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微细电解铣削加工的实时控制与检测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勇 曾永彬 +2 位作者 朱荻 黄绍服 王少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09-1318,共10页
为了实现三维微细电解铣削加工过程的实时监测,建立了基于Labwindows/CVI软件平台的控制与检测系统。对该系统所采用的三维轨迹生成及控制策略,数据采集及抗干扰算法,加工时间误差补偿算法等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微细电解铣削加工的特... 为了实现三维微细电解铣削加工过程的实时监测,建立了基于Labwindows/CVI软件平台的控制与检测系统。对该系统所采用的三维轨迹生成及控制策略,数据采集及抗干扰算法,加工时间误差补偿算法等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微细电解铣削加工的特点,分析了加工控制与检测系统的需求。接着,搭建了高精度的三维微细铣削加工实验硬件平台。然后,利用虚拟仪器平台建立了基于分层铣削加工方式的三维轨迹进给控制模块,并对刀具轨迹的优化进行了讨论。最后,介绍了数据采集及反馈控制模块以及实时控制的时间补偿函数。基于上述控制与检测系统,实验并成功加工出了单层尺寸为15μm×55μm×15μm的三层阶梯结构,结果表明,本系统可以满足微细电解铣削加工的高精度、快响应、稳定可靠等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电解铣削加工 LABWINDOWS/CVI 分层铣削 数据采集 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短脉冲电流微细电解加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朝阳 朱荻 +1 位作者 王明环 曲宁松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295-1298,共4页
利用电化学腐蚀方法,在自制的电解加工机床上连续实现微细工具电极的制作和工件的加工,通过试验研究了超短脉冲的电压幅值和脉冲宽度对侧面加工间隙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脉冲宽度,降低加工电压,可以提高微细电解加工的精度。利用优化... 利用电化学腐蚀方法,在自制的电解加工机床上连续实现微细工具电极的制作和工件的加工,通过试验研究了超短脉冲的电压幅值和脉冲宽度对侧面加工间隙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脉冲宽度,降低加工电压,可以提高微细电解加工的精度。利用优化的加工参数,进行了微小孔加工、微细直写加工以及成形电极微细加工的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电解加工 超短脉冲 极间间隙 加工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极振动往复运丝微细电解线切割试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于洽 曾永彬 +2 位作者 徐坤 曲宁松 朱荻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5-299,共5页
电解加工产物的及时输运是微细电解线切割加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通过线电极往复运动和工件低频振动共同强化加工间隙内传质过程来提高微细电解线切割的切缝质量的方法;构建了线电极往复运丝、工件振动的微细电解线切割试验系统;采... 电解加工产物的及时输运是微细电解线切割加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通过线电极往复运动和工件低频振动共同强化加工间隙内传质过程来提高微细电解线切割的切缝质量的方法;构建了线电极往复运丝、工件振动的微细电解线切割试验系统;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线电极运丝幅值、运丝频率、工件振动幅值和振动频率4个因素对切缝平均宽度和切缝轮廓均匀性影响的主次和趋势,并筛选出了优化的线电极运丝和工件振动参数;采用优化参数加工出了结构清晰、完整的微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电解 线切割 运丝 振动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螺旋电极在改善微细电解加工性能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4
作者 王明环 朱荻 徐惠宇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8-351,共4页
