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6篇文章
< 1 2 1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均匀化处理对时效强化Al-Mg-Zn-Sc-Zr合金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李波 许龙 +1 位作者 杨涵 杜勇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19-224,共6页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维氏显微硬度计和电导率仪等研究了均匀化处理对时效强化Al-Mg-Zn-Sc-Zr合金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铸态Al-Mg-Z...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维氏显微硬度计和电导率仪等研究了均匀化处理对时效强化Al-Mg-Zn-Sc-Zr合金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铸态Al-Mg-Zn-Sc-Zr合金存在严重的枝晶偏析,大量非平衡第二相T-Mg_(32)(A1,Zn)_(49)相沿晶界呈连续网状分布;同时,α-Al基体上还存在少量的初生Al_(3)(Sc,Zr)粒子。DSC曲线显示,铸态Al-Mg-Zn-Sc-Zr合金在465℃处存在明显的吸热峰;因此,为避免出现过烧现象,该合金均匀化温度设置为460℃。随着均匀化时间从4 h延长到24 h,合金中非平衡第二相T-Mg_(32)(A1,Zn)_(49)相逐渐回溶到α-Al基体中,其体积分数从6.45%下降到0.55%;同时观察到合金中有大量弥散分布的二次Al_(3)(Sc,Zr)粒子析出。随着均匀化时间延长到32 h,合金出现过烧现象。合金的硬度与电导率随均匀化时间的延长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24 h时合金的硬度与电导率达到最大值(116.71HV、30.3%IACS)。结合微观组织表征和性能分析,确定了铸态Al-Mg-Zn-Sc-Zr合金最佳均匀化工艺为460℃/2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效强化Al-Mg-Zn-Sc-Zr合金 均匀化处理 微观组织 Al_(3)(Sc Zr)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ZrNiCoNbSn高熵钎料钎焊Ti_(2)AlNb合金接头微观组织与性能
2
作者 李鹏 王景宽 +7 位作者 秦志伟 丁志杰 马雄 姚佳 孙华为 程亚芳 常云峰 董红刚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7-225,共9页
目的针对传统Ti基钎料钎焊Ti_(2)AlNb合金时易形成大量Ti-Cu、Ti-Ni等脆性金属间化合物进而导致接头性能恶化的共性难题,明晰钎焊温度对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自主设计并制备了TiZrNiCoNbSn高熵钎料用于Ti_(2)AlNb合金的... 目的针对传统Ti基钎料钎焊Ti_(2)AlNb合金时易形成大量Ti-Cu、Ti-Ni等脆性金属间化合物进而导致接头性能恶化的共性难题,明晰钎焊温度对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自主设计并制备了TiZrNiCoNbSn高熵钎料用于Ti_(2)AlNb合金的真空钎焊连接,同时选取4个温度梯度(1150、1175、1200、1225℃)进行钎焊实验,采用EPMA方法对界面元素分布情况和特征相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分别借助SEM和XRD观察接头微观组织与断口形貌、鉴定断口物相,并评定不同钎焊温度下接头的剪切强度。系统研究了不同钎焊温度下接头的微观组织形貌和力学性能,构建了“工艺参数-微观组织-力学性能”之间的映射关系。结果不同钎焊温度下的接头均获得了冶金结合良好的界面,钎缝主要由B2、Ti_(2)(Ni,Co)、Zr_(5)Sn_(3)、(Ti,Nb)_(ss)和(Ti,Zr)(Ni,Co,Al)相组成。随着钎焊温度的升高,钎缝中脆性金属间化合物Zr_(5)Sn_(3)相逐渐减少,但同时过高的钎焊温度会促使接头组织粗大。在1200℃/10 min的工艺条件下,接头平均剪切强度达到222.7 MPa,断裂模式为脆性断裂。结论采用TiZrNiCoNbSn高熵钎料能够实现Ti_(2)AlNb合金的可靠连接,升高钎焊温度可以减少钎缝中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数量、改变其分布位置,但过高的钎焊温度会对接头产生不利影响,削弱接头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_(2)AlNb合金 真空钎焊 高熵钎料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M制备块体Al_(0.5)CoCrFeNi高熵合金的成形质量及微观组织
3
作者 葛亚琼 宋月 +4 位作者 畅泽欣 侯庆玲 徐海军 乔建福 侯敏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95,共7页
