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微细钢纤维属性对RPC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吕进
崔巩
周华新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0-82,共3页
为研究钢纤维的直径、抗拉强度和形态对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抗裂性能的影响,将3种直径、2种抗拉强度和3类外型的钢纤维分别掺入活性粉末混凝土中,开展了对比试验并进行了分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掺入异型钢纤维与平直型钢纤维相...
为研究钢纤维的直径、抗拉强度和形态对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抗裂性能的影响,将3种直径、2种抗拉强度和3类外型的钢纤维分别掺入活性粉末混凝土中,开展了对比试验并进行了分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掺入异型钢纤维与平直型钢纤维相比,钢纤维混凝土具有更高的力学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随着钢纤维直径的减小、抗拉强度的提高而得到增强;抗裂性能随钢纤维曲折度的增加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钢纤维
活性粉末混凝土
力学性能
抗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细钢纤维高强轻骨料混凝土静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叶艳霞
王宗彬
+2 位作者
彭琼武
张志银
刘继磊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55-962,共8页
采用高强页岩陶粒、微细钢纤维和矿物掺和料制备微细钢纤维高强轻骨料混凝土(MSFHLAC)试件,研究了微细钢纤维体积分数、砂率和水灰比对MSFHLAC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弯折强度、抗剪强度和弯曲韧性等静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同...
采用高强页岩陶粒、微细钢纤维和矿物掺和料制备微细钢纤维高强轻骨料混凝土(MSFHLAC)试件,研究了微细钢纤维体积分数、砂率和水灰比对MSFHLAC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弯折强度、抗剪强度和弯曲韧性等静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给出了MSFHLAC试件的各强度模型以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随着微细钢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而降低,当微细钢纤维体积分数大于1.5%时,对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影响明显;微细钢纤维可以显著改善高强轻骨料混凝土(HLAC)的各项强度和韧性指标,且在低纤维体积分数(0.5%和1.0%)时,材料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切强度增长尤为显著;MSFHLAC试件在整个弯曲变形阶段弹塑性较好,较接近理想弹塑性材料;砂率和水灰比对MSFHLAC试件的各项强度和韧性虽有一定影响,但变化幅度基本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骨料混凝土
微细钢纤维
力学性能
弯曲韧性
强度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细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二次配合比设计新方法
被引量:
5
3
作者
何小兵
刘树鑫
+1 位作者
刘亚
贾秋炳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6-63,共8页
将微细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MSFRSCC)视作由满足一定填充能力和抗离析性能要求的基础自密实混凝土(SCC)与微细钢纤维净浆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基础SCC和钢纤维净浆制备MSFRSCC的二次配合比设计方法,并通过坍落扩展度和纤维特征值来...
将微细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MSFRSCC)视作由满足一定填充能力和抗离析性能要求的基础自密实混凝土(SCC)与微细钢纤维净浆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基础SCC和钢纤维净浆制备MSFRSCC的二次配合比设计方法,并通过坍落扩展度和纤维特征值来确定该方法的适用范围,获得了MSFRSCC基本力学性能随纤维特征值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基于基础砂浆流变参数制备基础SCC,同时基于净浆平均裹浆厚度确定钢纤维净浆用量来最终制备MSFRSCC的方法,能够满足对MSFRSCC强度和工作性的预期;当纤维特征值不大于70.0%时,二次配合比设计方法能保证MSFRCC的工作性要求,且MSFRSCC的力学性能与纤维特征值线性相关度较高,可以基于基础SCC来预测其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钢纤维
