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裂缝特征及微裂缝参数的定量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沿25区块、庄40区块为例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瑞飞 陈明强 孙卫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5-220,共6页
对鄂尔多斯盆地沿25区块、庄40区块长6油藏进行精细描述,指出微裂缝对提高储层的渗流能力,提高特低渗油藏开发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阐述了特低渗透储层的岩块、显裂缝系统及其各自特征,指出显裂缝大致由三组裂缝组成。研究认为:岩... 对鄂尔多斯盆地沿25区块、庄40区块长6油藏进行精细描述,指出微裂缝对提高储层的渗流能力,提高特低渗油藏开发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阐述了特低渗透储层的岩块、显裂缝系统及其各自特征,指出显裂缝大致由三组裂缝组成。研究认为:岩块系统包括基质和微裂缝两部分,微裂缝一般长度小于200μm,规模小;两区块特低渗储层微裂缝呈条带状展布,且呈平行或雁式排列,具有明显的方向性,条带性随着岩性的变化而变化;可将微裂缝划分为有效缝和无效缝,有效缝对渗流起作用,无效缝充填方解石,对渗流不起作用。微裂缝和基质的储、渗性能差别很大,沿25区块微裂缝的储集能力是基质的0.0377倍,渗流能力是基质的42倍;庄40区块微裂缝的储集能力是基质的0.0337倍,渗流能力是基质的7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裂缝 岩块系统 裂缝 裂缝开度 裂隙 微裂缝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上三叠统延长组超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裂缝研究 被引量:46
2
作者 王瑞飞 孙卫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4-448,共5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4+5油藏的精细描述,指出微裂缝对提高储层渗流能力、提高超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4+5油藏微裂缝线密度为7.86条/cm,微裂缝...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4+5油藏的精细描述,指出微裂缝对提高储层渗流能力、提高超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4+5油藏微裂缝线密度为7.86条/cm,微裂缝开度为3.70μm,微裂缝间距为1.2723mm,微裂缝孔隙度为0.29%,微裂缝渗透率为3.32×10-3μm2。微裂缝孔隙度是基质孔隙度的2.74%,微裂缝渗透率是基质渗透率的12.15倍。微裂缝分布的差异性和不均一性是造成研究区超低渗透致密储层中有相对高渗透层的主要原因。微裂缝发育及展布状况是沉积微相带及基底断裂基础上成岩过程中多期古构造应力场与现今构造应力场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油气勘探中以寻找有利的沉积相—成岩相—微裂缝带为勘探目标,会加大勘探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姬塬油田 超低渗透砂岩油藏 裂缝 裂缝开度 裂缝孔隙度 微裂缝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