 薄膜的表面粗糙度、折射率、显微硬度随沉积温度的增加而增加 ;当沉积温度高于 2 0 0℃时 ,薄膜与基体间的膜基结合强度将随沉积温度的增加而下降。分析表明 :薄膜表面形貌与晶体内部的结构相变有关 ,薄膜的退火相变途径为a Al2 O380 0℃ γ Al2 O310 0 0℃ γ Al2 O3 +α Al2 O312 0 0℃ α Al2 O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辅助沉积 A12O3薄膜 微观结构 表面形貌 物理特性 氧化铝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处方及微观结构特性评价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沈丹丹 吴群 +1 位作者 沈川 姜学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91-696,共6页
目的为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一致性评价参比制剂(reference listed drug,RLD)的选择及质量等同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逆向工程解析不同产地上市的原研产品、地产化产品派瑞松®和国产仿制药产品邦力®处方,比较处方(Q_(1))和... 目的为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一致性评价参比制剂(reference listed drug,RLD)的选择及质量等同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逆向工程解析不同产地上市的原研产品、地产化产品派瑞松®和国产仿制药产品邦力®处方,比较处方(Q_(1))和关键功能性辅料的处方用量(Q_(2))的差异;并采用光学显微镜和冷镜露点法考察微观结构特性(Q_(3))差异。结果地产化产品派瑞松®与法国上市产品Pevisone®Q_(1)相同但Q_(2)不同;国产仿制药产品邦力®与地产化产品派瑞松®Q_(1)、Q_(2)及Q_(3)均不一致,两者产品Q_(3)的差异可能是由于Q_(1)和Q_(2)不同引起的。结论地产化产品派瑞松®不适宜作为本品一致性评价的RLD,建议国内生产企业选择Pevisone®为RLD,实现与参比制剂的Q_(1)、Q_(2)及Q_(3)一致,从而豁免生物等效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处方(q1) 处方用量(q2) 微观结构特性(q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MO/TO薄膜p-n结微观结构对整流特性影响的研究
7
作者 王珂 李彤 +1 位作者 韩晓东 张泽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B08期83-84,共2页
关键词 ZNO薄膜 P-N结 整流特性 微观结构 LA0.8SR0.2MNO3 LSMO 钙钛矿结构氧化物 锰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硅/P3HT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光学特性
8
作者 滕晓云 孟令海 +2 位作者 孙宇凯 杨红红 于威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5-359,共5页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和旋涂法相结合制备了纳米硅/P3HT复合薄膜.利用Raman散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光致发光谱(PL)等技术对复合薄膜的微观结构及光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氢流量的增加,可以有效钝化硅中的缺...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和旋涂法相结合制备了纳米硅/P3HT复合薄膜.利用Raman散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光致发光谱(PL)等技术对复合薄膜的微观结构及光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氢流量的增加,可以有效钝化硅中的缺陷,提高纳米硅薄膜的晶化度;复合薄膜中纳米硅的引入改善了P3HT在短波长范围的吸收能力,但存在与P3HT辐射发光相竞争的过程;对复合薄膜的光致发光机制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硅 P3HT复合薄膜 微观结构 光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药凝胶体系的3D打印特性 被引量:7
9
作者 冯蕾 武敬楠 +5 位作者 李鸣 聂梅梅 李大婧 宋江峰 张培通 刘春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7,共7页
