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微血流成像技术在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活动期滑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彭锦锦 吕海霞 +1 位作者 姚俊东 张周龙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2期356-35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微血流成像(SMI)技术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活动期滑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就诊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45例临床活动期RA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双侧腕关节、掌指关节及近端指间关节进行超... 目的探讨超微血流成像(SMI)技术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活动期滑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就诊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45例临床活动期RA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双侧腕关节、掌指关节及近端指间关节进行超声扫查,分别使用SMI与能量多普勒超声(PDUS)技术对受累关节增生滑膜血流进行Szkudlarek超声半定量评分,观察两种血流模式的血流显示率及血流分级差异,并和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及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RA临床活动期,SMI对手腕关节滑膜血流显示率为78.3%,高于PDUS对手腕关节滑膜血流显示率6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96,P=0.002);SMI与PDUS对关节滑膜血流的Szkudlarek超声半定量评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29,P<0.05),但SMI较PDUS能够提高滑膜血流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55,P=0.001),SMI能更敏感地反映RA滑膜病变活动严重程度;SMI和PDUS血流分级指数分别与ESR、CRP和DAS28评分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I及PDUS技术结合Szkudlarek半定量评分能较好地反映滑膜炎的活跃程度。但SMI比PDUS血流模式能更敏感地显示手腕关节滑膜微血管内的异常血流信号,能更好评估疾病的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流成像 能量多普勒超声 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活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血流成像在新生儿室管膜下疾病的应用
2
作者 何学森 赵颖 +4 位作者 涂常清 李志菊 黄晏珊 曾淑娟 凌思卓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超微血流成像技术对新生儿颅脑室管膜下疾病(出血及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检查新生儿颅脑,将尾状核头部和丘脑交界处室管膜下出现强回声团或囊性回声标记为阳性指标,将患儿分为三组:正常组、强回声组和囊肿组,分别应用... 目的探讨超微血流成像技术对新生儿颅脑室管膜下疾病(出血及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检查新生儿颅脑,将尾状核头部和丘脑交界处室管膜下出现强回声团或囊性回声标记为阳性指标,将患儿分为三组:正常组、强回声组和囊肿组,分别应用超微血流成像技术观测新生儿尾状核头部和丘脑交界处室管膜区的血流情况,并对病变组(强回声组和囊肿组)进行动态观察以明确诊断并随访。结果观察正常组30例患儿,室管膜下围绕脑室可见星点状及带状血流信号,血流信号丰富程度随侧脑室及脉络丛强回声增多而增丰;强回声组18例,其强回声与脉络丛回声相似,16例(16/18)超微血流成像显示此区域可以见丰富血流信号,其血流信号与脉络丛显示相似,并且其血流在室管膜下与远端脉络丛相连,其中2例(2/18)强回声内部未探及血流信号,后期随访转为囊状回声;囊肿组11例,室管膜下囊肿周边可见丰富血流信号,囊肿周边随强回声团增加其血流显示更丰富,8例(8/17)囊肿内可见血流信号。结论超微血流成像可明确室管膜下区早期病变性质,可以动态观测疾病进展及推测预后,为临床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信息,或许此技术的应用将成为室管膜下出血诊断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流成像 超声诊断 血流 新生儿 室管膜下 出血 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血流成像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文军霞 毋凡 +1 位作者 祁军辉 盛欢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750-753,共4页
目的分析超微血流成像(SMI)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2年11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8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行SMI、SWE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对比SMI、SWE单独和联合诊断鉴别... 目的分析超微血流成像(SMI)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2年11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8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行SMI、SWE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对比SMI、SWE单独和联合诊断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的诊断结果、诊断效能、诊断预测值,并对比恶性和良性结节SWE参数[弹性模量最大值(E_(max))、弹性模量最小值(E_(min))、弹性模量平均值(E_(mean))]。