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血管血流成像诊断急性睾丸扭转的价值
1
作者 苏航 韩正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9-522,共4页
目的:探讨微血管血流(MV-flow)成像技术对急性睾丸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0例疑似睾丸扭转的急性睾丸疼痛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和MV-flow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DFI和MV-flow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 目的:探讨微血管血流(MV-flow)成像技术对急性睾丸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0例疑似睾丸扭转的急性睾丸疼痛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和MV-flow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DFI和MV-flow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诊断效能。结果:40例急性睾丸疼痛患者中,病理确诊急性睾丸扭转36例。MV-flow诊断急性睾丸扭转35例,敏感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2%、97.5%、100.0%、80.0%;CDFI诊断急性睾丸扭转33例,上述指标分别为91.7%、92.5%、100.0%、57.1%。MV-flow和CDFI诊断急性睾丸扭转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均较高(Kappa=0.875、0.688,P<0.001)。在36例扭转睾丸中,MV-flow检查扭转睾丸内血流信号显示率为83.3%,高于CDFI的61.1%(P=0.013)。结论:MV-flow在急性睾丸扭转的诊断效能方面与CDFI无差异,但对扭转睾丸内的血流信号显示率明显优于CDF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 扭转 微血管血流成像 彩色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超声联合微血管血流成像对睾丸结核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张秀丽 苏航 +1 位作者 陈争光 韩正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5-718,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微血管血流成像(MV-flow)对睾丸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阴囊疼痛、坠胀,或伴有阴囊肿块就诊,疑似睾丸结核的9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二维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血流显...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微血管血流成像(MV-flow)对睾丸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阴囊疼痛、坠胀,或伴有阴囊肿块就诊,疑似睾丸结核的9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二维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MV-flow。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二维超声联合MV-flow及二维超声联合CDFI诊断睾丸结核的效能,同时计算血流像素占比。另外选取20例疑似睾丸结核患者,通过MV-flow获取血管指数(VI),采用同类相关系数(ICC)评估MV-flow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91例患者中共有80例病理确诊为睾丸结核。二维超声联合MV-flow诊断睾丸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6.3%、54.6%和91.2%,高于二维超声联合CDFI(87.5%、18.2%、79.1%)。MV-flow睾丸内血流像素占比高于CDFI[(2.13±0.81)%vs(1.86±0.70)%,P=0.360]。VI在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一致性良好[ICC(95%CI)分别为0.874(0.683~0.950)、0.945(0.860~0.978)]。结论:相比二维超声联合CDFI,二维超声联合MV-flow对睾丸结核的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结核 超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微血管血流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血管血流成像技术评估复发性流产与正常育龄期女性子宫内膜微血流血管化指数差异的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于珍 唐英 秦茜羽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61-864,共4页
目的:探讨微血管血流(MV-Flow)成像技术评估复发性流产女性与正常育龄期女性子宫内膜微血流血管化指数(VI MV)差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就诊的87例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流产组,其... 目的:探讨微血管血流(MV-Flow)成像技术评估复发性流产女性与正常育龄期女性子宫内膜微血流血管化指数(VI MV)差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就诊的87例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流产组,其中流产次数为2次有51例,3次有26例,≥4次有10例;另选取于本院同期就诊的90例无流产史的正常育龄期女性作为健康组。两组女性于黄体中期时经阴道超声运用MV-Flow成像技术测量子宫内膜VI MV,并将177例女性的子宫内膜VI MV均值进行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的重复测量,比较两组子宫内膜VI MV及临床资料的差异;同时比较流产组中不同流产次数患者子宫内膜VI MV及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流产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卵泡刺激素及黄体生成素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子宫内膜VI MV高于流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0%vs.3.70%,P<0.05)。流产组中流产次数为2次(5.30%)的患者子宫内膜VI MV高于流产次数为3次(3.25%)及≥4次(3.30%)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次数为3次的患者子宫内膜VI MV与≥4次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77例女性的子宫内膜VI MV均值在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78、0.945,重复性均较好。结论:MV-Flow成像技术可有效评估复发性流产女性与正常育龄期女性子宫内膜VI MV的差异,且可能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多,子宫内膜VI MV也会随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微血管血流 复发性流产 子宫内膜微血流血管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超声结合MV-Flow成像技术在育龄期女性排卵期子宫内膜超声特点分析中的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宋梦洁 汪龙霞 徐虹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50-956,共7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结合微血管血流(MV-Flow)成像技术在育龄期女性排卵期子宫内膜超声特点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7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超声诊断科行经阴道妇科超声检查的74例育龄期女性,年龄22~48(34.4±5.0)...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结合微血管血流(MV-Flow)成像技术在育龄期女性排卵期子宫内膜超声特点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7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超声诊断科行经阴道妇科超声检查的74例育龄期女性,年龄22~48(34.4±5.0)岁,其中≥35岁的高龄组女性35例,<35岁的低龄组女性39例。根据是否临床诊断为不孕分为不孕组(n=27)与健康对照组(n=47)。于患者排卵日利用经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的厚度、蠕动性评分及容积,子宫螺旋动脉的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双侧子宫动脉的PI和RI,三维能量多普勒血流参数[血流指数(FI)、血管化指数(V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及内膜微血流血管化指数(VIMV)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低龄组与高龄组的不孕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1)。低龄组子宫螺旋动脉RI低于高龄组(P<0.05),而内膜三维能量多普勒血流参数(VI、FI、VFI)及内膜VIMV均明显高于高龄组(P<0.05)。不孕组与健康对照组年龄分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1)。不孕组子宫内膜的厚度、蠕动性评分、容积、三维能量多普勒血流参数(VI、FI、VFI)及VIMV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可在一定程度上评估育龄期女性排卵期子宫内膜的特点,尤其VIMV可定量分析子宫内膜的微血流灌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成像 微血管血流 育龄期 三维能量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