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是实现高性能高熵合金零部件快速制造的热点技术之一,然而在SLM成形过程中,多参数制造空间会直接影响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而影响高熵合金的性能.文中探究了SLM制备Al_(0.5)CoCrFeNi块体高熵合... 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是实现高性能高熵合金零部件快速制造的热点技术之一,然而在SLM成形过程中,多参数制造空间会直接影响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而影响高熵合金的性能.文中探究了SLM制备Al_(0.5)CoCrFeNi块体高熵合金的多参数制造空间—致密度—微观结构—显微硬度的综合关系,为SLM制备多参数组合的高熵合金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SLM成形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P=100 W、扫描速度v=1500 mm/s、层间旋转角α=67°及体积能量密度VED=44.4 J/mm^(3)时试样成形质量最好,内部孔隙度最低,为1.8%.较低或较高的VED对宏观成形质量均有负面影响,VED对相分布、晶粒形态和平均粒径均有影响:SLM成形的Al_(0.5)CoCrFeNi块体高熵合金由FCC和BCC双相构成,随着VED值的增加,FCC相含量从99.73%增加到99.98%;晶粒以柱状晶为主,平均晶粒尺寸先减后增;低角度晶界呈现先增后减趋势,高角度晶界变化趋势相反;其显微硬度先降后升至最高244.3 HV,这一变化趋势与平均晶粒尺寸随VED变化的趋势符合Hall-Petch关系.创新点:(1)研究多参数制造空间对SLM成形Al_(0.5)CoCrFeNi块体高熵合金的影响.(2)探讨Al_(0.5)CoCrFeNi高熵合金的SLM工艺-致密度-微观结构-硬度的综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选区激光熔化 工艺参数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熵合金磨屑形成机理与微观组织的研究
4
作者 陶林 温雪龙 +1 位作者 于兴晨 张莹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0-143,148,共5页
高熵合金具有优异的机械加工性能,这里针对FeCoNiCrMo高熵合金进行磨削实验,通过对磨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磨屑进行观察分析,并利用扫描电镜对高熵合金的晶相进行观察,研究高熵合金磨削加工的磨屑形成机制,揭示不同磨削工艺对高熵合金显... 高熵合金具有优异的机械加工性能,这里针对FeCoNiCrMo高熵合金进行磨削实验,通过对磨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磨屑进行观察分析,并利用扫描电镜对高熵合金的晶相进行观察,研究高熵合金磨削加工的磨屑形成机制,揭示不同磨削工艺对高熵合金显微结构的影响规律。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高熵合金磨削加工产生的磨屑主要以块状、带状和“C”型磨屑三种形式存在,且均具有较强的塑性去除特征。磨削加工后的高熵合金样品亚表面晶界处出现显著的塑性滑移现象,并结合磨屑与晶界的演变规律,确定高熵合金的去除模式是塑性去除。在高熵合金的磨削加工中,伴随着磨削深度增大,加工硬化现象显著,且会出现亚表层的损坏,其损伤程度与磨削深度、线速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磨屑 晶相结构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2)O_(3)增强TC4合金焊激光熔覆仿真及微观组织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魏家帅 石明全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8,共9页
TC4(Ti-6Al-4V)钛合金因其低密度、高比强度和良好的加工性能,在航空航天、航海石油和国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其硬度低、耐磨性差,限制了其在摩擦工况下的使用。基于涂层与TC4基材的相容性及基体对生成相的润湿性原理,在TC4表... TC4(Ti-6Al-4V)钛合金因其低密度、高比强度和良好的加工性能,在航空航天、航海石油和国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其硬度低、耐磨性差,限制了其在摩擦工况下的使用。基于涂层与TC4基材的相容性及基体对生成相的润湿性原理,在TC4表面制备了Ti基稀土激光熔覆层,研究了Y_(2)O_(3)对涂层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能的影响。通过COMSOL软件模拟单道和多道TC4粉末熔覆动态过程,结合试验研究温度变化与熔覆层厚度,阐明了熔覆机理并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对熔覆层的组织结构和物相组成进行了详细分析,利用显微维氏硬度计测量熔覆层硬度,结果表明,Y_(2)O_(3)增加显著减少了气泡和裂纹数量,促进了组织细化。为TC4表面激光熔覆涂层的微观组织调控、成形质量提供了试验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Y_(2)O_(3)增强 激光熔覆 微观组织 耐磨性能 显微硬度 COMSOL仿真 组织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添加对挤压WE43-xCa合金微观组织、力学及腐蚀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胡旭昊 李新林 +3 位作者 程丽任 车朝杰 王香 张洪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53-1966,共14页
