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自然分层型释冷特性及其参数研究
1
作者 程亚龙 梁坤峰 +3 位作者 周训 刘苗苗 吕钢欣 宋乂天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56-2269,共14页
利用相变微胶囊悬浮液(micro-encapsulated phase change material suspension,MPCMS)流动性佳、蓄冷密度高以及释冷过程温度平稳的优势,结合自然分层型蓄冷装置,构建了带有仿八角形散流器的圆柱形蓄冷罐三维瞬态模型。探究了质量分数为... 利用相变微胶囊悬浮液(micro-encapsulated phase change material suspension,MPCMS)流动性佳、蓄冷密度高以及释冷过程温度平稳的优势,结合自然分层型蓄冷装置,构建了带有仿八角形散流器的圆柱形蓄冷罐三维瞬态模型。探究了质量分数为10%、20%和30%的MPCMS在不同流量下的自然分层释冷过程的温度迁移特性和散流器开孔数、开孔直径等对释冷过程的影响,进而提出采用喷嘴型散流器的优化策略,阐明了不同散流器结构参数对蓄冷罐斜温层厚度、散流器小孔区域温度场和出流速度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MPCMS作为自然分层型装置的蓄冷介质时,在释冷过程中会形成中间温度梯度大,两侧温度梯度小的斜温层区域,提高质量分数能抑制冷热流体掺混,其相变区间比热容增大有助于提升释冷与控温效能;MPCMS质量分数为10%和20%时,适当增加开孔数、选用10 mm直径散流器以及新型喷嘴型散流器可降低斜温层厚度,增强蓄冷性能;质量分数为30%时,变化开孔数与使用喷嘴型散流器与原散流器的差异不明显。本研究对推动MPCMS在自然分层型蓄冷装置中的应用以及为MPCMS储能技术研发提供科学依据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 蓄冷特性 斜温层 散流器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粒径石蜡微胶囊悬浮液的传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邓卓夫 贾莉斯 +3 位作者 陈颖 莫松平 王智彬 黄志豪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49-9156,9177,共9页
石蜡微胶囊悬浮液(MEPCMS)是石蜡微胶囊与传热流体混合形成的一种新型功能材料,依靠胶囊固-液相变吸收大量潜热的特性而具有强化传热能力,在电子电器、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尝试从胶囊粒径入手,寻找促进MEPCMS安... 石蜡微胶囊悬浮液(MEPCMS)是石蜡微胶囊与传热流体混合形成的一种新型功能材料,依靠胶囊固-液相变吸收大量潜热的特性而具有强化传热能力,在电子电器、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尝试从胶囊粒径入手,寻找促进MEPCMS安全高效传热的可靠途径。研究以正十八烷(C18)作芯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作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粒径均匀的石蜡微胶囊;采用分散剂手段将胶囊添加进去离子水,获得了分散稳定的MEPCMS。在此基础上,围绕不同粒径MEPCMS的管内传热性能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减小粒径是提升MEPCMS传热性能的有效途径。MEPCMS的粒径从20.0μm减小至2.6μm,其流动传热的平均努塞尔数(Nu)增加约20.3%,传热通道的温升降低约3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微胶囊 微胶囊悬浮液 颗粒粒径 分散稳定性 流动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的芯片阵列冷却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方立昌 李梓龙 +4 位作者 陈博 苏政 贾莉斯 王智彬 陈颖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55-2464,F0002,共11页
针对传统离散相模型(DPM)由于未考虑颗粒体积影响导致无法准确预测相变微胶囊悬浮液(MEPCMS)的压降,采用修正DPM模型,准确预测MEPCMS在芯片阵列中的流动传热特性,考察芯片发热功率及功率分布对冷却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MEPCMS相比... 针对传统离散相模型(DPM)由于未考虑颗粒体积影响导致无法准确预测相变微胶囊悬浮液(MEPCMS)的压降,采用修正DPM模型,准确预测MEPCMS在芯片阵列中的流动传热特性,考察芯片发热功率及功率分布对冷却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MEPCMS相比于纯基液,平均Nusselt数Nu_(av)最高可提升30.03%,壁面温升ΔT_(w)最高可降低7.19%,综合性能评价因子η均大于1;芯片功率越高越靠近出口,悬浮液冷却效果提升越明显,高功率芯片靠近进口有利于抑制芯片的最高温升,靠近出口时悬浮液Nu_(av)的增幅大于摩擦因子和进出口压降的增幅,可见其受发热功率的影响较小,受功率分布的影响较大。为MEPCMS在细小通道内流动传热特性的认识及在电子器件热管理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 微通道 芯片阵列热管理 颗粒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在热输运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小诗 邹得球 +5 位作者 贺瑞军 申俊锋 郭江荣 胡志钢 胡云平 刘默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60-1867,共8页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是将相变微胶囊分散在基液中形成的两相流体,具有载热密度大、传热温差小等优点,在热输运中具有独特优势。