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锻造工艺对航空用钛合金微观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海燕 储双杰 +1 位作者 张启飞 毛博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32,共20页
钛合金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航空等领域的高性能结构材料,但因其冷塑性能差、加工难度大,故常采用热加工来成形钛合金,如模锻等。净成形或近净成形技术是获得高性能钛合金部件的重要成形方法,并已在飞机大型结构件加工生产中得到了良好的... 钛合金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航空等领域的高性能结构材料,但因其冷塑性能差、加工难度大,故常采用热加工来成形钛合金,如模锻等。净成形或近净成形技术是获得高性能钛合金部件的重要成形方法,并已在飞机大型结构件加工生产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系统综述了航空用钛合金不同锻造成形工艺间的差异,归纳了锻造工艺参数对钛合金微观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明确了钛合金在锻造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机理、后续处理过程中的拉伸及疲劳断裂机理,结合不同锻造成形工艺的特点及现存的不足,展望了钛合金在热加工方面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以期为后续钛合金锻造工艺的开发与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锻造工艺 工艺参数 微观组织演变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31镁合金板微动磨损性能和微观组织演变的各向异性
2
作者 杨朋飞 孙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08-2918,共11页
AZ31轧制镁合金是最具前景的接骨板材料之一,晶体织构对微动磨损行为及微观组织演变的影响规律尚不明确。采用球/平面接触方式在AZ31镁合金板材的不同平面开展不同滑移方向的切向微动磨损试验,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扫描电镜、白光干涉... AZ31轧制镁合金是最具前景的接骨板材料之一,晶体织构对微动磨损行为及微观组织演变的影响规律尚不明确。采用球/平面接触方式在AZ31镁合金板材的不同平面开展不同滑移方向的切向微动磨损试验,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扫描电镜、白光干涉仪、电子背散射衍射对磨斑的微观形貌和磨损体积进行了系统表征,对比不同微动磨损状态下的磨损性能和磨损机制。结果表明:载荷沿法向ND、微动沿切向TD(ND-TD)的抗磨损性能最优,载荷沿切向TD、微动沿轧向RD(TD-RD)的抗磨损性能次之,载荷沿切向TD、微动沿法向ND(TD-ND)的抗磨损性能最差。三种工况下材料的主要磨损机制均为磨粒磨损,磨斑周边和次表层的微观组织发生演变,尤其是{1012}〈1120〉拉伸孪晶的产生与晶粒所受到的应力及其晶体取向有关,从而导致材料的微动磨损性能呈现各向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微动磨损 微观组织演变 孪生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AZ31镁合金超塑变形中的微观组织演变及断裂行为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凯锋 尹德良 +1 位作者 王国峰 韩文波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10,共6页
通过热轧工艺制备了具有细晶微观组织的AZ31镁合金薄板。在250-450℃的温度范围和0.7×10-3-1.4×10-1s-1的初始应变速率范围内研究了热轧AZ31镁合金板的超塑性流变行为。分别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观察了AZ31镁合金超... 通过热轧工艺制备了具有细晶微观组织的AZ31镁合金薄板。在250-450℃的温度范围和0.7×10-3-1.4×10-1s-1的初始应变速率范围内研究了热轧AZ31镁合金板的超塑性流变行为。分别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观察了AZ31镁合金超塑性变形中的微观组织演变和断裂行为,并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变形激活能。结果表明,从300℃开始,热轧AZ31镁合金开始表现出超塑性的流变特征。在400℃,0.7×10-3s-1的变形条件下,最大延伸率可达362.5%,显示了良好的超塑性能。在300-400℃的超塑变形温度范围内,AZ31镁合金超塑变形的主要机制是由晶界扩散控制的晶界滑移,而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AZ31镁合金断裂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变形机制从晶内滑移到晶界滑移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超塑变形 微观组织演变 断裂行为 航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4169高温合金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及微观组织演变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何文武 杨春鹏 +3 位作者 闫霄霞 焦永星 李飞 陈慧琴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4-180,共7页
