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胶囊流体脉动热管的热输送性能 被引量:13
1
作者 汪双凤 林梓荣 张伟保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8-61,66,共5页
将外径为2.5mm、内径为1.3mm的铜管加工成四环脉动热管,在不同工质(3%的FS-39E型微胶囊流体、乙醇、水)和充液率(40%-80%)下探讨了脉动热管的启动特性,以及工质和充液率对脉动热管热输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动热管的启动与充液... 将外径为2.5mm、内径为1.3mm的铜管加工成四环脉动热管,在不同工质(3%的FS-39E型微胶囊流体、乙醇、水)和充液率(40%-80%)下探讨了脉动热管的启动特性,以及工质和充液率对脉动热管热输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动热管的启动与充液率、热驱动力和工质有关;相比于乙醇和水,微胶囊流体作为工质时,脉动热管具有较宽的工作范围,尤其在高充液率的条件下,热管表现出良好的启动性能和热输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热管 充液率 微胶囊流体 热输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流体微通道传热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史维秀 陈红迪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3-88,共6页
相变微胶囊流体因相变潜热大和粒子之间的微对流效应,具有载热密度大,传热温差小的特点,在传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其低导热率和高粘度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基于微胶囊流体在微通道内不同流动状态下的传热性能及强化微胶囊流体传热方... 相变微胶囊流体因相变潜热大和粒子之间的微对流效应,具有载热密度大,传热温差小的特点,在传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其低导热率和高粘度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基于微胶囊流体在微通道内不同流动状态下的传热性能及强化微胶囊流体传热方面进行研究进展介绍,并分析总结微胶囊流体在暖通空调及相关领域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流体 微通道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热流体强化脉动热管的热输送特性 被引量:16
3
作者 林梓荣 汪双凤 +1 位作者 张伟保 陈金建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73-1379,共7页
考察了以水为工质,在不同的加热功率和不同的充液率情况下,脉动热管在不同加热方式(垂直底部加热和水平一侧加热)时的热输送特性。固定充液率,对比了脉动热管采用不同工质(微胶囊流体、氧化铝纳米流体、水)在不同加热功率、不同放置加... 考察了以水为工质,在不同的加热功率和不同的充液率情况下,脉动热管在不同加热方式(垂直底部加热和水平一侧加热)时的热输送特性。固定充液率,对比了脉动热管采用不同工质(微胶囊流体、氧化铝纳米流体、水)在不同加热功率、不同放置加热方式下的热输送特性。结果发现:功能热流体(微胶囊流体、氧化铝纳米流体)作为脉动热管的工质都起到强化热输送能力的作用,均优于水。垂直底部加热时,1%微胶囊流体作为工质的脉动热管的热输送能力较优,水平一侧加热时,0.1%氧化铝纳米流体较优,但微胶囊流体稳定性要比氧化铝纳米流体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热管 纳米流体 微胶囊流体 热输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