本文综述了影响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热输运的关键影响因素:稳定性、流动阻力特性及热输运特性。从静止稳定性及循...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是将相变微胶囊分散在基液中形成的两相流体,具有载热密度大、传热温差小等优点,在热输运中具有独特优势。本文综述了影响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热输运的关键影响因素:稳定性、流动阻力特性及热输运特性。从静止稳定性及循环稳定性两方面分析了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稳定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从黏度、压降两方面阐述了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的流动阻力特性。结合阻力特性及热输运能力,分析了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的热输运特性。最后介绍了相变微胶囊悬浮液在暖通空调、太阳能热利用、电力电子与动力设备散热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 稳定性 非牛顿流体 相变材料 微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的对流换热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乐园 邹得球 詹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55-59,66,共6页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是既具有流动性又兼具蓄热能力的功能性流体。相变微胶囊悬浮液在工作过程中涉及复杂的流体流动与传热以及储热过程,近年来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对相变微胶囊悬浮液在圆管、小(微)通道内的对流换热特性进行了综述...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是既具有流动性又兼具蓄热能力的功能性流体。相变微胶囊悬浮液在工作过程中涉及复杂的流体流动与传热以及储热过程,近年来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对相变微胶囊悬浮液在圆管、小(微)通道内的对流换热特性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对于相变微胶囊悬浮液是否能强化对流换热存在的分歧,并提出了自己的分析与看法。分析了圆管与小(微)通道对流换热机理的区别,最后概述了强化相变微胶囊悬浮液对流换热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 圆管 微通道 对流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喷淋换热特性实验研究
6
作者 董彬 薛永浩 +3 位作者 梁坤峰 袁争印 王林 周训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971-2981,共11页
根据相变微胶囊储存和释放潜热的特殊性质,分别使用相变微胶囊悬浮液(MPCMS)和纯水作为喷淋介质,搭建了一个小型喷淋塔装置,其中相变微胶囊的芯材为正二十二烷(C22H46)。实验设定了五个喷淋温度(35、40、44、47、51℃)、三个空气流量(0.... 根据相变微胶囊储存和释放潜热的特殊性质,分别使用相变微胶囊悬浮液(MPCMS)和纯水作为喷淋介质,搭建了一个小型喷淋塔装置,其中相变微胶囊的芯材为正二十二烷(C22H46)。实验设定了五个喷淋温度(35、40、44、47、51℃)、三个空气流量(0.011、0.018、0.025 m^(3)/s)和两种直径(SMD=80、240μm)的大、小液滴作为实验变量,探究了上述两种介质与空气之间的换热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相变微胶囊的过冷会影响换热过程。常温常湿条件下,对于小液滴,当空气流量为0.018、0.025 m^(3)/s时,喷淋温度为44、47℃的MPCMS比相同温度下的纯水更能促进换热;当空气流量为0.011 m^(3)/s时,喷淋温度为44℃的MPCMS比相同温度下的纯水更能促进换热。对于大液滴,在三种空气流量下,喷淋温度为44℃的MPCMS比相同温度下的纯水作为喷淋介质时换热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 喷淋 粒子 对流 传热 过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复合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的对流换热特性 被引量:2
7
作者 申俊锋 邹得球 +4 位作者 刘小诗 郭江荣 胡云平 胡志钢 刘默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323-2330,共8页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是将相变微胶囊分散到基液中形成的功能热流体,能实现储热及热输运一体化,大大提高了基液的储、载热密度,但由于相变微胶囊的热导率较低,影响了悬浮液的传热性能。为了提高相变微胶囊的导热性能,本文制备了掺杂石墨烯...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是将相变微胶囊分散到基液中形成的功能热流体,能实现储热及热输运一体化,大大提高了基液的储、载热密度,但由于相变微胶囊的热导率较低,影响了悬浮液的传热性能。为了提高相变微胶囊的导热性能,本文制备了掺杂石墨烯的复合相变微胶囊,并将其分散在水中形成相变微胶囊悬浮液。