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处理集成微藻生物柴油生命周期系统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泽健 罗祎青 袁希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4-41,共8页
采用生活废水的二级出水培养微藻可有效提高微藻生物柴油生产过程的环境效益,降低其环境影响。本文基于生命周期分析原理,针对结合了废水培养微藻的两种微藻生物柴油生产技术路线,即传统路线和热解酯化路线,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模型;提... 采用生活废水的二级出水培养微藻可有效提高微藻生物柴油生产过程的环境效益,降低其环境影响。本文基于生命周期分析原理,针对结合了废水培养微藻的两种微藻生物柴油生产技术路线,即传统路线和热解酯化路线,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模型;提出了水处理集成微藻生物柴油生命周期系统评价的水处理过程替代效应的概念及其环境效益定量评价方法;通过计算对比了基于新鲜水培养微藻的两种技术路线的总环境影响指数和废水培养微藻的两种技术路线的环境效益,表明热解酯化工艺结合废水培养微藻路线相较其他工艺路线具有最小的环境影响,表明水处理过程替代效应在水处理集成微藻生物柴油生命周期系统评价中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生物柴油 生命周期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 废水培养 水处理过程替代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油能源微藻斜生栅藻异养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季祥 王金荣 +2 位作者 王新平 朱文祥 蔡禄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共6页
为了提高可作为生物质能源微藻原料的富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生物量,以BG11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对碳(C)、氮(N)、磷(P)等3种营养盐进行了优化,采用了单因素和L9(33)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异养培养斜生栅藻的最适碳... 为了提高可作为生物质能源微藻原料的富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生物量,以BG11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对碳(C)、氮(N)、磷(P)等3种营养盐进行了优化,采用了单因素和L9(33)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异养培养斜生栅藻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钠;3种营养盐最佳水平组合为:葡萄糖质量浓度为20 g/L、NaNO3质量浓度为2.0 g/L、K2HPO4.3H2O质量浓度为0.15 g/L。富油斜生栅藻在优化后的培养基中生长情况良好,稳定期最大生物量(A680)可达10.276,可作为后续生物柴油生产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生栅藻 微藻生物柴油 异养培养 培养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车用燃料
3
作者 闵恩泽 谢文华 《中国工程科学》 2011年第2期13-15,共3页
回顾分析了国外微藻生物柴油、秸秆乙醇汽油、新一代生物质汽油的新进展和工业化过程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并建议要根据我国生物质原料供应、科研基础,开展国际合作,力争在2015年建成微藻生物柴油、秸秆乙醇汽油、生物质汽油工业示范装置... 回顾分析了国外微藻生物柴油、秸秆乙醇汽油、新一代生物质汽油的新进展和工业化过程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并建议要根据我国生物质原料供应、科研基础,开展国际合作,力争在2015年建成微藻生物柴油、秸秆乙醇汽油、生物质汽油工业示范装置,为以后的大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车用燃料 微藻生物柴油 秸秆乙醇汽油 生物质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对小球藻Chlorella sp.XQ-200419光合作用、生长和产油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虎 张桂艳 +2 位作者 温小斌 耿亚洪 李夜光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84-1091,共8页
以一种生长快、油脂含量高的小球藻(Chlorella sp.XQ-200419)为实验材料,利用测定净光合放氧速率的方法研究了pH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使用改良的BG-11培养基在微藻环形培养池模拟系统中进行分批培养,培养周期为8d,培养过程中使用pH控制... 以一种生长快、油脂含量高的小球藻(Chlorella sp.XQ-200419)为实验材料,利用测定净光合放氧速率的方法研究了pH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使用改良的BG-11培养基在微藻环形培养池模拟系统中进行分批培养,培养周期为8d,培养过程中使用pH控制仪在线监测藻液的pH,根据pH变化,自动接通、关闭CO2通气管道,将藻液pH分别控制在5.0—6.0,7.0—8.0,8.0—9.0,9.0—10.0,10.0—11.0内,研究pH对生长速率、生物质面积产率、总脂含量和总脂面积产率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藻液pH对小球藻Chlorella sp.XQ-200419光合放氧、生长速率、生物质产率、总脂含量和产率都有显著影响,适宜的pH范围是7.0—9.0,在此范围内,光合放氧、生长速率、生物质产率、总脂含量和产率均保持较高水平,且pH的影响不显著;pH低于7.0,高于9.0,其光合放氧、生长速率、生物质产率、总脂含量和产率都显著降低。这表明pH对小球藻Chlorella sp.XQ-200419光合作用的影响和对生长、产油的影响是一致的。pH 7.0—8.0,小球藻的生物质平均面积产率和总脂平均面积产率都达到最大值,分别是8.9 g/(m2·d)和2269.5 mg/(m2·d);当藻液pH超过10.0,生物质平均面积产率和总脂平均面积产率分别降低42.1%和60.0%。适合于小球藻生长的pH也有利于其积累油脂,所以,pH对小球藻产油的影响是一种"适宜模式",而非"胁迫模式"。规模化培养小球藻Chlorella sp.XQ-200419,通过补充CO2将藻液pH控制在7.0—9.0内,可以获得高生物质产率和总脂产率。研究结果反映出pH对小球藻光合作用、生长和产油影响的规律,也为规模化培养小球藻生产微藻油脂过程中合理控制藻液pH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微藻生物柴油 PH 光合作用 生长 产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