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低-超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特征与物性差异 被引量:26
1
作者 高辉 孙卫 +2 位作者 费二战 齐银 李达5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4-250,共7页
为揭示特低-超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与物性差异的关系,利用物性分析、铸体薄片、电镜扫描和高压压汞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3个典型的特低-超低渗透砂岩储层岩芯样品进行了实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特低-超低渗透砂岩储层喉道类... 为揭示特低-超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与物性差异的关系,利用物性分析、铸体薄片、电镜扫描和高压压汞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3个典型的特低-超低渗透砂岩储层岩芯样品进行了实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特低-超低渗透砂岩储层喉道类型多样;但整体细小,对渗透率起主要贡献的较大喉道含量小是其物性较差的主要原因,同时微裂缝的发育也加剧了物性差异。统计对比发现,孔喉的分选系数在2.0~3.0,变异系数在0.15~0.3,对渗透率贡献相对较大。可见,储层物性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综合反映,不同类型孔隙、喉道组成的储集空间,渗透率存在较大差异,物性差异正是孔喉特征差异的一种具体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孔喉特征 物性差异 微观非均质性 特低-超低渗透砂岩储层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高压低渗砂岩油藏储层微观孔喉特征:以东濮凹陷文东油田沙三中段油藏为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瑞飞 吕新华 +1 位作者 国殿斌 苏道敏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62-768,共7页
为深入探讨深层高压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微观孔喉特征,开展了岩心样品的恒速压汞测试。结果表明,储层孔道大小及分布性质差异不大,孔隙半径呈正态分布,主峰分布在100~300μm;喉道半径是控制储层性质的主要因素,渗透率与喉道半径的相关... 为深入探讨深层高压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微观孔喉特征,开展了岩心样品的恒速压汞测试。结果表明,储层孔道大小及分布性质差异不大,孔隙半径呈正态分布,主峰分布在100~300μm;喉道半径是控制储层性质的主要因素,渗透率与喉道半径的相关性好于其与孔隙半径的相关性。储层有效喉道半径、有效孔隙半径、有效喉道体积、有效孔隙体积、有效孔喉半径比等孔喉特征参数与物性参数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高渗透率岩样的有效孔喉半径比较低,且有效孔喉半径比分布频率较高。渗透性越好,孔喉半径比越低,且其分布越集中。分析认为,恒速压汞的孔喉特征参数中排驱压力(pT)、中值压力(pc50)、最大进汞饱和度(SHgmax)小于常规压汞的,最大连通孔喉半径(Rmax)、中值半径(r50)大于常规压汞的。相对于常规压汞,恒速压汞获得的孔喉特征参数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高压低渗透砂岩储层 微观孔喉特征 半径比 恒速压汞 参数 储层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特征的定量表征 被引量:22
3
作者 高辉 孙卫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7-72,共6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特低渗砂岩储层样品的恒速压汞实验结果为基础,对该类储层的微观孔喉特征进行了定量表征。结果表明,样品喉道差异较大,当渗透率小于1×10^-3μm^2时,喉道峰值半径、平均喉道半径均小于1μm,主流喉道半径... 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特低渗砂岩储层样品的恒速压汞实验结果为基础,对该类储层的微观孔喉特征进行了定量表征。结果表明,样品喉道差异较大,当渗透率小于1×10^-3μm^2时,喉道峰值半径、平均喉道半径均小于1μm,主流喉道半径变化幅度较小;当渗透率大于1×10^-3μm^2时,平均喉道半径大于1μm,喉道峰值半径、主流喉道半径变化幅度明显增大,大喉道所占比例及其对渗透率的贡献增大。样品的孔隙差别不大,主要分布于100-200μm范围内;孔喉半径比分布范围大,介于10~1000之间。样品渗透率越大,有效孔隙、喉道发育程度越好。渗透率不同,孔隙、喉道毛细管曲线对,息体毛细管压力曲线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孔喉特征 定量表征 储层品质 特低渗砂岩储层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致密储层微观孔喉特征及其对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徐永强 何永宏 +3 位作者 陈小东 王继伟 杨红梅 朱玉双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70-881,共12页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储层富含大量致密油。