结果8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检出101个结节,病理结果确诊恶性64例、良性37例;采用SMI诊断出恶性65例(真恶性55例、假恶性10例)、良性36例(真良性27例、假良性9例);采用SWE诊断出恶性65例(真恶性54例、假恶性11例)、良性36例(真良性26例、假良性10例);采用SMI联合SWE诊断出恶性64例(真恶性62例、假恶性2例)、良性37例(真良性35例、假良性2例)。SMI联合SWE诊断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较SMI、SWE单独诊断高,漏诊率、误诊率较SMI、SWE单独诊断低(P<0.05)。SMI联合SWE诊断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较SMI、SWE单独诊断高(P<0.05)。恶性结节E_(max)、E_(min)、E_(mean)参数较良性结节高(P<0.05)。结论SMI联合SWE应用于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可准确评估结节性质,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微血流成像 剪切波弹性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血流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对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塞 孙源博 +2 位作者 马小花 袁博 刘云双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9期169-173,共5页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和超微血流成像技术(SMI)评估慢性肾脏病(CKD)不同分期患者肾脏血流灌注情况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肾内科住院诊断为CKD的患者100例,按照肾病预后...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和超微血流成像技术(SMI)评估慢性肾脏病(CKD)不同分期患者肾脏血流灌注情况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肾内科住院诊断为CKD的患者100例,按照肾病预后质量指南(K/DOQI)将其分为四组(CKD 1~4组)。应用CDFI和SMI技术对肾脏血流灌注情况进行观察,对肾脏血流灌注应用Adler血流分型方法进行半定量评估,应用Mimics软件分析肾皮质感兴趣区血流灌注面积比(AR)进行定量评估,并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CKD患者共200个肾脏进行血流灌注分型,SMI显示肾脏血流灌注分型为Ⅰ型的有149个,占比74.5%,Ⅳ~Ⅴ型的有2个,占比1%;CDFI显示肾脏血流灌注分型为Ⅰ型的有83个,占比41.5%,Ⅳ~Ⅴ型的有9个,占比4.5%。对CKD同一分期肾脏血流灌注分型比较,SMI在评价肾脏皮质血流灌注情况优于CDFI(P<0.05)。应用CDFI、SMI技术对CKD各组间肾皮质感兴趣区AR进行比较,AR(SMI)高于AR(CDFI)(P<0.05)。对CKD各组间AR(SMI)比较,CKD 1组高于CKD 2~4组(P<0.05),CKD 2~3组高于CKD 4组(P<0.05),CKD 2~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I技术对肾脏皮质血流灌注情况优于CDFI技术,可以更准确地评估CKD患者肾脏血流改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彩色多普勒 微血流成像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联合超微血流成像技术对冈上肌肌腱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齐鹏 冯涛 +1 位作者 荆龙 崔昌胜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5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联合超微血流成像(SMI)技术对冈上肌肌腱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疑似冈上肌肌腱损伤患者90例,经关节镜探查,最终确诊冈上肌肌腱损伤73例。关节镜探查前,所有患者行MRI、高频超声联合SMI技术检查。观察冈上肌肌腱损伤...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联合超微血流成像(SMI)技术对冈上肌肌腱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疑似冈上肌肌腱损伤患者90例,经关节镜探查,最终确诊冈上肌肌腱损伤73例。关节镜探查前,所有患者行MRI、高频超声联合SMI技术检查。观察冈上肌肌腱损伤患者超声声像特征。以关节镜探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RI检查与高频超声联合SMI技术检查诊断冈上肌肌腱损伤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90例疑似冈上肌肌腱损伤患者中,高频超声联合SMI技术诊断冈上肌肌腱损伤75例,其中轻度18例、中度31例、重度26例。轻度冈上肌肌腱损伤超声声像表现为冈上肌肌腱纹理稍紊乱、局部回声减低,肱骨大结节完整、无撕脱,SMI可见损伤肌腱内血流信号稍增多;中度冈上肌肌腱损伤超声声像表现为肌腱部分撕裂征象,部分病例可见滑囊面局限性变薄、肌腱部分撕裂、关节面局限性变薄、肱骨大结节处骨质撕脱,SMI可见损伤肌腱内血流信号增多;重度冈上肌肌腱损伤超声声像表现为冈上肌肌腱完全撕裂,撕裂处明显变薄,两端增厚,三角肌与肱骨头之间无正常肌腱回声,两者直接相贴,部分病例可见肩峰下滑囊不同程度积液、肱骨大结节处不同程度骨质撕脱,SMI可见损伤肌腱内血流信号明显增多。以关节镜探查结果为金标准,MRI检查诊断冈上肌肌腱损伤的敏感度为98.6%,特异度为88.2%,准确度为96.6%;高频超声联合SMI技术检查诊断冈上肌肌腱损伤的敏感度为97.2%,特异度为76.4%,准确度为93.3%。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冈上肌肌腱损伤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高频超声联合SMI技术对冈上肌肌腱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冈上肌肌腱损伤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上肌肌腱损伤 高频超声 微血流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血流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穿刺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吴军 蓝晓锋 姜凡 《安徽医学》 2019年第12期1353-1355,共3页
