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细矿物颗粒表面水化膜研究现状及进展综述 被引量:36
1
作者 彭陈亮 闵凡飞 +1 位作者 赵晴 李宏亮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5-522,共8页
微细矿物颗粒表面水化膜对其在水溶液中的分散与聚团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水化膜的形成机理及其对溶液中微细矿物颗粒分散与聚团的影响。并且分析了水化膜厚度及强度测量、水化作用力以及水化膜破解的研究现状。最后展望了水化... 微细矿物颗粒表面水化膜对其在水溶液中的分散与聚团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水化膜的形成机理及其对溶液中微细矿物颗粒分散与聚团的影响。并且分析了水化膜厚度及强度测量、水化作用力以及水化膜破解的研究现状。最后展望了水化膜研究在煤泥水微细颗粒聚团沉降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膜 微细矿物颗粒 分散 聚团 煤泥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钨酸钠超声高速离心法——分离提纯微细矿物的新方法 被引量:10
2
作者 段体玉 王时麒 Anthony M.Faiia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40,共3页
多钨酸钠是一种无毒、无气味、易溶解、易配制、稳定性好、回收率高、使用方便安全的新型无机重液 ,其密度变化范围为 1.0g/cm3~ 3 .1g/cm3,分离缙云沸石和粘土矿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详述了多钨酸钠溶液的配制和回收 ,分离缙云沸石和... 多钨酸钠是一种无毒、无气味、易溶解、易配制、稳定性好、回收率高、使用方便安全的新型无机重液 ,其密度变化范围为 1.0g/cm3~ 3 .1g/cm3,分离缙云沸石和粘土矿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详述了多钨酸钠溶液的配制和回收 ,分离缙云沸石和粘土的实验流程及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钨酸钠 重液 微细矿物 沸石 分离 提纯 超声高速离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气泡强化微细粒矿物浮选过程的研究现状
3
作者 彭伟军 姚佳 +4 位作者 黄业豪 宋翔宇 于博文 郜润博 胡展滔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4,共9页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国矿产资源贫、细、杂的特点日渐突出,其中微细粒矿物的高效回收成为选矿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微纳米气泡因独特的表面和体积特征,在提升微细粒矿物浮选效率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在综述了微细粒矿物定义、性...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国矿产资源贫、细、杂的特点日渐突出,其中微细粒矿物的高效回收成为选矿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微纳米气泡因独特的表面和体积特征,在提升微细粒矿物浮选效率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在综述了微细粒矿物定义、性质及其分选现状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微纳米气泡的特性、产生原理及应用,并着重探讨了微纳米气泡在浮选过程中促进微细粒矿物浮选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微纳米气泡可直接粘附于疏水颗粒表面,有效增强颗粒与气泡间的碰撞频率,并降低颗粒脱离气泡的概率;微纳米气泡在复杂溶液环境和物理压力下具有超常稳定性,这为浮选过程的强化提供了保障。最后提出了未来微纳米气泡浮选技术的研究方向,研究可为微细粒矿物的高效分离回收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矿物 浮选 微纳米气泡 高效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粒矿物浮选颗粒−气泡碰撞的湍涡作用机理及过程强化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晓恒 王海楠 +4 位作者 郑恺昕 王利军 闫小康 张海军 刘炯天 《煤炭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964-4976,共13页