自密实混凝土
二次配合比设计
纤维
特征值
净浆裹浆厚度
流变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细钢纤维对高弹性模量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唐延丰
李庚英
+1 位作者
王林彬
张敏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225-4233,共9页
基于修正的Furnas堆积模型和骨料紧密堆积试验设计了一种高弹性模量混凝土,并利用微细钢纤维改善高弹性模量混凝土的韧性,研究了钢纤维体积掺量对骨料紧密堆积状态下混凝土流动性能、强度、弹性模量及弯曲韧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
基于修正的Furnas堆积模型和骨料紧密堆积试验设计了一种高弹性模量混凝土,并利用微细钢纤维改善高弹性模量混凝土的韧性,研究了钢纤维体积掺量对骨料紧密堆积状态下混凝土流动性能、强度、弹性模量及弯曲韧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紧密堆积骨料和适量微细钢纤维可以构筑高弹性模量韧性混凝土,其静弹性模量和动弹性模量最高分别可达50.15 GPa和53.23 GPa,断裂能可达5 680.45 N/m,残余弯曲韧度比从0增加到0.43;高弹性模量混凝土的流动性能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而降低,抗折强度、弹性模量及弯曲韧性则均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钢纤维掺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骨料紧密堆积状态下,综合考虑流动性能、力学性能和工程经济性,高弹性模量混凝土中微细钢纤维的合理掺量为0.4%(体积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弹性模量混凝土
微细钢纤维
Furnas模型
堆积密度
弹性模量
断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钢纤维增强磷酸镁水泥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5
作者
郑淑清
胡玥
+1 位作者
李利孝
丁铸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8-192,共5页
磷酸镁水泥(MPC)由于其早强、耐磨、可塑性好等优越的性能得到了广泛的利用。然而作为化学键合的胶凝材料,MPC脆性较高,掺入钢纤维是提高其延性和韧性的一种非常简单又有效的方法。综合国内外钢纤维增强磷酸镁水泥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磷酸镁水泥(MPC)由于其早强、耐磨、可塑性好等优越的性能得到了广泛的利用。然而作为化学键合的胶凝材料,MPC脆性较高,掺入钢纤维是提高其延性和韧性的一种非常简单又有效的方法。综合国内外钢纤维增强磷酸镁水泥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从钢纤维的不同种类分析了其对磷酸镁水泥力学性能的影响,还从微观结构界面过渡区的变化来阐述钢纤维的增强增韧机理。钢纤维可以显著改善磷酸镁水泥的抗压强度和高脆性,而相同体积下的微细钢纤维较普通钢纤维具有更多的根数,其与磷酸镁水泥的界面黏结能力就越强,故微细钢纤维对于提高MPC抗压强度和高脆性效果比普通钢纤维更为显著。指出了当前钢纤维增强磷酸镁水泥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实际应用和需求展望了今后的研究及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镁水泥
钢纤维
微细钢纤维
黏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集料粒径对不同几何尺寸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2
6
作者
王成启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64,共3页
可用于混凝土中的纤维具有多尺度的特点,直径小到几微米,大到零点几毫米。选用了碳纤维、微细钢纤维和普通钢纤维三种不同几何尺寸纤维,研究了集料粒径对不同几何尺寸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集料粒径的大小对超细纤维...
可用于混凝土中的纤维具有多尺度的特点,直径小到几微米,大到零点几毫米。选用了碳纤维、微细钢纤维和普通钢纤维三种不同几何尺寸纤维,研究了集料粒径对不同几何尺寸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集料粒径的大小对超细纤维碳纤维的增强作用没有显著地影响,而对微细钢纤维和普通钢纤维的增强作用产生一定地影响,集料粒径的大小对微细钢纤维与普通钢纤维的几何分布产生影响,从而具有不同的增强与增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
纤维
微细钢纤维
普通
钢纤维
不同几何尺寸
最大集料粒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纳米炭黑改性高强混凝土的力学和压敏性能
7
作者
易碧良
李庚英
+1 位作者
王林彬
高寒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012-4018,共7页
高强混凝土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是重大工程最常用的建造材料,提升高强混凝土的压敏性能,实现对混凝土结构健康的自监测和检测,可以防止因结构失效而引发的重大安全事故。本文利用微细钢纤维和纳米炭黑构筑了28 d强度超过80 MPa...
