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小学科学教科书“科学探究”设计的微观发生法比较——以中美日三国“磁”内容为例
被引量:
11
1
作者
首新
胡卫平
+1 位作者
林长春
万东升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5-42,共8页
以往教科书比较研究多是宏观视角的内容分析,此研究采用微观发生法比较中美日三国小学科学教科书"科学探究"设计差异。结果表明:在变化路径上,制定计划、结论呈现、迁移延伸等方面差异较大;在变化速率上,随着年级增长,我国教...
以往教科书比较研究多是宏观视角的内容分析,此研究采用微观发生法比较中美日三国小学科学教科书"科学探究"设计差异。结果表明:在变化路径上,制定计划、结论呈现、迁移延伸等方面差异较大;在变化速率上,随着年级增长,我国教科书探究水平变化幅度较大,日本低水平探究活动稳定,高水平有较大幅度增加,而美国渐进过程稳定;在变化广度上,中日两国教科书的探究活动重视科学与数学的整合,美国从科学、技术、工程体现STEM本质。上述差异也是各国小学科学教科书之特色,启示我们设计活动时关注探究活动的可持续性、开放性、广度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科学
教科书
科学探究
微观发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观发生法:聚焦认知变化
被引量:
27
2
作者
辛自强
林崇德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6-212,共7页
微观发生法通过在变化发生的整个过程中对行为进行高密度观察和反复试验分析,可以提供关于认知变化的路线、速率、广度、来源以及变化模式的多样性等方面的精细信息,对于理解心理变化的机制有重要意义。该文论述了从发生法到微观发生法...
微观发生法通过在变化发生的整个过程中对行为进行高密度观察和反复试验分析,可以提供关于认知变化的路线、速率、广度、来源以及变化模式的多样性等方面的精细信息,对于理解心理变化的机制有重要意义。该文论述了从发生法到微观发生法的演变过程、微观发生法的研究设计及其合理性与有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发生法
认知变化
高密度观察
反复试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微观发生法培养幼儿科学创造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王瑞明
陈红敏
+2 位作者
佟秀丽
莫雷
Zhe Chen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1-45,共5页
本研究首先探讨了科学创造力的结构模型,然后根据这一结构模型和微观发生法的特点设计了幼儿科学创造力培养的具体方案,并在广州市一所幼儿园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不管是从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来看,还是从幼儿自身的能力...
本研究首先探讨了科学创造力的结构模型,然后根据这一结构模型和微观发生法的特点设计了幼儿科学创造力培养的具体方案,并在广州市一所幼儿园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不管是从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来看,还是从幼儿自身的能力测验来看,实验班幼儿的科学创造力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发生法
幼儿的科学创造力
幼儿科学创造力的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观发生法在认知策略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4
作者
张向葵
毕有余
姜伟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43,共4页
微观发生法是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一种新方法。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将这种方法用于认知策略的教学中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鉴于目前国内对这种方法尤其是对它的应用介绍不多,本文试图就微观发生法在认知策略教学中使用的基本要求,遵循...
微观发生法是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一种新方法。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将这种方法用于认知策略的教学中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鉴于目前国内对这种方法尤其是对它的应用介绍不多,本文试图就微观发生法在认知策略教学中使用的基本要求,遵循的原则、课例与分析三个问题做深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使这种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青睐,越来越发挥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发生法
认知策略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问题解决中策略的变化:一项微观发生研究
被引量:
11
5
作者
辛自强
俞国良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86-795,共10页
以 30名小学三年级儿童为被试 ,以一种特殊的方程问题为材料 ,采用微观发生法 ,先后进行了 5次测查 ,收集了解题后的口语报告资料 ,从策略变化的路线、速率、广度、来源以及变化模式的多样性等方面详细探讨了问题解决策略的变化过程。...