微细矿物分选一直是困扰业界的难题,浮选是分选细粒矿物的主要方法,微细粒矿物质量小、惯性低、动能低,遇气泡易随流线绕流气泡而过,难以摆脱流线与气泡发生接触,与气泡的碰撞概率极低,是导致微细颗粒浮选回收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强湍... 微细矿物分选一直是困扰业界的难题,浮选是分选细粒矿物的主要方法,微细粒矿物质量小、惯性低、动能低,遇气泡易随流线绕流气泡而过,难以摆脱流线与气泡发生接触,与气泡的碰撞概率极低,是导致微细颗粒浮选回收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强湍流流动因能提高颗粒动能以及颗粒−气泡碰撞频次,成为微细粒浮选的必要条件,然而,受制于湍流高频脉动及多尺度涡特征,颗粒、气泡在湍流环境中的运动及矿化过程与层流中差异极大,碰撞机理并不明晰。利用高频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和高速显微摄像技术测量了各向同性湍流场中流体、颗粒及气泡的微尺度动力学行为,借助小波变换等数学手段,对湍流场的多尺度涡特性进行数学分解,从微观湍流层面解析了湍流小尺度涡运动对颗粒、气泡运动及碰撞过程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湍流场中微细颗粒运动受制于湍流小尺度涡运动,两者尺度具有相关性,在研究尺度范围内,流场所能够产生的Kolmogorov涡尺度越接近颗粒尺寸,颗粒滑移速度越大,颗粒摆脱流线与气泡发生碰撞的可能性越大;湍涡也会短暂“捕获”气泡且并影响气泡速度及轨迹;与常规碰撞矿化认知不同,大多颗粒在随流场主流宏观运动的过程中,局部跟随微观小尺度涡旋转,气泡在高涡量区内随涡体旋转且自转过程中裹挟颗粒,通过剪切碰撞的方式与颗粒发生矿化。基于此,提出了冲击流、涡流发生器等高涡量小尺度涡场的构涡方法,使浮选流场湍涡运动能有效作用到微细尺度颗粒上,提高微细颗粒−气泡碰撞概率,降低浮选有效回收粒度下限;不同类型纯矿物及实际矿物的浮选试验表明,通过对流场的湍涡调控,切实有效提高了微细矿物颗粒的浮选性能。研究将微细粒矿物浮选的过程强化从“调粒/调泡/调药”扩展到“调涡”,为低品质贫杂难选矿产资源的强化回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矿物 气泡碰撞 湍涡 矿化 浮选 流体动力学 过程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粒矿物浮选技术进展 被引量:34
5
作者 葛英勇 侯静涛 余俊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0-94,106,共6页
综述了国内外微细粒矿物浮选方法的研究动态,包括絮凝浮选、浮选柱浮选、双液浮选、离子浮选,以及加/减压浮选、电浮选、综合力场浮选等,并指出了微细粒矿物浮选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微细矿物 浮选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粒矿物疏水聚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24
6
作者 陈军 闵凡飞 王辉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1-188,共8页
随着矿山开采矿石嵌布粒度的日益变细,微细粒矿物的分选已经成为目前矿物分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选择性疏水聚团能够有效处理微细粒矿物,是目前分选微细粒矿物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介绍了微细粒矿物的分选特性及... 随着矿山开采矿石嵌布粒度的日益变细,微细粒矿物的分选已经成为目前矿物分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选择性疏水聚团能够有效处理微细粒矿物,是目前分选微细粒矿物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介绍了微细粒矿物的分选特性及疏水聚团的形成机理,分析了剪切絮凝浮选、载体浮选、油团聚分选、乳化浮选、两液分离等主要疏水聚团分选工艺的研究现状及疏水聚团的主要影响因素。展望了疏水聚团研究在煤泥水微细粒聚团沉降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矿物 疏水聚团 形成机理 影响因素 煤泥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DS的煤中微细粒矿物相分布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于冰 卢兆林 +2 位作者 王帅 王震威 于建勇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44-249,共6页
煤中微细粒矿物大多数以微粒状、浸染状或不规则状细粒分布于有机基体中,矿物的相分析难度与矿物质形成时间以及与有机质的形成关系密切相关,能够准确划分矿物相的相界是选择和建立分析方法的前提。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扫描电镜(SEM)低... 煤中微细粒矿物大多数以微粒状、浸染状或不规则状细粒分布于有机基体中,矿物的相分析难度与矿物质形成时间以及与有机质的形成关系密切相关,能够准确划分矿物相的相界是选择和建立分析方法的前提。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扫描电镜(SEM)低真空二次电子像技术、背散射电子像技术结合能谱仪(EDS)面分布、相分布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来定量测定煤中不同微细粒矿物的组成、相分布以及与煤有机质的结构关系;分析了依据EDS获取粘土矿物主要氧化物相对含量数据来判别粘土矿物类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S 微细矿物 相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粒矿物浮选技术在磨矿⁃调浆⁃分选体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顾帼华 李青柯 +1 位作者 巫銮东 王艳红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43,共4页