提高镁合金强度和耐蚀性一直是当前工业应用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了Ca添加对WE43-xCa(x=0,0.5,1)挤压合金的微观组织、力学及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a含量的增加,合金第二相含量增加并产生Mg_(2)4RE5相和Mg_(2)Ca相;这些第... 提高镁合金强度和耐蚀性一直是当前工业应用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了Ca添加对WE43-xCa(x=0,0.5,1)挤压合金的微观组织、力学及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a含量的增加,合金第二相含量增加并产生Mg_(2)4RE5相和Mg_(2)Ca相;这些第二相通过颗粒诱导形核(PSN)效应减小挤压合金的晶粒尺寸,从而提高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但断裂伸长率也随之降低。添加Ca后,三种合金的耐蚀性顺序为WEX431>WE43>WEX430。WEX431合金耐蚀性的提升是由于其晶粒细小,表面电位分布均匀,且形成致密腐蚀产物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43合金 Ca添加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52-O铝合金高温拉伸下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演变规律研究
7
作者 刘治民 薛子腾 +2 位作者 赵广辉 李娟 李华英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49,共10页
目的 深入理解5052-O铝合金性能随温度变化的规律,评估其高温适用性,指导加工工艺优化。方法 采用岛津AGS-100KN万能拉伸试验机对5052-O铝合金进行20~300℃拉伸试验。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仪(EBSD)表征分析不同拉伸... 目的 深入理解5052-O铝合金性能随温度变化的规律,评估其高温适用性,指导加工工艺优化。方法 采用岛津AGS-100KN万能拉伸试验机对5052-O铝合金进行20~300℃拉伸试验。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仪(EBSD)表征分析不同拉伸环境温度对高温拉伸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 在高温拉伸期间,5052-O铝合金不仅发生了加工硬化,还出现了动态回复现象,使材料的变形抗力降低、塑性变形能力提高。随着拉伸温度的升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在室温至20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拉伸试样的抗拉强度有所增加,但变化幅度并不明显。当拉伸温度超过200℃以后,材料的抗拉强度明显减小。在300℃时,材料的抗拉强度减小为171.6 MPa。随着拉伸温度的升高,晶粒内部的亚晶界逐渐增多。当温度达到250℃及以上时,大晶粒沿拉伸方向伸长,晶界周围形成新的亚晶结构。此外,在室温条件下进行拉伸试验后,5052-O材料的主要织构是Goss织构({110}<001>)、Copper织构({112}<111>)和S织构({123}<634>)以及较弱的Brass织构({110}<112>)。随拉伸温度的升高,Cube织构表现出明显的择优取向,同时取向密度增大。结论 5052-O铝合金的抗拉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先增后减。拉伸温度的升高使相邻的较小韧窝逐渐聚集,形成更大更深的韧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52-O铝合金 高温拉伸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EB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Sn微合金化Ti_(3)AlC_(2)/TiAl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
8
作者 何鹏 李昕悦 +5 位作者 龙飞 林盼盼 王策 施清清 赵岩 林铁松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09,共8页