为了探究不同山药粉含量对山药凝胶体系3D打印特性的影响,实验采用流变特性分析、色泽测定、质构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技术,测定山药粉含量对凝胶体系的动态黏弹性、3D打印特性、微观结构及官能团的影响。结果表... 为了探究不同山药粉含量对山药凝胶体系3D打印特性的影响,实验采用流变特性分析、色泽测定、质构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技术,测定山药粉含量对凝胶体系的动态黏弹性、3D打印特性、微观结构及官能团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药粉含量对凝胶体系的黏弹性、3D打印成型性、色泽、质构特性、微观结构及官能团均有明显影响。随着山药粉含量的增加,凝胶体系的储能模量(G’)及损耗模量(G")呈先增大后降低趋势,硬度、胶着性、a*值及b*值增加,弹性及L*值降低,孔隙逐渐减小,多孔网状结构趋于致密。当山药粉含量为40%时,获得的凝胶体系3D打印成型效果最优,其打印样品高度偏差及直径偏差达到最小值分别为-1.8%和0.2%,且样品放置1 h内直径偏差最小为-2.8%。此研究为食品3D打印材料提供的理论依据,对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粉 凝胶体系 3D打印 流变学特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尔豆胶对紫薯凝胶3D打印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磊 冯蕾 +4 位作者 徐亚元 聂梅梅 李大婧 郑铁松 郁东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0-17,共8页
为开发营养丰富的个性化食品,本文采用流变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技术,探究了瓜尔豆胶添加量对紫薯凝胶流变特性、凝胶特性、3D打印特性、微观结构及官能团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瓜尔豆胶添加量的增加,紫薯凝胶的... 为开发营养丰富的个性化食品,本文采用流变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技术,探究了瓜尔豆胶添加量对紫薯凝胶流变特性、凝胶特性、3D打印特性、微观结构及官能团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瓜尔豆胶添加量的增加,紫薯凝胶的表观粘度、储能模量、损耗模量、L^(*)、胶着性及咀嚼性增加,微观孔径减小,凝胶网络结构致密。当瓜尔豆胶添加量为1.6%时,紫薯凝胶持水性达80.49%,凝胶强度为72.67 g。添加瓜尔豆胶可显著提升紫薯凝胶的3D打印效果,且当瓜尔豆胶添加量为1.2%及1.6%时,紫薯凝胶打印样品成型性好,精确度平均偏差小于1%,放置6 h后稳定性偏差小于5%。添加瓜尔豆胶不会使紫薯凝胶打印样品产生新的官能团,但是会加强紫薯凝胶体系中的CH_(2)键和O-H键作用。此研究为开发植物基食材的3D打印提供理论依据,对功能性食品的个性化定制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薯 瓜尔豆胶 3D打印 凝胶特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胶体对马铃薯淀粉基材料3D打印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董茗洋 陈革 杨庆余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4-52,共9页
为了探讨添加不同食品胶体对马铃薯淀粉凝胶3D打印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了3种胶体的马铃薯淀粉凝胶体系结构和打印特性。以马铃薯淀粉和大豆分离蛋白的糖基化产物作为基础原料,添加明胶、结冷胶和可得然胶作为结构改良剂,采用扫描电镜观... 为了探讨添加不同食品胶体对马铃薯淀粉凝胶3D打印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了3种胶体的马铃薯淀粉凝胶体系结构和打印特性。以马铃薯淀粉和大豆分离蛋白的糖基化产物作为基础原料,添加明胶、结冷胶和可得然胶作为结构改良剂,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红外光谱分析、流变仪检测等方法系统分析了不同胶体对马铃薯淀粉凝胶的流变特性、稳定性和质构特性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马铃薯淀粉凝胶相比,马铃薯-明胶、马铃薯-结冷胶和马铃薯-可得然胶复合凝胶硬度分别比马铃薯淀粉凝胶升高了390%、233%、469%,说明胶体的添加可有效提高马铃薯淀粉凝胶的机械强度;3种胶体中,马铃薯-明胶复合凝胶体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降低最为明显;添加胶体后,3D打印样品的打印直径和高度与贮藏后的直径和高度较为接近,说明胶体的加入显著提升了样品的打印稳定性。通过对比3种不同胶体的添加对马铃薯淀粉凝胶打印特性的影响,发现结冷胶对马铃薯淀粉凝胶的打印特性影响显著,在室温下可长时间存放并保持形状的稳定。研究结果旨在为马铃薯淀粉基材料3D打印的稳定性和精确性的提高,为数字化的食品营养精准设计和调控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 3D打印 胶体 质构特性 流变学特性 稳定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掺杂浓度Er∶Lu_(2)O_(3)透明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2
作者 刘子玉 郑雯雯 +4 位作者 冯亚刚 叶君豪 刘鹏 杨现锋 李江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92-1900,共9页