以 30名小学三年级儿童为被试 ,以一种特殊的方程问题为材料 ,采用微观发生法 ,先后进行了 5次测查 ,收集了解题后的口语报告资料 ,从策略变化的路线、速率、广度、来源以及变化模式的多样性等方面详细探讨了问题解决策略的变化过程。结果发现 ,在面临新的问题时 ,被试缺乏相应知识和专门的解题策略 ,这时以使用多种常规策略以及错误策略为主 ;此后 ,当被试建构起对问题的正确表征时 ,就以使用正确策略为主 ,甚至发现了非常有技巧性和领域专门性的快捷策略 ,这时策略的数量明显减少 ;在面临难度较大的迁移题目时 ,快捷策略的使用率又降低 ,而更多借助于常规策略。可见 ,策略的获得是一个由错误到正确、由多种尝试到选择其一、由一般到专门的演化过程 ,这主要是一个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 ,当然也受到正式和非正式教育提供的知识的影响。值得说明的是 ,快捷策略的获得受到问题呈现模式的影响。总是呈现相同题目的单一模式有助于快捷策略的发现 ,而在混合训练中 ,插入不同性质的题目会干扰快捷策略的发现 ;但是 ,当面临迁移问题时 ,单一训练相比于混合训练的优势会消失。此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策略
问题解决
微观发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人问题解决中惯例的测量及其微观发生过程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梅
辛自强
林崇德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19-1130,共12页
惯例是一种群体的程序化行为,类似于思维定势,其实验测量最早源于Cohen与Bacdayan(1994)发明的TTT扑克牌游戏。研究选取35对两人组被试,在问题解决的框架下采用微观发生法的思路重新设计实验任务,探讨了两人问题解决中惯例的表现,并在...
惯例是一种群体的程序化行为,类似于思维定势,其实验测量最早源于Cohen与Bacdayan(1994)发明的TTT扑克牌游戏。研究选取35对两人组被试,在问题解决的框架下采用微观发生法的思路重新设计实验任务,探讨了两人问题解决中惯例的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惯例从无到有的产生过程。结果表明:(1)修改后的40局TTT扑克牌游戏中存在明显的惯例现象,这可以从可靠性、速度、重复的行动序列、基于特定策略的行为模式和偶尔的次优性5个指标进行验证和描述。(2)惯例的产生是在行为掌握基础上,不断进行表征重述的结果。这一过程体现了惯例的产生是程序性知识转向陈述性知识、无意识转向有意识、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例
TTT扑克牌游戏
问题解决
策略
微观发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表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微观发生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辛自强
张丽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2-542,共11页
Karmiloff-Smith的表征重述理论认为表征重述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并且表征变化的过程包括程序、元程序和概念化三个阶段。采用微观发生法(包括前测、练习和迁移3个阶段,共8个期间),以数字分解组合任务为研究材料,探讨了120名小学...
Karmiloff-Smith的表征重述理论认为表征重述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并且表征变化的过程包括程序、元程序和概念化三个阶段。采用微观发生法(包括前测、练习和迁移3个阶段,共8个期间),以数字分解组合任务为研究材料,探讨了120名小学一、二年级儿童问题解决中的表征变化及所受年龄和练习模式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测中存在发展性差异,即二年级儿童达到概念化阶段的人数显著多于一年级儿童,但前测处于程序阶段的儿童接受5次解题练习过程中以及在近迁移题目上都没有表现出年级差异,而在远迁移题目上二年级儿童的完成情况好于一年级儿童。练习模式对表征变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从变化的路线看,与简单模式相比,复杂模式更能促进儿童的表征发生变化,而且这时儿童表征变化的路线更丰富,表征变化发生循环的人数比例也更高。(2)从变化的速度看,复杂模式下儿童在插入难题的两次练习期间表征变化比较迅速,其余期间变化较小;简单模式下儿童在第二次和第三次练习期间表征变化比较迅速,随后变化比较平稳。(3)从变化的广度看,练习中所获表征能力(在最后三次练习中达到元程序或概念化阶段)的推广,无论是在近迁移题还是远迁移题上两种练习模式之下的被试没有明显差异;但两组被试在近迁移题上的表现均好于远迁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征变化
知识建构
微观发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创造性的微观变化: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
2
8
作者
薛雨康
田梦源
+3 位作者
李芊芊
郭雅绮
马晓晴
谷传华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5-72,共8页
本研究将微观发生法设计和虚拟仿真技术相结合,考察了不同特质社会创造性大学生跨情境、跨时间的状态社会创造性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在四种具体社会问题情境中,个体策略新颖性的变化表现出了跨情境的多样性特点,而策略实用性的变...
