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塔里木盆地石炭系海相碎屑岩油藏微观剩余油形成机理与分布特征
被引量:
8
1
作者
孙廷彬
林承焰
王玲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34-1343,共10页
为揭示塔里木盆地石炭系A油藏水驱开发末期剩余油潜力,综合利用水驱过程的CT扫描检测、高温高压条件下水驱后含油薄片观察和高温高压微观刻蚀模型水驱油实验3种实验手段,揭示了西部某A油藏石炭系底部的海相储层剩余油形成机理,明确了水...
为揭示塔里木盆地石炭系A油藏水驱开发末期剩余油潜力,综合利用水驱过程的CT扫描检测、高温高压条件下水驱后含油薄片观察和高温高压微观刻蚀模型水驱油实验3种实验手段,揭示了西部某A油藏石炭系底部的海相储层剩余油形成机理,明确了水驱开发末期的剩余油类型及潜力分布,并提出了三次采油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受注入水剥离作用、突进分隔作用、绕流作用和捕获作用影响,剩余油分布呈现整体分散、局部斑块状富集的特点;剩余油类型可划分为孔喉充填型、孔内半充填型、孔壁油膜型、分散油滴型、喉道滞留型和角隅型6种。其中,水驱中水洗区域的孔内半充填型和分散油滴型剩余油,呈分散状,占65.4%,潜力最大;水驱未波及区域内的孔喉充填型剩余油,呈斑块状富集,占21.0%,潜力次之。建议用表面活性剂驱或天然气驱进行挖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替实验
剩余油
形成机理
微观剩余油分布
海相碎屑岩油藏
石炭系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观非均质性对微观规模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
10
2
作者
武楗棠
张政威
+1 位作者
姜淑霞
彭鑫岭
《断块油气田》
CAS
2005年第3期10-12,共3页
微观非均质性指砂体的孔隙、喉道大小及均匀程度、孔隙喉道的配置关系和连通程度,它直接影响着注入水的微观驱替效率,从而控制着孔隙结构中微观规模剩余油的分布。文中以胡12块为研究区,选取最大连通孔喉半径、孔喉中值半径等6个参数来...
微观非均质性指砂体的孔隙、喉道大小及均匀程度、孔隙喉道的配置关系和连通程度,它直接影响着注入水的微观驱替效率,从而控制着孔隙结构中微观规模剩余油的分布。文中以胡12块为研究区,选取最大连通孔喉半径、孔喉中值半径等6个参数来说明注水开发前后微观非均质性对微观规模剩余油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
规模
剩余油
分布
微观
非均质性
孔隙喉道
连通程度
微观
驱替效率
成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聚合物驱剩余油微观分布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
31
3
作者
宋考平
杨钊
+1 位作者
舒志华
方伟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27,共3页
对不同水淹程度的岩心进行了荧光分析 ,对比了不同水淹程度聚合物驱剩余油的形态特点 ,研究了不可及孔隙体积对聚合物驱的影响 .结果表明 :聚合物溶液降低了流度比 ,在宏观上起到扩大波及体积的作用 ;聚合物溶液黏弹性加大了其与油膜之...
对不同水淹程度的岩心进行了荧光分析 ,对比了不同水淹程度聚合物驱剩余油的形态特点 ,研究了不可及孔隙体积对聚合物驱的影响 .结果表明 :聚合物溶液降低了流度比 ,在宏观上起到扩大波及体积的作用 ;聚合物溶液黏弹性加大了其与油膜之间的摩擦力 ,提高了微观驱油效率 ;不同水淹程度产生不同特征的剩余油 ,盲端状剩余油受聚合物驱影响最大 ;聚合物驱剩余油分布受不可及孔隙体积倍数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剩余油
微观
分布
水淹程度
不可及孔隙体积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
24
4
作者
饶良玉
吴向红
+1 位作者
韩冬
李贤兵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6-71,共6页
大部分国内油田和海外开发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期,探索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对油田高效、可持续开发具有重大意义。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综合国内外微观和宏观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后认为,采取分层次、分规...