目的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法,引入增强相Ti_(3)AlC_(2)制备Ti_(3)AlC_(2)/TiAl复合材料,添加Sn元素进行微合金化并加速复合材料烧结致密化过程,优化TiAl合金的力学性能和高温抗氧化性能,并探索高效制备技术。方法以Ti-48Al-2Cr-2Nb、... 目的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法,引入增强相Ti_(3)AlC_(2)制备Ti_(3)AlC_(2)/TiAl复合材料,添加Sn元素进行微合金化并加速复合材料烧结致密化过程,优化TiAl合金的力学性能和高温抗氧化性能,并探索高效制备技术。方法以Ti-48Al-2Cr-2Nb、Ti_(3)AlC_(2)和Sn粉为原料,通过引入2%(质量分数)Sn元素,促进烧结致密化并降低烧结温度,在900~1300℃的温度范围内烧结,研究不同烧结条件下材料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并对900℃高温抗氧化性能进行评估。结果未添加Sn元素时,复合材料孔隙较多,致密度为92.3%,添加Sn元素后,致密度提高至99.5%。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和压缩率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1300℃/50 MPa/10 min℃的烧结条件下,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和压缩率分别达1672 MPa和21.4%。在900℃氧化300 h后,复合材料表面形成致密的Al2O3保护层,阻止O原子进一步向基体扩散,氧化增重仅为1.37%,显著低于Ti-48Al-2Cr-2Nb合金的2.94%。结论增强相Ti_(3)AlC_(2)的引入和Sn微合金化显著提升了TiAl基复合材料的致密性、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SPS技术是一种高效制备高性能TiAl基复合材料的手段,为其在高端装备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等离子烧结 合金 TIAL基复合材料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Yb_(2)O_(3)的Ti-1100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
9
作者 贾宝华 臧文强 +2 位作者 刘翔 李革 顾永强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96,共5页
采用熔铸法制备了不同Yb_(2)O_(3)含量的Ti-1100合金,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合金的微观组织变化,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等温压缩试验,分析合金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Yb_(2)O_(3)的添加可显著减小Ti-1100合金的晶粒尺寸,晶粒中... 采用熔铸法制备了不同Yb_(2)O_(3)含量的Ti-1100合金,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合金的微观组织变化,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等温压缩试验,分析合金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Yb_(2)O_(3)的添加可显著减小Ti-1100合金的晶粒尺寸,晶粒中α片层之间的间距更小,α片层分布更密集。随着Yb_(2)O_(3)含量的增加,合金的晶粒尺寸先减小再增大,强度先增大再减小。当Yb_(2)O_(3)含量为0.45%时,合金的晶粒尺寸最小,强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Yb_(2)O_(3) 合金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冲击强化对Inconel 625合金表面形貌及微观组织的影响
10
作者 贾智 衡亚博 +3 位作者 姬金金 汪彦江 孙璇 杨佩瑶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6-235,共10页
通过激光冲击强化(laser shock peening,LSP)技术调控Inconel 625合金表面微观组织,优化表面形貌。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显微镜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方法表征其微观组织,并利用维氏显微硬度计分析其硬... 通过激光冲击强化(laser shock peening,LSP)技术调控Inconel 625合金表面微观组织,优化表面形貌。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显微镜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方法表征其微观组织,并利用维氏显微硬度计分析其硬度变化。结果表明:在适当的LSP技术下能够消除冲击凹坑,提升表面质量。在LSP作用下,微观组织呈梯度变化,表层微观结构转变为超细层、超细晶等结构,且主要以亚结构与变形晶粒为主,而过渡层为变形晶粒及再结晶组织。随着深度的加深,变形晶粒减少,而再结晶晶粒增多。对5次LSP的合金几何必须位错ρ_(GND)进行定量分析发现:表层ρ_(GND)为2.91×10^(14) m^(-2),原始层为0.61×10^(14) m^(-2),LSP后表层位错密度提升。位错密度的变化导致显微硬度发生转变,显微硬度随LSP次数增加而增加,随深度的加深而减小。LSP过程改变了大小角度晶界占比,对Inconel 625合金晶界强化贡献符合Hall-Petch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onel 625合金 激光冲击强化 表面形貌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GH4706合金微观组织均匀细化的影响