目的研究超微血流成像技术(SMI)在前列腺癌穿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拟诊断为前列腺癌患者65例,术前分别对同一患者行经直肠超声的SMI技术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检测。每位... 目的研究超微血流成像技术(SMI)在前列腺癌穿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拟诊断为前列腺癌患者65例,术前分别对同一患者行经直肠超声的SMI技术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检测。每位患者均通过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底部、中部、尖部三切面的12点穿刺活检术后的病理组织学验证,统计比较在良恶性病变中,前列腺体积的差异;比较SMI技术和CDFI技术对前列腺癌微血流信号检出的差异。结果65例患者中,43例恶性、22例良性,其中穿刺230针为恶性。SMI技术筛检出活检前恶性病灶异常微血流的真阳性率、阴性预测值大于CDF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技术对前列腺癌检出的真阴性率、准确率、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前列腺恶性与良性病变中,前列腺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DFI技术对比,SMI技术对前列腺癌微血流检出率高,为前列腺癌血流诊断提供了有效依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流成像技术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 前列腺癌 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斑块超微血流成像联合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血流动力学参数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7
作者 吴方玲 胡金花 +3 位作者 黄菊霞 余奕 程扬眉 余尧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8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超微血流成像(SMI)联合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血流动力学参数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7例,根据住院7 d...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超微血流成像(SMI)联合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血流动力学参数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7例,根据住院7 d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变化情况将其分为PIS组(40例)与非PIS组(107例)。两组均进行颈动脉斑块SMI检查及颈动脉CDFI检查。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分析PIS患者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颈动脉斑块SMI联合CDFI血流动力学参数对PIS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糖尿病史、SMI分级、纤维蛋白原、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史、SMI分级为2级、RI、PSV、EDV为PIS的影响因素(P<0.05)。颈动脉斑块SMI联合颈动脉CDFI血流动力学参数预测PIS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SMI联合颈动脉CDFI血流动力学参数在PIS中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颈动脉斑块 微血流成像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血流成像、能量多普勒超声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曹玉英 曹建华 +2 位作者 侯婷婷 孙明丽 王淑玲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53-259,共7页
超微血流成像(SMI)、能量多普勒超声(PDUS)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痛风性关节炎患者98例,均给予SMI、PDUS检查,分析不同时期及不同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患者痛风石和滑膜增生血流分级情况。结果显示,痛风性关节炎患... 超微血流成像(SMI)、能量多普勒超声(PDUS)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痛风性关节炎患者98例,均给予SMI、PDUS检查,分析不同时期及不同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患者痛风石和滑膜增生血流分级情况。结果显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超声影像学表现为关节腔积液、多点状高回声、痛风石、双轨征、滑膜增厚。急性期患者hs-CRP水平高于缓解期患者(P<0.05)。与PDUS模式相比,痛风石与滑膜增生SMI模式血流分级中高分级(2、3级)例数更多(P<0.05),低分级(0、1级)例数更少(P<0.05)。与缓解期患者相比,急性期患者不同模式下(痛风石与滑膜增生血流分级)高分级(2、3级)更多(P<0.05),低分级(0、1级)更少(P<0.05)。