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急性肾损伤中内皮-微血管系统改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畅
饶向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6期548-551,共4页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微血管系统
内皮损伤
肾小管上皮细胞
急性肾小管坏死
血流动力学变化
肾小球滤过率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微血管系统的变化:基于OCTA的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封炎
张凌月
+6 位作者
郑卓涛
卢红薇
邓燕
熊伟伟
付燕梅
李双莲
殷小龙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70-574,共5页
目的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测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微血管系统的差异,探究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发病机制。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眼科门诊就诊的4~14岁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41例...
目的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测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微血管系统的差异,探究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发病机制。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眼科门诊就诊的4~14岁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41例及正常视力儿童22例,将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弱视眼纳入为弱视眼组,非弱视眼纳入为对侧眼组,正常视力儿童的右眼为正常对照组。使用OCTA扫描三组入选眼的眼底黄斑部3 mm×3 mm的范围,经ImageJ处理后获得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SCPVD)和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DCPVD),采用ETDRS分区扫描模式扫描黄斑部,得出黄斑部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直径分别为1 mm圆形(中心区)及>1~3 mm、>3~6 mm环形区的视网膜厚度。分析比较三组之间黄斑区SCPVD、DCPVD及视网膜厚度之间的差异。结果弱视眼组、对侧眼组和正常对照组入选眼的SCPVD分别为(25.01±6.00)%、(29.34±4.23)%和(30.16±2.90)%,DCPVD分别为(27.87±4.12)%、(30.30±2.72)%和(30.65±2.38)%,弱视眼组的SCPVD和DCPVD均较对侧眼组、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侧眼组入选眼的SCPVD和DCPVD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1.00)。弱视眼组、对侧眼组和正常对照组入选眼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分别为(265.78±21.10)μm、(260.94±18.97)μm和(263.59±14.71)μm,三组间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弱视眼组、对侧眼组和正常对照组入选眼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分别为(321.13±10.83)μm、(316.19±11.80)μm和(314.85±10.81)μm,弱视眼组入选眼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均较对侧眼组、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侧眼组与正常对照组入选眼的平均视网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结论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弱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微血管系统均存在异常,提示黄斑区视网膜参与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性弱视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血管
成像
黄斑区视网膜
微血管系统
视网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对近视儿童青少年视网膜与脉络膜厚度及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
6
3
作者
郑卓涛
张凌月
+6 位作者
封炎
卢红薇
欧阳子婧
刘诗宇
徐丽雯
邓燕
殷小龙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87-892,共6页
目的 研究0.1 g·L^(-1)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对近视儿童青少年脉络膜、视网膜厚度(RT)及血管系统的影响,分析低浓度阿托品影响近视的机制。方法 选取经散瞳检影验光等效球镜(SE)≤-0.50 D的近视儿童青少年123例,随机分为用药组(白天...
目的 研究0.1 g·L^(-1)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对近视儿童青少年脉络膜、视网膜厚度(RT)及血管系统的影响,分析低浓度阿托品影响近视的机制。方法 选取经散瞳检影验光等效球镜(SE)≤-0.50 D的近视儿童青少年123例,随机分为用药组(白天配戴框架眼镜,每晚0.1 g·L^(-1)低浓度阿托品滴眼1滴)70例以及对照组(仅白天配戴框架眼镜)61例。两组患儿基线时进行SE、眼轴长度(AL)、眼压(IOP)、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浅层血管复合体(SVC)、深层血管复合体(DVC)及脉络膜毛细血管(CC)血流密度、RT等检查,并在3个月和6个月时进行两次随访和检查数据比较。结果 两组患儿基线年龄、性别比、IOP、SE、AL、SFCT、黄斑部微血管系统(SVC、DVC及CC)血流密度及平均R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儿随访3个月和6个月时的SE、AL及SF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基线数据相比,对照组患儿随访6个月时的AL增长,用药组患儿随访3个月和6个月时的SFCT均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用药组患儿3个月、6个月随访时SVC、DVC及CC血流密度均高于对照组及基线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用药组患儿与对照组比较,3个月、6个月随访时内环鼻侧RT较厚,6个月随访时外环上侧及外环鼻侧RT较厚,3个月、6个月随访时外环颞侧RT较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近视儿童青少年局部使用0.1 g·L^(-1)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可以改善视网膜脉络膜微循环,使脉络膜明显增厚,视网膜轻度增厚,从而延缓近视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品滴眼液
近视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血管
成像
脉络膜
视网膜
微血管系统
黄斑部视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急性肾损伤中内皮-微血管系统改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畅
饶向荣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6期548-551,共4页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微血管系统