11
作者 郑德宇 夏玉峰 +3 位作者 张森峰 常玥莹 李松林 周杰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3-152,共10页
为了通过工艺参数来控制GH4706合金微观组织的均匀细化,考察了大范围参数下工艺参数对微观组织演化的影响。在温度950~1150℃和应变速率0.001~1 s^(-1)下考察了GH4706合金微观组织的演化规律。使用EBSD数据并引入Z参数定量描述了GH4706... 为了通过工艺参数来控制GH4706合金微观组织的均匀细化,考察了大范围参数下工艺参数对微观组织演化的影响。在温度950~1150℃和应变速率0.001~1 s^(-1)下考察了GH4706合金微观组织的演化规律。使用EBSD数据并引入Z参数定量描述了GH4706合金的动态再结晶行为,研究了Z参数对动态再结晶组织均匀细化和动态再结晶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ln Z参数值并非越小或越大越好,而是在ln Z=32附近可以获得最均匀细化的DRX组织。在低、中和高ln Z参数值的微观组织中都存在两种不同机制的形核,并且非连续动态再结晶机制的形核都占据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706合金 微观组织 工艺参数 均匀细化 动态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E33稀土铝合金旋转摩擦焊接头微观组织与拉伸性能
12
作者 张旭 王文 +4 位作者 刘艺 张莹 张予源 侯嘉伟 王快社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8-274,共7页
通过旋转摩擦焊技术对Al-5.2Zn-1.8Mg-0.8Cu-0.2Si-0.15Er-0.15Zr(7E33)稀土铝合金进行了焊接,采用SEM、EBSD、TEM、硬度测试和拉伸测试等手段表征了接头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焊核区(Weld Zone, WZ)和热机械影响区(Thermal-M... 通过旋转摩擦焊技术对Al-5.2Zn-1.8Mg-0.8Cu-0.2Si-0.15Er-0.15Zr(7E33)稀土铝合金进行了焊接,采用SEM、EBSD、TEM、硬度测试和拉伸测试等手段表征了接头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焊核区(Weld Zone, WZ)和热机械影响区(Thermal-Mechanical Affected Zone, TMAZ)发生了动态再结晶,平均晶粒尺寸分别由母材(Base Material, BM)的29.1μm细化为4.6和7.3μm,热影响区(Heat Affect Zone, HAZ)平均晶粒尺寸粗化至32.4μm。焊接过程中,WZ和TMAZ的η相部分溶解,数量密度低于BM。HAZ的η相尺寸由BM的10.0 nm粗化至20.0 nm,且出现了无析出相带(Precipitates Free Zones, PFZs)。焊接温度在350℃以上的时间仅持续3.4 s,低热输入使得接头具备高强度和优异伸长率。接头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BM的61.7%、82.1%和110.0%。接头显微硬度最低值出现在WZ,约为132 HV,主要原因是析出强化效果减弱。HAZ的粗大η相和PFZs是导致接头拉伸断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摩擦焊 7E33稀土铝合金 微观组织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和Cu共添加对FeCoNiAlCu高熵合金微观组织与腐蚀行为的影响
13
作者 李旭 袁嘉驰 +3 位作者 张志彬 鲁凯举 蒋斌 梁秀兵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8,共11页
在高熵合金中添加适量的Al,Cu原子可以显著提升合金的力学性能,但是关于Al,Cu原子对高熵合金耐腐蚀性能的研究报道较少。为揭示Al,Cu原子对高熵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规律,本工作以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FeCoNi基中熵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高熵... 在高熵合金中添加适量的Al,Cu原子可以显著提升合金的力学性能,但是关于Al,Cu原子对高熵合金耐腐蚀性能的研究报道较少。为揭示Al,Cu原子对高熵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规律,本工作以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FeCoNi基中熵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高熵合金成分设计经验公式设计了FCC单相Fe_(25)Co_(25)Ni_(25)Al_(10)Cu_(15)(Al10Cu15)合金以及BCC+FCC双相Fe_(25)Co_(25)Ni_(25)Al_(15)Cu_(10)(Al15Cu10)和Fe_(25)Co_(25)Ni_(25)Al_(20)Cu_(5)(Al20Cu5)合金。