本研究将微观发生法设计和虚拟仿真技术相结合,考察了不同特质社会创造性大学生跨情境、跨时间的状态社会创造性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在四种具体社会问题情境中,个体策略新颖性的变化表现出了跨情境的多样性特点,而策略实用性的变化则主要表现出了跨情境的一致性特点;(2)个体特质社会创造性对其状态社会创造性的表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策略的实用性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创造性
微观发生法
设计
虚拟仿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练习背景下表征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
5
9
作者
辛自强
张丽
+1 位作者
林崇德
池丽萍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9-196,共8页
Karm iloff-Sm ith提出的表征重述理论认为表征重述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为探讨练习是否能够提供表征重述的机会从而促进表征水平的变化,对29名小学一年级儿童进行数字分解组合任务的研究。结果表明:(1)练习背景下约有半数儿童的...
Karm iloff-Sm ith提出的表征重述理论认为表征重述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为探讨练习是否能够提供表征重述的机会从而促进表征水平的变化,对29名小学一年级儿童进行数字分解组合任务的研究。结果表明:(1)练习背景下约有半数儿童的表征从内隐水平发展到外显水平,但其他儿童的表征水平没有发生任何变化;(2)练习背景下儿童表征变化的路线并不完全像Karm iloff-Sm ith设想的那样经由程序阶段到元程序阶段再到概念化阶段,而是存在其他多种可能的发展路线;(3)练习背景下儿童获得的表征的灵活性是有限的,即可以推广到近迁移问题上,而难以推广到远迁移问题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征水平
知识建构
微观发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学科学教科书“科学探究”设计的微观发生法比较——以中美日三国“磁”内容为例
被引量:
11
1
作者
首新
胡卫平
林长春
万东升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5-42,共8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国际比较研究"[2016CBY017]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自主课题[2016-05-002-BZK03
SXSP-2016A2-15001]
文摘
以往教科书比较研究多是宏观视角的内容分析,此研究采用微观发生法比较中美日三国小学科学教科书"科学探究"设计差异。结果表明:在变化路径上,制定计划、结论呈现、迁移延伸等方面差异较大;在变化速率上,随着年级增长,我国教科书探究水平变化幅度较大,日本低水平探究活动稳定,高水平有较大幅度增加,而美国渐进过程稳定;在变化广度上,中日两国教科书的探究活动重视科学与数学的整合,美国从科学、技术、工程体现STEM本质。上述差异也是各国小学科学教科书之特色,启示我们设计活动时关注探究活动的可持续性、开放性、广度等方面。
关键词
小学科学
教科书
科学探究
微观发生法
Keywords
primary science
textbook
scientific inquiry
the micro-genetic method
分类号
G423.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观发生法:聚焦认知变化
被引量:
27
2
作者
辛自强
林崇德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出处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6-212,共7页
文摘
微观发生法通过在变化发生的整个过程中对行为进行高密度观察和反复试验分析,可以提供关于认知变化的路线、速率、广度、来源以及变化模式的多样性等方面的精细信息,对于理解心理变化的机制有重要意义。该文论述了从发生法到微观发生法的演变过程、微观发生法的研究设计及其合理性与有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微观发生法
认知变化
高密度观察
反复试验分析
Keywords
the micorgenetic method, cognitive change, dense observation, intensive trial-by-trial analysis.
