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等离子体对硅表面微纳粒子除去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罗锦锋 宋世军 +1 位作者 王平秋 刘全喜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67-571,共5页
激光等离子体对精密元件表面微纳米粒子的有效去除,在纳米科研领域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为了深入研究激光等离子体对微粒的去除机理和条件,采用纳秒脉冲激光等离子体,对硅基底表面的微纳米粒子进行去除实验,观测了微粒的去除效果,并理... 激光等离子体对精密元件表面微纳米粒子的有效去除,在纳米科研领域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为了深入研究激光等离子体对微粒的去除机理和条件,采用纳秒脉冲激光等离子体,对硅基底表面的微纳米粒子进行去除实验,观测了微粒的去除效果,并理论分析了等离子体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向外辐射宽谱光,紫外短波部分加速周围空气电离,使等离子体体积剧增,并有效提升基底和粒子温度;基底与粒子两者热膨胀度不同,使粒子更易于从基底剥离;同时等离子体向周围膨胀扩散形成高压冲击波,冲击波的压强高达GPa量级,可以克服微粒与基底之间的范德华力,而去除微纳米粒子,尤其对粒径大于0.5μm的去除效果尤其明显;在实际去除过程中,等离子体与基底的距离应该保持在0.2mm^2mm之间,这样既保证了微粒的有效去除,又不会造成基底的损伤。激光等离子体对微粒的去除效果明显,是等离子体辐射效应和冲击波效应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等离子体 辐射光谱 微纳粒子 表面清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粒子对高硅氧/酚醛烧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姚承照 冯志海 +2 位作者 王俊山 李仲平 李嘉禄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0-75,共6页
利用TalyScan150型表面粗糙度测试仪及其分析软件,对含有纳米碳粉、碳纳米管、复合碳纳米管、微米级磁性铁粉和不含微纳粒子的高硅氧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烧蚀表面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了材料的烧蚀特性与所引入的微粒子高温结... 利用TalyScan150型表面粗糙度测试仪及其分析软件,对含有纳米碳粉、碳纳米管、复合碳纳米管、微米级磁性铁粉和不含微纳粒子的高硅氧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烧蚀表面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了材料的烧蚀特性与所引入的微粒子高温结构性能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微纳粒子自身的高温结构稳定性直接影响材料的烧蚀性能,含有高温结构稳定的纳米碳粉、碳纳米管、复合碳纳米管的试样,其烧蚀性能较不含微纳粒子的试样有明显提高,烧蚀表面粗糙度也有显著改善;含有高温结构稳定性差的微米级磁性铁粉试样的烧蚀性能较不含微纳粒子的试样明显恶化,烧蚀表面的粗糙程度明显增大。其机理是高温结构稳定的微纳粒子通过自身的耐高温特性及其对材料结构的增强作用提高了材料抵抗了高温气流冲刷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粒子 复合材料 烧蚀表面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谐光流控装置实现微粒筛选与存储研究
3
作者 汪忠明 崔祥辰 《光电子技术》 CAS 2022年第3期187-192,共6页
基于在波导旁边的微环谐振和耦合波导对处倏逝波的光捕获能力,提出了一种由硫族化合物半导体SbSe组成的光流控装置,可以通过SbSe在非晶态和结晶态之间的相变对装置所实现的功能进行主动调制,使装置能够在单波长输入条件下,实现两种不同... 基于在波导旁边的微环谐振和耦合波导对处倏逝波的光捕获能力,提出了一种由硫族化合物半导体SbSe组成的光流控装置,可以通过SbSe在非晶态和结晶态之间的相变对装置所实现的功能进行主动调制,使装置能够在单波长输入条件下,实现两种不同的工作状态。采用球形和棒状聚苯乙烯颗粒作为模型系统,其中球形(直径为0.5μm)和棒状(直径为0.5μm,长度为1.5μm)的聚苯乙烯颗粒可以分别模拟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杆状大肠杆菌这两种不同的细菌用于实现该装置的形状筛选功能。通过加热SbSe到结晶温度(T=200℃),使波导和谐振环的材料相变,可以调节装置在存储微纳米粒子、筛选微纳米粒子两种功能之间切换。这可能会为生物分子的形状选择性筛分提供参考,满足新一代芯片实验室技术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存储 筛选 微纳粒子 光流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WO3 Nanoparticle Loading on the Microstructural, Mechanical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Zn Matrix/TiO2-WO3 Nanocomposite Coatings for Marine Application 被引量:4
4
作者 A. P. I. Popoola A. A. Daniyan +1 位作者 L. E. Umoru O. S. I Fayomi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CSCD 2017年第1期102-109,共8页
In this study, for marine application purposes, we evaluated the effect of process parameter and particle loading on the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reinforcement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properties of a Zn-TiO2-WO3 na... In this study, for marine application purposes, we evaluated the effect of process parameter and particle loading on the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reinforcement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properties of a Zn-TiO2-WO3 nanocomposite produced via electrodeposition. We characterized the morph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 coatings with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equipped with an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 (EDS). We carried out mechanical examination using a Dura Scan hardness tester and a CERT UMT-2 multi-functional tribological tester. We evaluated the corrosion properties by linear polarization in 3.5% NaC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atings exhibited good stability and the quantitative particle loading greatly enhanced the structural and morphological properties, hardness behavior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coatings. We observed the precipitation of this alloy on steel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composite 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TiO2-WO3 NANOCOMPOSITE NANOCERAMICS coatings matrix and precipit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