XRD物相分析表明,随着Al含量的增加,FCC相占比逐渐降低,BCC占比逐渐提高,与理论计算结果一致。SEM微观组织和EDS分析表明,增加Al的添加量,减少Cu的添加量,晶粒的形貌由树枝晶(Al10Cu15,Al15Cu10)转变为等轴晶(Al20Cu5),枝晶间相的成分也会发生显著变化。Al10Cu15枝晶间的组织为富Cu的FCC相,Al15Cu10枝晶间的组织为富Al,Ni,Cu的BCC相,Al20Cu5晶界的组织为富Fe,Co的FCC相。动电位极化(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PDP)实验表明,Al含量较高的合金为两相结构,在长周期浸泡过程中容易发生电偶腐蚀,钝化膜的完整性易遭到破坏,导致合金的耐腐蚀性较差。电化学阻抗谱(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测试表明,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Al添加量较高的合金反应电阻会出现显著的下降,与PDP分析结果一致。室温静态浸泡实验表明,与Al10Cu15合金相比,Al15Cu10与Al20Cu5合金在长时间的浸泡下,更容易发生电偶腐蚀。由此可得,过量添加Al原子诱发的第二相,会显著恶化材料的耐腐蚀性能。保证合金组织成分的均匀性,是提升材料耐腐蚀性能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腐蚀行为 微观组织 动电位极化 电化学阻抗 电偶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米TiC颗粒对选区激光熔化Inconel 625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苑振宇 常成 +2 位作者 齐慧英 肖海波 闫星辰 《粉末冶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1,共8页
采用选区激光熔化成形技术制备了Inconel 625−xTiC(x=0、2%、4%、6%,质量分数)合金材料,探究微米TiC颗粒对Inconel 625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nconel 625−xTiC合金材料主要由γ-Ni、TiC和Laves(Cr_(2)Nb)相构成。随着TiC... 采用选区激光熔化成形技术制备了Inconel 625−xTiC(x=0、2%、4%、6%,质量分数)合金材料,探究微米TiC颗粒对Inconel 625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nconel 625−xTiC合金材料主要由γ-Ni、TiC和Laves(Cr_(2)Nb)相构成。随着TiC质量分数的增加,合金微观组织由熔道中部柱状树枝晶为主+熔道交界处等轴晶为辅的形貌逐渐转变为由胞状等轴晶等亚结构组成的形貌。当TiC质量分数为6%时,合金硬度和抗拉强度最高,分别为Hv0.2(525.3±15.13)和(1440.31±22.33)MPa,但是总断后延伸率却从(30.0±0.56)%下降到了(3.2±0.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INCONEL 625合金 TIC颗粒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制态7050铝合金双道次热变形微观组织演变 被引量:2
15
作者 姚未怡 卜恒勇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4-171,共8页
7000系铝合金因具备低密度、高强和高韧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工业中可通过多道次热变形来提升合金的综合性能,要获得接近理想状态下的铝合金性能,必须掌握多道次热变形工艺参数对组织演变造成的影响。本实验采用TA DIL 805D动态淬火热膨胀... 7000系铝合金因具备低密度、高强和高韧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工业中可通过多道次热变形来提升合金的综合性能,要获得接近理想状态下的铝合金性能,必须掌握多道次热变形工艺参数对组织演变造成的影响。本实验采用TA DIL 805D动态淬火热膨胀仪对7050铝合金进行等温热压缩,研究了变形温度、道次间隔时间和首应变对热压缩后的7050铝合金在流变应力、静态和动态软化机制、第二相及织构方面的影响,其中变形温度为360、400℃,应变速率为0.05 s^(-1),间隔时间为10、100 s,首道次应变量分别为0.2、0.4、0.6、0.8和1.0,总应变1.1。结果表明:7050铝合金在双道次热变形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和静态软化,静态和动态软化机制都是再结晶。提高变形温度会促进再结晶进程,形成较强的P织构,首应变增加,动态软化效果显著,有利于动态再结晶,并且出现cube和R-cube织构,强度随首应变增大而加强。延长道次间隔时间会使织构大量聚集在α-取向线上。另外,合金经过热压缩后存在部分不溶相,但是不溶相的数量与分布与变形条件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50铝合金 双道次热变形 流变应力 微观组织 第二相 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Ce和Y对Cu-0.8Cr-0.2Zr合金微观组织和电导率的影响