hs-CRP明显升高组患者不同模式下(痛风石与滑膜增生血流分级)高分级(2、3级)多于hs-CRP轻度增高组和正常组(P<0.05),低分级(0、1级)少于hs-CRP轻度增高组和正常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s-CRP水平与不同模式下(痛风石与滑膜增生血流分级)呈正相关(P<0.05),且hs-CRP水平与SMI模式分级的相关性更高(P<0.05)。因此,与PDUS相比,SMI能更多的检测出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和滑膜增生)内的血流信号,与hs-CRP水平的相关性更强,更有利于反映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流成像 能量多普勒超声 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石 滑膜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血流成像对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董芝芝 刘蓉 +3 位作者 周军 王博 赵秋霞 陈悦 《巴楚医学》 2020年第2期70-76,共7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超微血流成像对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及易损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20年1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超微血流成像对斑块内新生血管诊断的相关文献,通过关键词检索和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Revi...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超微血流成像对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及易损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20年1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超微血流成像对斑块内新生血管诊断的相关文献,通过关键词检索和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 5.3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MetaDisc 1.4进行Meta分析,计算纳入文献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和95%可信区间(CI)、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SROC)。结果:最终纳入7篇文献,包括31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超微血流成像技术诊断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合并敏感性为0.92(95%CI:0.88~0.94),合并特异性为0.92(95%CI:0.85~0.96),诊断比值比为61.35(95%CI:15.84~237.66),SROC曲线下面积为0.9536。结论:超微血流成像对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可为减少脑血管病事件提供较好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流成像 新生血管 易损斑块 颈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血流成像技术评价颈动脉硬化斑块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杨德斌 陆敏 +1 位作者 金琳 王迎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超微血流成像(SMI)技术诊断颈动脉狭窄及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30例,44个斑块,应用SMI评价颈动脉狭窄程度及对斑块内新生血管探查并分级,评价SMI与CT血管造影(CTA)及超声造影(CEUS)结果的... 目的探讨应用超微血流成像(SMI)技术诊断颈动脉狭窄及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30例,44个斑块,应用SMI评价颈动脉狭窄程度及对斑块内新生血管探查并分级,评价SMI与CT血管造影(CTA)及超声造影(CEUS)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SMI评价颈动脉狭窄程度与CTA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0.757,P<0.001);44个斑块中,检测出新生血管(SMI42个,CEUS41个),SMI评价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与CEUS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674,P<0.001)。结论 SMI可无创的评价管腔狭窄程度及检测斑块内的新生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流成像 颈动脉硬化斑块 狭窄 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血流成像技术在类风湿关节炎掌指关节滑膜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斌 严春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2期335-337,共3页
目的探讨超微血流成像(SMI)技术评估类风湿性关节炎(RA)掌指关节增厚滑膜新生血管存在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30例确诊RA患者共45个掌指关节增厚滑膜进行彩色多普勒(CDFI)、SMI及超声造影(CEUS)检查,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增厚滑膜回声特... 目的探讨超微血流成像(SMI)技术评估类风湿性关节炎(RA)掌指关节增厚滑膜新生血管存在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30例确诊RA患者共45个掌指关节增厚滑膜进行彩色多普勒(CDFI)、SMI及超声造影(CEUS)检查,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增厚滑膜回声特点以低回声为主,厚薄不均。30例患者45个掌指关节CDFI检测出新生血管的7个(16%),而SMI检测出40个(89%),CEUS检测出43个(96%),SMI与CEUS评价有无血流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血管的分级与CEUS呈现良好的一致性(Kappa=0.819,P<0.001)。结论 SMI技术可以敏感地显示RA患者掌指关节增厚滑膜的新生血管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新生血管 超声检查 微血流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血流成像技术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文峰 常叶 牟荣骥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0年第5期807-810,共4页