改善电解加工的精度和稳定性是微细电解加工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详细分析了影响电解加工性能的因素,电解液采用混合电解液(NaC lO3+H2SO4),工具电极为带有螺旋槽的微螺旋电极。在微螺旋槽旋转所形成的“微螺杆泵”效应作用下,蚀... 改善电解加工的精度和稳定性是微细电解加工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详细分析了影响电解加工性能的因素,电解液采用混合电解液(NaC lO3+H2SO4),工具电极为带有螺旋槽的微螺旋电极。在微螺旋槽旋转所形成的“微螺杆泵”效应作用下,蚀除加工间隙内的产物,加工效率、加工精度和稳定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电解加工 微螺杆泵 加工精度 加工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电解线切割加工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昆 朱荻 张朝阳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33-837,共5页
基于电化学原理,讨论了纳秒脉冲电流微细电解线切割加工的机理,建立了微细电解线切割加工数学模型;采用电化学腐蚀原理对微米尺度线电极进行在线制作,建立了微细电解线切割加工试验系统,并进行了微细电解线切割加工试验,切割出带90°... 基于电化学原理,讨论了纳秒脉冲电流微细电解线切割加工的机理,建立了微细电解线切割加工数学模型;采用电化学腐蚀原理对微米尺度线电极进行在线制作,建立了微细电解线切割加工试验系统,并进行了微细电解线切割加工试验,切割出带90°直角的微结构,其切缝宽度为3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电解线切割加工 纳秒脉冲 线电极 电化学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电解加工的过程检测及精度控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朝阳 毛卫平 +1 位作者 陈飞 王耀民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02-706,共5页
超短脉冲微细电解加工时,极间加工间隙很小,加工过程的稳定性是影响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在所建立的加工控制系统中,采用两步短路对刀法精确定位电极初始间隙,利用霍尔电流传感器实时检测平均加工电流,动态控制电极的进给运动速度,从而... 超短脉冲微细电解加工时,极间加工间隙很小,加工过程的稳定性是影响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在所建立的加工控制系统中,采用两步短路对刀法精确定位电极初始间隙,利用霍尔电流传感器实时检测平均加工电流,动态控制电极的进给运动速度,从而保持不同加工条件下稳定加工的最小加工间隙。进行了微细结构的电解加工试验,通过检测加工过程的状态,保证了加工的稳定性,实现了线宽只有25μm的微细结构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电解加工 控制系统 过程检测 极间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LIGA与微细电火花加工组合制造微细电解阵列电极 被引量:2
7
作者 胡洋洋 朱荻 +2 位作者 李寒松 曾永彬 明平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6-110,共5页
采用UV-LIGA与微细电火花加工组合技术制造大长径比微细阵列电极.先通过UV-LI-GA技术制作微细群孔工具电极,然后通过电火花套料加工制作大长径比微细阵列电极.选取优化的工艺参数:前烘110℃保持12h;三步后烘50℃保持5min、70℃保持10min... 采用UV-LIGA与微细电火花加工组合技术制造大长径比微细阵列电极.先通过UV-LI-GA技术制作微细群孔工具电极,然后通过电火花套料加工制作大长径比微细阵列电极.选取优化的工艺参数:前烘110℃保持12h;三步后烘50℃保持5min、70℃保持10min、90℃保持30min;采用谐振式电火花电源,电压200V、峰值电流1.5A、脉宽3.2μs、脉间6.4μs、放电间隙12μm等,制备了直径85μm、长1.5mm,长径比达17.65的微细阵列电极.最后用制作出的微细阵列电极作为工具电极进行微细电解加工实验,在120μm厚不锈钢板上电解加工出直径150μm、形状均匀的微细阵列群孔结构.实验证明:UV-LIGA与微细电加工组合制造技术是一种可行的制作高深宽比微结构的方法;利用微细阵列电极进行电解加工,能实现高效和高精度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LIGA 微细电火花加工 微细电解加工 组合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电解加工的精度及定域性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朝阳 朱荻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2-245,共4页
