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络病理论从气血相关角度论治心律失常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红蓉 高美兰 +1 位作者 张洁晗 吴以岭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04-1012,共9页
气和血是中医理论体系的两大基石,络病理论构建了以“气血相关”为突出特色的学术体系,指导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的防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络运行经气,脉络运行血液,气络与脉络的关系本质上是气与血的辩证关系。气血在络脉中... 气和血是中医理论体系的两大基石,络病理论构建了以“气血相关”为突出特色的学术体系,指导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的防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络运行经气,脉络运行血液,气络与脉络的关系本质上是气与血的辩证关系。气血在络脉中发挥络属调节、温煦濡养、供血供气、津血互换等功能,络脉结构功能正常是维持各脏腑结构功能正常的关键因素。络脉入脏腑为脏腑之络,在心则分为心之脉络和心之气络。心之脉络渗灌濡养心脏组织,为维持心脏结构功能提供物质基础,与现代医学冠脉系统和心脏微血管具有同一性;心之气络络属调控心脏功能,维持心脏的舒缩搏动,与心脏传导系统和调节机制具有同一性。心之脉络病变和心之气络病变相互影响,均可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如冠心病心律失常和原发性心律失常。根据络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心律失常的治疗关键为通畅络脉、调和气血,对于心律失常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心律失常的治疗不仅要祛除致病因素,改善心脏传导功能,还应注意保护心脏微循环,尤其是对于无明确器质性病变的心律失常,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心律失常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络病理论 气血相关 气络 脉络 微血管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