本研究主要是探讨超微血流成像技术(SMI)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选取120例缺血性脑卒中者为研究对象,共178条病变血管,将DSA作为金标准,分析了常规血管超声和SMI检查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结... 本研究主要是探讨超微血流成像技术(SMI)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选取120例缺血性脑卒中者为研究对象,共178条病变血管,将DSA作为金标准,分析了常规血管超声和SMI检查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发现,常规血管超声和SMI检查的结果一致性较好(P<0.05);与常规血管超声相比,通过SMI诊断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尤其是针对中度和重度狭窄者,SMI诊断的准确性更好,且差异显著。总之,SMI技术可为临床提供一种新型的无创检查颈动脉狭窄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颈动脉狭窄 微血流成像技术 颈动脉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微血流成像对颈动脉斑块的易损性评估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六妹 曾瑶琪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4期688-69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联合超微血流成像(SMI)对颈动脉斑块的易损性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98例(斑块166枚),行斑块UE、SMI检查,并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治疗。以CEA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斑块分别纳入...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联合超微血流成像(SMI)对颈动脉斑块的易损性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98例(斑块166枚),行斑块UE、SMI检查,并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治疗。以CEA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斑块分别纳入易损组、稳定组,对比两组斑块UE、SMI检查参数差异;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超声弹性成像、SMI评估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效能,并计算其曲线下面积(AUC)。结果98例患者检查均顺利完成,患者共检出斑块166枚,其中易损斑块97枚、稳定斑块69枚。易损斑块UE检查应变值高于稳定斑块,其应变率、弹性评分低于稳定斑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易损斑块SMI血流分级高于稳定斑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E、SMI联合评估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效能高于单独评估;UE、SMI联合评估颈动脉斑块的AUC为0.881。结论UE联合SMI能够为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临床治疗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弹性成像 微血流成像 颈动脉斑块 易损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超微血流成像技术评估早孕期子宫疤痕妊娠相关风险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春荣 黄松带 +3 位作者 李彩萍 王晓平 刘阳 高坤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0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超微血流成像技术(SMI)评估早孕期子宫疤痕妊娠(CSP)相关风险的价值。方法 59例早孕期CSP患者,结合经腹和经阴道超声检查。记录观察超声分型、超声SMI评分以及治疗情况,分析超声分型与SMI评分间的关系以及CSP出现大出血风... 目的探讨超声超微血流成像技术(SMI)评估早孕期子宫疤痕妊娠(CSP)相关风险的价值。方法 59例早孕期CSP患者,结合经腹和经阴道超声检查。记录观察超声分型、超声SMI评分以及治疗情况,分析超声分型与SMI评分间的关系以及CSP出现大出血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 59例CSP患者经手术等诊疗方法证实:超声正确诊断58例,漏诊1例。超声分型:Ⅰ型32例,Ⅱ型14例,Ⅲ型12例,其中超声诊断分型错误2例(Ⅱ型误诊为Ⅰ型)。SMI评分:0分0例, 1分32例, 2分8例, 3分18例。不同分型的超声SMI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60, P<0.05)。CSP出现大出血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年龄(X1)、剖宫产次数(X2)、超声SMI评分(X3)对治疗过程中大出血风险预测有较大的相关性。回归方程:Y=392.844-21.358 X1+183.603 X2+178.535 X3。结论超声SMI评分作为一种半定量方法评估早孕期CSP相关风险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同时能协助临床选择更加合适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流成像技术 早孕期子宫疤痕妊娠 分型 评分 相关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血流成像技术诊断良恶性浅表淋巴结的应用价值:Meta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梁丹艳 红华 +2 位作者 刘倩 关俊辉 王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12期2159-2162,共4页