Er∶Lu_(2)O_(3)透明陶瓷具有高热导率、高抗热震性能、良好的光谱特性和低制备温度等优势,是实现近、中红外波段高效率、高功率激光输出的候选固态增益介质之一。针对Er∶Lu_(2)O_(3)透明陶瓷的应用激光波段,探究Er^(3+)掺杂浓度对陶... Er∶Lu_(2)O_(3)透明陶瓷具有高热导率、高抗热震性能、良好的光谱特性和低制备温度等优势,是实现近、中红外波段高效率、高功率激光输出的候选固态增益介质之一。针对Er∶Lu_(2)O_(3)透明陶瓷的应用激光波段,探究Er^(3+)掺杂浓度对陶瓷制备和性能的影响,对实现高品质Er∶Lu_(2)O_(3)陶瓷的研制非常关键。本文以共沉淀法合成Er∶Lu_(2)O_(3)纳米粉体,采用真空预烧结合热等静压(HIP)烧结工艺制备出Er∶Lu_(2)O_(3)透明陶瓷。研究表明,1100℃煅烧的Er∶Lu_(2)O_(3)纳米粉体物相与立方相Lu_(2)O_(3)一致,10%Er掺杂浓度(原子数分数)粉体分散性更好。经过1500℃预烧所得的0.3%和10%(原子数分数)Er∶Lu_(2)O_(3)陶瓷的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0.86和0.87μm,相对密度分别为95.1%和96.2%。对应预烧陶瓷经过1750℃HIP后,在2400 nm处直线透过率分别为71.6%和78.0%(厚度2.9 mm),其中,0.3%Er∶Lu_(2)O_(3)陶瓷残留较多气孔,在短波范围直线透过率锐降。计算了Er∶Lu_(2)O_(3)透明陶瓷的吸收和发射光谱,0.3%Er∶Lu 2O 3陶瓷在1.55μm波段具有更高的吸收、发射截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Lu_(2)O_(3) 纳米粉体 两步烧结 透明陶瓷 微观结构 光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焚烧炉飞灰熔融处理组成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学涛 金保升 +2 位作者 仲兆平 焦有宙 党小剑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9-612,共4页
将焚烧飞灰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熔融实验,用扫描电镜对熔融前后试样的微观结构和形貌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熔融体表观结构平整光滑,有较高的硬度,其断面有光泽产生且无明显气孔,试样已达到完全熔融;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对试样熔融前后成分... 将焚烧飞灰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熔融实验,用扫描电镜对熔融前后试样的微观结构和形貌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熔融体表观结构平整光滑,有较高的硬度,其断面有光泽产生且无明显气孔,试样已达到完全熔融;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对试样熔融前后成分的变化进行分析,未经熔融处理的试样主要晶相为:NaCl,KCl,SiO_2,CaCO_3,CaSO_4,Ca_2SiO_4以及Ca_(12)Al_(14)O_(33),CaS和钙黄长石为熔融后试样的主要晶相,其次还有CaO和透灰石;浸出实验结果显示熔融处理后飞灰的毒性得到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灰 熔融 城市生活垃圾 熔融处理 焚烧炉 特性分析 CASO4 组成 微观结构 X射线衍射 CAC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更新世黄土渗透性的各向异性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7
14
作者 梁燕 邢鲜丽 +2 位作者 李同录 徐平 刘树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13-1318,共6页
非饱和黄土的渗透性是非饱和黄土性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黄土不同方向的渗透性对确定其湿陷范围和由于水的渗透引起的黄土滑坡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研究了黄土渗透性的各向异性特征及其机制。以具有明显各向异性的西安Q3原状黄土为... 非饱和黄土的渗透性是非饱和黄土性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黄土不同方向的渗透性对确定其湿陷范围和由于水的渗透引起的黄土滑坡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研究了黄土渗透性的各向异性特征及其机制。以具有明显各向异性的西安Q3原状黄土为研究对象,用TEN型张力计测量了黄土试样不同方向的、不同含水率下的吸力;用变水头渗透试验测量了黄土竖直和水平方向的饱和渗透系数。结果表明,当体积含水率在23%~41%时,张力计沿不同方向插入土样所测吸力相差不大;竖直方向的饱和渗透系数是水平方向的4.02倍。在吸力测量的基础上,根据土-水特征曲线,确定了竖直和水平方向的非饱和黄土的渗透系数。得出在黄土不同方向,随着吸力的增大或减小,渗透系数减小或增大;竖直方向的渗透系数普遍地大于水平方向的渗透系数;当吸力小于57 kPa时,随着吸力的增大,竖向渗透系数与水平向渗透系数的差值减小。通过观测黄土的结构,得出黄土结构对其渗透性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状q3黄土 各向异性 非饱和土 渗透性 微观结构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