16
作者 张家辉 刘香君 +2 位作者 郭文涛 白庆伟 金永丽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119,共9页
为提升Cu-Cr-Zr合金力学性能和电导率,满足新基建对材料的要求,本文研究了单一稀土Ce、Y含量和混合稀土Ce/Y质量比对Cu-0.8Cr-0.2Zr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电导率和物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单一稀土时,随着稀土Ce或Y含量的增加... 为提升Cu-Cr-Zr合金力学性能和电导率,满足新基建对材料的要求,本文研究了单一稀土Ce、Y含量和混合稀土Ce/Y质量比对Cu-0.8Cr-0.2Zr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电导率和物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单一稀土时,随着稀土Ce或Y含量的增加,铸态合金组织呈现先细化后粗化的趋势,硬度和电导率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且Y的细化合金组织、提升合金硬度及电导率的效果优于Ce;添加混合稀土后,铸态合金组织的细化效果优于添加单一稀土,但硬度和电导率低于单一稀土合金,且当Ce/Y质量比稍高时合金电导率较高,当Ce/Y质量比稍低时合金的组织细化效果和硬度较好;与铸态合金相比,轧制热处理使得合金组织进一步细化,电导率和力学性能进一步改善;经轧制热处理后,含0.5%Y合金的硬度和抗拉强度最优,分别为132.38 HV和485.33 MPa,含0.25%Ce和0.25%Y合金的电导率最优,为81.08%IACS。本研究有利于促进白云鄂博矿的高效平衡利用,并为Cu-Cr-Zr合金的工业生产及性能优化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ZR合金 电导率 微观组织 稀土 CE Y 轧制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CoCrFeNi_(x)高熵合金高温热处理微观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雷刚 侯鹏宇 +3 位作者 杨越 蒙毅 刘园 崔岩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197,共7页
由于凝固过程的枝晶生长和元素偏析等行为,双相高熵合金很难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不同于设计共晶高熵合金或改善铸造工艺,借助亚稳态相变可以调控高熵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多主元高熵合金物相组成和分布与组元种类和含量密切... 由于凝固过程的枝晶生长和元素偏析等行为,双相高熵合金很难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不同于设计共晶高熵合金或改善铸造工艺,借助亚稳态相变可以调控高熵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多主元高熵合金物相组成和分布与组元种类和含量密切相关,固态相变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不尽相同。采用真空电弧熔炼制备AlCoCrFeNi_(x)(1.4≤x≤1.7)高熵合金,研究高温热处理过程合金微观组织的演变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Ni含量增加,铸态高熵合金BCC/B2枝晶组织比例逐渐降低,晶间区域比例逐渐增加,且由FCC单相组织转变为共晶组织。合金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由1067 MPa(x=1.4)和1416 MPa(x=1.5)降低至464 MPa和1191 MPa(x=1.7),延伸率由1.7%(x=1.4)提升至11.5%(x=1.7)。经1100℃高温热处理,BCC/B2枝晶组织转变为FCC和B2双相组织,合金强度均有所降低,塑性明显提升。热处理态AlCoCrFeNi_(1.6)和AlCoCrFeNi_(1.7)高熵合金呈现典型的两级网状组织,且因FCC相脱溶析出B2相,合金屈服强度降幅逐渐减小。其中,热处理态AlCoCrFeNi_(1.7)高熵合金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降幅分别仅为4.1%和7.5%,而延伸率增幅达52.2%,综合力学性能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热处理 相变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返回比GH4738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及微观组织演变
18
作者 王姝珺 田庆旭 +7 位作者 曲敬龙 王广磊 武慧慧 秦卫东 张华 江亮 陈淑英 孟范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3-917,共15页