目的探讨评估超微血流成像技术(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诊断良恶性浅表淋巴结的价值。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Web of Science、Springer、Ovid、Cochrane Librar、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目的探讨评估超微血流成像技术(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诊断良恶性浅表淋巴结的价值。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Web of Science、Springer、Ovid、Cochrane Librar、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11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相关中英文文献。筛选文献,以QADAS-2评估文献质量。采用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Meta回归探讨异质性原因。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656例淋巴结。SROC曲线的AUC为0.89(95%CI 0.88~0.91),汇总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2.00%(95%CI 0.68~0.91)、82.00%(95%CI 0.69~0.90)。研究的部位、对照组是否为单病种可能是影响异质性的原因。结论SMI对于诊断良恶性浅表淋巴结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淋巴结 微血流成像技术 荟萃分析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血流成像技术对颈内动脉闭塞的评估价值
16
作者 张俊 陈新燕 +1 位作者 刘颖萍 郑章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12期2184-2187,共4页
目的探讨超微血流成像技术(SMI)评估颈内动脉闭塞的价值。方法选取118例接受治疗的单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均行超微血流成像技术检查,分析影像特征。结果超微血流成像技术用于颈内动脉闭塞诊断准确率为72.88%(86/118);轻度、中... 目的探讨超微血流成像技术(SMI)评估颈内动脉闭塞的价值。方法选取118例接受治疗的单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均行超微血流成像技术检查,分析影像特征。结果超微血流成像技术用于颈内动脉闭塞诊断准确率为72.88%(86/118);轻度、中度、重度狭窄、闭塞患者显示率分别为64.91%、84.85%、100%、100%;颈内动脉及椎动脉闭塞患者在阻力指数、血管内径均低于轻度、中度及重度狭窄,舒张末期流速高于轻度、中度、重度狭窄,P<0.05。结论超微血流成像技术可有效评估颈内动脉闭塞程度,SMI用于血管狭窄程度检测过程中有无创、简便安全、价格低廉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流成像技术 颈内动脉 闭塞 血流动力学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血流成像技术定量监测正常中晚孕胎盘血流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姜瑜 刘艳 +3 位作者 杨丹 白文婷 丛晨 麻玲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35期28-31,共4页
目的分析应用超微血流成像技术定量评估正常中晚孕胎盘血流的临床价值。方法400例胎盘位于前壁或底壁的正常孕妇,按临床孕周分为Ⅰ组(20^(+)~24周)、Ⅱ组(24^(+)~28周)、Ⅲ组(28^(+)~32周)、Ⅳ组(32^(+)~36周)、Ⅴ组(36^(+)~40周),每组8... 目的分析应用超微血流成像技术定量评估正常中晚孕胎盘血流的临床价值。方法400例胎盘位于前壁或底壁的正常孕妇,按临床孕周分为Ⅰ组(20^(+)~24周)、Ⅱ组(24^(+)~28周)、Ⅲ组(28^(+)~32周)、Ⅳ组(32^(+)~36周)、Ⅴ组(36^(+)~40周),每组80例。应用超微血流成像技术测得各组胎盘血管化指数(VI)值。观察超微血流成像声像图特征;分析VI值与孕周的相关性;总结VI值在正常孕妇不同孕周的正常值参考范围。结果Ⅰ组、Ⅱ组胎盘内血管呈点状分布;Ⅲ组、Ⅳ组、Ⅴ组胎盘内血管呈树枝状分布,血管分支明显增粗、增多。VI值与孕周呈直线正相关(r=0.962,P<0.05)。Ⅰ组、Ⅱ组、Ⅲ组、Ⅳ组、Ⅴ组孕妇VI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微血流成像技术是观察胎盘血流灌注实用、简便的方法,其VI值可以定量评估胎盘血流灌注情况,为临床研究胎盘灌注不足相关疾病提供重要的辅助检查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灌注 微血流成像 正常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血管血流联合LumiFlow成像技术获取早中孕期胎儿心脏标准切面中的应用
18
作者 左妮娜 王一茹 +1 位作者 罗渝昆 徐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8-363,共6页