为了深入了解其微观孔喉特征,并为致密储层评价开发提供依据,本文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恒速压汞、高压压汞、氮气吸附实验、岩心物性分析等测试方法和手段,对长7致密储层微观孔喉结构...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储层富含大量致密油。为了深入了解其微观孔喉特征,并为致密储层评价开发提供依据,本文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恒速压汞、高压压汞、氮气吸附实验、岩心物性分析等测试方法和手段,对长7致密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其对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陇东地区长7储层平均孔隙度为9.33%,平均渗透率为0.25mD,平均面孔率为2.06%,岩石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和长石溶孔,所占比例分别为42.7%、42.2%。孔隙平均半径为157.1μm,喉道平均半径为0.52μm,平均孔喉半径比为572.7;纳米级孔喉以狭缝平板状毛细孔为主,孔隙比表面积较大,平均值为2.5731m^2 /g;孔喉整体较为细小,分选较好,储集能力较强,但连通性较差,孔径主要分布于 50~ 1000nm范围内。孔喉大小是影响储层物性的重要因素,其中喉道大小是影响渗流能力的主要因素,大孔喉为储层提供了主要渗流通道,孔喉半径比对流体渗流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层 微观孔喉特征 物性 氮气吸附 陇东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恒速压汞技术定量评价低渗—特低渗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特征:以石臼坨凸起陡坡带东三段为例 被引量:11
5
作者 万琳 王清斌 +2 位作者 代黎明 汤国民 彭琴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4-592,共9页
砂砾岩储层中的低渗—特低渗砂岩对储层整体油气运聚、成藏起到了重要影响。利用恒速压汞技术探讨石臼坨凸起陡坡带东三段扇三角洲砂砾岩储层中不同渗透率级别的低渗—特低渗砂岩储层微观孔喉分布特征及不同尺度孔喉的物性贡献。研究表... 砂砾岩储层中的低渗—特低渗砂岩对储层整体油气运聚、成藏起到了重要影响。利用恒速压汞技术探讨石臼坨凸起陡坡带东三段扇三角洲砂砾岩储层中不同渗透率级别的低渗—特低渗砂岩储层微观孔喉分布特征及不同尺度孔喉的物性贡献。研究表明:(1)低渗—特低渗砂岩和常规砂岩相比具有孔隙大小中等,喉道半径偏小,孔喉比异常大的特点。渗透率受孔喉半径变化影响更明显,大半径喉道数量和分布是影响储层渗流能力的关键因素;(2)低渗—特低渗砂岩孔隙主控进汞区是控制流体流动最有效最主要的空间,渗透率越高,孔隙主控区的喉道半径范围越大。孔喉过渡进汞区进汞贡献主要来自孔隙和喉道联合进汞,随着喉道半径减小,细喉道逐渐成为流体储集和流动的主要空间;喉道主控区渗透率贡献也很低,微细喉道及微喉道是进汞主体空间,孔隙贡献基本为0,该阶段流体流动能力受喉道半径变化影响较大。随着渗透率增加,低渗—特低渗砂岩渗流能力的决定性喉道半径值从1~2μm增大到3~4μm。基于恒速压汞技术的低渗—特低渗砂岩微观孔喉定量表征填补了渤海海域相关研究的空白,从而有助于实现该类储层全面准确的储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特低渗砂岩 砂砾岩 恒速压汞 微观孔喉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罗油田长6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特征 被引量:8
6
作者 付明义 贺永红 +2 位作者 宋元威 段昕婷 罗腾跃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1期83-86,共4页
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分析及压汞分析等技术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直罗油田长6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储层以细粒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孔隙类型多样,主要为粒间溶孔和微孔;砂岩孔隙度平均7.64%,渗... 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分析及压汞分析等技术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直罗油田长6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储层以细粒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孔隙类型多样,主要为粒间溶孔和微孔;砂岩孔隙度平均7.64%,渗透率平均0.19×10-3μm2,属于低孔超低渗储层。不同沉积微相储层物性差异较大,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储层物性最好。孔隙多为小孔,孔喉中值半径平均0.078μm,属小孔、微喉道类型,分选一般,连通性较差。孔喉结构特征参数与物性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储层物性是排驱压力、中值压力、分选系数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利用储层物性、微观孔喉结构参数及单井产能等资料,将长6砂岩划分为3类储层,其中Ⅰ类、Ⅱ类是未来开发的首选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6砂岩储层 物性 微观孔喉特征 直罗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观孔喉结构及渗流特征建立致密储层分类评价标准——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储层为例 被引量:27