大部分国内油田和海外开发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期,探索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对油田高效、可持续开发具有重大意义。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综合国内外微观和宏观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后认为,采取分层次、分规模剩余油分布研究策略有利于明确剩余油的优势潜力及挖潜技术方向,综合多学科定量化表征剩余油分布有利于降低预测的不确定性,为更精准表征剩余油需大力发展地震、测井及大型精细化数值模拟技术,微观上需建立更完善的仿真模型及更先进的饱和度测量方法,宏观上需加强天然能量驱动油藏及非常规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完善以多层状砂岩油藏注水开发为主导的剩余油分布模式,以改善高含水油田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油田
微观剩余油分布
宏观
剩余油
分布
提高采收率
油藏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里木盆地石炭系海相碎屑岩油藏微观剩余油形成机理与分布特征
被引量:
8
1
作者
孙廷彬
林承焰
王玲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石油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34-1343,共10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XQZX2021000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1D01A200)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5009-001)。
文摘
为揭示塔里木盆地石炭系A油藏水驱开发末期剩余油潜力,综合利用水驱过程的CT扫描检测、高温高压条件下水驱后含油薄片观察和高温高压微观刻蚀模型水驱油实验3种实验手段,揭示了西部某A油藏石炭系底部的海相储层剩余油形成机理,明确了水驱开发末期的剩余油类型及潜力分布,并提出了三次采油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受注入水剥离作用、突进分隔作用、绕流作用和捕获作用影响,剩余油分布呈现整体分散、局部斑块状富集的特点;剩余油类型可划分为孔喉充填型、孔内半充填型、孔壁油膜型、分散油滴型、喉道滞留型和角隅型6种。其中,水驱中水洗区域的孔内半充填型和分散油滴型剩余油,呈分散状,占65.4%,潜力最大;水驱未波及区域内的孔喉充填型剩余油,呈斑块状富集,占21.0%,潜力次之。建议用表面活性剂驱或天然气驱进行挖潜。
关键词
驱替实验
剩余油
形成机理
微观剩余油分布
海相碎屑岩油藏
石炭系
塔里木盆地
Keywords
flooding experiment
formation mechanism of remaining oil
microscopic distribution of remaining oil
marine clastic reservoir
Carboniferous
Tarim Basin
分类号
TE32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观非均质性对微观规模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
10
2
作者
武楗棠
张政威
姜淑霞
彭鑫岭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研究生院
河南石油勘探局地调处
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出处
《断块油气田》
CAS
2005年第3期10-12,共3页
文摘
微观非均质性指砂体的孔隙、喉道大小及均匀程度、孔隙喉道的配置关系和连通程度,它直接影响着注入水的微观驱替效率,从而控制着孔隙结构中微观规模剩余油的分布。文中以胡12块为研究区,选取最大连通孔喉半径、孔喉中值半径等6个参数来说明注水开发前后微观非均质性对微观规模剩余油的影响。
关键词
微观
规模
剩余油
分布
微观
非均质性
孔隙喉道
连通程度
微观
驱替效率
成岩作用
Keywords
Micro anisotropy, Porosity structure,Residual oil, Porosity and throat.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合物驱剩余油微观分布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
31
3
作者
宋考平
杨钊
舒志华
方伟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27,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10 172 0 2 8)
文摘
对不同水淹程度的岩心进行了荧光分析 ,对比了不同水淹程度聚合物驱剩余油的形态特点 ,研究了不可及孔隙体积对聚合物驱的影响 .结果表明 :聚合物溶液降低了流度比 ,在宏观上起到扩大波及体积的作用 ;聚合物溶液黏弹性加大了其与油膜之间的摩擦力 ,提高了微观驱油效率 ;不同水淹程度产生不同特征的剩余油 ,盲端状剩余油受聚合物驱影响最大 ;聚合物驱剩余油分布受不可及孔隙体积倍数影响 。
关键词
聚合物驱
剩余油
微观
分布
水淹程度
不可及孔隙体积倍数
Keywords
polymer flooding
microscopic distribution of remaining oil
water flooding degree
inaccessible pore volumes
分类号
TE357.4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
24
4
作者
饶良玉
吴向红
韩冬
李贤兵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6-71,共6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08ZX05032)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研生产攻关项目(2008B-4401)资助.
文摘
大部分国内油田和海外开发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期,探索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对油田高效、可持续开发具有重大意义。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综合国内外微观和宏观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后认为,采取分层次、分规模剩余油分布研究策略有利于明确剩余油的优势潜力及挖潜技术方向,综合多学科定量化表征剩余油分布有利于降低预测的不确定性,为更精准表征剩余油需大力发展地震、测井及大型精细化数值模拟技术,微观上需建立更完善的仿真模型及更先进的饱和度测量方法,宏观上需加强天然能量驱动油藏及非常规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完善以多层状砂岩油藏注水开发为主导的剩余油分布模式,以改善高含水油田开发效果。
关键词
高含水油田
微观剩余油分布
宏观
剩余油
分布
提高采收率
油藏数值模拟
Keywords
high-water-cut oilfield
micro-remained oil distribution
macro-remained oil distribution
enhancedoil recovery
of oil reservoir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E32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塔里木盆地石炭系海相碎屑岩油藏微观剩余油形成机理与分布特征
孙廷彬
林承焰
王玲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微观非均质性对微观规模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武楗棠
张政威
姜淑霞
彭鑫岭
《断块油气田》
CAS
200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聚合物驱剩余油微观分布的影响因素
宋考平
杨钊
舒志华
方伟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现状与展望
饶良玉
吴向红
韩冬
李贤兵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