目的探讨微血管血流(MV-Flow)联合LumiFlow成像技术在获取11~17^(+6)周胎儿心脏标准切面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7月-2023年8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正常早中孕期孕妇63例,行胎儿超声... 目的探讨微血管血流(MV-Flow)联合LumiFlow成像技术在获取11~17^(+6)周胎儿心脏标准切面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7月-2023年8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正常早中孕期孕妇63例,行胎儿超声心动图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MV-Flow联合LumiFlow检查,分别获取国际妇产科超声学会推荐的8个诊断切面,对不同模式下各标准切面图的血流要素进行评分,比较CDFI及MV-Flow联合LumiFlow在各诊断切面的显示成功率及评分。结果63例孕妇共进行66次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MV-Flow联合LumiFlow在上腹横切面、四腔心切面、主动脉弓切面显示成功率分别为98.48%、98.48%、96.97%,高于CDFI(χ^(2)=5.143、8.100、6.125,P<0.05),在三血管气管切面和左心室流出道切面显示成功率分别为39.40%和43.94%,显著低于CDFI(χ^(2)=13.885、7.579,P<0.05)。MV-Flow联合LumiFlow及CDFI两者在动脉导管弓切面、上下腔静脉长轴切面及所有切面总体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t=-1.56、-1.77、-0.41,P>0.05);在上腹横切面、四腔心切面及主弓脉弓切面,MV-Flow联合LumiFlow评分显著高于传统CDFI(t=-5.14、-6.08、-6.63,P<0.001),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及三血管气管切面CDFI评分显著高于MV-Flow联合LumiFlow(Z=-4.00、-2.93、-4.61,P<0.05)。结论MV-Flow联合LumiFlow在上腹横切面、四腔心切面与主弓脉弓切面的显示较CDFI更具优势,可以作为早期胎心筛查中血流显像技术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胎儿 超声检查 产前 妊娠初期 微血流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在儿童睾丸血流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波 沈鑫 +2 位作者 张雪梅 王珍芳 高燕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9期1539-154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微血流成像技术(SMI)在检测儿童睾丸血流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接受超声检查评估睾丸的儿童30例,记录睾丸能量多普勤(PDI)及SMI血流信号,同时对睾丸内PDI及SMI血流信号进行分级。结果30例儿童共60个睾丸,SMI探测到中央血流信号者... 目的探讨超微血流成像技术(SMI)在检测儿童睾丸血流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接受超声检查评估睾丸的儿童30例,记录睾丸能量多普勤(PDI)及SMI血流信号,同时对睾丸内PDI及SMI血流信号进行分级。结果30例儿童共60个睾丸,SMI探测到中央血流信号者占93.3%,PDI探测到中央血流信号者占83.3%;2种成像方式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11,P=0.088;P值>0.05),SMI探测到包膜血流信号者占53.3%,PDI探测到包膜血流信号者占26.7%;2种成像方式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89,P=0.003;P值<0.05),应用睾丸内血流分级系统来评估PDI与SMI技术。患儿睾丸内PDI及SMI血流信号分级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值=-2.593,P=0.010,P值<0.05)。结论同PDI比较,SMI对检测儿童睾丸血流更敏感,可以作为检出睾丸血流的安全代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多普勒 微血流成像 睾丸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血管成像及CT血管造影联合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20
作者 徐卫华 计玉芳 +1 位作者 陆赵阳 徐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究微血管成像(SMI)分级及CT血管造影(CTA)联合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对老年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AC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80例,根据患者ACI发生情... 目的探究微血管成像(SMI)分级及CT血管造影(CTA)联合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对老年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AC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80例,根据患者ACI发生情况分为ACI组95例和非ACI组85例。比较2组SMI分级、CTA、血清sdLDL-C水平,ROC曲线分析SMI分级及CTA联合血清sdLDL-C对高血压患者发生ACI的诊断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血压患者发生ACI的因素。结果ACI组血脂异常、舒张压、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非ACI组(P<0.01)。ACI组血清sdLDL-C水平高于非ACI组[(1.62±0.25)mmol/L vs(1.35±0.19)mmol/L,P<0.01],ACI组和非ACI组SMI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SMI分级和CTA及血清sdLDL-C三者联合诊断高血压患者发生ACI的曲线下面积为0.934(95%CI:0.897~0.9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MI分级、CTA、sdLDL-C是高血压患者发生ACI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SMI分级及CTA联合血清sdLDL-C对老年高血压伴ACI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微血流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