借助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对GH4169高温合金进行等温热压缩试验,变形温度为1173~1373 K,应变速率为0.001~1 s^-1。并借助光学显微镜对不同热变形工艺条件下压缩后的试样进行微观组织观察,结果表明,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合金动态... 借助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对GH4169高温合金进行等温热压缩试验,变形温度为1173~1373 K,应变速率为0.001~1 s^-1。并借助光学显微镜对不同热变形工艺条件下压缩后的试样进行微观组织观察,结果表明,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合金动态再结晶的体积分数与晶粒尺寸都有影响。在应变速率为0.001 s^-1,温度为1173 K时,动态再结晶开始发生,温度增加到1273 K时,动态再结晶基本完成,同时动态再结晶平均晶粒尺寸由11μm增加到39μm。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建立了GH4169合金的双曲正弦本构方程,对流变应力曲线进行二次求导,获得了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基于SellarsTegart本构方程建立了GH4169高温合金的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并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模型,为优化GH4169高温合金高温条件下的变形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169高温合金 流变应力 动态再结晶 微观组织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18Cr18N护环钢多火次锻造微观组织演变及模拟 被引量:6
5
作者 何文武 刘建生 +2 位作者 郭银芳 陈慧琴 郭会光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5-49,共5页
为研究多火次锻造过程微观组织演变规律,文章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进行动态、静态和亚动态再结晶试验,获得动态、静态和亚动态再结晶模型;采用热处理炉进行晶粒长大实验,得到晶粒长大模型;将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DEFORM-2D,对其... 为研究多火次锻造过程微观组织演变规律,文章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进行动态、静态和亚动态再结晶试验,获得动态、静态和亚动态再结晶模型;采用热处理炉进行晶粒长大实验,得到晶粒长大模型;将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DEFORM-2D,对其进行微观组织模拟,并进行同条件的锻造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该文使用的微观组织模拟系统,能够用于预测Mn18Cr18N钢护环多火次热变形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为实际护环生产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火次锻造 微观组织演变 数值模拟 Mn18Cr18N护环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718合金多步锻造过程中微观组织演变数值模拟 被引量:7
6
作者 马秋 林忠钦 于忠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9-633,共5页
为研究多步锻造过程中工艺参数对大锻件微观组织演变的影响,将再结晶模型和晶粒长大模型加入到模拟软件中,实现了金属高温塑性变形-传热-微观组织演变的耦合.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始锻温度、压下量和空冷时间对多步锻造过程中IN718... 为研究多步锻造过程中工艺参数对大锻件微观组织演变的影响,将再结晶模型和晶粒长大模型加入到模拟软件中,实现了金属高温塑性变形-传热-微观组织演变的耦合.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始锻温度、压下量和空冷时间对多步锻造过程中IN718合金微观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多步锻造过程中,始锻温度和变形量对微观组织演变影响显著,空冷温度决定了晶粒尺寸大小,而空冷时间对晶粒尺寸影响较小,长时间空冷不会造成晶粒明显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步锻造 大锻件 微观组织演变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轧辊Cr5合金钢热压缩过程微观组织演变元胞自动机模拟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学文 张亚东 +1 位作者 皇涛 王继业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5-200,共6页
