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论犯罪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兼谈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被引量:
1
1
作者
陶津梁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41-42,共2页
犯罪社会学是研究犯罪形成的社会原因和条件,犯罪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以及社会对犯罪的制约,预防犯罪和消灭犯罪的社会途径的科学。犯罪社会学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犯罪社会学介于社会学和犯罪学之间,是一门边缘性学科。犯罪是一种复杂的...
犯罪社会学是研究犯罪形成的社会原因和条件,犯罪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以及社会对犯罪的制约,预防犯罪和消灭犯罪的社会途径的科学。犯罪社会学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犯罪社会学介于社会学和犯罪学之间,是一门边缘性学科。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由各方面的因素综合形成的。因此,犯罪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的正确确定,就成为完成这一学科研究任务的前提。犯罪社会学研究社会存在的犯罪现象,必然要接触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要研究宏观社会环境与犯罪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
社会
学
犯罪人
犯罪现象
研究对象
社会
学研究
犯罪学
微观社会环境
社会
因素
相互作用
社会
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可贵的探索──谈杨振福的《失范行为论》
2
作者
袁洪蕾
《社会》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失范行为
综合治理
个人
社会
化
社会
原因
社会
控制
振福
社会
学方法
社会
学研究方法
预防和减少
微观社会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升华劳动动机是提高企业生产力的有效径
3
作者
朱胜龙
《企业经济》
1988年第11期49-49,共1页
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改革的根本目的,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劳动者是企业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能动、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静态的原材料和机器设备等,只有经过劳动者的创造性劳动,才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实现增值,转化成新的社会财...
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改革的根本目的,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劳动者是企业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能动、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静态的原材料和机器设备等,只有经过劳动者的创造性劳动,才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实现增值,转化成新的社会财富。如果一个劳动者对从事的工作不感兴趣,采取应付、凑和的态度,即使是劳动工具再先进、劳动条件再优越,也很难产生高效益。由此可见,企业生产力的提高,从根本上取决于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的实践表明,劳动者的劳动是在一定劳动动机驱使下产生的行为。由于各人的社会实践(指所处的微观社会环境,所受的教育等) 不尽相同,其劳动动机和劳动效率也不尽相同,体现出层次性,如有的人把劳动作为一种乐趣,积极主动,有使不完的劲,有的人则把劳动作为一种负担,积极被动。劳动者的动机按层次可分为四种。一、物质性动机。物质需要是指人对生存所必须的物质条件的需求,是人的基本需要。通过劳动满足物质需要,成了劳动者最基本的动机。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者
企业生产
成就性动机
劳动成果
决定性作用
物质需要
社会
主义优越性
微观社会环境
社会
实践
发展
社会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犯罪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兼谈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被引量:
1
1
作者
陶津梁
出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41-42,共2页
文摘
犯罪社会学是研究犯罪形成的社会原因和条件,犯罪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以及社会对犯罪的制约,预防犯罪和消灭犯罪的社会途径的科学。犯罪社会学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犯罪社会学介于社会学和犯罪学之间,是一门边缘性学科。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由各方面的因素综合形成的。因此,犯罪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的正确确定,就成为完成这一学科研究任务的前提。犯罪社会学研究社会存在的犯罪现象,必然要接触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要研究宏观社会环境与犯罪的关系。
关键词
犯罪
社会
学
犯罪人
犯罪现象
研究对象
社会
学研究
犯罪学
微观社会环境
社会
因素
相互作用
社会
科学
分类号
D63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贵的探索──谈杨振福的《失范行为论》
2
作者
袁洪蕾
出处
《社会》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失范行为
综合治理
个人
社会
化
社会
原因
社会
控制
振福
社会
学方法
社会
学研究方法
预防和减少
微观社会环境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升华劳动动机是提高企业生产力的有效径
3
作者
朱胜龙
出处
《企业经济》
1988年第11期49-49,共1页
文摘
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改革的根本目的,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劳动者是企业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能动、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静态的原材料和机器设备等,只有经过劳动者的创造性劳动,才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实现增值,转化成新的社会财富。如果一个劳动者对从事的工作不感兴趣,采取应付、凑和的态度,即使是劳动工具再先进、劳动条件再优越,也很难产生高效益。由此可见,企业生产力的提高,从根本上取决于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的实践表明,劳动者的劳动是在一定劳动动机驱使下产生的行为。由于各人的社会实践(指所处的微观社会环境,所受的教育等) 不尽相同,其劳动动机和劳动效率也不尽相同,体现出层次性,如有的人把劳动作为一种乐趣,积极主动,有使不完的劲,有的人则把劳动作为一种负担,积极被动。劳动者的动机按层次可分为四种。一、物质性动机。物质需要是指人对生存所必须的物质条件的需求,是人的基本需要。通过劳动满足物质需要,成了劳动者最基本的动机。因此。
关键词
劳动者
企业生产
成就性动机
劳动成果
决定性作用
物质需要
社会
主义优越性
微观社会环境
社会
实践
发展
社会
生产力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论犯罪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兼谈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陶津梁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可贵的探索──谈杨振福的《失范行为论》
袁洪蕾
《社会》
北大核心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升华劳动动机是提高企业生产力的有效径
朱胜龙
《企业经济》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