分类号
B8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微观发生法培养幼儿科学创造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王瑞明
陈红敏
佟秀丽
莫雷
Zhe Chen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人类和社区发展系
出处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1-45,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4年度重大研究项目(05JJDXLX005)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5JZD00034)资助
文摘
本研究首先探讨了科学创造力的结构模型,然后根据这一结构模型和微观发生法的特点设计了幼儿科学创造力培养的具体方案,并在广州市一所幼儿园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不管是从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来看,还是从幼儿自身的能力测验来看,实验班幼儿的科学创造力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关键词
微观发生法
幼儿的科学创造力
幼儿科学创造力的培养
Keywords
the microgenetic method, children' s scientific creativity, improvement of children's scientific creativity
分类号
G612 [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观发生法在认知策略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4
作者
张向葵
毕有余
姜伟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大庆市第五十六中学
出处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43,共4页
文摘
微观发生法是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一种新方法。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将这种方法用于认知策略的教学中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鉴于目前国内对这种方法尤其是对它的应用介绍不多,本文试图就微观发生法在认知策略教学中使用的基本要求,遵循的原则、课例与分析三个问题做深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使这种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青睐,越来越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
微观发生法
认知策略
教学
分类号
G424.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问题解决中策略的变化:一项微观发生研究
被引量:
11
5
作者
辛自强
俞国良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出处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86-795,共10页
基金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 (ABA0 3 0 10 )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青年项目
北京师范大学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文摘
以 30名小学三年级儿童为被试 ,以一种特殊的方程问题为材料 ,采用微观发生法 ,先后进行了 5次测查 ,收集了解题后的口语报告资料 ,从策略变化的路线、速率、广度、来源以及变化模式的多样性等方面详细探讨了问题解决策略的变化过程。结果发现 ,在面临新的问题时 ,被试缺乏相应知识和专门的解题策略 ,这时以使用多种常规策略以及错误策略为主 ;此后 ,当被试建构起对问题的正确表征时 ,就以使用正确策略为主 ,甚至发现了非常有技巧性和领域专门性的快捷策略 ,这时策略的数量明显减少 ;在面临难度较大的迁移题目时 ,快捷策略的使用率又降低 ,而更多借助于常规策略。可见 ,策略的获得是一个由错误到正确、由多种尝试到选择其一、由一般到专门的演化过程 ,这主要是一个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 ,当然也受到正式和非正式教育提供的知识的影响。值得说明的是 ,快捷策略的获得受到问题呈现模式的影响。总是呈现相同题目的单一模式有助于快捷策略的发现 ,而在混合训练中 ,插入不同性质的题目会干扰快捷策略的发现 ;但是 ,当面临迁移问题时 ,单一训练相比于混合训练的优势会消失。此外 。
关键词
策略
问题解决
微观发生法
Keywords
problem solving, strategy, the microgenetic method.
分类号
B842.5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人问题解决中惯例的测量及其微观发生过程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梅
辛自强
林崇德
机构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心理学系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出处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19-1130,共12页
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869)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3JYC016)
中央财经大学科研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
文摘
惯例是一种群体的程序化行为,类似于思维定势,其实验测量最早源于Cohen与Bacdayan(1994)发明的TTT扑克牌游戏。研究选取35对两人组被试,在问题解决的框架下采用微观发生法的思路重新设计实验任务,探讨了两人问题解决中惯例的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惯例从无到有的产生过程。结果表明:(1)修改后的40局TTT扑克牌游戏中存在明显的惯例现象,这可以从可靠性、速度、重复的行动序列、基于特定策略的行为模式和偶尔的次优性5个指标进行验证和描述。(2)惯例的产生是在行为掌握基础上,不断进行表征重述的结果。这一过程体现了惯例的产生是程序性知识转向陈述性知识、无意识转向有意识、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
关键词
惯例
TTT扑克牌游戏
问题解决
策略
微观发生法
Keywords
Routines
TTT game
problem solving
strategy
microgenetic method
分类号
B849 [哲学宗教—应用心理学]
