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规血管超声与微血管成像技术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袁嘉 勇强 +2 位作者 张蕾 穆洁 刘海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01-603,共3页
目的 :探讨常规血管超声与微血管成像技术(SMI)在评价颈动脉狭窄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08至2015-03我院住院的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37例(共70条血管),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为金标准,对常规血管超声及SMI对颈动脉狭窄检出情... 目的 :探讨常规血管超声与微血管成像技术(SMI)在评价颈动脉狭窄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08至2015-03我院住院的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37例(共70条血管),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为金标准,对常规血管超声及SMI对颈动脉狭窄检出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常规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1.42%、83.33%、80.95%。SMI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1.43%、92.16%、89.47%。结论 :常规血管超声与SMI在评估颈动脉血管狭窄程度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SMI对颈动脉狭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优于常规血管超声,SMI能更准确判定颈动脉狭窄程度,有望成为一种更可靠评价颈动脉斑块及狭窄程度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微血管成像技术 超声检查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萤火虫”联合超微血管成像技术校正BI-RADS 4级乳腺结节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9
2
作者 罗青 陈伟萍 +4 位作者 郭黎红 曹小祯 蒙思薇 陈小清 杨瑞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474-2477,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萤火虫"技术(micropure)、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及两者联合在BI-RADS 4级乳腺结节校正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高频超声诊断为BI-RADS 4级的乳腺患者76例,共计78个结节,经超... 目的探讨超声"萤火虫"技术(micropure)、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及两者联合在BI-RADS 4级乳腺结节校正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高频超声诊断为BI-RADS 4级的乳腺患者76例,共计78个结节,经超声"萤火虫"和SMI校正分级后,与病理结果比对,绘制ROC曲线,比较高频超声、"萤火虫"技术、SMI技术、"萤火虫"联合SMI校正诊断BI-RADS 4级乳腺结节的差异。结果 76例BI-RADS 4级患者的78个乳腺结节中,病理证实37个为恶性结节,41个为良性结节。"萤火虫"、SMI、"萤火虫"联合SMI技术分别与高频超声比较,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萤火虫"联合SMI技术分别与"萤火虫"、S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萤火虫"技术、SMI技术有助于提高BI-RADS 4级乳腺结节诊断的准确性。两者联合能取长补短,更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不必要的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RADS 4级 超声“萤火虫”技术 微血管成像技术 联合 校正 乳腺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微血管成像技术探讨不同中医证型乳腺癌患者的血流特征 被引量:6
3
作者 石光煜 张雪松 +2 位作者 李晶 韩洁茹 赵丽娜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5-469,共5页
目的采用超声超微血管成像(SMI)技术探讨不同中医证型乳腺癌患者的血流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8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并经术后病理确诊的肿块型乳腺癌患者62例(恶性组)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50例(良性组),将62例... 目的采用超声超微血管成像(SMI)技术探讨不同中医证型乳腺癌患者的血流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8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并经术后病理确诊的肿块型乳腺癌患者62例(恶性组)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50例(良性组),将62例乳腺恶性肿瘤患者依据中医证型分为肝郁痰凝证组(24例)、冲任失调证组(20例)、正虚毒盛证组(18例)。手术前各组均给予常规超声和SMI检查,分析比较各组间的二维超声及其超微血流特征。结果二维超声结果显示恶性3个证型组及良性组4组间肿块大小、微钙化、后方回声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良性组与恶性3个证型组比较,SMI血管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痰凝证组SMI血管数目0级患者比例高于冲任失调证组和正虚毒盛证组,正虚毒盛证组SMI血管数目Ⅲ级患者比例高于肝郁痰凝证组和冲任失调证组、Ⅰ级患者比例低于肝郁痰凝证组和冲任失调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理组织学分级肝郁痰凝证组Ⅰ级患者比例较高,冲任失调证组Ⅱ级患者比例较高,正虚毒盛证组Ⅲ级患者比例较高。结论SMI可以有效判定不同中医证型乳腺癌患者超微血管特征,能够为乳腺癌中医辨证施治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成像技术 乳腺肿瘤 中医证型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血管成像评价半夏白术天麻汤改善高血压痰湿壅盛型颈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效果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雪松 李晶 +1 位作者 石光煜 赵丽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23-829,共7页