从磨矿、调浆、分选等方面叙述了微细粒矿物浮选技术研究进展,并对微细粒矿物浮选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微细矿物 浮选工艺 磨矿 调浆 分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技术在微细粒矿物浮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何桂春 王玉彤 康倩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5年第2期57-62,共6页
主要阐述了疏水性纳米粒子与纳米气泡在微细粒矿物浮选中的研究进展以及纳米技术在浮选废水中的发展态势.指出了纳米技术选矿应加大疏水性纳米粒子对矿浆中微细粒难选矿物特殊的捕获和识别效应等选矿工艺的研究,纳米气泡和气核对矿物疏... 主要阐述了疏水性纳米粒子与纳米气泡在微细粒矿物浮选中的研究进展以及纳米技术在浮选废水中的发展态势.指出了纳米技术选矿应加大疏水性纳米粒子对矿浆中微细粒难选矿物特殊的捕获和识别效应等选矿工艺的研究,纳米气泡和气核对矿物疏水表面的相互作用是影响浮选技术指标的关键因素.讨论了疏水性纳米粒子作为浮选捕收剂的补收能力以及纳米技术处理浮选废水的原理与应用,结合了当今纳米粒子、纳米气泡在浮选研究领域最前沿的技术和成果,展望了其在微细粒级难选矿物分选方向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难选矿物 纳米粒子 纳米气泡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粒矿物的选择性解离强化分选技术 被引量:11
10
作者 肖骁 张国旺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2-64,共3页
本文针对国内矿产资源嵌布粒度微细特点,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者在传统卧式球磨机的改进及优化、细磨/超细磨对矿物选择性解离的强化及微波等预处理方法,在选择性解离强化微细粒矿物分选技术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并对选择性解离强化... 本文针对国内矿产资源嵌布粒度微细特点,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者在传统卧式球磨机的改进及优化、细磨/超细磨对矿物选择性解离的强化及微波等预处理方法,在选择性解离强化微细粒矿物分选技术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并对选择性解离强化矿物分选技术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矿物 细磨 选择性解离 搅拌磨机 强化分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微细粉复合效应对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11
作者 宋中南 石云兴 《混凝土》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6-18,46,共4页
 本文研究了硅灰(SF)与磷渣(PS)和石灰石(LS)微细粉的复合效应对高性能混凝土(HPC)工作性和流变性能的影响。SF与PS的复合降低基材砂浆的塑性粘度,并明显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促进混凝土的连续流动;与单独掺入LS相比,尽管SF与LS复合对...  本文研究了硅灰(SF)与磷渣(PS)和石灰石(LS)微细粉的复合效应对高性能混凝土(HPC)工作性和流变性能的影响。SF与PS的复合降低基材砂浆的塑性粘度,并明显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促进混凝土的连续流动;与单独掺入LS相比,尽管SF与LS复合对混凝土塑性粘度影响不大,但降低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本研究结果表明,HPC的流动性和流变性能与所掺入的粉体的种类以及复合粉体中的各组分的配合比例有密切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微细 复合效应 高性能混凝土 流变性能 坍落扩展度 塑性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微细粉的栓塞效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立久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3-56,59,共5页
作为高性能混凝土的关键技术之一,矿物微细粉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基于对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的分析,提出矿物微细粉的作用机理:栓塞效应;并且以"栓塞因子"定量表征不同种类矿物微细粉对混凝土耐久性的改善程... 作为高性能混凝土的关键技术之一,矿物微细粉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基于对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的分析,提出矿物微细粉的作用机理:栓塞效应;并且以"栓塞因子"定量表征不同种类矿物微细粉对混凝土耐久性的改善程度。为实现混凝土耐久性定量化设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微细 混凝土耐久性 栓塞效应 栓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泡浮选柱从浮选尾矿中回收微细粒级白钨矿 被引量:22