C91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表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微观发生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辛自强
张丽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出处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2-542,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00162)。
文摘
Karmiloff-Smith的表征重述理论认为表征重述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并且表征变化的过程包括程序、元程序和概念化三个阶段。采用微观发生法(包括前测、练习和迁移3个阶段,共8个期间),以数字分解组合任务为研究材料,探讨了120名小学一、二年级儿童问题解决中的表征变化及所受年龄和练习模式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测中存在发展性差异,即二年级儿童达到概念化阶段的人数显著多于一年级儿童,但前测处于程序阶段的儿童接受5次解题练习过程中以及在近迁移题目上都没有表现出年级差异,而在远迁移题目上二年级儿童的完成情况好于一年级儿童。练习模式对表征变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从变化的路线看,与简单模式相比,复杂模式更能促进儿童的表征发生变化,而且这时儿童表征变化的路线更丰富,表征变化发生循环的人数比例也更高。(2)从变化的速度看,复杂模式下儿童在插入难题的两次练习期间表征变化比较迅速,其余期间变化较小;简单模式下儿童在第二次和第三次练习期间表征变化比较迅速,随后变化比较平稳。(3)从变化的广度看,练习中所获表征能力(在最后三次练习中达到元程序或概念化阶段)的推广,无论是在近迁移题还是远迁移题上两种练习模式之下的被试没有明显差异;但两组被试在近迁移题上的表现均好于远迁移题。
关键词
表征变化
知识建构
微观发生法
Keywords
representation, knowledge construction, the microgenetic method.
分类号
B842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创造性的微观变化: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
2
8
作者
薛雨康
田梦源
李芊芊
郭雅绮
马晓晴
谷传华
机构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教育学院
出处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5-72,共8页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国家一般项目(BBA18008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探索创新项目(CCNU19TS076)。
文摘
本研究将微观发生法设计和虚拟仿真技术相结合,考察了不同特质社会创造性大学生跨情境、跨时间的状态社会创造性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在四种具体社会问题情境中,个体策略新颖性的变化表现出了跨情境的多样性特点,而策略实用性的变化则主要表现出了跨情境的一致性特点;(2)个体特质社会创造性对其状态社会创造性的表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策略的实用性上。
关键词
社会创造性
微观发生法
设计
虚拟仿真技术
Keywords
social creativity
microgenetic design
virtual simulation technique
分类号
B8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练习背景下表征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
5
9
作者
辛自强
张丽
林崇德
池丽萍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中华女子学院学前教育系
出处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9-19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00162)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青年基金课题(CBA030045)
文摘
Karm iloff-Sm ith提出的表征重述理论认为表征重述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为探讨练习是否能够提供表征重述的机会从而促进表征水平的变化,对29名小学一年级儿童进行数字分解组合任务的研究。结果表明:(1)练习背景下约有半数儿童的表征从内隐水平发展到外显水平,但其他儿童的表征水平没有发生任何变化;(2)练习背景下儿童表征变化的路线并不完全像Karm iloff-Sm ith设想的那样经由程序阶段到元程序阶段再到概念化阶段,而是存在其他多种可能的发展路线;(3)练习背景下儿童获得的表征的灵活性是有限的,即可以推广到近迁移问题上,而难以推广到远迁移问题上。
关键词
表征水平
知识建构
微观发生法
Keywords
representation level, knowledge construction, microgenetic method.
分类号
B842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小学科学教科书“科学探究”设计的微观发生法比较——以中美日三国“磁”内容为例
首新
胡卫平
林长春
万东升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微观发生法:聚焦认知变化
辛自强
林崇德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用微观发生法培养幼儿科学创造力的实验研究
王瑞明
陈红敏
佟秀丽
莫雷
Zhe Chen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微观发生法在认知策略教学中的应用
张向葵
毕有余
姜伟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问题解决中策略的变化:一项微观发生研究
辛自强
俞国良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两人问题解决中惯例的测量及其微观发生过程
张梅
辛自强
林崇德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表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微观发生研究
辛自强
张丽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社会创造性的微观变化: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研究
薛雨康
田梦源
李芊芊
郭雅绮
马晓晴
谷传华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练习背景下表征水平的变化
辛自强
张丽
林崇德
池丽萍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