目的探讨应用超微血管成像(SMI)技术评价半夏白术天麻汤改善高血压痰湿壅盛型颈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20例高血压痰湿壅盛型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作为研... 目的探讨应用超微血管成像(SMI)技术评价半夏白术天麻汤改善高血压痰湿壅盛型颈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20例高血压痰湿壅盛型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完全随机法将患者分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每天1次、每次20 mg,早饭后口服;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水丸,每次50丸、每天2次,饭后口服;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并行常规超声及SMI检查,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及颈动脉斑块SMI分级。结果治疗前,两组高血压痰湿壅盛型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血清LDL-C、TC、TG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DL-C、TC、T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患者的血清LDL-C、TC、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颈动脉IMT、斑块Crouse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颈动脉IMT、斑块Crouse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患者的颈动脉IMT及斑块Crouse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SMI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SMI分级为2级的患者比例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均<0.01),SMI分级为0级的患者比例与治疗前比较均增高(P均<0.01),且治疗组患者颈动脉斑块SMI分级为2级的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MI技术能用于评估半夏白术天麻汤改善高血压痰湿壅盛型颈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疗效,可为临床用药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成像技术 半夏白术天麻汤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痰湿壅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波弹性成像和超微血管成像辨别乳腺早期恶性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9
5
作者 韩敏 张宇 +2 位作者 路红 马文娟 张淑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7-361,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和超微血管成像(SVI)辨别乳腺早期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病理确诊为乳腺恶性病变的病例62例,其中38例为早期(TNMⅠ~Ⅱ期),24例为中晚期(TNMⅢ~Ⅳ期)。根据年龄、BMI匹... 目的:探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和超微血管成像(SVI)辨别乳腺早期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病理确诊为乳腺恶性病变的病例62例,其中38例为早期(TNMⅠ~Ⅱ期),24例为中晚期(TNMⅢ~Ⅳ期)。根据年龄、BMI匹配选取乳腺良性病变62例为对照。两组均行SWE和MVI检查,记录最大弹性模量(Emax)、最小弹性模量(Emin)、平均弹性模量(Emean)、病灶与周围组织弹性模量比值(Eratio)以及血流信号分级等参数值。结果:恶性病变组Emax、Emin、Emean和Eratio均高于良性病变组;乳腺恶性病变中晚期组Emax、Emean、Eratio和血流信号分级均高于早期组(P<0.05)。Emax、Emean、Eratio和血流信号分级诊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及其95%CI分别为0.864(0.824~0.897)、0.732(0.658~0.802)、0.842(0.804~0.885)和0.859(0.812~0.892),Emax+血流信号分级和Eratio+血流信号分级诊断的AUC(95%CI)为0.903(0.823~0.956)和0.889(0.832~0.941)。Emax、Emean、Eratio和血流信号分级辨别乳腺恶性病变早、中晚期的AUC(95%CI)分别为0.821(0.768~0.857)、0.685(0.605~0.762)、0.842(0.804~0.885)和0.775(0.710~0.834),Emax+血流信号分级和Eratio+血流信号分级诊断的AUC(95%CI)为0.876(0.832~0.901)和0.844(0.811~0.876)。结论:SWE和SVI对于乳腺早期恶性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应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弹性成像 微血管成像技术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I技术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生成与斑块声学特性的联系 被引量:4
6
作者 李丹 贾文婷 +1 位作者 王薇 王繁博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1128-1130,共3页
目的:应用微血管成像技术(superb mircovascular imaging,SMI)评估不同声像学特征的斑块内血流显像的差异性。方法:选择在本院诊疗患有颈动脉斑块的病人120例,记录患者身上出现的120个斑块,采用二维超声及SMI技术检查病人的内中膜厚度,... 目的:应用微血管成像技术(superb mircovascular imaging,SMI)评估不同声像学特征的斑块内血流显像的差异性。方法:选择在本院诊疗患有颈动脉斑块的病人120例,记录患者身上出现的120个斑块,采用二维超声及SMI技术检查病人的内中膜厚度,分析斑块的形态、声学特性以及其内部新生血流的形成。结果:混合回声斑块和低回声斑块内部的新生血管的生成率明显超过其他两类斑块,各类型斑块内血流显现率具有差异。对内部回声不同的斑块之间的血流显现率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低回声斑块与混合回声斑块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混合回声斑块与中等回声斑块、强回声斑块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MI技术通过评估斑块血流显像得到以下结论,低回声斑块与混合回声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生成率明显要高于中等回声斑块和强回声斑块,SMI技术为诊断动脉硬化斑块内部新生血管的生成及其在不同回声斑块中的表现提供了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成像技术 颈动脉硬化斑块 新生血管生成 声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器官移植超声影像学诊疗技术规范(2019版) 被引量:36
7
作者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唐缨 +5 位作者 杨木蕾 于慧敏 张国英 武红涛 牛宁宁 刘清华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31,共16页
为了进一步规范器官移植超声影像学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和超声影像学专家,总结器官移植超声影像学的国内外最新进展,结合临床实践,制定了包括设备准备及图像调整规范,肝脏移植、肾脏移植、胰腺移植... 为了进一步规范器官移植超声影像学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和超声影像学专家,总结器官移植超声影像学的国内外最新进展,结合临床实践,制定了包括设备准备及图像调整规范,肝脏移植、肾脏移植、胰腺移植、心脏移植的超声诊疗技术规范,超声介入治疗技术规范等一系列器官移植超声影像学诊疗技术规范(2019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超声影像学 肝脏移植 肾脏移植 胰腺移植 心脏移植 超声造影 弹性成像 微血管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