13
作者 黄光耀 冯其明 +2 位作者 欧乐明 卢毅屏 张国范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3-267,共5页
针对湖南安化湘安钨业公司白钨浮选尾矿中微细粒级未能在浮选机中有效分选的特点,研究开发一种微泡浮选柱,该浮选柱采用微孔材质发泡,并利用专家系统控制浮选柱关键工作参数。半工业试验获得了较适宜的柱浮选工作参数:表观矿浆速率为0.2... 针对湖南安化湘安钨业公司白钨浮选尾矿中微细粒级未能在浮选机中有效分选的特点,研究开发一种微泡浮选柱,该浮选柱采用微孔材质发泡,并利用专家系统控制浮选柱关键工作参数。半工业试验获得了较适宜的柱浮选工作参数:表观矿浆速率为0.27cm/s,表观气体速率为1.35cm/s。工业试验获得的精矿品位可达24.52%,回收率为43.41%,富集比达35.03。水析试验结果表明:5~10,10~19和19~38μm3个粒级的回收率均达到65%以上。试验测得的浮选柱内气泡的Sauter直径为400μm,仅为机械搅拌浮选机气泡的1/3,气泡直径减小促使浮选速率常数k显著增大,这是浮选柱能有效回收微细粒级白钨矿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矿物 浮选柱 白钨矿 浮选尾矿 二次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粒锡石载体浮选及其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梁瑞录 石大新 《有色金属》 CSCD 1990年第3期23-31,共9页
本研究详细考察了-5μm锡石载体浮选过程的影响因素。对原矿品位为14.6%的锡石(-5μm)—石英(-10μm)人工混合矿,载体浮选在精矿品位略有提高的情况下,锡精矿回收率可从常规浮选的51.78%提高到95.77%(白铅矿做载体)和85.08%(锡石做载体... 本研究详细考察了-5μm锡石载体浮选过程的影响因素。对原矿品位为14.6%的锡石(-5μm)—石英(-10μm)人工混合矿,载体浮选在精矿品位略有提高的情况下,锡精矿回收率可从常规浮选的51.78%提高到95.77%(白铅矿做载体)和85.08%(锡石做载体)。通过仪器测试分析和理论计算,研究了载体浮选的作用机理。载体浮选中回收率的提高主要是因为粗粒效应和微细粒矿物直接絮凝的结果。粗粒效应中载体作用的实质是:在加入载体和强烈搅拌的条件下,粗—细颗粒的碰撞能大大高于微细粒间的碰撞能,在捕收剂存在的条件下,比较容易克服其斥力能垒而形成絮团。调浆后-5μm锡石含量减少了41%,矿浆粒度分布的d_(80)从3.9μm增大到35μm。文章提出了微细粒载体浮选中采用异类矿物做载体及并用冶炼方法解决其分离的设想,并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体浮选 精矿品位 回收率 白铅矿 矿物 微细粒锡石 微细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泡浮选柱分选中低品位铝土矿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欧乐明 王立军 +2 位作者 冯其明 万丽 叶家笋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43,共4页
在研究矿石性质的基础上,利用新型微泡浮选柱对河南某中低铝硅比铝土矿进行了实验室分选研究,考察了捕收剂、抑制剂、充气量和淋洗水对分选结果的影响。闭路试验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采用新型微泡浮选柱可得到精矿铝硅比为10.26,氧化... 在研究矿石性质的基础上,利用新型微泡浮选柱对河南某中低铝硅比铝土矿进行了实验室分选研究,考察了捕收剂、抑制剂、充气量和淋洗水对分选结果的影响。闭路试验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采用新型微泡浮选柱可得到精矿铝硅比为10.26,氧化铝回收率87.24%的实验指标。试验证明新型微泡浮选柱对细粒铝土矿分选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矿 铝土矿 浮选柱 微细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絮凝-磁选回收镍冶金渣中的磁铁矿 被引量:7
16
作者 郭宇峰 董海刚 +5 位作者 姜涛 李光辉 黄柱成 杨永斌 张小雨 张国范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0-684,共5页
对某镍冶金渣(铁含量接近50%)进行工艺矿物学及选择性絮凝-磁选研究。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渣中主要含铁矿物(磁铁矿)的嵌布粒度细小,且部分以微细包裹体形态分布于成分复杂的铁质玻璃体中,采用常规磁选工艺无法有效回收。选择性絮... 对某镍冶金渣(铁含量接近50%)进行工艺矿物学及选择性絮凝-磁选研究。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渣中主要含铁矿物(磁铁矿)的嵌布粒度细小,且部分以微细包裹体形态分布于成分复杂的铁质玻璃体中,采用常规磁选工艺无法有效回收。选择性絮凝-磁选结果表明:在油酸用量为0.8 kg/t、碳酸钠用量为2 kg/t及磁感应强度为0.20 T的条件下,可获得铁品位为56.68%,回收率为81.72%的磁铁精矿。与常规磁选工艺相比,磁铁精矿品位提高3%,回收率提高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冶金渣 微细矿物 磁铁精矿 选择性絮凝 磁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