为研究大型轧辊Cr5合金钢在热变形时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对Cr5合金钢在变形温度为900~1200℃、应变速率为0.005~5 s-1条件下进行了热压缩实验。基于热压缩实验得到的数据,建立了Cr5钢的动态再结晶元胞... 为研究大型轧辊Cr5合金钢在热变形时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对Cr5合金钢在变形温度为900~1200℃、应变速率为0.005~5 s-1条件下进行了热压缩实验。基于热压缩实验得到的数据,建立了Cr5钢的动态再结晶元胞自动机(CA)模型,并开发了相应的CA程序。利用该CA程序计算得到的流变应力曲线与实验数据较为吻合,验证了Cr5合金钢动态再结晶CA模型的准确性。通过有限元软件FORGE模拟了Cr5钢的热压缩过程,并将采集到的宏观场量导入所建立的CA程序中,以变形温度为1125℃、应变速率为0.1 s-1为例,采用该CA程序模拟了压缩试样不同变形区域的微观组织演变行为。结果表明,Cr5钢在热压缩过程中产生了明显的变形不均匀性,大变形区发生了完全动态再结晶,平均晶粒尺寸达到30.16μm,自由变形区再结晶百分数达到64%,平均晶粒尺寸为40.24μm,难变形区还未达到再结晶临界应变,仍保有初始组织,仿真结果与实际金相照片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轧辊 Cr5合金钢 微观组织演变 元胞自动机 动态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CrMnTiH钢热压缩微观组织演变及动态再结晶模型 被引量:12
8
作者 冯玮 徐富家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8-84,共7页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机对20CrMnTiH在温度为950℃~1 150℃、应变速率为0.01s^5s-1、变形量为60%条件下进行等温压缩实验,研究热压缩变形过程中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材料流变应力和微观组织演变的影响规律。在对实验数据回归分析的基...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机对20CrMnTiH在温度为950℃~1 150℃、应变速率为0.01s^5s-1、变形量为60%条件下进行等温压缩实验,研究热压缩变形过程中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材料流变应力和微观组织演变的影响规律。在对实验数据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建立20CrMnTiH动态再结晶模型;将建立的材料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DEFORM-3D中,模拟热压缩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结果表明,升高变形温度和降低应变速率均有利于20CrMnTiH发生动态再结晶,变形后再结晶晶粒尺寸增大,且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增加;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CRMNTIH钢 热压缩变形 动态再结晶模型 流变应力 微观组织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高温塑性成形微观组织演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霍元明 王宝雨 林建国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0-88,共9页
金属在热加工过程中微观组织发生动态、静态回复以及再结晶、晶粒长大等一系列复杂的演化,材料内部微观结构的改变,会直接影响成形后金属的成形质量和力学性能。文章阐述了金属高温塑性成形时微观组织预测模拟的主要研究方法,即直接模... 金属在热加工过程中微观组织发生动态、静态回复以及再结晶、晶粒长大等一系列复杂的演化,材料内部微观结构的改变,会直接影响成形后金属的成形质量和力学性能。文章阐述了金属高温塑性成形时微观组织预测模拟的主要研究方法,即直接模拟法、相场法和有限元法;并分别评述了各方法目前在国内外的研究概况、特点以及缺点和适用范围;重点介绍了基于物理本质多尺度耦合的微观组织内变量有限元模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内变量法的微观组织物理模型相对其他方法,最适合用于多尺度微观组织预测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际更为相符,而且最能解释说明各变量演变的物理机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热加工 微观组织演变 多尺度耦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asraoui-Jonas位错密度理论的TA10钛合金微观组织演变模拟 被引量:3
10
作者 苏娟华 孙浩 +2 位作者 任凤章 陈学文 程帅朋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9-205,共7页