在分析微细电解加工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底面间隙和侧面间隙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了它们对加工精度和定域性的影响。通过对定域性评价指标的比较,提出了以定域蚀除率评价杂散蚀除的新概念。运用定域蚀除率分析了在利用纳秒脉冲电流进行微... 在分析微细电解加工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底面间隙和侧面间隙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了它们对加工精度和定域性的影响。通过对定域性评价指标的比较,提出了以定域蚀除率评价杂散蚀除的新概念。运用定域蚀除率分析了在利用纳秒脉冲电流进行微小孔的电解加工时,脉冲宽度和工具电极直径对加工定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脉冲宽度和占空比可以增强定域蚀除能力,提高加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电解加工 定域蚀除率 加工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水基电解液的钛合金微细电解加工工艺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敖三三 李康柏 +3 位作者 刘为东 张辉 张威 罗震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7-223,共7页
针对钛合金这种典型的难于传统机械加工的材料,电解加工能达到"以柔克刚"的目的,是解决钛合金加工难题的首选方案.但是钛存在自钝化的特性,如果使用常规的水基电解液进行钛合金的电解加工,其基体表面会持续生成氧化膜,降低加... 针对钛合金这种典型的难于传统机械加工的材料,电解加工能达到"以柔克刚"的目的,是解决钛合金加工难题的首选方案.但是钛存在自钝化的特性,如果使用常规的水基电解液进行钛合金的电解加工,其基体表面会持续生成氧化膜,降低加工精度,甚至导致加工无法进行.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点,本文尝试采用以乙二醇作为基体的电解液进行电解加工实验.并通过工艺优化实验探究了行走速度、初始加工间隙、脉冲峰值电压等参数对钛合金微细电解加工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加工效果,最终确定出优化的工艺参数,并利用优选参数在钛板基体上加工出TJU字样,从而实现钛合金微细电解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微细电解加工 乙二醇 非水基电解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材料微小方孔的微细电解铣削加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长富 孙立力 张振羽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1-104,共4页
高强度、高硬度弹性材料3J21微小方孔是航空、仪器仪表、模具等行业中常用的结构且加工困难。分析了难加工金属材料微小结构常用的加工方法,阐述了微细电解铣削加工的原理和实验系统,在研究微细圆柱电极在线制备基础上,利用回形单一加... 高强度、高硬度弹性材料3J21微小方孔是航空、仪器仪表、模具等行业中常用的结构且加工困难。分析了难加工金属材料微小结构常用的加工方法,阐述了微细电解铣削加工的原理和实验系统,在研究微细圆柱电极在线制备基础上,利用回形单一加工、折线粗加工结合回形精加工2种方案进行了难加工材料3J21微小方孔的微细电解分层铣削加工研究,加工得到具有较高精度的微小方孔。研究表明,直流电源折线粗加工结合纳秒脉冲电源回形精加工方法所加工的微小方孔菱角分明、结构规整,具有较高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且无加工变质层和残余应力,是实现高弹性材料3J21微小结构加工成形的一种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材料 微细电解铣削加工 微小方孔 加工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电解加工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贺宾 郭钟宁 罗红平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8-112,共5页
对近年来微细电解加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概述,包括微细电解加工的基础理论、微细电解加工技术和加工装置、影响因素与极间间隙检测控制,以及关键技术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微细电解 基础理论 微细装备 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电解加工用电极的侧壁绝缘及应用实验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改红 李勇 +2 位作者 陈旭鹏 马晓宇 朱效谷 《电加工与模具》 2009年第4期28-31,39,共5页