高强混凝土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是重大工程最常用的建造材料,提升高强混凝土的压敏性能,实现对混凝土结构健康的自监测和检测,可以防止因结构失效而引发的重大安全事故。本文利用微细钢纤维和纳米炭黑构筑了28 d强度超过80 MPa的高强混凝土,研究了纳米炭黑掺量对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和压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炭黑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当掺量为水泥质量分数的0.05%时,与对照组相比,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提高了21.0%~33.0%和9.6%~33.8%;纳米炭黑可改善高强混凝土的压敏性能,掺量越高则压敏性能越显著、噪声越小、稳定性越好;纳米炭黑改性高强混凝土的力-电信号间遵循指数函数关系,拟合度为0.923;纳米炭黑对高强混凝土压敏性能的影响符合渗流原理,渗流阈值约为0.1%,此时平均灵敏系数提高了5.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
纳米炭黑
微细钢纤维
压敏性能
渗流原理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细钢纤维属性对RPC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吕进
崔巩
周华新
机构
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出处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0-82,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08104)
文摘
为研究钢纤维的直径、抗拉强度和形态对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抗裂性能的影响,将3种直径、2种抗拉强度和3类外型的钢纤维分别掺入活性粉末混凝土中,开展了对比试验并进行了分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掺入异型钢纤维与平直型钢纤维相比,钢纤维混凝土具有更高的力学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随着钢纤维直径的减小、抗拉强度的提高而得到增强;抗裂性能随钢纤维曲折度的增加而提高。
关键词
微细钢纤维
活性粉末混凝土
力学性能
抗裂性能
Keywords
steel fiber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mechanical propertie
crack resistance
分类号
TU528.572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细钢纤维高强轻骨料混凝土静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叶艳霞
王宗彬
彭琼武
张志银
刘继磊
机构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西安基准方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出处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55-96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78060)。
文摘
采用高强页岩陶粒、微细钢纤维和矿物掺和料制备微细钢纤维高强轻骨料混凝土(MSFHLAC)试件,研究了微细钢纤维体积分数、砂率和水灰比对MSFHLAC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弯折强度、抗剪强度和弯曲韧性等静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给出了MSFHLAC试件的各强度模型以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随着微细钢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而降低,当微细钢纤维体积分数大于1.5%时,对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影响明显;微细钢纤维可以显著改善高强轻骨料混凝土(HLAC)的各项强度和韧性指标,且在低纤维体积分数(0.5%和1.0%)时,材料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切强度增长尤为显著;MSFHLAC试件在整个弯曲变形阶段弹塑性较好,较接近理想弹塑性材料;砂率和水灰比对MSFHLAC试件的各项强度和韧性虽有一定影响,但变化幅度基本在10%以内.
关键词
轻骨料混凝土
微细钢纤维
力学性能
弯曲韧性
强度公式
Keywords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LWAC)
micro steel fiber
mechanical property
flexural toughness
strength formula
分类号
TU528.2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细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二次配合比设计新方法
被引量:
5
3
作者
何小兵
刘树鑫
刘亚
贾秋炳
机构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杭州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出处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6-6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08091)
重庆市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面上项目(cstc2019jcyj-msxmX0744)
+2 种基金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15M572641XB)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1500512)
山区桥梁与隧道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开放基金项目(CQSLBF-2015-12)
文摘
将微细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MSFRSCC)视作由满足一定填充能力和抗离析性能要求的基础自密实混凝土(SCC)与微细钢纤维净浆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基础SCC和钢纤维净浆制备MSFRSCC的二次配合比设计方法,并通过坍落扩展度和纤维特征值来确定该方法的适用范围,获得了MSFRSCC基本力学性能随纤维特征值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基于基础砂浆流变参数制备基础SCC,同时基于净浆平均裹浆厚度确定钢纤维净浆用量来最终制备MSFRSCC的方法,能够满足对MSFRSCC强度和工作性的预期;当纤维特征值不大于70.0%时,二次配合比设计方法能保证MSFRCC的工作性要求,且MSFRSCC的力学性能与纤维特征值线性相关度较高,可以基于基础SCC来预测其力学性能.
关键词
微细钢纤维
自密实混凝土
二次配合比设计
纤维
特征值
净浆裹浆厚度
流变参数
Keywords
micro-steel fiber reinforced self-compacting concrete(MSFRSCC)
two-step synthesis method of mix proportion
fiber eigenvalue
paste film thickness
rheological parameter
分类号
TU599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细钢纤维对高弹性模量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唐延丰
李庚英
王林彬
张敏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225-4233,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178209,51878299)。