为模拟TA10钛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变,采用Gleeble-1500D热/力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为800~1050℃,应变速率为0.01~5 s^(-1)的条件下,对TA10钛合金做了热模拟压缩实验。通过处理实验数据,得到不同变形条件下的动态回复软化率系数r,分析了... 为模拟TA10钛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变,采用Gleeble-1500D热/力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为800~1050℃,应变速率为0.01~5 s^(-1)的条件下,对TA10钛合金做了热模拟压缩实验。通过处理实验数据,得到不同变形条件下的动态回复软化率系数r,分析了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r值的影响;建立了TA10钛合金的Laasraoui-Jonas(L-J)位错密度模型,结合元胞自动机法(Cellular Automata,CA)对TA10钛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变进行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TA10钛合金动态回复软化率系数r的值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减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所构建的L-J位错密度模型能够准确预测TA10钛合金在热压缩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10钛合金 L-J位错密度模型 微观组织演变模拟 元胞自动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微观组织演变的蒙特卡洛仿真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方斌 黄传真 +2 位作者 许崇海 刘增文 王景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5-78,共4页
材料宏观力学性能由材料微观组织决定。蒙特卡洛波茨模型是实现材料微观组织演变过程仿真的一种重要方法。对蒙特卡洛波茨模型的原理、算法和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微观组织演变 波茨模型 蒙特卡洛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A14V高效切削加工中绝热剪切带内微观组织演变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赖曲芳 付鹏 胡淑芬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8-93,共6页
为了给钛合金的切削加工工艺制定提供参考,对Ti6A14V高效切削加工中绝热剪切带内微观组织演变及其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将Ti6Al4V看作被切削材料,在不同情况下完成切削,选择有代表性的切屑当成制作金相的样本,给出切削实验工艺参数。选用... 为了给钛合金的切削加工工艺制定提供参考,对Ti6A14V高效切削加工中绝热剪切带内微观组织演变及其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将Ti6Al4V看作被切削材料,在不同情况下完成切削,选择有代表性的切屑当成制作金相的样本,给出切削实验工艺参数。选用蔡司金相显微镜对金相组织进行观察,通过Digimizer对锯齿金相的齿距、自由表面、带倾角和带宽进行测量,以体现锯齿化程度。针对金相样本,通过绝热剪切带内微观组织演变方法研究了切削速度和刀具前角对切屑的影响;以及进给速度对锯齿成形的影响。分析了Ti6Al4V切屑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在切削速度与进给速度逐渐增加,刀具前角从正值变化至负值的情况下,Ti6Al4V切削锯齿化程度增强;在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增加,刀具前角降低的情况下,绝热剪切程度增强;Ti6Al4V切削形成符合热(黏)塑性失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14V 切削加工 绝热剪切带 微观组织演变 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背散射电子衍射研究压缩变形过程中AZ31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变 被引量:2
13
作者 靳丽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8-321,共4页
本文采用原位背散射电子衍射(原位-EBSD)方法研究了AZ31合金在压缩应力下的微观组织演变。结果表明{10 12}[1011]孪生是主要的变形模式。该孪生模式导致了变形后晶体取向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原始取向为其C轴垂直于挤压方向ED的丝织构,... 本文采用原位背散射电子衍射(原位-EBSD)方法研究了AZ31合金在压缩应力下的微观组织演变。结果表明{10 12}[1011]孪生是主要的变形模式。该孪生模式导致了变形后晶体取向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原始取向为其C轴垂直于挤压方向ED的丝织构,转变为其C轴平行于ED及压缩应力方向。同时位错滑移也提供了一定的变形量。AZ31合金中RD和TD织构组分的梯度对于压缩变形条件下的孪生变形没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电子背散射衍射 微观组织演变 AZ31镁合金 压缩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等温等速压缩微观组织演变仿真及实验