介绍了一种微细电解加工用电极的侧壁绝缘方法及其应用实验。采用旋涂法在电极表面涂敷液态环氧树脂并固化处理,重复该过程形成多层绝缘薄膜,用机械磨削法去除电极端部的绝缘膜,使电极端面导电。通过基础工艺实验优化了旋涂法工艺参... 介绍了一种微细电解加工用电极的侧壁绝缘方法及其应用实验。采用旋涂法在电极表面涂敷液态环氧树脂并固化处理,重复该过程形成多层绝缘薄膜,用机械磨削法去除电极端部的绝缘膜,使电极端面导电。通过基础工艺实验优化了旋涂法工艺参数,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侧壁绝缘电极的微孔加工效果。旋涂法可制得膜厚为5~10 μm的侧壁绝缘电极,采用该电极加工可显著减小微孔直径及锥度,提高微细电解加工尺寸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电解加工 微细电极 侧壁绝缘 微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阴极周期往复运动的微细电解加工系统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壮 邱中军 衡冲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7-69,共3页
研制了一种基于阴极往复运动的微细电解加工系统,将绝缘后的阴极安装在直线电机上,利用直线电机高加速度运动产生的抽吸作用,排除加工间隙中的电解产物,更新加工区域的电解液。该加工系统主要包括机床Z轴进给机构、直线电机往复运动机... 研制了一种基于阴极往复运动的微细电解加工系统,将绝缘后的阴极安装在直线电机上,利用直线电机高加速度运动产生的抽吸作用,排除加工间隙中的电解产物,更新加工区域的电解液。该加工系统主要包括机床Z轴进给机构、直线电机往复运动机构、可编程直流电源及其他一些辅助装置。通过微细孔的加工试验结果表明:阴极快速往复运动可以显著提高加工精度,从而证实了该加工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电解加工 阴极往复运动 微小孔 加工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电解线切割加工控制系统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昆 朱荻 张朝阳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45-849,共5页
微细电解线切割加工是一种微细加工新方法。本文基于电化学原理,分析了微细电解线切割加工控制系统的要求,利用虚拟仪器设备搭建了加工控制系统,并在Labwindows/CVI软件平台上设计了控制系统软件。本系统通过控制线电极按照DXF图形文件... 微细电解线切割加工是一种微细加工新方法。本文基于电化学原理,分析了微细电解线切割加工控制系统的要求,利用虚拟仪器设备搭建了加工控制系统,并在Labwindows/CVI软件平台上设计了控制系统软件。本系统通过控制线电极按照DXF图形文件中的轨迹伺服进给,电解腐蚀工件材料达到制造微小零件的目的。试验表明本系统具有稳定可靠、硬件简单、灵活性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电解线切割加工 LABWINDOWS/CVI 虚拟仪器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转体表面掩膜微细电解加工有限元分析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清清 傅秀清 +2 位作者 张震 段双陆 马文科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53,共7页
针对在回转体零件表面加工微织构的难题,文中建立了回转体表面微细电解加工的多物理场耦合数学模型,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进行了仿真求解。设计了掩膜电解加工专用夹具和电解液系统,优化了电解液的流道结构,在较低加工电压和较... 针对在回转体零件表面加工微织构的难题,文中建立了回转体表面微细电解加工的多物理场耦合数学模型,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进行了仿真求解。设计了掩膜电解加工专用夹具和电解液系统,优化了电解液的流道结构,在较低加工电压和较短加工时间的条件下,开展了工艺试验。通过对比分析微坑深度的仿真值和测量值,验证了加工过程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得到了形状精度高、均匀排布的直径为φ200μm的微坑阵列,为在回转体表面加工微织构提供了一种合理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电解加工 回转体表面 过程仿真 工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间隙内电解产物对微细电解加工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马晓宇 李勇 +1 位作者 吕善进 胡满红 《电加工与模具》 2008年第6期31-35,共5页