高温合金返回料的回收再利用对提升我国高温合金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比分析了全新料和含60%(质量分数)切削返回料的GH4738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的力学响应和组织演变行为。通过980~1100℃热压缩试验,结合表征手段,分... 高温合金返回料的回收再利用对提升我国高温合金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比分析了全新料和含60%(质量分数)切削返回料的GH4738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的力学响应和组织演变行为。通过980~1100℃热压缩试验,结合表征手段,分析了两种材料的初始微观组织特征及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返回料与全新料的初始组织形貌相似,但返回料的平均晶粒尺寸略小,碳化物和γ'相的平均尺寸较大且分布密度低。在应变速率为0.1 s^(-1)的热变形条件下,两种材料表现出相似流变特性,但返回料在1020和1060℃时的峰值应力降低7%~10%,这与碳化物粗化和γ'相密度降低相关。研究结果证实,合理的回收处理工艺能够有效保持GH4738返回料合金的组织完整性和热加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738合金 返回料 微观组织 热压缩行为 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TiO_(x)N_(y)熔覆层的微观组织与耐磨性能研究
19
作者 汪子琪 刘岚逸 汪冰峰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52,共5页
为了提升Ti-6Al-4V合金表面硬度与耐磨性,采用激光熔覆在Ti-6Al-4V合金表面制备了TiO_(2)和TiN混合熔覆层,研究了熔覆层的微硬度、耐磨损性能、微观结构及元素分布。结果表明:与基体相比,熔覆层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显著提升,TiO_(2)和TiN... 为了提升Ti-6Al-4V合金表面硬度与耐磨性,采用激光熔覆在Ti-6Al-4V合金表面制备了TiO_(2)和TiN混合熔覆层,研究了熔覆层的微硬度、耐磨损性能、微观结构及元素分布。结果表明:与基体相比,熔覆层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显著提升,TiO_(2)和TiN粉末质量比为1∶9且双层熔覆时,硬度和比磨损率可达1936.1HV0.1和2.06×10^(-14) mm^(3)/(N·m),分别为基体的5.4倍和3.26倍;熔覆层的主要成分为α-Ti、TiN、TiN_(0.6)O_(0.4),这是TiO_(2)-TiN混合熔覆层硬度和耐磨性显著提升的原因。研究结果为利用激光熔覆技术提高Ti-6Al-4V合金表面的硬度与耐磨性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处理 激光熔覆 TC4钛合金 微观组织 耐磨性 熔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N强化钛合金微观组织及耐腐蚀性能研究
20
作者 刘文荣 胡怡宁 +1 位作者 陈思宇 王涛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6-135,共10页
目的 提高TC4钛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方法 采用激光定向能量沉积技术制备纳米TiN陶瓷颗粒增强TC4复合材料。将TC4和纳米TiN/TC4试样浸入3.5%(质量分数)Na Cl溶液中进行电化学实验,并分析评价其耐腐蚀性。通过X射线衍射仪与扫描电子显微镜... 目的 提高TC4钛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方法 采用激光定向能量沉积技术制备纳米TiN陶瓷颗粒增强TC4复合材料。将TC4和纳米TiN/TC4试样浸入3.5%(质量分数)Na Cl溶液中进行电化学实验,并分析评价其耐腐蚀性。通过X射线衍射仪与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料的物相结构、微观组织、腐蚀形貌以及元素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TC4和纳米TiN/TC4涂层与基体的冶金结合良好,没有明显裂纹。纳米TiN的完全熔化促进了纳米TiN/TC4复合材料中块状、条状TiXN相的析出。随着N含量降低,析出的TiXN相尺寸减小。二次析出的TiXN提供了大量形核位点,促进了纳米TiN/TC4晶粒转变为等轴晶。当浸泡1h后,TC4合金和纳米TiN/TC4复合材料的腐蚀电流密度分别为35.665 nA/cm^(2)、14.819 nA/cm^(2),极化电阻分别为2 084Ω、2 696Ω。浸泡10 d后,TC4的腐蚀电流密度增大,而纳米TiN/TC4的腐蚀电流密度减小为4.458 nA/cm^(2),极化电阻增大为4253Ω。TC4合金和纳米TiN/TC4复合材料表面形成的钝化膜主要由TiO_(2)组成,析出的Ti_(X)N能够促进纳米TiN/TC4钝化膜的形成。结论 由于TiXN作为微阴极优先诱导复合材料进入钝化状态,纳米TiN/TC4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明显优于TC4。纳米TiN的加入能够有效提高TC4合金的耐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 电化学腐蚀 纳米TiN TC4合金 微观组织 腐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