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FM的微结构加工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闫永达 孙涛 +2 位作者 程凯 赵清亮 董申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9-201,共3页
本文建立了微动工作台和原子力显微镜相结合的微加工系统 ,在该系统上采用金刚石针尖进行微加工实验 ,与SPM系统本身的刻划软件刻划出的图形进行了比较分析 ,得出这个系统适合微结构的加工 ;并给出了采用该方法加工的圆面及多边形面微结... 本文建立了微动工作台和原子力显微镜相结合的微加工系统 ,在该系统上采用金刚石针尖进行微加工实验 ,与SPM系统本身的刻划软件刻划出的图形进行了比较分析 ,得出这个系统适合微结构的加工 ;并给出了采用该方法加工的圆面及多边形面微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微结构加工 AFM 金刚石针尖 SPI系统 形貌观测 单原子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曲面微结构加工刀位轨迹规划 被引量:2
2
作者 蔡永林 高超峰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1-117,共7页
针对基于单齿刀具的叶片曲面微结构加工效率不高的问题,以小叶轮为例对叶片曲面微结构加工进行了深入研究.先根据待加工叶片曲面的曲率信息,设计一种高效的微结构侧铣加工专用刀具——多齿鼓形刀;然后以叶轮叶片曲面五轴数控加工为背景... 针对基于单齿刀具的叶片曲面微结构加工效率不高的问题,以小叶轮为例对叶片曲面微结构加工进行了深入研究.先根据待加工叶片曲面的曲率信息,设计一种高效的微结构侧铣加工专用刀具——多齿鼓形刀;然后以叶轮叶片曲面五轴数控加工为背景,利用多齿鼓形刀对叶片曲面微结构的加工进行刀位轨迹规划,使加工出的微结构分布均匀;最后以计算实例验证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并计算其刀位轨迹长度和加工仿真的时间,与单齿刀具进行比较.结果证明:采用多齿鼓形刀所生成的刀位轨迹长度和加工仿真时间都约为单齿刀具的1/3,加工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约为单齿刀具的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轮加工 刀轨规划 叶片曲面 多齿鼓形刀 微结构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复合超声频振动微细加工机理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朱永伟 王占和 +1 位作者 李红英 云乃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786-1792,共7页
进行了电解复合超声频振动加工微结构的基础试验,分析了微电流电解过程钝化现象,研究了超声频振动冲击波及负压空化作用消除电解钝化作用机理。分析了电解加工方式与超声频振动协调同步方法,设计和构造了微细电解复合压电式超声频振动... 进行了电解复合超声频振动加工微结构的基础试验,分析了微电流电解过程钝化现象,研究了超声频振动冲击波及负压空化作用消除电解钝化作用机理。分析了电解加工方式与超声频振动协调同步方法,设计和构造了微细电解复合压电式超声频振动微细加工系统。利用微细特种加工技术制作各类截面形状、尺寸的微细阴极。进行了多种材料微结构的复合加工试验,并验证了电解复合超声频振动方法实现微细加工可行性与技术优势,研究了应用该工艺进行微结构加工的工艺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 电化学钝化 超声频振动 微结构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衍射元件表面粗糙度对衍射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赵丽东 崔庆丰 +3 位作者 毛珊 赵渊明 朴明旭 胡洋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8-153,共6页
基于多层衍射光学元件的位相延迟表达式,提出了单点金刚石车削影响下的多层衍射光学元件衍射效率和带宽积分平均衍射效率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分析表达式.以基底材料分别是硒化锌和硫化锌构成的多层衍射光学元件在近红外波段(1.4~2... 基于多层衍射光学元件的位相延迟表达式,提出了单点金刚石车削影响下的多层衍射光学元件衍射效率和带宽积分平均衍射效率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分析表达式.以基底材料分别是硒化锌和硫化锌构成的多层衍射光学元件在近红外波段(1.4~2.5m)的应用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表面粗糙度会导致多层衍射光学元件衍射效率和带宽积分平均衍射效率的明显降低,从而降低了混合成像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因此,单点金刚石车削衍射元件时,要根据使用需求制定合理的表面粗糙度加工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射光学 光学系统设计 衍射效率 表面粗糙度 红外系统 微结构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陶瓷驱动的快刀伺服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武 李克天 +1 位作者 刘洪飞 赵荣丽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3-47,共5页
设计了一款基于压电陶瓷驱动、利用柔性铰链铰接的微结构加工快刀伺服系统.用理论计算和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柔性铰链进行了优化和分析,并进行了实际加工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达到最大的加工行程为60 μm;并且在0~39 μm的加工行... 设计了一款基于压电陶瓷驱动、利用柔性铰链铰接的微结构加工快刀伺服系统.用理论计算和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柔性铰链进行了优化和分析,并进行了实际加工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达到最大的加工行程为60 μm;并且在0~39 μm的加工行程范围内运动频响可达到150 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结构加工 压电陶瓷 柔性铰链 快刀伺服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