7
作者 徐永强 何永宏 +3 位作者 卜广平 陈霖 刘林玉 朱玉双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1-460,共10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致密储层为例,通过物性分析、铸体薄片、扫描电镜、CT扫描、高压压汞、恒速压汞等实验对微观孔喉特征进行分析,结合核磁共振、可视化多相渗流实验分析流体渗流特征,选择合理的评价参数对致密储层进行分类评价... 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致密储层为例,通过物性分析、铸体薄片、扫描电镜、CT扫描、高压压汞、恒速压汞等实验对微观孔喉特征进行分析,结合核磁共振、可视化多相渗流实验分析流体渗流特征,选择合理的评价参数对致密储层进行分类评价。陇东地区长7致密储层平均孔隙度、渗透率分别为9.33%和0.18×10^-3 μm^2;孔隙类型以长石溶孔、粒间孔为主,平均面孔率为1.89%,孔喉半径主要分布在小于1 μm的范围内,其储集能力较强,但连通性差;主要受细小孔喉控制,可动流体饱和度及驱油效率较低,非均质性对驱油效率也有一定影响。选择孔隙度、渗透率、面孔率、平均孔喉半径、均值系数、排驱压力、可动流体饱和度、驱油效率作为评价参数,利用多元分类系数法进行分类并建立致密储层评价标准,将储层由好到差依次分为Ⅰ、Ⅱ、Ⅲ和Ⅳ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孔喉特征 渗流特征 储层评价 致密储层 陇东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孔隙演化特征及其成岩作用对储层质量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南延长组长8储层为例 被引量:24
8
作者 肖晖 王浩男 +2 位作者 杨引弟 柯昌艳 折海琴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00-811,共12页
成岩演化的差异性是导致储层微观孔喉结构差异、影响致密砂岩储层储集性能及渗流能力的主要原因。通过岩石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X衍射、高压压汞和核磁共振等多种测试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南地区长8储层的成岩作用和孔隙... 成岩演化的差异性是导致储层微观孔喉结构差异、影响致密砂岩储层储集性能及渗流能力的主要原因。通过岩石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X衍射、高压压汞和核磁共振等多种测试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南地区长8储层的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历史进行定量研究。长8砂岩岩石类型相近,成分成熟度低而结构成熟度较高,处于中成岩A期晚期到B期早期。成岩演化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刚性颗粒与塑性颗粒含量的不同对压实作用的影响。压实程度相对强的砂岩,溶蚀作用是控制储层质量的主要因素;经历了一定压实作用的砂岩,残余粒间孔仍发育,绿泥石薄膜及钙质胶结物的充填程度是影响储层质量的关键因素。孔隙演化定量计算表明,压实作用孔隙减少率平均在49.51%,胶结作用孔隙减少率平均在30.6%,溶蚀作用孔隙增加率平均在7.0%,压实作用是导致本地区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因素。不同成岩改造类型对储层孔隙结构发育特征的影响具有差异性。绿泥石薄膜发育的储层质量最好,长石溶蚀为主的储层,储集能力较好,但渗流能力相对较差;压实压溶作用强烈和钙质胶结充填为主的储层,其储层质量相对较差。压实程度、绿泥石胶结、溶蚀程度和钙质充填程度是影响储层孔径大小、储集性和渗流能力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演化 致密砂岩 微观孔喉特征 储层质量 延长组 马岭南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扶余油层致密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21
9
作者 林铁锋 康德江 姜丽娜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4-100,共7页
为了进一步明确松辽盆地北部源下致密油地质特征及剩余资源分布,采用岩心实验数据、钻井资料及岩心三维CT扫描数据综合分析方法,对扶余油层致密油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扶余油层烃源岩是上覆青山口组一段暗色泥岩,R o一般大于... 为了进一步明确松辽盆地北部源下致密油地质特征及剩余资源分布,采用岩心实验数据、钻井资料及岩心三维CT扫描数据综合分析方法,对扶余油层致密油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扶余油层烃源岩是上覆青山口组一段暗色泥岩,R o一般大于0.75%,排烃强度超过4×10^6t/km^2,储层具有砂体层数多、连续性差、纵向叠置、单层厚度薄等特点;孔喉以微纳米级为主,孔隙直径主要为3~8μm,喉道直径主要为1~3μm,随着孔隙度的增大,孔隙和喉道的数量、直径、连通体积空间均有所增大;扶余油层致密油藏主要是近距离的源下聚集油藏,无统一油水界面,多形成“甜点区”富集;松辽盆地北部长垣南及三肇凹陷中心区储层埋藏相对较深,物性较差,孔隙度普遍小于12%,为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勘探潜力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余油层 致密油 地质特征 储层微观孔喉特征 油藏特征 勘探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