14
作者 金明 杨平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4-150,共7页
为了避免常见微观组织模拟方法的缺陷,提出了使用更高维度场变量的零值等高线来模拟晶界演化的策略,构建了动态再结晶模型,并对其微观组织演变过程进行了模拟。将水平集函数的场变量计算和有限元模拟相结合对304不锈钢的动态再结晶过程... 为了避免常见微观组织模拟方法的缺陷,提出了使用更高维度场变量的零值等高线来模拟晶界演化的策略,构建了动态再结晶模型,并对其微观组织演变过程进行了模拟。将水平集函数的场变量计算和有限元模拟相结合对304不锈钢的动态再结晶过程进行了模拟,并通过金相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较为吻合,水平集方法的模拟精度较高。变形开始时,原始等轴晶被逐渐拉长,随后在晶界形核;随着应变量的增大,形核数目逐渐增多且晶粒得到细化,当应变为0.6左右时,晶粒尺寸达到最小;当应变继续增加时,形核减缓,晶粒以长大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再结晶 水平集 热变形 微观组织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合金氧化膜微观组织演变相场模拟研究性实验设计
15
作者 崔国栋 张程菘 +1 位作者 陈大志 赵毅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6-151,157,共7页
针对锆合金在反应堆中与高温水发生反应形成氧化膜的过程,设计了研究型实验“锆合金氧化膜微观组织演变相场模拟”,表征了锆合金氧化膜的微观结构,计算了自由能和界面能,建立了晶粒形成及演变的相场模型,最终实现了锆合金氧化膜微观组... 针对锆合金在反应堆中与高温水发生反应形成氧化膜的过程,设计了研究型实验“锆合金氧化膜微观组织演变相场模拟”,表征了锆合金氧化膜的微观结构,计算了自由能和界面能,建立了晶粒形成及演变的相场模型,最终实现了锆合金氧化膜微观组织演变的可视化。该实验通过Materials Studio和MATLAB两大软件平台进行热力学计算和相场模拟,适用于本科生研究型计算材料学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热情与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设计 ZrO_(2) 相场模拟 微观组织演变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Al复合板波纹轧模拟及变形区微观组织演变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申宏卓 刘元铭 +2 位作者 刘延啸 王涛 刘燕萍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731-2738,共8页
通过建立Mg/Al复合板波纹轧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并进行轧卡实验,分析了应力、应变及温度对金属变形以及微观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波纹轧初始轧制温度为400℃、平均压下率为35%时,复合板在变形区靠近出口位置实现复合,复合界面波... 通过建立Mg/Al复合板波纹轧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并进行轧卡实验,分析了应力、应变及温度对金属变形以及微观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波纹轧初始轧制温度为400℃、平均压下率为35%时,复合板在变形区靠近出口位置实现复合,复合界面波谷处扩散层厚度为3.3μm,波峰处扩散层为2.7μm;等效应变和温度的增加促进了镁合金的变形晶粒发生动态再结晶,其微观组织主要包括等轴晶、孪晶以及动态再结晶晶粒,界面波谷处晶粒平均尺寸为3.71μm,波峰处为6.92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辊轧制 轧卡实验 有限元模拟 微观组织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2195铝锂合金多道次压缩行为及微观组织演变 被引量:6
17
作者 雷林 杨庆波 +4 位作者 张志清 樊祥泽 李旭 杨谋 邓赞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348-352,共5页
在Gleeble-3500热模拟机上对AA2195铝锂合金进行多道次热压缩实验,变形温度为400~450℃,应变速率为0.01~0.1s^-1,总变形量为80%。通过金相(OM)、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微观组织表征手段研究了多道次压缩过程中流变行为和道次间显微... 在Gleeble-3500热模拟机上对AA2195铝锂合金进行多道次热压缩实验,变形温度为400~450℃,应变速率为0.01~0.1s^-1,总变形量为80%。通过金相(OM)、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微观组织表征手段研究了多道次压缩过程中流变行为和道次间显微组织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合金流变应力在各道次间均出现静态软化“峰谷”,软化率随压缩道次增加和温度升高而增大。不同变形条件下各个道次间的组织演变展现出相似的规律:第一道次主要是大量亚结构的形成;第二道次主要是晶内小角度晶界向大角度晶界转变,并且在变形晶粒的晶界处和三叉晶界处出现小尺寸的等轴状动态再结晶晶粒,软化机制为动态再结晶;第三道次时,连续动态结晶现象更加明显,同时再结晶晶粒也有不同程度的长大。