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尊重中国人口史的真实——对《摘掉人口决定论的光环》一文之回应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意新 曹树基 《学术界》 2003年第3期116-132,共17页
本文是就王丰、李中清发表的《摘掉人中决定论的光环———兼谈历史人口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以下简称《摘掉》)一文中对作者同期发表的文章《马尔萨斯理论与清代以来的中国人口———评美国学者近年来的相关研究》(以下简称《马尔萨斯》... 本文是就王丰、李中清发表的《摘掉人中决定论的光环———兼谈历史人口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以下简称《摘掉》)一文中对作者同期发表的文章《马尔萨斯理论与清代以来的中国人口———评美国学者近年来的相关研究》(以下简称《马尔萨斯》)一文的批评所进行的反批评。作者没有就《摘掉》中对《马尔萨斯》的所有批评逐条回应 ,而是在学术批评的原则和方法上做一澄清 ,主要是从学术上就《摘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人口 人口决定论 马尔萨斯理论 微观人口 宏观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西方人口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彭松建 《人口与经济》 1987年第5期55-60,40-41,共8页
当代西方人口经济学是由当代西方经济学和人口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与经济之间关系为研究对象,分析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或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也探讨经济条件的... 当代西方人口经济学是由当代西方经济学和人口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与经济之间关系为研究对象,分析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或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也探讨经济条件的变动对人口演变的影响。早在30年代末,英国经济学家W·B·雷德韦就正式提出了人口经济学的命题。如他在1939年发表了《人口缩减经济学》一书,后又为1951年出版的《张伯伦百科全书》撰写了“人口经济学”词条。1944年美国《南方经济学》杂志第14期发表的美国人口经济学家J·J·斯彭格勒的《人口增长经济学概论》一文,也正式使用了“人口经济学”这个学科命题。从此往后,西方学术界研究人口与经济之间关系的论文和著作开始使用这一学科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经济学 人口变动 微观人口 当代西方 人口增长率 人口与经济 人口投资 宏观人口 经济增长 形成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人口经济学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忠观 《人口与经济》 1982年第2期24-27,共4页
社会主义人口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有它自己所特有的研究领域。它不同于以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以阐明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为任务的社会主义经济学,也不同于以社会主义阶段的人口过程为研究对象,以阐明社会主义人口规... 社会主义人口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有它自己所特有的研究领域。它不同于以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以阐明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为任务的社会主义经济学,也不同于以社会主义阶段的人口过程为研究对象,以阐明社会主义人口规律为任务的社会主义人口学。社会主义人口经济学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和人口的相互关系,即把社会主义的经济运动过程和人口运动过程的内在联系作为研究对象,以阐明社会主义人口经济规律为任务。众所周知,在经济和人口的相互关系中,经济过程是有决定性意义的。经济过程是人口过程的基础,人口的发展反映着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经济学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宏观人口 人口过程 机械变动 人口投资 人口再生产 重大课题 微观人口 比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经济学及其在我国面临的课题
4
作者 王更新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47-50,共4页
人口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是以人口学和经济学为基础,以人口经济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交叉学科.研究人口经济学,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我国人口经济学的研究起步较学,本文将在对外国人... 人口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是以人口学和经济学为基础,以人口经济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交叉学科.研究人口经济学,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我国人口经济学的研究起步较学,本文将在对外国人口经济学的研究作一介绍的基础上,探讨我国人口经济学面临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经济学 国面 经济适度人口 人口变动 我国人口 课题 人口投资 宏观人口 学派 微观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库在人口学中的运用
5
作者 张大鸿 颜德贵 《人口与经济》 1985年第1期20-26,37,共8页
人口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质量、密度、增长率等因素对该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人口学是研究和说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的人口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人口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质量、密度、增长率等因素对该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人口学是研究和说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的人口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近年来,人口学利用系统工程、现代控制论、运筹学等科学方法对人口现象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到来,电子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迅速发展,人口学有了人口信息存储、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 人口数据库 数据库系统 实模型 微观人口 文化程度 人口信息 用户模型 观测模型 四川省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人口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结构和使用
6
作者 熊家汇 朱容村 +1 位作者 程祖培 倪祥康 《统计与决策》 1988年第2期38-41,共4页
本文介绍了利用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而建立的湖北省人口数据库应用系统。较详细地分析了微观人口库和宏观人口库的层次结构及其功能,并从用户的角度介绍了该应用系统的操作使用方法。
关键词 数据库应用系统 文化程度 湖北省 人口数据库 数据库系统 职业 宏观人口 微观人口 就业人口 层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高学历人才迁入格局的时空演化与驱动因素——基于1980—2014年个体迁移大数据 被引量:9
7
作者 张文佳 王雨润 阴劼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2-271,共10页
基于1980—2014年深圳市人口流动普查微观大数据,提取迁入深圳市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个体粒度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人才迁入格局的时空演化,基于事件史分析方法探究影响近10 a人才迁移的多维驱动因素及人才政策调控机理,为完善区... 基于1980—2014年深圳市人口流动普查微观大数据,提取迁入深圳市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个体粒度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人才迁入格局的时空演化,基于事件史分析方法探究影响近10 a人才迁移的多维驱动因素及人才政策调控机理,为完善区域人才政策提供决策支持。结果发现:(1)深圳市迁入高学历人才数量快速增长,群体年轻化、未婚化特点显著,城乡户籍结构差异持续缩小,省内邻近地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形成高值-高值集聚区域;(2)个体家庭情况、地理距离阻碍、城市社会结构等因素共同塑造迁移过程,来自人口数量少、人均GDP低、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地区的高学历人才具有更强烈的迁入意愿;(3)政策驱动力如深圳市2008—2012年实施的连续性审核制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人才迁入,不同阶段的人才政策对于不同属性人才群体的迁入行为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迁移 事件史分析 人口流动普查微观大数据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scopic dynamic simulation model for pedestrian a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珊珊 钱大琳 罗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1期3351-3362,共12页
Pedestrian's road-crossing model is the key part of micro-simulation for mixed traffic a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To reproduce the crossing behavior of pedestrians,the microscopic behaviors of the pedestrians pass... Pedestrian's road-crossing model is the key part of micro-simulation for mixed traffic a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To reproduce the crossing behavior of pedestrians,the microscopic behaviors of the pedestrians passing through the crosswalk a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 were analyzed.A pedestrian's decision making model based on gap acceptance theory was proposed.Based on the field data at three typical intersections in Beijing,China,the critical gaps and lags of pedestrians were calibrated.In addition,considering pedestrian's required space,a modification of the social force model that consists of a self-deceleration mechanism prevents a simulated pedestrian from continuously pushing over other pedestrians,making the simulation more realistic.After the simple change,the modified social force model is able to reproduce the fundamental diagram of pedestrian flows for densities less than 3.5 m-2 a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unic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pedestrian simulation social force model decision making model fimdamental diagram mixed traff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