微细电解加工时,由于间隙微小,生成的电解产物因难以从加工区域中移除而降低了加工速度甚至中断加工。为保证加工的持续进行,利用工具电极作间歇快速回退是移除间隙内的电解产物、更新电解液的有效途径之一。论文研究分析了间歇回退加... 微细电解加工时,由于间隙微小,生成的电解产物因难以从加工区域中移除而降低了加工速度甚至中断加工。为保证加工的持续进行,利用工具电极作间歇快速回退是移除间隙内的电解产物、更新电解液的有效途径之一。论文研究分析了间歇回退加工情况下电解产物移除速率对加工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工速度并不随加工间隙的减小而单调增大,实际加工速度存在极限值(极大值)。为兼顾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应以与之对应的间隙值作为实际加工间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电解加工 电解产物 加工速度 间歇回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电解线切割加工模型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昆 朱荻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58-1662,共5页
基于电化学原理,讨论微细电解线切割加工的机理,建立了加工的理论模型,得出微米尺度线电极进给速度的理论上限.通过电解线切割加工试验,分析各种加工参数对加工精度的影响规律,并加工出缝宽为20μm左右的微型桨叶结构.试验结果表明,微... 基于电化学原理,讨论微细电解线切割加工的机理,建立了加工的理论模型,得出微米尺度线电极进给速度的理论上限.通过电解线切割加工试验,分析各种加工参数对加工精度的影响规律,并加工出缝宽为20μm左右的微型桨叶结构.试验结果表明,微细电解线切割加工技术能为特殊性能材料的微细加工提供有效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电解线切割加工 线电极 理论模型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电解射流喷射装置研制与工艺试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巍 赵建社 +2 位作者 李昞晖 张立鑫 徐坤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7-69,共3页
为提高微细电解射流加工效率及加工质量,研制了专用喷射装置,并利用该装置进行了初步工艺试验。结果证明该装置保证了电解液在其腔体中能够得到充分"负极化",且能获得满足加工要求的稳定破碎长度,满足了电解射流加工试验要求。
关键词 电解射流加工 喷射装置 负极化 破碎长度 微细电解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电解加工用中空电极的制备 被引量:1
19
作者 孔全存 刘国栋 +1 位作者 李勇 周凯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810-2818,共9页
为了改进加工间隙内电解产物的排出条件和加速电解液的更新,提出了一种嵌套式微细中空电极的精确可控焊接制备工艺。仿真分析了电极的过流特性,优化了电极长度,并进行了性能测试及加工实验。通过穿丝、黏结、嵌套尺寸及位置调整和焊接工... 为了改进加工间隙内电解产物的排出条件和加速电解液的更新,提出了一种嵌套式微细中空电极的精确可控焊接制备工艺。仿真分析了电极的过流特性,优化了电极长度,并进行了性能测试及加工实验。通过穿丝、黏结、嵌套尺寸及位置调整和焊接工序,制备出加工段内径为65μm、外径为130μm、长3.25mm左右,后段便于装夹和连通的嵌套式中空电极。在供液压力为1.15 MPa时,其出口流速可达10m/s左右。利用制备的中空电极,开展微细孔电解加工实验,在0.5mm厚不锈钢片上加工出最小入口孔径约为157μm,出口孔径约为133μm的微细孔,并将其延伸应用于微结构加工中,铣削出了长554μm、宽160μm、深224μm的微细T型槽。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微细中空电极有效提高了加工间隙内电解液的流动特性,且连/导通可靠、装夹方便,适用于高深宽比微结构的电解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电解加工 中空电极 制备工艺 流动仿真 微细 微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电极原位制作的微细电解线切割加工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昆 朱荻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738-2743,共6页
微细电解线切割加工是一种微细加工新方法。为了提高加工精度,该方法将微米尺度线电极的制作与后续加工集成在一个工艺系统中完成,进行了基于线电极原位制作的微细电解线切割加工技术的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线电极直径大小对微细电解线... 微细电解线切割加工是一种微细加工新方法。为了提高加工精度,该方法将微米尺度线电极的制作与后续加工集成在一个工艺系统中完成,进行了基于线电极原位制作的微细电解线切割加工技术的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线电极直径大小对微细电解线切割加工精度的影响,提出了原位制作微米尺度线电极的方法,并制作出直径为5μm的钨丝线电极。通过试验,加工出缝宽为20μm左右的微型桨叶结构和曲率半径在1μm以下的微细尖角结构。试验结果表明:线电极的原位制作技术能提高微细电解线切割的加工精度,工艺兼容性好,能满足微米尺度微细结构的加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电解线切割加工 线电极 原位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