同时,高的变形温度更有利于动态再结晶的形成,合金软化效果也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2195铝锂合金 多道次热变形 流变行为 微观组织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驻波作用下Al-20%Si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变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红玲 乐启炽 +2 位作者 张志强 崔建忠 张向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749-2754,共6页
采用超声驻波处理Al-20%Si合金熔体,研究不同超声驻波处理功率下Al-20%Si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变,探讨超声驻波对Al-20%Si合金凝固过程的作用和组织细化的机理。结果表明:超声驻波能抑制初晶硅的析出,但声辐射力的作用使已析出的初晶硅偏聚... 采用超声驻波处理Al-20%Si合金熔体,研究不同超声驻波处理功率下Al-20%Si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变,探讨超声驻波对Al-20%Si合金凝固过程的作用和组织细化的机理。结果表明:超声驻波能抑制初晶硅的析出,但声辐射力的作用使已析出的初晶硅偏聚长大;超声驻波处理能实现共晶硅"片状.纤维状"明显的形态转变,凝固后共晶硅转变为频繁分支细小的纤维状;超声功率越大,共晶硅"片状.纤维状"的形态转变越明显;超声驻波可以用于亚共晶Al-Si合金的变质处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0%SI合金 超声驻波 微观组织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冲击强化的微观组织演变与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何兆儒 沈一洲 +2 位作者 周晋 刘伟兰 孙汝杰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48-58,共11页
激光冲击强化(LSP)是一种利用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冲击波来提高材料疲劳寿命的新型表面改性技术,通过冲击波的力学作用使材料表面发生高应变速率的塑性变形,可以显著改善基体材料表面微观组织,实现晶粒细化,提高位错密度,形成位错缠结、位... 激光冲击强化(LSP)是一种利用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冲击波来提高材料疲劳寿命的新型表面改性技术,通过冲击波的力学作用使材料表面发生高应变速率的塑性变形,可以显著改善基体材料表面微观组织,实现晶粒细化,提高位错密度,形成位错缠结、位错壁等结构。在LSP基础上开展的热激光冲击强化(WLSP)和深冷激光冲击强化(CLSP)可以进一步通过动态应变时效(DSA)效应、动态沉淀(DP)效应、高密度形变孪晶以及堆垛层错等方式提高基体材料残余应力的稳定性。基于金属表面微观组织状态的演变规律,LSP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屈服强度,有效改善部件的工作稳定性。还可以改善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显著提高材料的疲劳寿命,进而拓宽LSP处理材料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冲击强化 微观组织演变 屈服强度 耐腐蚀性能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31B镁合金板热拉深成形工艺参数优化及微观组织演变 被引量:4
20
作者 任怡 薛松 +4 位作者 彭奕 高洪晨 胡威 何其其 贺红梅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2-40,共9页
为了探索合适的工艺参数和微观组织演变,得到镁合金板热拉深成形质量最优的工艺参数组合及零件在热拉深成形时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以厚度为1.6 mm的AZ31B镁合金为研究对象,利用正交试验法进行筒形件的热拉深成形试验。以成形温度、凸模... 为了探索合适的工艺参数和微观组织演变,得到镁合金板热拉深成形质量最优的工艺参数组合及零件在热拉深成形时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以厚度为1.6 mm的AZ31B镁合金为研究对象,利用正交试验法进行筒形件的热拉深成形试验。以成形温度、凸模运动速度和润滑剂种类这3个工艺参数作为影响因素,最大拉深高度和最大拉深力作为试验评价指标,建立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得到工艺参数对试验指标的影响主次关系与显著性影响,并对优选试验方案成形的筒形件进行了壁厚测试,综合最大拉深高度和成形质量分析得到最优工艺参数组合。最后,对零件微观组织演变规律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成形温度为240℃,凸模运动速度为30 mm·min^(-1),润滑剂采用二硫化钼锂基脂时,筒形件拉深高度达到最大值,壁厚均匀,成形质量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B镁合金 热拉深成形 正交试验 微观组织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