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种聚合物表面微结构平板热压印连续成型的方法
被引量:
9
1
作者
敬鹏生
刘颖
+4 位作者
许红
赵中里
吴大鸣
杨振洲
郑秀婷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3-86,共4页
提出1种聚合物表面微结构平板热压印连续成型方法,该方法是将聚合物基片从挤出机挤出后,通过两辊对基片进行初步压平定型,再利用表面快速加热装置对聚合物表面进行快速加热,使聚合物表面温度迅速高于其熔融温度使其熔融,然后进入联动式...
提出1种聚合物表面微结构平板热压印连续成型方法,该方法是将聚合物基片从挤出机挤出后,通过两辊对基片进行初步压平定型,再利用表面快速加热装置对聚合物表面进行快速加热,使聚合物表面温度迅速高于其熔融温度使其熔融,然后进入联动式平板热压印,设备压印制备出具有表面微结构聚合物片材。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将聚合物挤出成型设备和微结构平板热压印设备实现联动,一步法实现平板热压印聚合物表面微结构的连续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表面
微结构
连续平板热压印
压印设备
微结构
连续
成型
成型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混物形态结构对微结构注塑制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吕文强
辛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201-10205,共5页
为了得到综合性能较好的微结构注塑制品,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共混物,并以PC/PBT共混物为原料加工成型微结构注塑制品。研究了PC/PBT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对微结构制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BT...
为了得到综合性能较好的微结构注塑制品,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共混物,并以PC/PBT共混物为原料加工成型微结构注塑制品。研究了PC/PBT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对微结构制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BT含量的增大,注塑制品的缺口冲击强度显著提高,拉伸强度呈下降趋势,当PBT质量分数达到30%时,注塑制品的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利用流变仪、非等温结晶测试(DSC)仪研究了微结构制品的流变行为以及结晶行为,随着PBT含量的提高,共混体系的柔性链越来越多,加工流动性得到显著改善,更利于微结构制品的加工。当PBT质量分数达到30%时,微结构制品兼具良好的流变性能与力学性能。DSC测试结果表明,少量PC的存在可以促进共混体系的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结构成型
PC/PBT共混物
形态
结构
力学性能
流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聚合物表面微结构平板热压印连续成型的方法
被引量:
9
1
作者
敬鹏生
刘颖
许红
赵中里
吴大鸣
杨振洲
郑秀婷
机构
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加工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3-86,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3015)
文摘
提出1种聚合物表面微结构平板热压印连续成型方法,该方法是将聚合物基片从挤出机挤出后,通过两辊对基片进行初步压平定型,再利用表面快速加热装置对聚合物表面进行快速加热,使聚合物表面温度迅速高于其熔融温度使其熔融,然后进入联动式平板热压印,设备压印制备出具有表面微结构聚合物片材。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将聚合物挤出成型设备和微结构平板热压印设备实现联动,一步法实现平板热压印聚合物表面微结构的连续成型。
关键词
聚合物表面
微结构
连续平板热压印
压印设备
微结构
连续
成型
成型
方法
Keywords
surface microstructure of polymer
continuous flat hot embossing
embossing equipment
microstructure of continuous molding
molding method
分类号
TQ320.66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混物形态结构对微结构注塑制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吕文强
辛勇
机构
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201-1020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65038)
江西省高校科技落地项目(KJLD12058)。
文摘
为了得到综合性能较好的微结构注塑制品,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共混物,并以PC/PBT共混物为原料加工成型微结构注塑制品。研究了PC/PBT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对微结构制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BT含量的增大,注塑制品的缺口冲击强度显著提高,拉伸强度呈下降趋势,当PBT质量分数达到30%时,注塑制品的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利用流变仪、非等温结晶测试(DSC)仪研究了微结构制品的流变行为以及结晶行为,随着PBT含量的提高,共混体系的柔性链越来越多,加工流动性得到显著改善,更利于微结构制品的加工。当PBT质量分数达到30%时,微结构制品兼具良好的流变性能与力学性能。DSC测试结果表明,少量PC的存在可以促进共混体系的结晶。
关键词
微结构成型
PC/PBT共混物
形态
结构
力学性能
流变行为
Keywords
microstructure molding
PC/PBT blends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rheological behavior
分类号
TQ320.66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种聚合物表面微结构平板热压印连续成型的方法
敬鹏生
刘颖
许红
赵中里
吴大鸣
杨振洲
郑秀婷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混物形态结构对微结构注塑制品性能的影响
吕文强
辛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