内皮损伤
肾小管上皮细胞
急性肾小管坏死
血流动力学变化
肾小球滤过率
相互作用
分类号
R692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R657.34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微血管系统的变化:基于OCTA的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封炎
张凌月
郑卓涛
卢红薇
邓燕
熊伟伟
付燕梅
李双莲
殷小龙
机构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眼科
出处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70-574,共5页
文摘
目的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测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微血管系统的差异,探究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发病机制。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眼科门诊就诊的4~14岁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41例及正常视力儿童22例,将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弱视眼纳入为弱视眼组,非弱视眼纳入为对侧眼组,正常视力儿童的右眼为正常对照组。使用OCTA扫描三组入选眼的眼底黄斑部3 mm×3 mm的范围,经ImageJ处理后获得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SCPVD)和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DCPVD),采用ETDRS分区扫描模式扫描黄斑部,得出黄斑部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直径分别为1 mm圆形(中心区)及>1~3 mm、>3~6 mm环形区的视网膜厚度。分析比较三组之间黄斑区SCPVD、DCPVD及视网膜厚度之间的差异。结果弱视眼组、对侧眼组和正常对照组入选眼的SCPVD分别为(25.01±6.00)%、(29.34±4.23)%和(30.16±2.90)%,DCPVD分别为(27.87±4.12)%、(30.30±2.72)%和(30.65±2.38)%,弱视眼组的SCPVD和DCPVD均较对侧眼组、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侧眼组入选眼的SCPVD和DCPVD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1.00)。弱视眼组、对侧眼组和正常对照组入选眼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分别为(265.78±21.10)μm、(260.94±18.97)μm和(263.59±14.71)μm,三组间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弱视眼组、对侧眼组和正常对照组入选眼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分别为(321.13±10.83)μm、(316.19±11.80)μm和(314.85±10.81)μm,弱视眼组入选眼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均较对侧眼组、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侧眼组与正常对照组入选眼的平均视网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结论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弱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微血管系统均存在异常,提示黄斑区视网膜参与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发病过程。
关键词
屈光参差性弱视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血管
成像
黄斑区视网膜
微血管系统
视网膜厚度
Keywords
anisometropic amblyopia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
macular retinal microvascular system
retinal thickness
分类号
R777.4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对近视儿童青少年视网膜与脉络膜厚度及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
6
3
作者
郑卓涛
张凌月
封炎
卢红薇
欧阳子婧
刘诗宇
徐丽雯
邓燕
殷小龙
机构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中心
出处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87-892,共6页
基金
江西省科学技术厅重点项目(编号:20202BBG72004)
学科交叉创新基金一般项目(编号:9166-27060003-YB18)
南昌大学二附院临床科研专项(编号:2019YNLZ12001)。
文摘
目的 研究0.1 g·L^(-1)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对近视儿童青少年脉络膜、视网膜厚度(RT)及血管系统的影响,分析低浓度阿托品影响近视的机制。方法 选取经散瞳检影验光等效球镜(SE)≤-0.50 D的近视儿童青少年123例,随机分为用药组(白天配戴框架眼镜,每晚0.1 g·L^(-1)低浓度阿托品滴眼1滴)70例以及对照组(仅白天配戴框架眼镜)61例。两组患儿基线时进行SE、眼轴长度(AL)、眼压(IOP)、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浅层血管复合体(SVC)、深层血管复合体(DVC)及脉络膜毛细血管(CC)血流密度、RT等检查,并在3个月和6个月时进行两次随访和检查数据比较。结果 两组患儿基线年龄、性别比、IOP、SE、AL、SFCT、黄斑部微血管系统(SVC、DVC及CC)血流密度及平均R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儿随访3个月和6个月时的SE、AL及SF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基线数据相比,对照组患儿随访6个月时的AL增长,用药组患儿随访3个月和6个月时的SFCT均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用药组患儿3个月、6个月随访时SVC、DVC及CC血流密度均高于对照组及基线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用药组患儿与对照组比较,3个月、6个月随访时内环鼻侧RT较厚,6个月随访时外环上侧及外环鼻侧RT较厚,3个月、6个月随访时外环颞侧RT较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近视儿童青少年局部使用0.1 g·L^(-1)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可以改善视网膜脉络膜微循环,使脉络膜明显增厚,视网膜轻度增厚,从而延缓近视的进展。
关键词
阿托品滴眼液
近视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血管
成像
脉络膜
视网膜
微血管系统
黄斑部视网膜
Keywords
atropine eyedrops
myopia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horoid
retinal microvascular system
retinal macula
分类号
R778.11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急性肾损伤中内皮-微血管系统改变的研究进展
刘畅
饶向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微血管系统的变化:基于OCTA的研究
封炎
张凌月
郑卓涛
卢红薇
邓燕
熊伟伟
付燕梅
李双莲
殷小龙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对近视儿童青少年视网膜与脉络膜厚度及微循环的影响
郑卓涛
张凌月
封炎
卢红薇
欧阳子婧
刘诗宇
徐丽雯
邓燕
殷小龙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