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空气中电火花沉积微螺旋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振龙
金柏冬
+2 位作者
曹国辉
肖凯
赵万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7-720,744,共5页
为深入研究电火花沉积微型结构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微细电火花沉积方法.对微细电火花沉积加工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预测了其实现条件,使用通用的电火花成形加工机床,在空气介质和特定电参数下用铜电极可以沉积出微三维螺旋结构.实验得出...
为深入研究电火花沉积微型结构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微细电火花沉积方法.对微细电火花沉积加工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预测了其实现条件,使用通用的电火花成形加工机床,在空气介质和特定电参数下用铜电极可以沉积出微三维螺旋结构.实验得出了电参数和工作介质对微螺旋结构的影响.在只使用z轴进给的情况下,在高速钢工件表面沉积出外径为0.19 mm、线径为0.1 mm,高度为3.39 mm的19圈微螺旋结构.测试显示微螺旋材料呈明显的分层结构,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其成分取决于工具电极材料,但电极中的Zn被氧化为ZnO.此外,在实验基础上对微螺旋结构的形成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沉积
微
三维
结构
微螺旋结构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定域性电化学增材制造三维微螺旋构件工艺
被引量:
2
2
作者
潘佳宝
贾卫平
+2 位作者
吴蒙华
苏晓冰
刘涛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5-105,共11页
针对电化学增材制造已有较多探究,但研究内容多为工艺参数对柱体成形质量的影响,工艺参数对微螺旋构件的影响尚缺乏系统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法研究极间电压、脉冲占空比和初始极间隙对微螺旋结构直径、体沉积速率和表面形貌的影响,采...
针对电化学增材制造已有较多探究,但研究内容多为工艺参数对柱体成形质量的影响,工艺参数对微螺旋构件的影响尚缺乏系统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法研究极间电压、脉冲占空比和初始极间隙对微螺旋结构直径、体沉积速率和表面形貌的影响,采用数字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对微螺旋构件进行检测,得出极间电压为4.0~4.4 V时,可以制备出直径均匀、形状规整的微螺旋结构,微螺旋结构体沉积速率由210μm^(3)/s增长至5 728μm^(3)/s;而电压增至4.6 V时,微螺旋结构出现大量瘤状沉积。当初始极间隙从5μm增加到20μm时,微螺旋结构平均直径由128μm增长至163μm。极间电压为4.2 V、初始极间隙为10~20μm时,随着初始极间隙的增大,微螺旋结构底部明显变粗,直径波动较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三轴联动控制阳极运动轨迹,定域电化学增材制造三维微螺旋构件,是三维金属微结构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法。试验优化参数为极间电压4.2 V、脉冲占空比60%和初始极间隙5μm时,得到微观形貌质量较好、直径均匀的微螺旋构件(圈数为2圈、螺距为40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定域电沉积
微螺旋结构
初始极间隙
极间电压
脉冲占空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空气中电火花沉积微螺旋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振龙
金柏冬
曹国辉
肖凯
赵万生
机构
哈尔滨丁业大学微系统与微结构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7-720,74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75049)
文摘
为深入研究电火花沉积微型结构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微细电火花沉积方法.对微细电火花沉积加工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预测了其实现条件,使用通用的电火花成形加工机床,在空气介质和特定电参数下用铜电极可以沉积出微三维螺旋结构.实验得出了电参数和工作介质对微螺旋结构的影响.在只使用z轴进给的情况下,在高速钢工件表面沉积出外径为0.19 mm、线径为0.1 mm,高度为3.39 mm的19圈微螺旋结构.测试显示微螺旋材料呈明显的分层结构,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其成分取决于工具电极材料,但电极中的Zn被氧化为ZnO.此外,在实验基础上对微螺旋结构的形成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电火花沉积
微
三维
结构
微螺旋结构
工艺参数
Keywords
EDM deposition
micro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micro spiral structure
processing parameters
分类号
TG66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定域性电化学增材制造三维微螺旋构件工艺
被引量:
2
2
作者
潘佳宝
贾卫平
吴蒙华
苏晓冰
刘涛
机构
大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5-105,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75071)。
文摘
针对电化学增材制造已有较多探究,但研究内容多为工艺参数对柱体成形质量的影响,工艺参数对微螺旋构件的影响尚缺乏系统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法研究极间电压、脉冲占空比和初始极间隙对微螺旋结构直径、体沉积速率和表面形貌的影响,采用数字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对微螺旋构件进行检测,得出极间电压为4.0~4.4 V时,可以制备出直径均匀、形状规整的微螺旋结构,微螺旋结构体沉积速率由210μm^(3)/s增长至5 728μm^(3)/s;而电压增至4.6 V时,微螺旋结构出现大量瘤状沉积。当初始极间隙从5μm增加到20μm时,微螺旋结构平均直径由128μm增长至163μm。极间电压为4.2 V、初始极间隙为10~20μm时,随着初始极间隙的增大,微螺旋结构底部明显变粗,直径波动较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三轴联动控制阳极运动轨迹,定域电化学增材制造三维微螺旋构件,是三维金属微结构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法。试验优化参数为极间电压4.2 V、脉冲占空比60%和初始极间隙5μm时,得到微观形貌质量较好、直径均匀的微螺旋构件(圈数为2圈、螺距为400μm)。
关键词
增材制造
定域电沉积
微螺旋结构
初始极间隙
极间电压
脉冲占空比
Keywords
additive manufacturing
localized electrodeposition
micro-spiral
initial gap
electrode voltage
pulse duty cycle
分类号
TQ153 [化学工程—电化学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空气中电火花沉积微螺旋结构的研究
王振龙
金柏冬
曹国辉
肖凯
赵万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定域性电化学增材制造三维微螺旋构件工艺
潘佳宝
贾卫平
吴蒙华
苏晓冰
刘涛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