搭建了实验台,对比研究了水、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石墨烯复合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的管内对流换热特性。结果表明,相变微胶囊悬浮液对流换热系数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并且当流速大于1.5m/s时,质量分数15%的石墨烯复合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的对流换热系数大于水,表现出良好的传热特性。研究结果可为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热输运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 相变 悬浮 对流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储能系统放冷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卜令帅 屈治国 +1 位作者 徐洪涛 金满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064-4072,共9页
利用相变材料定温储能特性,搭建了以水为换热流体、相变微胶囊(MPCM)悬浮液为储能介质的潜热储能系统。采用放冷速率、相变完成率、单位体积放冷量和对流传热系数表征实验系统的放冷特性,通过该潜热储能系统与以纯水为工作介质的显热储... 利用相变材料定温储能特性,搭建了以水为换热流体、相变微胶囊(MPCM)悬浮液为储能介质的潜热储能系统。采用放冷速率、相变完成率、单位体积放冷量和对流传热系数表征实验系统的放冷特性,通过该潜热储能系统与以纯水为工作介质的显热储能系统的对比,分析了循环水体积流量以及搅拌速率对系统放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PCM主要在17~19℃范围内发生相变,当悬浮液温度到达20℃时,其相变完成率接近90%;增大循环水流量可以提高放冷速率,循环水体积流量为6 L·min^(-1)时,MPCM悬浮液的放冷速率在相变区间最高可达1.52 kW,相较于显热储能系统提升了70%;在0~200 r·min^(-1)的范围内,增大搅拌速率可增大MPCM悬浮液的单位体积放冷量和对流传热系数,搅拌速率为200 r·min^(-1)时,MPCM悬浮液的单位体积放冷量和对流传热系数分别为73.86 MJ·m^(-3)和2176 W·m^(-2)·K^(-1),比显热储能系统分别高1.66倍和1.8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 微胶囊悬浮液 储能系统 传热 对流 放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小通道内相变微胶囊悬浮液流动与传热研究进展
9
作者 吕勇军 代苏苏 +3 位作者 池帮杰 鲁进利 韩亚芳 刘宁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0-42,共3页
总结了相变微胶囊悬浮液对流传热特性影响因素,可归结为Stefan数,微胶囊颗粒粒径、颗粒质量浓度及悬浮液的流量。相变微胶囊悬浮液能够强化传热,是由于相变微胶囊颗粒的加入,产生了微对流效应及等效比热的增加,促进了悬浮液有效传热系... 总结了相变微胶囊悬浮液对流传热特性影响因素,可归结为Stefan数,微胶囊颗粒粒径、颗粒质量浓度及悬浮液的流量。相变微胶囊悬浮液能够强化传热,是由于相变微胶囊颗粒的加入,产生了微对流效应及等效比热的增加,促进了悬浮液有效传热系数的增加。对于流动阻力则存在争议,一种观点是颗粒引入会增加表观黏度从而导致悬浮液流动阻力增加;另一观点则为由于"流动减阻效应",会减小悬浮液流动阻力,因此需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 流动阻力 强化传热 微对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在微槽道内的流动换热模拟
10
作者 叶会文 刘东 王令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4-48,54,共6页
基于CFD-DPM模型研究定热流壁面条件下二维微槽道内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的层流对流换热特性,并结合DSC测试结果采用等效比热模型对相变微胶囊相变特性进行表征,和水的特点进行对比,讨论了相变微胶囊质量分数、有无壁面热阻等因素的影响。... 基于CFD-DPM模型研究定热流壁面条件下二维微槽道内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的层流对流换热特性,并结合DSC测试结果采用等效比热模型对相变微胶囊相变特性进行表征,和水的特点进行对比,讨论了相变微胶囊质量分数、有无壁面热阻等因素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变微胶囊悬浮液冷却特性明显优于单质水,并且随着质量分数的增加,模拟相变融化区长度不断增加,最大强化率可达15.7%;从模拟结果中可以明显看出:由于存在微胶囊的相变吸热,流体温度明显低于单质水,平均流体温度明显降低。当存在相变微胶囊颗粒壁面热阻时,换热强度明显小于无壁材情况,对比有无壁面热阻情况下,结果可以发现当存在壁面热阻时,其融化起始点要晚一点,但是对相变吸热的效果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 颗粒轨道模型 层流 强化换热 壁面热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对不同流态下相变微胶囊悬浮液对流换热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彬 张冠华 豆斌林 《新能源进展》 2022年第2期160-168,共9页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MPCS)可作为热交换介质和储热流体,但其导热率较低导致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以水为基液使用相变微胶囊(MPCM)制备MPCS,加入氧化锌(ZnO)颗粒以提高MPCS导热率。