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非介入的介入:中国艺术乡建的当代性策略
被引量:
7
1
作者
向丽
张勰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111,共11页
非介入的介入是中国艺术乡建调适自身实践路径的当代性策略,它试图通过对话、协作、融合、共生等非介入的方式来构建多元主体间的联动,使之通过审美经验的交互重构,生成共通的意志与行动,从而通达“美美与共”之境。非介入的介入的隐秘...
非介入的介入是中国艺术乡建调适自身实践路径的当代性策略,它试图通过对话、协作、融合、共生等非介入的方式来构建多元主体间的联动,使之通过审美经验的交互重构,生成共通的意志与行动,从而通达“美美与共”之境。非介入的介入的隐秘内核在于“让”边缘经验如其所是地显现,以平等作为出发点,而不只是目标;将“艺术介入”实质性地转化为“审美介入”,通过可感性的重新分配,实践从主体争夺到主体间性的转化,并藉由微观共同体的建构真正通达对社会生活关系的改造与重构。在此过程中将生成我们对于乡村的新感知以及城/乡、中心/边缘、文明/野蛮等二元对立模式的消解。在多中心重构以及多重文化叠合、流动的当代语境中,这种“弱”而坚韧的姿态在其幽微处向我们发出了真诚的吁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介入的介入
艺术乡建
主体间性
审美体验
微观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介入的介入:中国艺术乡建的当代性策略
被引量:
7
1
作者
向丽
张勰
机构
云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111,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审美人类学视野中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发展研究”(19AZW0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彝汉审美交融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21BZX122)
2023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艺术乡建理论与实践”。
文摘
非介入的介入是中国艺术乡建调适自身实践路径的当代性策略,它试图通过对话、协作、融合、共生等非介入的方式来构建多元主体间的联动,使之通过审美经验的交互重构,生成共通的意志与行动,从而通达“美美与共”之境。非介入的介入的隐秘内核在于“让”边缘经验如其所是地显现,以平等作为出发点,而不只是目标;将“艺术介入”实质性地转化为“审美介入”,通过可感性的重新分配,实践从主体争夺到主体间性的转化,并藉由微观共同体的建构真正通达对社会生活关系的改造与重构。在此过程中将生成我们对于乡村的新感知以及城/乡、中心/边缘、文明/野蛮等二元对立模式的消解。在多中心重构以及多重文化叠合、流动的当代语境中,这种“弱”而坚韧的姿态在其幽微处向我们发出了真诚的吁请。
关键词
非介入的介入
艺术乡建
主体间性
审美体验
微观共同体
Keywords
engagement of non-engagement
art-based rural construction
intersubjectivity
aesthetic experience
micro-community
分类号
B83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非介入的介入:中国艺术乡建的当代性策略
向丽
张勰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