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织构对大规格链条销轴-套筒副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苏焕杰 刘国梁 +1 位作者 戴龙杰 刘毅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9-128,共10页
表面微织构技术是一种有效改善摩擦副工作性能的有效方法。但是,当前针对微织构化表面摩擦学性能的研究大多在稳定转动或移动工况下开展,表面微织构对链条销轴-套筒副为代表的往复转动摩擦副的影响效果及机理研究还有待深入。文章通过... 表面微织构技术是一种有效改善摩擦副工作性能的有效方法。但是,当前针对微织构化表面摩擦学性能的研究大多在稳定转动或移动工况下开展,表面微织构对链条销轴-套筒副为代表的往复转动摩擦副的影响效果及机理研究还有待深入。文章通过在销轴表面与套筒内壁设计制备不同类型和参数的微织构,对比研究了微织构形状、尺寸、面积率及分布位置对往复转动销轴-套筒副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凹坑与网纹微织构,相同参数的直槽微织构在销轴表面与套筒内壁均表现出了更显著的减摩效果。分析认为,直槽微织构有助于润滑油浸入与磨屑排出,改善接触界面的润滑状态,从而有效降低摩擦。微织构尺寸和面积率是影响直槽微织构摩擦学性能的重要参数。在研究范围内,宽度为2mm、面积率为27%的直槽微织构性能最优,销轴-套筒副稳定摩擦因数约为0.102,仅为无织构条件下的75%,销轴表面磨损形貌较为平整,消除了局部严重磨损。研究表明,微织构可以显著影响往复运动摩擦副的工作性能,通过微织构参数的合理设计可以实现减摩与抗磨双重优化,研究结果为链条销轴-套筒副等往复转动摩擦副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与试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织构 销轴-套筒副 微织构参数 摩擦因数 往复转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中气体箔片微织构止推轴承静态特性分析
2
作者 何振鹏 王智 +4 位作者 闫国华 刘勇 罗文东 郭宇航 邹雨辰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8,共10页
为了研究不同形状微织构的分布方式、数量、密度、摆放角度与深度等对不对中气体箔片止推轴承承载性能的影响,结合逐点超松弛迭代法(SOR)与有限差分法(FDM)求解气体箔片止推轴承Reynolds方程,通过MatLab仿真计算得到不同微织构参数下轴... 为了研究不同形状微织构的分布方式、数量、密度、摆放角度与深度等对不对中气体箔片止推轴承承载性能的影响,结合逐点超松弛迭代法(SOR)与有限差分法(FDM)求解气体箔片止推轴承Reynolds方程,通过MatLab仿真计算得到不同微织构参数下轴承的承载力与摩擦力矩等。计算结果表明:微织构分布于止推轴承基座区与楔形区交界处时,相较于其他分布方式,轴承承载力均明显提高;不同形状微织构的最大截面沿止推轴承径向方向摆放时,轴承性能改善最佳。研究表明:存在最优的微织构数量、密度与深度,可使止推轴承在较小的摩擦力矩下有更高的承载性能;相较于无微织构轴承,椭圆形微织构在最优微织构参数下可使轴承其承载力提升41.22%,摩擦力矩降低0.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箔片止推轴承 不对中轴承 超松弛迭代法 微织构参数 承载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表面织构参数对乏油润滑下钢球-钢盘摩擦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天霞 李靖 +1 位作者 卢星 江志波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4-80,共7页
通过改变激光打标机的加工参数对微织构形貌进行优化改进,并利用可控气氛微型摩擦磨损实验仪研究乏油条件下表面微织构不同参数对其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用微机万能工具显微镜测试表面微织构形貌、磨斑直径、磨痕,并计算得到钢球磨损量。... 通过改变激光打标机的加工参数对微织构形貌进行优化改进,并利用可控气氛微型摩擦磨损实验仪研究乏油条件下表面微织构不同参数对其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用微机万能工具显微镜测试表面微织构形貌、磨斑直径、磨痕,并计算得到钢球磨损量。结果表明:当线间距取值0.01 mm,开光延时为-91μs,关光延时为114μs,结束延时为112μs,拐角延时为97μs时,加工的钢盘三角形微织构的形貌质量比默认参数时高;5个参数对表面微织构形貌质量影响程度的先后顺序为:拐角延时>开光延时>关光延时>线间距>结束延时;在载荷8.82 N、转速400 r/min乏油润滑条件下,三角形织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最小的参数组合为深度18~23μm,尺寸150μm,间距250μm。表面微织构抗磨减摩机制是由流体动压效应、减小接触面积、提供“二次润滑”及收集并储存磨粒等多个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构 乏油润滑 织构形貌 微织构参数 抗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粗糙度的水润滑复合微织构推力轴承性能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丽丽 段敬东 +2 位作者 李龙超 刘迎澳 包云龙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6-265,409,共11页
目的改善摩擦副润滑性能,研究考虑表面粗糙度时复合微织构参数对推力轴承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实验进一步说明复合微织构的减摩作用机理。方法建立表面粗糙度模型、复合微织构的水膜厚度方程和推力轴承的广义雷诺方程,研究不同复合微织... 目的改善摩擦副润滑性能,研究考虑表面粗糙度时复合微织构参数对推力轴承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实验进一步说明复合微织构的减摩作用机理。方法建立表面粗糙度模型、复合微织构的水膜厚度方程和推力轴承的广义雷诺方程,研究不同复合微织构形状和排列方式推力轴承的性能。通过摩擦磨损实验验证复合微织构形状对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结果复合微织构有效改善了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在15种复合微织构和2种单一织构中,复合微织构的承载性能均优于单一鱼形和圆形织构,圆形复合鱼形微织构具有较好的润滑性能;当不同微织构沿周向排列时获得了较好的润滑参数,相较于径向排列,其承载力提升了45.45%;考虑表面粗糙度时,轴承的润滑性能得到提高,当尺度系数为0.0022、分维系数为2.6时,轴承获得了较好的润滑性能,相较于未考虑粗糙度时其承载力得到提高。结论实验得出与理论相同的结论,圆形复合鱼形微织构具有较好的承载力和减摩性能,合适的复合微织构参数可以有效提高水润滑推力轴承的润滑性能,降低摩擦因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度 复合织构 推力轴承 微织构参数 摩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微织构麻花钻干钻削45钢的钻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邓大松 郭旭红 +2 位作者 沈翔宇 陆历历 郭大林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7-150,共4页
现代摩擦学认为合理的微织构表面具有更好的抗磨减摩性能。针对麻花钻在钻削过程中磨损严重问题,提出在高速钢麻花钻的前刀面加工出不同尺寸参数的沟槽型表面微织构,并进行干钻削45钢试验,分析微织构宽度和间距对表面微织构麻花钻钻削... 现代摩擦学认为合理的微织构表面具有更好的抗磨减摩性能。针对麻花钻在钻削过程中磨损严重问题,提出在高速钢麻花钻的前刀面加工出不同尺寸参数的沟槽型表面微织构,并进行干钻削45钢试验,分析微织构宽度和间距对表面微织构麻花钻钻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微织构的存在能够有效地降低钻削力,增大钻屑卷曲,同时也能捕捉和容纳细小钻屑,减缓钻头的磨损。织构宽度对麻花钻的钻削性能影响较大,当织构宽度为100μm时麻花钻钻削性能表现最优,过大的织构宽度会造成钻削力上升,钻屑缠绕和粘结在麻花钻表面等负面效应。适度减小沟槽间距、增加沟槽数量能够提高表面微织构麻花钻的钻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织构 高速钢麻花钻 织构尺寸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