使用旋转流变仪、差式热量扫描仪、导热仪分别测定了MPC...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MPCS)可作为热交换介质和储热流体,但其导热率较低导致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以水为基液使用相变微胶囊(MPCM)制备MPCS,加入氧化锌(ZnO)颗粒以提高MPCS导热率。使用旋转流变仪、差式热量扫描仪、导热仪分别测定了MPCS的黏度、相变潜热和导热系数等物理性质。设计并搭建了试验台,在内径6 mm的圆管中,使用水、MPCS以及ZnO@MPCS在层流和湍流下进行强制对流换热实验,通过对比其换热情况分析ZnO对MPCS换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ZnO的MPCS具有良好的储热性和导热性,1%ZnO@5%MPCS导热系数较5%MPCS提高了17.9%。层流条件下MPCS的平均局部换热系数低于水,1%ZnO@5%MPCS平均局部换热系数比水高6.5%;湍流时,1%ZnO@5%MPCS在相同质量流量和功率下的平均局部换热系数相较于水提高了1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 层流 湍流 金属氧化物 强化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热流下细小通道内相变微胶囊悬浮液传热特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梓龙 王智彬 +2 位作者 贾莉斯 陈颖 莫松平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0-109,共10页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MEPCMS)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性热流体,在热管理、储能等诸多领域极具发展潜力。本文采用离散相模型(DPM)研究非均匀热流下细小水平矩形通道内MEPCMS的传热特性。结果表明:悬浮液中颗粒相变能够强化传热,在热流密度分布为9...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MEPCMS)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性热流体,在热管理、储能等诸多领域极具发展潜力。本文采用离散相模型(DPM)研究非均匀热流下细小水平矩形通道内MEPCMS的传热特性。结果表明:悬浮液中颗粒相变能够强化传热,在热流密度分布为9-5-5 W/cm^(2)、进口流速为0.40 m/s、质量分数为10%时,悬浮液最高能够使壁面和流体温升分别降低8.79%和15.14%。热泳作用使颗粒在流动过程中会向低温区域迁移。与均匀热流条件相比,局部热流的分布会影响该区域及后边区域的传热特性。随着进口流速和质量分数提高,流体对壁面的冷却效果增强,同时进出口压降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 离散相模型 非均匀热流 强化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中颗粒润湿性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13
作者 仇中柱 李晟南 +5 位作者 魏丽东 秦承芳 姚远 姜未汀 郑莆燕 张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623-626,共4页
本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实验研究相变微胶囊悬浮液中颗粒润湿性对悬浮液导热系数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为:(1)实验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两种不同种类表面活性剂及表面活性剂加入量对几种常用颗粒壁材润湿性... 本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实验研究相变微胶囊悬浮液中颗粒润湿性对悬浮液导热系数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为:(1)实验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两种不同种类表面活性剂及表面活性剂加入量对几种常用颗粒壁材润湿性(接触角)的影响;(2)借助Hot Disk 2500s型热物性分析仪测试常用质量分数为10%的相变微胶囊悬浮液静态导热系数,观察导热系数与接触角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的增加,材料与溶液的接触角越来越小,润湿性得到改善;在小质量浓度范围(0%~0.05%)内,CTAB的改性效果比SDS的改性效果好;当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达到0.05%后,SDS的改性效果比CTAB的改性效果好;随着润湿性的改善(接触角的减小),无论是Maxwell模型理论值还是实验测试值,导热系数都有升高的趋势,实验测试值升高幅度更大;在接触角为45~95°范围内,导热系数的理论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接触角小于45°时,导热系数的测量值与实验值差距较大,所以Maxwell模型只在接触角45~95°范围内能较好地表示该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的导热系数。接触角小于45°时,Maxwell模型需要进行修正,并给出了修正系数A的值,证实了湿润热阻的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 润湿性 导热系数 修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