文摘
基于修正的Furnas堆积模型和骨料紧密堆积试验设计了一种高弹性模量混凝土,并利用微细钢纤维改善高弹性模量混凝土的韧性,研究了钢纤维体积掺量对骨料紧密堆积状态下混凝土流动性能、强度、弹性模量及弯曲韧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紧密堆积骨料和适量微细钢纤维可以构筑高弹性模量韧性混凝土,其静弹性模量和动弹性模量最高分别可达50.15 GPa和53.23 GPa,断裂能可达5 680.45 N/m,残余弯曲韧度比从0增加到0.43;高弹性模量混凝土的流动性能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而降低,抗折强度、弹性模量及弯曲韧性则均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钢纤维掺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骨料紧密堆积状态下,综合考虑流动性能、力学性能和工程经济性,高弹性模量混凝土中微细钢纤维的合理掺量为0.4%(体积分数)。
关键词
高弹性模量混凝土
微细钢纤维
Furnas模型
堆积密度
弹性模量
断裂韧性
Keywords
high elastic modulus concrete
steel microfiber
Furnas model
packing density
elastic modulus
fracture toughness
分类号
TU528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钢纤维增强磷酸镁水泥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5
作者
郑淑清
胡玥
李利孝
丁铸
机构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广东省滨海土木工程耐久性重点实验室
出处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8-19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72163,51172146)。
文摘
磷酸镁水泥(MPC)由于其早强、耐磨、可塑性好等优越的性能得到了广泛的利用。然而作为化学键合的胶凝材料,MPC脆性较高,掺入钢纤维是提高其延性和韧性的一种非常简单又有效的方法。综合国内外钢纤维增强磷酸镁水泥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从钢纤维的不同种类分析了其对磷酸镁水泥力学性能的影响,还从微观结构界面过渡区的变化来阐述钢纤维的增强增韧机理。钢纤维可以显著改善磷酸镁水泥的抗压强度和高脆性,而相同体积下的微细钢纤维较普通钢纤维具有更多的根数,其与磷酸镁水泥的界面黏结能力就越强,故微细钢纤维对于提高MPC抗压强度和高脆性效果比普通钢纤维更为显著。指出了当前钢纤维增强磷酸镁水泥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实际应用和需求展望了今后的研究及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磷酸镁水泥
钢纤维
微细钢纤维
黏结强度
Keywords
magnesium phosphate cement
steel fiber
micro-steel fiber
bonding strength
分类号
TU528.572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集料粒径对不同几何尺寸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2
6
作者
王成启
机构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64,共3页
文摘
可用于混凝土中的纤维具有多尺度的特点,直径小到几微米,大到零点几毫米。选用了碳纤维、微细钢纤维和普通钢纤维三种不同几何尺寸纤维,研究了集料粒径对不同几何尺寸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集料粒径的大小对超细纤维碳纤维的增强作用没有显著地影响,而对微细钢纤维和普通钢纤维的增强作用产生一定地影响,集料粒径的大小对微细钢纤维与普通钢纤维的几何分布产生影响,从而具有不同的增强与增韧作用。
关键词
碳
纤维
微细钢纤维
普通
钢纤维
不同几何尺寸
最大集料粒径
力学性能
Keywords
carbon fiber
micro-steel fiber
ordinary steel fiber
different geometry size
maximum aggregates size
mechanical properties
分类号
TU528.04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纳米炭黑改性高强混凝土的力学和压敏性能
7
作者
易碧良
李庚英
王林彬
高寒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广州市市政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012-401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78209,51878299)
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领域专项及创新团队项目(2023KCXTD005,2019KZDZX2001)。
文摘
高强混凝土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是重大工程最常用的建造材料,提升高强混凝土的压敏性能,实现对混凝土结构健康的自监测和检测,可以防止因结构失效而引发的重大安全事故。本文利用微细钢纤维和纳米炭黑构筑了28 d强度超过80 MPa的高强混凝土,研究了纳米炭黑掺量对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和压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炭黑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当掺量为水泥质量分数的0.05%时,与对照组相比,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提高了21.0%~33.0%和9.6%~33.8%;纳米炭黑可改善高强混凝土的压敏性能,掺量越高则压敏性能越显著、噪声越小、稳定性越好;纳米炭黑改性高强混凝土的力-电信号间遵循指数函数关系,拟合度为0.923;纳米炭黑对高强混凝土压敏性能的影响符合渗流原理,渗流阈值约为0.1%,此时平均灵敏系数提高了5.0倍。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
纳米炭黑
微细钢纤维
压敏性能
渗流原理
力学性能
Keywords
high strength cement concrete
nano-carbon black
micro steel fiber
pressure sensitivity
seepage principle
mechanical property
分类号
TU528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微细钢纤维属性对RPC性能的影响
吕进
崔巩
周华新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微细钢纤维高强轻骨料混凝土静力试验研究
叶艳霞
王宗彬
彭琼武
张志银
刘继磊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微细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二次配合比设计新方法
何小兵
刘树鑫
刘亚
贾秋炳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微细钢纤维对高弹性模量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唐延丰
李庚英
王林彬
张敏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钢纤维增强磷酸镁水泥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郑淑清
胡玥
李利孝
丁铸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集料粒径对不同几何尺寸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王成启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纳米炭黑改性高强混凝土的力学和压敏性能
易碧良
李庚英
王林彬
高寒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